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000年前,古埃及分為上下埃及,上埃及在尼羅河河谷,下埃及在尼羅河三角洲。直到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發動戰爭打敗了下埃及,成為第一個得到「上下埃及國王」稱號的君主。
埃及標誌性建築物獅身人面相,普遍認為是是法老海夫拉(統治期:公元前2520年一公元前2494年)以自己為原型再加上古神斯芬克斯建成的,所以頭部是人,身體是獅子。
而近代地質學研究發現獅神人面像建成的時間,最晚也是公元前3000年,這個論點充分說明獅身人面象並不是法老海夫拉修建,而這個建築物原型到底是誰呢?獅身人面象時間線和美尼斯統一埃及相當接近,而上埃及有一位獅子形象的女戰神叫塞赫美特。
傳說她是太陽神「拉」的女兒,奉「拉」之命,下界毀滅罪惡累累的人類。塞赫美特開始是一位兇殘、報復心極強的女神,常以獅子的形象出現。獅身人面象真正的原型極有可能就是女戰神塞赫美特。
考古發現古埃及人在當時不僅吸「小貓」(寵物貓) 同時也吸獅子這種「大貓」(寵物獅),在死後還把寵物貓和寵物獅都做成木乃伊,古埃及人同時擼了「大貓」和「小貓」。
而在下埃及確實也有一個「小貓」神靈,叫貝斯特,她更接近於現代人認知的貓神,在上下埃及統一之後,神靈也進行了融合,相傳因為塞赫美特過於殘暴,太陽神「拉」不忍心看人類受苦,拿走了女兒身上的殘暴和憎恨,轉而換成了關愛和善良,並且將她的形象由一頭母獅換成了貓, 塞赫美特與貝斯特徹底進行合體打怪了。
貝斯特女神溫和慈愛,喜愛音樂和舞蹈,她代表了豐收、性和愛,能保佑人類免受疾病和邪靈的傷害。尼羅河畔土地肥沃、雨水豐沛盛產糧,而當時埃及人家裡的各個角落都潛伏著威脅:毒蛇躲在黏土罐裡,老鼠藏在穀倉偷食糧食,毒蠍悄悄地趴在搖籃下邊。貓既能對付老鼠、同時也能毆打蛇和毒蠍,所以埃及人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貓,也為貓立法。由於貝斯特原型為貓,所以也被稱為「家庭之神」。
古埃及人對貓的喜愛,造成喵星人的黃金時代,這是地球史上最輝煌吸貓時代,而古埃及的滅亡也和貓有關。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岡比西斯二世率軍正式發起對埃及的進攻,在戰爭當中發現了埃及人對貓的崇拜,岡比西斯二世想到一個絕世妙招,所有波斯士兵在盾牌上都畫上了貝斯特女神的頭像,還收集了當地所有的貓咪。
斯人用貓咪來阻擋弓箭,甚至把貓咪當成投擲物,古埃及人根本無法攻擊這些聖貓,在波斯人的攻擊下一敗塗地,在投降之後波斯人還往埃及人臉上扔貓。最終,孟斐斯在波斯軍圍攻下陷落,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宣告滅亡。
隨後,岡比西斯二世被埃及祭司們公認為新的法老,波斯帝國也由此成為古埃及名義上的第二十七王朝。而佩魯希昂之戰,被認為是有歷史記載的人類第一次心理戰。
故事並還沒有完,這場戰爭還引發一場激烈的數學論證:多少只貓可以團滅古埃及?公元2世界,由作家波利艾怒斯提出了這個奇葩觀點。
古波斯對古埃及的戰爭中,埃及人死了5萬,波斯人死了7千,這是根據史學家記載的數據。
說明每當1個波斯人死去,就有7個埃及人死去,相當於1波斯人+1隻貓=7個埃及人。
按照當時埃及人口360萬來計算,滅到埃及需要的貓是1028572隻。貓的繁殖力是非常驚人的,兩隻貓平均一年能生12隻小貓,小貓一年就可以繼續生育。14隻貓第二年能生98隻小貓,第四年已經有5376隻,如果不算其他意外已經有1604736隻小貓。
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只需要把兩隻貓扔到埃及大陸8年,古埃及就能被團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