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搗蛋」行為,實則是在偷偷漲智商,父母可別遏制孩子

2021-01-08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認為寶寶在一兩歲的時候非常可愛,乖乖的,讓人忍不住疼愛。但是再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寶寶就是各種調皮搗蛋,被父母又愛又恨地稱之為:熊孩子。家長千萬不要煩孩子種搗蛋行為,其實這是孩子在偷偷漲智商,家長千萬別遏制孩子的行為。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出門,朋友帶著自家的小女兒,一路上小姑娘就像是一本「十萬個為什麼」?看到什麼都好奇一直問媽媽,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朋友在剛開始的時候還會回答女兒的問題,但是每一次給出的答案,都被腦路清奇的女兒給反駁回去,並且她還給出自己的想法。沒過一會,朋友就受不了跟女兒說道:我的小祖宗,你快別問我了,每次給你說了你又不相信,這都給我拌一路嘴了。

如果你們家孩子也是屬於「十萬個為什麼」的狀態,千萬不要打斷孩子的想像,嫌孩子煩。因為孩子這個時候大腦處於思考狀態,也正是孩子腦力發育的時候。家長應該配合孩子,鼓勵孩子大膽發揮想像,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漲智商。

△ 以下行為是寶寶漲智商的表現,快看看你家寶寶中沒?

① 寶寶學會了和父母「頂嘴」

在生活中,如果你家寶寶開始質疑你的話,並且開始頂嘴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是個煩人精,如果寶寶事事都聽從家長的安排,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時間久了你們肯定會認為孩子笨。其實孩子在開始頂撞父母的時候,是他們剛開始產生意識的第一步,也正是腦力發展的階段,父母可別嫌棄孩子不懂事。

② 寶寶開始試圖「任性」

如果有一天你家寶寶出現任性的行為,不要過於煩躁。因為這是寶寶開始產生了自己的意識行為,有自己喜歡或者是想做的事情,遭到父母反對,卻想堅持的想法。這種「任性」其實是好事,也是孩子變聰明的過程。只是孩子有時候「任性」的點兒,並不是對的,家長可以正確引導孩子,但不要亂發脾氣。

③ 寶寶偶爾會「自言自語」

有時候寶寶會一個人坐在那自言自語,家長也不知道寶寶說的什麼。就算這樣也不要嘲笑寶寶自言自語的行為,因為寶寶這是在自己梳理自己的想法,在試圖表達自己的意思。而這種行為可以鍛鍊寶寶思維邏輯和表述能力,也是寶寶智力快速發展的階段。

在寶寶智力發展的階段,家長要做好寶寶的引路人,但是不要強硬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寶寶身上。因為寶寶是個獨立發展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和意識。而家長的職責就是教會寶寶明辨是非,引導他們往正確的道路上發展。

