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景觀石150萬,政府「買石造景」之風當剎

2021-01-09 紅星新聞

耗費重金「移石造景」的深層次原因,仍舊是錯誤的政績觀作祟。錯誤政績觀不改,天價景觀石之後,還會有各種其他「天價」出現在政府採購中,並導致腐敗問題。

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鎮」……近年來,部分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發關注。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這類工程同時還助推一些地方在河道無序取石,在山中亂採濫挖,破壞生態環境。

不可否認的是,在城市建設中,景觀設計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座城市是否宜居,能否讓居民感到舒適,能否體現城市特色和文化內涵,都離不開城市景觀布置。但城市景觀布置不是盲目盲幹,設計建設必須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減少人為幹預。大量景觀石的設置,既無生態價值也無實用價值,只能說是一種形式主義城市規划行為。

再者,景觀布置固然重要,但並不代表,在設計規劃及實際操作上,為追求景觀效果,就能肆意揮毫財政資金。如2017年6月西南某縣景觀石採購預算資金1677萬元;中部某縣2019年8月一塊景觀石花費高達150.6萬元;2019年7月華北某村一字照壁、景觀石工程預算花費逾53.27萬元……從媒體調查的數據來看,「移石造景」所耗費的資金是常人難以理解的——一塊石頭真能賣這麼貴?

↑「移石造景」 新華社視頻截圖

可以想見,絕大多數城市的景觀石,都難言其為藝術品,因此,景觀石在常識認知中,其定價邏輯應該是石料價格與運輸費、製作人工費等常見費用之和,不應有溢出的藝術價值呈現在商品價值之中。有違常識認知的反常事物,有違市場規律的景觀石價值,表明這些交易背後或存在貓膩,而媒體的調查也印證了景觀石採購項目存在著部分官員「以石牟利」的腐敗行為。

石頭市場「水」很深,價格標準不透明已然被公眾所知悉,對現有和已完成採購的景觀石項目重新進行價格核算,叫停不必要的景觀石採購項目,並進一步完善政府採購流程,避免財政資金大額無意義支出,這些理應是當下各級責任部門及時亡羊補牢的措施手段。

