像童童這種肥胖型營養不良還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孩子營養不良的表現是偏瘦小,營養不良不僅僅是體重的不正常,它還會影響到全身功能。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好了,想吃啥吃啥,但是與此同時,問題又來了,4歲的童童就是因為吃得很「滿足」,吃出了營養不良......
4歲體重將近60斤!
前幾天,嘉興海寧市人民醫院兒科接診了一個4歲的女孩童童,父母帶她來看病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她太胖了,4歲孩子的標準體重是32斤左右,而童童的體重已經將近60斤!
出乎意料的是,雖然童童看起來肥胖,但醫生卻說她營養不良,有輕度貧血,並且還有點缺鈣。
據了解,童童住在農村,平時爸媽在外面上班,沒有人給童童做飯。她爸媽就經常給她準備一大堆薯片、辣條、餅乾、飲料等零食填肚子,難得到市區玩兒,童童也只愛吃肯德基,不愛吃蔬菜,對此,童童爸媽也沒有多加阻止以及糾正童童的飲食習慣。
海寧市人民醫院的兒科醫生介紹說,瘦小的孩子可能會有營養問題,肥胖的孩子也同樣會面臨營養問題,吃得多不一定就吃得全。3歲以下兒童會定期到醫院兒科做體檢,發現營養跟不上,醫生會有所提醒。但學齡期的孩子往往不會定期到醫療機構體檢,營養不良問題容易被忽視。
是否存在營養不良可先做個自測
像童童這種肥胖型營養不良還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孩子營養不良的表現是偏瘦小,營養不良不僅僅是體重的不正常,它還會影響到全身功能。首先表現為不愛吃飯、挑食,這是消化功能的減退;其次,抵抗力比較差,動不動就感冒;耐力會減退,跑一跑就跑不動了,心臟功能衰退,有些肝功能也會有異常;孩子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人容易倦怠。
很多家長非常在意微量元素夠不夠。其實,營養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是「狼狽為奸」,營養不良會造成鋅、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等的缺乏,從而造成一系列的症狀。同時,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會加重營養不良,形成惡性循環。如果等到孩子皮包骨頭再到營養科看,那往往已經是很嚴重了。
家長可以自己給孩子做個評估:
體重低於同身高、同性別兒童體重的3%,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身高的3%,或者1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這些都可能存在營養不良,還有就是飲食習慣不健康的小胖子,家長們也要注意哦~
零食應該怎麼吃?
零食,只是正餐之外補充能量的食物,但因為零食口感好,往往會成為孩子們的最愛,不過千萬不能因為零食吃多了,把正餐給邊緣化了。
怎麼吃零食呢?醫生建議:時間上,離正餐至少間隔1.5-2小時,睡前不要吃零食;次數上,每天不超過3次;不要在玩耍時給孩子吃零食;不宜邊上網看電視邊吃零食,這樣孩子會不自覺吃得過飽;不能為瘦身只吃零食不吃主食。
怎麼選擇零食?少吃油炸、過甜、過鹹的零食,少喝含糖飲料,少吃街頭食品,還要學會閱讀營養標籤。零食往往都是熱量高而營養低的食物。
大潮君碎碎念
孩子往往是家中最閃耀的明星,誰會不疼愛呢?孩子愛吃什麼,家人總會想辦法滿足,這樣就會容易導致孩子挑食偏食。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五穀雜糧蔬菜肉類啥都要均衡適量,再者就是少吃零食多運動,做一個健康的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