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貓在你腳邊喵喵叫,抬頭看你時,就像是生在對你微笑。"
剛看完一個電影,16年的«伊斯坦堡的貓»,吸貓情緒高漲,因此決定擼文懷念下埃及擼貓日常。埃及的貓,是整個國家的居民。
除了部分被長期投餵後被貓奴圈養的,大多數都是自由奔跑狀態。
貓神貝斯特,許許多多古埃及人製作的貓咪木伊,在盧克索的木乃伊博物館或者布巴斯提斯(據說附近有個地方專門是貓咪的木乃伊存放地)均能看到,加上穆斯林善待動物,埃及的貓,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非常尊貴。
因此,整個埃及,就是天然的共享擼貓地場所。
自然,我埃及期間的女生公寓也是。
一樓大媽養的慕希,她是只生產了不止一次的老娘們喵,肚皮下垂的厲害。
我極少看見她,偶爾看見時,她伴隨著藍衣大媽,在腳下繞來繞去。
公寓門口則是不少自由公民。
三四隻小橘貓,半大不小的花狸貓,上學路上都能看見他們在花壇曬太陽。
同樓層的同學從別處提回了一隻瘦小的橘貓,叫原來。
而公寓霸主,就是前面很多次我提到的秋褲。
黑白奶牛貓,毛色純正光滑,叫聲充滿威懾力,嗓門大,但是極其難聽。
日常在我樓層溜達,巡視地盤,撕那些試圖入侵樓層的蠢蠢欲動的花狸貓們。
貓性和人性一樣,親密度高低因個體而異。
比如被主人戲稱為"一擼就翻出肚皮的小婊砸"的原來,比如我餵了老半天沒咋擼到過的秋褲,比如餵了半天還給我老梅一爪的大花狸貓。
即便是素不相識的陌生喵,也有不同。
在達海布海邊,拍拍手,就來了一堆貓,有些能擼,有些不給擼,有些跟著我不放,有些一接近就伸出了不友善的爪。
而在亞斯文麥當勞遇到的則是比較狗腿,倒貼得厲害,啃個早飯來蹭食兩三隻喵。
貓的模樣和國內沒啥區別,臉也不全是埃及貓那般尖,除非是餓得厲害,一般還算滋潤。塞德港或者西奈海岸有看見部分英短,長毛,混在自由居民大隊裡,屬於拍拍手就來的一撥,大概是船帶過來的外國品種後代。
喵喜好的口味也不同,盧克索西岸荒僻景點處的貓,吃主食就能過活,花狸貓完全受得了老乾媽炒花菜的重口味,但是秋褲只吃點兒肉罐頭或者火腿片,比起來,某些投餵不如垃圾桶裡自己搜索。
埃及的動物,不會因為擔心被殘害而惴惴不安,恰恰相反,在公寓前往家樂福路上的某個小公園,我多次看到投餵大把小魚乾給貓的埃及居民,或者其他地方看見投餵貓的大爺,這使我相信,城市很多地方的喵都是全民隨機供養著的。
除去小貓,在亞歷山大動物園,花上五埃磅的門票費和十五埃磅的費用,你就能擼上正宗的非洲獅幼崽,並拗造型合照。
總而言之,當你來到埃及的時候,任何貓咪咖啡館都成為浮雲,只要你想,就能隨時吸貓。
當然,注意衛生,以及,小心貓爪。
(秋褲的圖片來自我同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