【話題討論:你家寶寶有出現以上幾種行為嗎?你知道這是寶寶進入智力發育的階段了嗎?作為家長你是怎麼引導寶寶的呢?】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搗蛋」行為其實是在「探索」,別再遏制孩子了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家有「熊娃」的父母們對孩子的「搗蛋」行為都身有體會。什麼撕紙巾,拆玩具、撒麵粉等等「情節惡劣」的行為都時有發生。寶媽們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屢屢崩潰。「搗蛋娃」和「爆炸媽」同事小劉姐家有兩個娃,每天都要面對兩個娃的「搗蛋」,小劉姐感到十分崩潰。
  • 孩子出現以下行為,看似討人厭實則高智商,父母可別傻傻阻止
    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有苦,有淚,有笑。再愛孩子的父母看到他們的一些行為也是很反感的。但是,父母並不知道,有些行為看似討厭,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阻止他們,不是為了讓他們變好,而是為了延緩他們變聰明。希望你不要踩雷。為了讓孩子聽話,父母把他變成了「機器人」。
  • 有這3種「臭毛病」的孩子,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文/初語媽媽在我們身邊,很多有出息的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臭毛病」,像小時候,經常用袖子擦鼻涕的髒兮兮的小孩,長大後事業有成,還有的「破壞王」,長大後自己買了房等等,其實有的「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 貓咪這5個「搗蛋行為」,把你當父母才會有,很多人還在責怪!
    但其實有時候貓咪的搗蛋行為,是愛你、把你當父母才會有,很多人還在責怪!其實它們不是調皮搗蛋,而是在確認你是否還活著。貓咪這麼擔心你,你還忍心責怪嗎?可能你會覺得有些行為就是在搗蛋,比如說貓咪上桌吃飯,這是不好的舉動。但是貓咪只是把你當成權威、崇拜的對象,才會模仿你,就像孩子模仿父母一樣。
  • 拉布拉多這6個「搗蛋行為」,把你當父母才有,很多人還在責怪
    但其實有時候拉布拉多的「搗蛋行為」,是把你當父母才會有,很多人卻還在責怪!其實它們不是調皮搗蛋,而是在確認你是否還活著。因為它看你長時間躺著不動,以為你死了。4、霸佔你的床如果你家拉布拉多經常霸佔你的床,千萬別說它調皮搗蛋
  • 孩子的智商是「隨爸」還是「隨媽」?父母不用爭,真相是這樣的
    但其實我們也都知道,關於孩子的智商問題,有很大程度是來自於遺傳基因,如果父母的智商較高,孩子也往往會比同齡人聰明一些。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孩子的智商隨母親,因為寶寶的智商多在基因中的「X」上,而這類基因更多是由母親提供,但我不禁有些疑惑,這種說法真的站得住腳嗎?
  • 如果孩子有這些特點,暗示將來智商高,千萬別以為是「熊孩子」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自從有了寶寶後,家長們就很難再有自己的閒暇時間,寶寶安靜時是可愛的小天使,但鬧騰起來可真夠家長們喝一壺的。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父母忍無可忍打孩子,網友直呼:快住手吧
    相信大家小時候因為調皮搗蛋都被父母打過,那是因為我們的父母受到棍棒下出孝子的傳統思想,覺得孩子不乖不聽話,就應該打一頓,但隨著思想逐漸開化後,越來越多人發現這種教育孩子有很多的弊端,然而還有很多父母認為慈母多敗兒,孩子不乖就得打的思想,卻不知越打孩子,孩子雖然表面上聽話了許多,實則他的內心已經產生了心理陰影
  • 「孩子」智商低的10大特徵表現,一眼看懂孩子的智商「狀況」
    尤其是孩子的問題,很多不是他們健康的問題,父母都操碎了心。就像智商的問題,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下來智商就低人一等。現在科學的進步,在嬰兒還在一歲以內就可以發現,通過科學方法,可以緩解智商低的效果。生下來的寶寶開始都是一樣的,需要父母細心觀察他們的生理行為還有表現,以下就是我總結的智商低的10個表現,家長發現有以下情況的都要及時就醫。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這4種「奇葩」行為,其實是孩子智商發育的表現,媽媽們不要阻止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照顧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就足夠了,但是等到會爬以後,寶寶好像一下子成為家裡的「搗蛋王」,各種「奇葩」行為就開始了!只要是能夠得著的東西,都要看一看、摸一摸、戳一戳,最讓父母頭疼的是,還要放在嘴裡咬一咬。總是想要通過各種奇葩行為,去體驗這個世界。
  • 孩子調皮搗蛋老不改?父母重視方法和過程,讓孩子變乖又聰明
