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面的水族圈關注我們哦!
很多魚友都有過這樣的感覺,那就是養了很長時間的小型魚了,想給魚缸裡加入幾隻大中型魚來混養,又想欣賞大型魚的強悍體格和氣勢的泳姿,又想保留以前的小型魚,該怎麼辦呢?大型魚和小型魚能不能混養呢?有這樣體型又大性格又溫順而且不吃小魚的大魚嗎?下面就探討一下熱帶魚混養的注意事項。選擇混養魚種時你可以從下列幾點來考慮:
首先,共處一缸的魚只體型不可有過大的差距,大魚往往會仗勢欺小魚,除非是從小一起養大的魚,比如神仙魚與燈科魚,燈科魚成群結隊,神仙魚有幾隻,魚缸水體又大的情況下,能和諧的相處。假如是之前養了比較長時間的大燕魚或七彩神仙魚,若再想放入燈魚就要小心了,這時候很有可能燕魚把燈魚當點心吃掉。反之,如果之前養了很久的成群的燈魚,這時候可以適量放入幾隻個頭不大的燕魚或者神仙魚,和平相處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第二,要掌握混養魚的食性,不同食性的魚混養一池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第三,要考慮水質、水溫的適應問題,比如非洲慈鯛喜歡PH值較高的水質,七彩神仙、血鸚鵡等魚較喜歡PH值較低的水質,許多被稱為熱帶魚的並不是喜歡很高的水溫,有些魚比如錦鯉、金魚等冬天根本無須加溫;
第四,攻擊性較強的魚不要和習性較溫和的魚混養,相反,攻擊性較強的魚數量較多的混養在一起,反倒能減少互相之間的攻擊;
最後要強調的是混養的魚在空間的分配上應力求均勻,有些魚的領域性很強,要避免由於密度太大而發生因爭奪地盤的爭鬥。
我養過不少種類的魚,從孔雀到燈魚不下20種小型魚。也養過恐龍、地圖、羅漢、鸚鵡、鉛筆等大型魚。有一段時間,我的缸中曾有過十幾種魚之多,如果不嫌煩,列出來您聽聽:1.2米的缸,有:神仙六條,黃,藍曼龍各六條,珍珠馬甲6條,桃核6條,孔雀20多條,銀瓶燈20多條,玻璃啦啦6條,紅劍,月光,斑馬,拐棍,剪刀,紅鼻,黑瑪麗,球瑪麗,金瑪麗,銀瑪麗,各在6條以上,外帶清道夫兩條……,恨不得把所有適合軟水的小型魚都包羅到我的缸裡。開始還真有一種滿足感: 我的缸裡的魚多全呀!可是我很快就發現太亂了。簡直是雜亂無章。當時是裸缸,就更顯得缸裡亂七八糟的,大的大,小的小,每天坐在魚缸前,不是欣賞魚,而是數魚,數一數那種魚有多少條。百思不得其解:一缸魚,就算是只有一種魚,也非常美,為什麼種類多反而不美?這就是美學了,我不懂美學,看了一些文章,明白了一點兒,就是說:混養中要考慮色彩的搭配,數量的適中,大小的參差,搭配好了,會使你的魚缸充滿生機,魚兒更多姿多彩,給人以美的享受。掌握不好,會顯得雜亂無章,不僅沒有美的享受,還會覺得不協調。另外,對水質要求不同的魚混養在一起,一部分魚會因不適應而死去。還有,大魚吃小魚是人所共知的真理,但有人忽略了夜晚,白天相安無事的魚,不一定晚上就和平共處,有些夜行性魚,白天懶洋洋地躲在一邊不起眼,到了晚上才凶相畢露,發起威來,你的魚缸會在夜幕降臨後翻江倒海,讓你無法入睡。有時,第二天早上,你會莫名其妙地發現缸裡怎麼又少了一條魚。黑魔鬼小時候會與它差不多大的軟水魚共生,一旦長大成魚,達到30cm左右,一些小型魚就要遭殃了,所以我講一下混養的體會,有些是教訓:
1、從美學角度,混養應有主次之分:有人說紅劍不能和孔雀混養,顯得亂,其實是兩種魚泳姿不同,顏色都太鮮豔的緣故。如果一缸魚中百分之九十是孔雀,只有一對紅劍和一對黑瑪麗,孔雀不要紅尾和黑尾,也挺協調的。也就是說,混養應有主次之分,次要的要少,成對,主要的要與次要的在顏色上形成對比。
2、混養要注意魚在水的上中下三層的分布:不管是大型魚,小型魚,適合鹼性水的魚,適合酸性水的魚,還是食肉性魚,食草性魚都有習慣在上層遊弋的,有愛在中層嘻戲的,也有喜歡在底層活動的。在避開不宜混養的魚兒的前提下,讓魚在水的各層都有分布,那麼混養就比較好看了,也協調了。
3、體色、體形的搭配應和諧:以斑馬和瑪麗為例,特別是球瑪麗,看上去很不協調。或者是同一個顏色,或者形成反差,但不宜太雜亂。缸中的魚,一般紅,黃,白,黑,藍,花等有3—4種就基本可以了,顏色太多反而不美。紅綠燈和孔雀都是自身豔麗的,在一起反而不知以誰為主。
4、遊動快的和慢的不宜混養: 如斑馬和瑪麗,特別是球瑪麗;一種是整日奔遊不息,使人眼花繚亂,一種是在水面漂浮,呆呆.笨笨的,這樣看起來就很不協調,而且兩者都是上層魚,都集中在水面,缸裡的配製之雜亂可想而知。紅綠燈和孔雀也屬於這種範疇。
