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憑藉堅船利炮,到處耀武揚威開疆拓土,一躍成為當時的世界霸主,號稱日不落帝國。後來英國為了維護自身的霸主地位,也投入了大量的軍力,但伴隨而來的是更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耗。隨著英國各種損耗的不斷加劇,加之其他新興國家的不斷興起,到了20世紀,日不落帝國,終於走向衰落。
(備註:之所以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是因為當時其曾經佔據了全球幾乎所有的海岸戰略要地。)
馬島戰爭時期的英國實力一落千丈,卻還是贏得勝利
後來的英國,早已不復往日的強大壯盛。美國的出現讓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戰,聯合國的建立更是讓國際有了新的秩序。20世紀80年代,逐漸沒落的英國實力一落千丈,為了和阿根廷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兩國發生了一場激烈戰爭。
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馬島戰爭,也是二戰以後規模最大的海空爭奪戰。更加讓人意外的是,馬島戰爭中,阿根廷面對英國海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直接戰敗。要知道當時的英國海軍早已不同往日,馬島更是距離英國足有13,000公裡。當時的很多軍事專家也認為,已經沒落的英國絕不會千裡迢迢跑來和阿根廷爭奪馬島。顯然阿根廷也是這麼想的,直接出動了航母艦載機巡洋艦等進行攻擊。
英國得知此事後的反應也非常果斷迅速,直接對阿根廷宣戰,並迅速派遣了一支特混艦隊遠徵南半球。所謂的特混艦隊,其實只有兩艘航空母艦競技神號和新服役的無敵號,以及一些其他戰鬥機和護衛艦。當時的阿根廷海軍其實戰力也並不弱,但面對英國海軍卻沒有一戰之力。
英國一開戰就給阿根廷海軍一個「下馬威」
阿根廷海軍面對英國海軍沒有一戰之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打怕了。戰爭一打響,英國的核潛艇就給阿根廷海軍的一艘巡洋艦以重擊,直接將阿軍艦擊沉。據悉,被擊沉的阿根廷軍艦,由美國建造並經歷過二戰。外界都沒想到,這艘「經驗豐富」的老軍艦會被一擊既沉。
而該事件更是直接在開戰初期就重創了阿根廷海軍的作戰激情,導致在隨後的戰爭中,哪怕阿根廷空軍擊沉了英國的謝菲爾德號飛彈驅逐艦,也沒有辦法緩解海軍的心理陰影。阿根廷海軍的主力艦更是一直縮在港口裡不敢出戰,直至戰爭結束。
專家:無論對手多麼強大,逢敵必亮劍
據悉,當時擊沉阿根廷軍艦的就是英國的徵服者號核潛艇,其實在當時海軍已經發展出了先進的聲納制導魚雷,但英國海軍為了萬無一失,還是選擇使用老式的直航魚雷,這樣可以保證目標不被丟失。對於這場戰爭,不少人仍然驚嘆於英國強大的海軍實力,但也有軍事專家表示,這場戰爭給了世界各國一個最大的警醒,那就是要逢敵必亮劍,千萬不要畏戰。一旦畏戰,基本就輸在戰爭的起跑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