    今天下午邀請鄰居小劉一起在家喝下午茶,孩子在臥室打遊戲吵吵鬧鬧的,還時不時的跑出來故意打斷我與客人的談話,我不禁有些生氣:孩子太不知禮數了。可轉念一想孩子以前不是這樣的,之前孩子還因謙遜有禮受到了街坊鄰居的表揚和誇讚。最近孩子做出的種種調皮搗蛋的行為愈演愈烈,但是孩子屢教不改,知錯犯錯的態度讓我很是苦惱。
  • 3-6歲的孩子,有這些「壞毛病」,說明他們智商高,父母多留意
    中國有句老話叫「笨鳥先飛」,但有時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反而會導致孩子更討厭學習。甚至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他們。比如,在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給孩子讀古詩,在會說話之前就把他們送到早教班,就為了讓他們擁有更高的智商。其實,孩子智商是否高,家長可以很明顯的分辨出來,並不需要這麼多複雜的步驟,但這些表現可能不受家長歡迎,甚至被視為壞毛病。
  • 多次迷惑行為:父母培養孩子要情商>智商
    許多父母,對"情商>智商"不以為然。給孩子同樣的起跑線,哪種孩子更容易出人頭地?情商高?智商高?觀察身邊許多當父母的,孩子用點小聰明,會誇的孩子心花怒放,但孩子在情商上,表現突出,就視而不見。有個寶媽,孩子3年級,一次陪孩子做作業,寶媽守在旁邊睡著了,孩子心疼地給媽媽改上自己的小外套,把媽媽驚醒了。
  • 孩子的這3種行為,看上去很機靈,實際上卻是沒出息的表現!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幾乎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不過聰明這件事情,對於小孩子來說,並不完全指的是智商,而是為人處世以及應對方式。然而,有些行為從表面上看上去好像他很聰明,但實際上卻是沒出息的表現。
  • 孩子調皮搗蛋,真的是因為性格問題?很多家長都搞錯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他們有時會做出一些父母並不能理解的行為,如拆東西、下竄上跳等等。當父母看到孩子的這些行為後,只會認為孩子是在調皮搗蛋,並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利利今年四歲了,有一次家裡只有利利和爸爸兩個人正在看著電視,過了一會利利對爸爸說:「爸爸,我想要畫畫!」
  • 比熊這幾個「搗蛋行為」,把你當父母才會有,很多人卻還在責怪!
    像棉花糖的比熊受歡迎程度一點都不比泰迪差,不過比熊有時也是很調皮搗蛋的,這樣很多寵主都又愛又恨。但你知道嗎,比熊這幾個搗蛋行為,只有把你當父母才會有,但很多人卻還在責怪它!但比熊會這樣其實是把你當父母了,就像是小孩子在父母忙碌時也要黏著。2、總在家裡奔跑,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有些比熊很任性,喜歡在家到處奔跑,把寵主剛收拾好的房子又弄得亂七八糟,所以很多寵主這時都會責怪比熊。而比熊會出現這個搗蛋行為,其實是把你當父母才有的,因為它把這個家當成是自己的家,把你當成是親人,所以才會變這麼肆無忌憚,快樂玩耍。
  • 李玫瑾:高智商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無知亂管教
    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小時候調皮搗蛋甚至有些「怪癖」,但他們長大後卻比聽話懂事的孩子更有出息,這是為什麼呢?李玫瑾教授分析認為,世界上有很多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些怪癖,也就是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一些「怪癖」,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管教。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是智商比同齡人高的表現,你家孩子佔幾條?
    天氣暖了之後經常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在廣場上玩兒,孩子做遊戲達人們也就聚在一起聊天,每次過不了多久小糰子就會來牽著他媽媽的手讓媽媽在小區的竹椅上坐,小區的阿姨們都說「小糰子可真是個小暖男」。糰子的媽媽就笑著說,還不止這些呢!一家人出門,只要爸爸在身邊他絕不讓媽媽抱,剛開始媽媽以為小糰子是喜歡爸爸抱,爸爸個子比較高,抱他可以看得比較遠。
  • 高情商孩子通常會有的3種怪癖,父母要懂得正確引導,別隨意阻止
    經常能聽到有父母抱怨:「別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養起來多省勁,而自己家的孩子調皮搗蛋,經常做出一些令人頭疼的行為,甚至是怪癖。」但其實,家長眼中所謂的「怪癖」,很多時候是高智商的表現,只要父母能夠給予正確的引導,別隨意制止孩子,就能幫助他們順利成才,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