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送給朋友一首詞,以女子口吻,訴說愛情,第一句便是經典

2020-12-03 歷史不散場

納蘭性德是婉約派最負盛名的詞人之一,有人評價過他的詞婉約哀傷,直擊人心,所謂「納蘭心事幾人知?」,在清代,納蘭性德更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詞人,他詩中所傳達的那份心事,就能夠讓他成為文壇上的明珠。

納蘭性德一生留下了無數詩篇,最出名的一首詞應當首推《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後人從題目之中推測,這首詞或許是納蘭性德模仿古樂府詩中的決絕詞題材寫出,贈送給自己的朋友的。

可是,因為全詩似乎是從一個戀人的口吻出發的,所以它常常被人們視為是愛情詩,「人生若只如初見」更是經常被拿來感慨戀人之間的分別。

儘管這首詩究竟是寫給友人還是愛人,我們無從知曉。但這首帶著哀傷的詞卻依然如此動人。

開篇納蘭性德便感慨,人生如果永遠都像第一次相遇那樣,該有多好啊!是啊,無論什麼感情,初見總是最美好,最滿懷憧憬的時刻。

可是情分易散,「何事秋風悲畫扇」,這一句詞來源於一個被辜負的女子的故事,著名的漢代后妃班婕妤。

班婕妤據說是團扇的發明者,她本獲寵於漢成帝,寵冠六宮,但漢成帝有了新寵便冷落了她,班婕妤只能獨守深宮。

這一句是從女性的角度發出的詰問:怎麼當時兩情相許,轉眼便將情分拋卻,將自己冷落一旁呢?再想起那美好的初遇,滿是悲涼。

隨後這詞中的女子再次控訴:「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她指責那負心人,你為什麼要辜負我呢?可那男子卻分辯道,人世間的情分本來就是容易改變和拋卻的。

女子說到這裡,不由得想起了唐代楊貴妃的故事:「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史書有言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情深意篤,於是在七夕之夜,來到位於驪山行宮中的長生殿,禱告上蒼,立下了今生來世,生生世世相守相愛的誓約。

可是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攜楊玉環出逃,走到馬嵬坡時,將士譁變,要求皇帝處死楊貴妃這個迷惑君王的紅顏禍水

其實楊貴妃一個弱女子何其無辜?但到了這個時候,唐玄宗也保不住她,楊貴妃含淚自縊。

但是據說楊貴妃死前,仍然無怨無悔,她死後,唐玄宗也思念成疾,做了一曲《雨霖鈴》懷念她。詞中的主人公之所以提起這兩人的故事,是為了和眼前的負心之人做對比,「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唐玄宗即便有辜負楊玉環的嫌疑,至少還知道舊人難捨,直到追憶感念,可是眼前的薄倖郎君,怎麼能和唐玄宗相比!

寫到這裡,全篇收尾,可是詞中人那份沉重而撕心裂肺的哀痛卻打動著每一個人,《決絕詞》本身就是起源於秦漢時期女子寫給丈夫的訣別詩。

所謂「你既無心我便休」,但是當一份感情真的被辜負和踐踏,誰又能真的做到瀟灑地離開呢?

許多人猜測過,納蘭性德為什麼寫下了這樣一首傷心決絕的詞,而且是以女性的口吻?莫非,在他的一生中,也有一個女子被他辜負過,所以他寫下這首詞用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悔恨嗎?

或者如標題一般,他想告訴他的朋友,即使是友人之間,也該如同愛人一樣,情誼相託,至死不負,才是真正的至交,千萬不要像詞中的男子那樣,把情分拋諸腦後,做了「薄倖」之人。

納蘭性德的心事,之所以如此讓人感同身受,正是因為他寫中了所有人的心事,這樣的敏感情思,這樣獨特的文筆,哀傷的性格,千百年來,唯此一人而已。

喜歡古代詩詞的朋友,推薦大家閱讀這套詞傳全集,其中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全套詩集一共6本,如此價格猶如「薅羊毛」一般。

歷史不散場結語:

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男女之間,小情小愛,但其實其中所包含著的感情十分複雜,讀到這首詞,第一感覺便是「心痛」,感到人世間的情分,如此脆弱。

以為一輩子都可以宛若初相見,但是歲月蹉跎,大部分的感情都會走向曲終人散。正因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悲歡離合,所以這首詞才如此的打動人心。