當然,上述解決方案只是治標,並不治本。耗費重金「移石造景」的深層次原因,仍舊是錯誤的政績觀作祟。政績觀直接影響著一地政府的全局性規劃,錯誤的政績觀不被改正,問題將不止於暴露在景觀石採購、城市景觀設計上。既然能夠在景觀石這樣無足輕重的事物上耗費財政巨資,也就可能會在其他方面同樣浪費財政資金,比如曾被報導過的同一條道路不停被翻修的案例等。這也意味著,錯誤的政績觀不改,天價景觀石之後仍會有各種其他「天價」出現在政府採購中,並導致腐敗問題。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因此,必須重申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除此之外,制度設計上也必須進行考量,細化對地方主政官員的考核標準,將大搞形象工程等形式主義工程的明確排除,儘可能去除滋生錯誤政績觀的現實土壤。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陳城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一塊景觀石150萬,政府採購項目價格驚人
    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鎮」……近年來,部分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發關注。「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
  • 警惕重金「移石造景」之風:有的景觀石一塊逾百萬元
    新華社西安8月11日電題:警惕重金「移石造景」之風:有的景觀石一塊逾百萬元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張軍 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鎮」……近年來,部分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發關注。
  • 景觀石一塊達數萬元 「重金造景」偏離了初衷
    &nbsp&nbsp&nbsp&nbsp「重金造景」偏離了初衷&nbsp&nbsp&nbsp&nbsp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某地方政府在城鄉建設中採購了價格畸高的景觀石,有的石頭一塊達數萬元,有的甚至逾百萬元。
  • 地方政府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跟大樹進城一樣,都是腐敗
    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鎮」……近年來,部分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發關注。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這類工程同時還助推一些地方在河道無序取石,在山中亂採濫挖,破壞生態環境。
  • 花百萬「移石造景」:揪出「瘋狂石頭」背後的蛀蟲
    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陣」……近年來,有的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這類工程同時還助推一些地方在河道無序取石,在山中亂採濫挖,破壞生態環境。如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包括石頭在內的人造景觀很常見。
  • 花百萬「移石造景」:揪出「瘋狂石頭」背後的蛀蟲|新京報快評
    「移石造景」「移」來的只是奢侈浪費之風、破壞生態之風,「造」的更是胡亂攀比、貪汙腐敗之風。▲圖文無關。圖片來自影視劇。文 |張海英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陣」……近年來,有的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
  • 「移石造景」是為了換來「政績風景」
    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鎮」……近年來,部分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發關注。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8月12日《工人日報》)「移石造景」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 林然水景·百科——造景石
    而我們草缸造景所嚮往的就是複製大自然的美景。因此在造景過程中,石頭是複製美景過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石頭在日常生活中,採集相對方便。有一塊獨特風格的石頭,在整個草缸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不同種類的石頭礦物質含量不同,有些不適合做造景石。現在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造景石,方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辨認!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謹防「移石造景」成形象工程
    如今,無論在大廈前、廣場上,還是公園裡、景區中,「移石造景」隨處可見。這一源於古代園林營造的石景藝術,為現代城市景觀增添了新的意趣,也涵養著民眾的審美情趣。然而,有媒體調查發現,有的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所用景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
  • 一塊石頭100萬,「移石造景」,民生工程的旗號,腐敗工程的成果
