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不能像國慶一樣流動!專家們這樣說→

2021-01-08 澎湃新聞
春節不能像國慶一樣流動!專家們這樣說→

2021-01-0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1年春運從1月28日開始

至3月8日結束

周期為四十天

預估全國通過鐵路出行的旅客人次

為四億零七百萬左右

那麼春節期間

疫情會反彈嗎?

大家又應該注意些什麼?

來看看專家的分析和建議

鍾南山:別去國外和國內中風險地區

春節期間疫情會反彈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近日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一般我們講反彈還是說又像開始那樣大規模增加,我不認為會有,因為中國已經形成了非常有效、比較嚴密的防控,早期在社區防控的機制,這些都是很好的。不過,反覆的、散在的可能會有。

他還說,元旦和春節「雙節」出行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而且在中國沒必要禁止出行。但出行現在確實要更加重視注意。並不鼓勵大家到國外,國內是可以的,不過中風險地區除外。基本的還是那三個——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這還是需要的。

張伯禮:春節期間流動,不行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表示,去年國慶節,「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但春節期間流動,「不行」。

張伯禮表示,因為現在正處於寒冷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張伯禮認為現在到2月底防疫非常關鍵,挺過去,迎來春暖花開,加上新冠疫苗普遍接種,疫情防控形勢基本就會大好轉,乃至迎來決定性勝利。

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是難以避免的」,張伯禮建議,希望大家在春節的時候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

張文宏:避免聚集

過了元旦,很快就是春節長假和學生寒假。中國要面對多大的疫情防控風險?對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近日表示,春運期間交通工具擁擠,一旦有散發病例,則會增加傳播風險。但上次國慶節有過一次全國人民的集中出行,中國經受住了考驗。春節風險比國慶大。

國慶天氣沒這麼冷,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時間沒這麼長,那時大家都在室外玩;春節出行活動主要集中在室內,增加了風險。國慶時中國基本沒有本土病例,現在多地出現本土病例,對春運風險敲響了警鐘。

今年春節,希望大家堅持原來一起抗疫的策略,正視風險。能避免的聚集儘量減少,不要舉辦人群過多的聚會。但本土病例仍然只是零星散發,除了對中風險地區採取相應措施,不能要求大家都待在家裡。

吳尊友:不建議老人、孕婦出行

在12月21日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在元旦春節期間,由於受傳統習俗影響,人流量較大,聚集性活動也隨即增加,這也意味著將會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

吳尊友提出五點防護建議:

第一點是,在假期期間,應當要合理安排好行程,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春運期間回家的人員也應當要錯峰出行。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對於一些老年人、孕婦,吳尊友表示,並不建議其出行。如果是跨區地區出行的話,一定要對當地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進行提前了解,對於一些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行,在出行途中也要做好防護工作,戴好口罩,消毒劑等物品。

第二點是,在旅途當中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時,也應當做好防控工作,減少旅途風險。在這過程當中,交通運輸部門在節假日期間更應當加強通風消毒等措施;而乘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時,要遵守秩序,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也當儘量減少,做好勤洗手等個人防護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對旅途中的健康監測高度重視,積極做好防控工作。

第三點是,雖然受傳統習俗影響,聚集性活動較多,但還是要儘量減少人員集聚。對於一些企事業單位要舉辦聚會活動時也應當控制人數,聚會人數超過50人的,防控措施要更嚴格落實,制定防控方案。而在家庭聚餐當中,人數儘量控制在10人以下。

第四點是,在節假日出行,各地區要加強健康科學的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公眾加強自我防控意識,在旅行途中提倡全程佩戴口罩,實行分餐制等良好衛生習慣。

第五點是,一旦民眾發現自己有發熱、乏力等疑似新冠病毒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儘早防控。

國家衛健委:鼓勵員工在工作地休假

國家衛健委在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鼓勵員工在工作地休假。各地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企事業單位根據生產、工作情況和職工意願,靈活安排休假,引導職工群眾在春節期間儘量在工作地休假,做好留在工作地的職工春節期間保障工作。為春節期間加班的職工依法支付加班工資和調休。

通知還指出,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有流感等症狀儘量不參加。儘量不前往人員聚集場所尤其是密閉場所。

最後引用張文宏醫生的一句話:

相信我們過的會是祥和團結的中國年

而病毒過的是王小二的年

將會一年不如一年!