相關焦點

  • 詞壇最後拿得出手的《長相思》,出自納蘭性德,第一句,便是經典
    文壇曾經有過眾多經典的《長相思》,其意韻深久,詞句美好。詩王白居易、詞帝李煜,文豪歐陽修都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經典之句。每個詞人的長相思,都有著不一樣的意境,但是都是餘音繞梁,讀起來令我們感嘆中華之文字的美好與深刻。
  • 納蘭性德一首很朦朧的愛情詞,寫的明白如話,卻又讓人無跡可尋!
    納蘭的愛情詞作中,不乏朦朧隱晦之作,就像這首詞,雖然寫得明白如話,但卻又無跡可尋,不知道他所寫何事。不過從筆調看來,應該是表達納蘭對一位情人的懷念之情。納蘭性德出生於富貴之家,其父納蘭明珠權傾朝野,深得康熙寵信。納蘭性德文武兼修,二十二歲中進士,授三等侍衛,後擢升一等,長伴康熙左右,康熙對他也是青眼有加,平步青雲是早晚的事。可生於侯門,未必是幸事。納蘭明珠醉心功名,而納蘭性德偏偏不熱衷此道,父子間貌合神離。納蘭性德與顧華鋒、陳其年等人交好,這些人或為明朝遺老,或為不得志的漢族名士,納蘭性德深受這些人的影響。
  • 納蘭容若最知名的一首詞,說出多少悽婉哀怨,也是爭議最大
    這句詞出自納蘭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詞,最後2句成經典名句,讀後讓人陶醉
    「一生一代一雙人」讓人想回到那個車馬書信都很慢的年代,每一句,每一字,都充滿了柔情,不同於唐朝的餘韻流風,不同於宋朝的溫婉動人,甚至,不同於每個時期的納蘭性德。納蘭性德,清朝人,從小文武兼修,可是,從他的詞作中讀出的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氣息,當時的他,深受康熙皇帝的欣賞,被風味一等侍衛,多次隨皇帝巡遊,納蘭性德的事業蒸蒸日上,時皇上的紅人。
  • 清朝憂傷的代言人納蘭性德最冷的一首詞,雪冷、月光冷、心更冷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納蘭性德最「冷」的一首詞《浣溪沙·殘雪凝輝冷畫屏》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詞作的上闕交代了一個無人的靜謐的夜晚。幽怨的笛聲遠遠地飄來,雪雖然已經停了,但是還沒有消融的殘雪泛著冷冷的光。就連那原本應該是溫暖的畫屏也變得寒冷了起來。梅花片片飄落。此時已經是半夜,四周沒有一個人,月亮發出清冷的光。
  • 納蘭性德一首很懊惱的詞,寫盡錯過愛人的惋惜無奈、惆悵思念
    我們每每讀起納蘭詞,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受到納蘭性德對於愛情的惆悵、思念與無奈。這也是納蘭詞的魅力所在。因為納蘭詞中多寫了詞人在經歷很多人情世故之後所留下的真摯情感,所以在讀起來的時候讀者能夠置身其中,感同身受。
  • 妻子去世之後,23歲納蘭性德寫出這樣一首詞表達對她的忠誠
    清代文學史上,納蘭性德是一個不多見的大才。雖然壽命很短,但是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很高。雖然題材內容也比較狹窄,但其中的真情和這一類的題材卻寫到了極致。他的悼亡詞是古典詩詞史上悼亡題材中最經典的詞作品。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詩詞,就是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寫於納蘭性德23歲的時候。今天的我們23歲,或許還並不懂得什麼。但是23歲的納蘭性德已經經歷了妻子早亡。愛恨情仇、人生百態在他的詩詞當中,已經有了最真切的反映。晚妝欲罷,更把纖眉臨鏡畫。準待分明,和雨和煙兩不勝。
  • 李煜一詞很多年無人模仿,納蘭性德睡不著寫一首,不料成了經典
    但讓人疑惑的是,他這一首《長相思》600年來卻無人敢模仿,: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直到納蘭性德27歲那年,他陪著康熙東巡,這塞外的悽涼景色讓納蘭性德惆悵起來,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於是就仿照李煜的《長相思》寫了另外一首《長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 蘇軾問朋友侍妾:嶺南生活怎麼樣?對方的回答,被寫成一首詞
    卻是這女子淡淡說出了這一句流芳千古的佳句,她帶著微笑平靜的回答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想來這就是愛情的樣子吧,什麼都不需要,只要能夠讓心安穩就好。蘇軾聽了這一句,感觸頗多,所以寫了這一首著名的詞句《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清代大詞人納蘭性德,雪夜徘徊,抒寫惆悵之詞,叫人潸然淚下
    而如果除宋朝之外的其他朝代,可以稱得上是大詞人的,想必大家能夠想到的一位,就是清代的納蘭性德。這位大詞人,在他的一生之中,年華雖只有短短的三十年而已,但在清代文壇,或者是說在詞壇上,依舊是地位不凡,享負盛名。而對於這樣的一位富於才氣,卻英年早逝的詞人而言,想必在納蘭性德的內心裏面,情感也是尤為複雜的。就如同這首詞作,《浣溪沙》,正是一首以抒發人生惆悵為主題的詞作。
  • 司馬光很深情的一首詞,只是匆匆見了你一面,從此再也難以忘懷
    宋朝文人司馬光就寫過一首很有趣的愛情詞《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雖然這首詞名氣並不是很大,但是同樣寫得很深情,短短的幾句,讓我們同樣感受到了他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愛情的渴望。而他寫這首詞時,正是在宴會上看到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在跳舞,一見之後便是愛上了對方,於是回到家裡依舊念念不忘,從而創作出了這麼一首感人的愛情詞。