    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很多景區或者公園都有一塊巨石壓陣,一般用於迎賓作用。而近年來,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城鄉建設中,暫且稱之為「移石造景」。從一定角度來說,拿一塊巨石經過打磨、刻字等,拿來做景區的一個標牌還是不錯的。但知道具體過程後你會覺得不可思議。
  • 造景素材當然離不開石頭,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幾種常見造景石的造景示例
    要說造景素材當然離不開石頭啦~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幾種常見造景石的造景示例 千層石造景 千層石,別名積層巖、千層巖,屬於海相沉積的結晶白雲巖。
  • 衡陽公園門口景觀石廠家
    衡陽公園門口景觀石廠家南召縣昊海石材有限公司公園門口景觀石,公司坐落於晚霞紅大理石原產地河南省南召縣,我司集礦山開採,加工銷售為一體,主要經營:1、各種尺寸晚霞紅景觀石、大型門牌石、刻字石。景觀石又叫做景石,是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觀賞性在園林景觀中能夠起到美化和點綴景觀的作用的藝術石。用這種石通過藝術家的構思立意和創作能夠形成很多具有美感的景觀藝術設計品。
  • 枯山水之置石造景藝術,就是這麼有魅力~
    枯山水是日式庭院中,一種別具一格的庭院景觀類型,以靜態的形式,展現禪意之味,更在我國颳起了一陣枯山水景觀風潮。為什麼枯山水能夠如此備受熱捧?它的魅力究竟在哪?答案:置石。枯山水的概念枯山水又稱幹山水、假山水,是日本庭園的精華,在不使用任何水元素的情況下,利用山石、白沙、矮叢及苔蘚等材料表現山水景觀,是日本禪宗庭院中的一種,也是帶有濃厚東方哲學思想的庭院形式中的一種。最早見於平安時代藤原時期的造園書《作庭記》,即在沒有池水溪流的地方僅立山石而名之為枯山水。
  • 龜紋石造景有哪些形式呢
    眾所周知,園林假山以石材為主體,自然景觀只能開發利用。園內原有的自然假山景觀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利用,景區也存在著人工加工改善庭院假山景觀的問題,兩者都具有交叉滲透性,所以現在人們用「造景」一詞來概括這兩類景區的加工過程。
  • 魚缸裡的石頭不能隨便擺放,下面介紹幾種常見魚缸造景石!
    造景石,是點綴魚缸必不可少的材料,現在最流行的幾種造景風格如:日本ADA風格,南美風格,三湖式風格等都離不開造景石的參與,下面介紹幾種魚缸裡常見的造景石吧。NO.6 青龍石同松皮石一樣,青龍石也是魚缸裡的常客。近年來,比較火的日本AD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上青龍石的出場率相當高,主要原因是好的青龍石表面山尖風化,溪流水磨,斷裂形成不規則花紋,做出來的景觀,更有大自然的韻味,而草缸造景的精髓就是模仿自然。
  • 園林景觀:造景石的種類
    太湖石  運用較早且廣泛,如北宋開封的假山「艮墾」、上海豫園的「玉玲瓏」、蘇州留園的「冠雲峰」、南京瞻園的「仙人峰」等都是太湖石的名石。石質堅硬,石型稜角分明,節理面近乎垂直,塊鈍而稜銳,具陽剛之氣,有強烈的光、影效果。黃石廣泛應用於小橋流水和建造瀑布,而疊山則粗獷又具野趣,如疊砌秋景山色,極切景意。黃石資源豐富,成本較低,在現代造園中應用較廣泛。如松江老城區綠洲苑內的假山瀑布、小橋流水、曲徑長廊,就是用1000多噸黃石堆砌而成,再配以松、竹、梅等,給人一種回歸自然之感。
  • 「移石造景」動輒花費千萬 如此形象工程應儘早扼殺
    漫畫/姚雯  近日,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陝西西安某地3座數米高的人造「小山」,堆積景觀石逾670塊,總花費竟高達3100餘萬元。而這種「移石造景」在城鄉建設中並不少見,景區公園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巨石「壓鎮」……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石頭一顆價格就逾百萬元,公職人員「借石牟利」現象頻出。這類工程還容易助推無序取石、亂採濫挖,破壞生態環境。  誰需要千萬元堆積成的石頭景觀?顯然不是普通老百姓。
  • 園林風景石的奧妙及6種景石的圖文簡介(文末視頻)
    城市綠地中疊山置石,使園林富有形態變化,虛中有實,柔中帶剛,使其小中見大,近中見遠;在機關、企業,庭院中置石造景,寓意著立於根本,穩如磐石;置石利用名稱、題刻、或與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具有紀念意義的事件、活動結合起來造景,創造意境,使人們能景生交融,引人遐想。可見,運用園林景石,巧建園林景觀,點綴院落門庭,收效奇佳,方寸之地能讓你體會山河之美,天地之寬的意境。
  • 公司門口景觀石產地-錯不了
    南召縣昊海石材有限公司-,直到現代,仍有許多人對園林石情有獨鍾,景觀石也成為了古老的文化。我國自古有珍藏奇石之風,藏石大家不乏其人。唐代名相牛僧儒、李德裕在玩石上是公認的石痴;蘇東坡也有愛石雅好,因深感一石之美無法比喻,遂刻石銘「豈多言」;米芾更被後世奉為賞石的盟主,曾收藏南唐李後主珍愛的奇石形硯臺「寶晉庵研山」;宋徽宗更是從眾多巧奪天工的奇石中精選出65隻,依其形質,親躬御題,定名為「宣和六十五石」;清乾隆則把米芾後裔米萬鍾因運資匱乏而放棄的一塊重達百噸的奇石青芝岫視為國寶,運到頤和園,不僅三題石銘,漢代石刻的雄勁、簡練,唐代石刻的精美
  • 一塊石頭花費百萬,「重金造景」有必要嗎
    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某地方政府在城鄉建設中採購了價格畸高的景觀石,有的石頭一塊達數萬元,有的甚至逾百萬元。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人發現,這種重金「移石造景」的現象並非孤例,在城市綠化帶、公園、景區和廣場等場所,都有這些名貴石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