5、自身花紋多的和單色的要考慮是否能互補:混養中要注意體色、體形的搭配和諧。從美觀角度,花紋多的本來就已經很絢麗多彩,其他單色魚起不到增加美觀的作用。如相互能起到補充,就養,否則放在一起,就會喧賓奪主,雜亂無章就寧缺勿爛。
6、大小適中,基本在一個或兩個規格,如兩個規格就以小的多,大的少為宜:各種類的魚不要大的大,小的小,看上去就雜亂,就是說有的人在缸裡養孔雀,燈魚為主再放少量神仙魚,就比較好看。假入再放養其他規格的,就參差不齊了,再假如大的為主,小的為輔,就更難看了,不僅難看,而且小的會因為少,大的會欺負小的,小的會在大的飢餓時遭殃。另外,小的一般是群遊魚,少了也會因鬱鬱寡歡而生病,導致死亡。
7、絲狀鰭條魚和虎皮類不宜混養:虎皮魚偏好咬絲狀、長條狀的魚鰭,時不時的會偷襲一下長絲鰭的魚,過不了多久,這些魚兒的鰭就會分叉短缺,極為不美,甚至會感染生病。
8、對水質要求不同的魚不宜混養:包括水的溫度、酸鹼度、新老、軟硬、鹽度等。不同的魚有適應鹼性水的,有適應酸性水的,進魚是要了解魚的祖籍是哪裡的,來自不同水域的魚對水質要求不一樣。就好象海水魚不能和淡水魚混養一樣,淡水也分酸鹼性和軟硬水,同樣是慈雕科魚,有的適應酸性軟水,有的適應鹼性硬水,放在一起,準有不適應的。
9、兇猛魚與文靜魚不能混養: 七星刀,黑魔鬼及大鉛筆等嘴都比較小,卻屬於兇猛魚,一旦長大成魚,到了某個晚上,那凌牙利齒,就會突然發威,使你的神仙魚傷痕累累。我曾養過一對大鉛筆,小時候,和神仙一起養,一直都相安無事,鉛筆長到20多cm時,神仙也都碗口大小了,突然有一天早上,我發現我那可憐的紅頭熊貓燕兒已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了......。憐憫與惋惜夾雜著對鉛筆的痛恨之情油然而生......,有個例外,個性兇但體型較小的魚,可以與體型很大但個性溫和的魚種混養。因為大魚的個性溫和就不去理會個性兇,體型小的魚,而個性兇,體型小的魚,卻看對方太大而不敢挑釁。
10、大型與中小型,中型與小型魚都不能混養: 1)大型魚小的時候和中型魚小時候相安無事,個頭也不會有太大差異,長大了,大型就是大型,它比中型魚長得快而且個子大出許多,那麼中型魚就要遭殃了。我的狗仔(15cm長大到40cm)就曾經把與它從小一起長大的鸚鵡(雞蛋大小長大到鴨梨大小)在一夜之間吞掉,連骨頭都沒給我剩下。 2)有些中型魚雖然不會吃小魚,但屬於兇猛型,偶爾飢餓也會攻擊小魚,如鸚鵡、菠蘿、神仙、五星上將、德州豹、火口等就不適合與小孔雀,紅綠燈等混養,就算高貴神仙,餓了的時候也會拿這些小傢伙兒當點心。
11、食量大的與食量小的,搶食快的與搶食慢的不宜混養:七彩和鸚鵡雖然可以混養,但七彩搶食遠不如鸚鵡快。七彩只有挨餓的份了。
12、混養的魚種不宜過多,否則水族箱會顯得雜亂無章,最好以一種魚為主體,再點綴少量不至於喧賓奪主的其他魚。
推薦幾種混養的選擇,供參考:
銀鯊和燈科魚、斑馬、瑪麗等混養,銀鯊可長到20多釐米,體格健壯,雜食性;
大鬍子異形和燈科魚等混養,絕對安全;
神仙和七彩是絕佳的選擇,這種組合叫天仙配,神仙魚是屬於最容易養的品種之一,所以可以先放養,然後訓練其搶吃幹飼料的食性,等以後放養七彩神仙時,帶動七彩神仙吃幹飼料;
狗仔和龍魚是上好的搭配,狗仔和地圖或戰船等中上層魚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群燈魚配兩對神仙或曼龍或珍珠馬甲(只能選其一)就幽雅,情趣;
鸚鵡,菠蘿再加兩對墨神仙在顏色上的感覺是滿不錯的,而且水的上中下都有魚;
純一色的,愛群遊的,單品種魚給人以壯觀的感覺,如:斑馬,紅綠燈,喜愛在水下層並膽小的鸚鵡和地圖或戰船等易與外界溝通的中上層魚在一起,既可使水中配搭合適,又可由膽大的帶動膽小的共同遊動,使魚缸形成一個美的畫面。
1、這裡混養指魚不相互攻擊,咬尾巴也不行。混養默認個體大小相似,可長期混養,繁殖期例外。
2、這裡列舉的都是些常見的魚,同類的不一一列出,比如紅瑪麗,蘋果劍都用黑瑪麗代表。
燕魚 金絲魚 紅綠燈 彩燈 黑燈 虎皮 老鼠 紅劍 斑馬 孔雀 黑瑪麗 蘋果劍等可以混養。
來源:魚科科
- The End -
試試聊天窗回復這些關鍵詞:
魚缸 | 水族箱 | ADA比賽 | ADA賞析 | ADA造景 | 水草欣賞 | 水草文章 | 草缸 | 羅漢 | 龍魚 | 短鯛 | 金魚 | 觀賞螺 | 鸚鵡魚 | 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