  • 歷史上最纏綿的4首愛情詩,隨便一首,便哀傷得讓人淚流滿面!
    愛情這個東西,很常見,也很獨特。現代人們對它的表達方式往往有很多種,有表白,有紅玫瑰,有戒指,有情歌。而在古時候,傳情達意最常見的就是詩文了。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歷史上最纏綿的4首愛情詩,隨便一首,便哀傷得讓人淚流滿面。
  • 人生若只如初見:最美納蘭詞,緬懷最愛的表妹,祭奠死去的愛情
    (納蘭性德,字容若,葉赫那拉氏)  這首長得像詩的詞,是納蘭性德非常重要的一篇代表作。標題中,《木蘭花》又作《木蘭辭》,是詞牌名,所擬之《決絕詞》則是古體詩的一種,其主旨主要是以女子口吻控訴男子薄情,進而表達決絕之意,比如卓文君的《白頭吟》。而「柬」的意思則是「給……信札」。  也就是說,納蘭性德的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一首閨怨詞,抒發的是痴情女子被薄情男子拋棄後的幽怨之情。  然而,這只是表象。
  • 新婚之夜,納蘭性德寫給愛妻的詞,開篇7字讓人讚嘆,驚豔了世人
    納蘭性德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些許悲傷和難過,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可是,卻成了「感性」、「悲傷」、「難過」的代名詞。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能夠與武沾上邊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存在,可是納蘭性德偏偏將柔情盡徹底。作為康熙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可以說是仕途一路綠燈,當時皇帝遊巡時很多次都帶著他,俗話說「職場得意,情場失意」,納蘭性德在「情」字方面,可以說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 納蘭性德的這首詞句句寫出思妻之痛,尤其是最後一句,寫入心坎
    自古以來,有名的詩詞才人居多,但能夠獲得諸多少男少女喜愛的,納蘭性德敢稱第一,沒有人敢稱第二。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曾出現中在多少少男少女的言語中,更別提什麼書籍封面,影視劇了。當然,馬克思導師說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納蘭性德能寫出這麼多純美的,而且富有哲理的詞,一定離不開他自幼以來的勤學苦讀。而能讓他寫出這麼憂傷的詞,是他年少以來的情愫萌發和不得意的愛情果實。
  • 晏幾道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無一怨字卻句句是怨,最後12字千古名句
    由於封建社會的特殊性,古代女子的地位較為低下,往往就會造成愛情的悲劇與婚姻的不幸。於是訴說女子對情郎的怨恨,也就成了我國古典詩詞中一個很獨特的主題。如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閨怨》:「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再如宋代詞人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悽涼多少悶」等。
  • 他是北宋著名的美男詞人,寫下一首戀情詞,肉麻到沒臉看
    他創造出來的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的發展達到了高峰。舊時的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至於周邦彥詞作的內容,則多男女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等傳統題材。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便是周邦彥的一首經典詞作《少年遊·並刀如水》。在我們具體看周邦彥這首詞之前,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它的創作背景。
  • 蘇軾最隨意的一首詞,卻傳到如今,最後一句奉為經典,至今被引用
    其中有一首詞,可以算得上不多俗氣的詩詞中比較「露骨」的一首,《一樹梨花壓海棠》成了千世名作,與朋友之間風趣幽默的調侃,又是;老夫少妻的描述,至今還是有人引用。01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今日新婚的夫妻,新娘十八妙齡,而新郎卻已經八十歲了。
  • 一首很經典的求愛詩,女道士寫給英俊的僧人,最終是收穫了愛情
    唐朝的才女追求愛情時是比較大膽,敢於勇敢說出愛,甚至還敢直接去搭訕追求,可能很多的朋友有一個誤解,認為唐朝是封建時代,女子是沒有自由戀愛的權利,也沒有那樣的機會;現實中的確是那樣,不過唐朝相對來說比較開放,當然這裡的開放不是我們理解那種,更多的是一種自由的追求,很多的女子還是用實際行動去表達愛意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李煜還有一首詞是前期成為皇帝之後所作,主要描寫男女歡情。雖然李煜心中不願坐擁天下,可時局所致,他不得不坐上皇位,整日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煩惱之餘作詞一首,生趣盎然,叫人讀過之後便難以忘卻。這首詞名為《一斛珠·曉妝初過》,寫的是李煜與一位女子的閨房之樂。有些人認為詞中的女主人公只是一位尋常歌女,但也有很多學者堅持詞中所寫女子是李煜的妻子,大周后娥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