【往 期 回 顧】




編 輯 | 何夢裡

責 編 | 胡瘦影

來 源 | 網信四川

* 轉載請註明來源錦繡青羊 *

原標題:《春節不能像國慶一樣流動!專家們這樣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1春節專家建議儘量在工作地不回家,那麼你回家過年嗎?
    尤其是元旦過後,多個省份,如安徽、福建、河南、山東、寧夏、北京等地相繼發出通知: 倡議國人春節非必要不返鄉,最好就地過年,消息一出,網友們炸開了鍋。 看了大家的留言,大部分言辭比較激烈,將矛頭指向了專家,稱他們站著說話不腰疼,個人認為,大家不必這麼激動,專家的話畢竟是官方語言,這是他們的任務。 我們不妨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一下,畢竟春節期間人流量較大,在這樣嚴峻的時刻,專家不可能對公眾說:大家放心過年,該走親訪友就走親訪友,病毒沒那麼厲害了,這種建議無可厚非。
  • 專家預判春節不會再現年初嚴重疫情 今年過年能回家嗎
    進入冬季以來,多地發生局部疫情,11月天津、上海、內蒙古三地同時出現新冠疫情……很多人擔心明年春節的疫情風險。2020年1月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導致去年春節很多人因為疫情原因沒能回家過年。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化,今年過年能回家嗎?春節大規模人員流出會增加新冠疫情傳播風險嗎?
  • 國慶章魚博士春節cos麋鹿,大叔的裝扮什麼時候才能帥起來
    大叔連續兩套禮包都被玩家吐槽太醜,其實官方不cos怪物時還是很帥的 眾所周知,春節套、五一套、國慶套是國服dnf著名的三大禮包,這三款禮包各有特色但是對玩家們的傷害提升非常大
  • 在外務工的武穴人,今年春節你回家嗎?這位遊子的心聲說的很現實
    眼瞅著春節近了,盼著能與家人團聚,卻沒想到局部疫情又出現了。哎,這一年過得,真是糟心。看到家鄉官媒公號發出的春節不返鄉的倡議通告之後,之前淡定的內心再也不能平靜。儘管此前對春節返鄉多少還存在一些期待,就如一些專家說的國慶那七天國內也沒事,因此春節也不會有啥大事,以及春節限行是對國內疫情防控的不自信或者說是因噎廢食,所以對春節返鄉,本來還是有些信心。
  • 張伯禮發出提醒:春節儘量別回家
    由於防疫工作要求高、標準高,一些專家給出了相關意見。特別中國北京、大連近期感染病例呈現多點分布特徵,當前的疫情風險給中國的防疫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這就需要相關專家找到規律,迅速有效地發現感染者,控制疫情的傳播。張伯禮建議春節儘量別回家據光明網報導稱,新冠疫情又出新變動了!
  • 關於春節回家,最新通知來了
    和她一樣糾結的深漂恐怕不在少數——  「我只想回家吃兩天我媽做的飯,不想出門,也不想走親戚,只想待在家裡和我媽一起看看電視聊聊天。」  「還想回家拍全家福呢,老的老,小的小,誰知道以後拍不拍得到。」  「昨天老媽突然打電話,說要年前給我寄些年貨過來,言語裡滿是怕我過年不能回家、一個人孤零零待在深圳的擔心,當時還納悶她咋會這麼想……」  因為害怕一個人留在深圳的出租屋裡,孤單過節;  因為父母在家,必須回去陪伴;  因為去年就沒回,今年真的很想回;  因為工作可以辭,過年必須回……  移民之城,思鄉情切
  • 2019的春節,不一樣的春節
    19年的春節,對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註定是一生難忘的春節,本來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但是上天好像給我們中華名族開了個大「玩笑"。在春節人員流動,人口大遷移的日子,一場天災無息的襲來,這個疫情洶湧來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是一種傳染性特別強的一種病毒。
  • 周軼君:大人們總叫小孩子表演,跟遛狗一樣 | 春節打敗無聊
    因為節日就表示你必須和所有人一樣幹同一件事情。Q:你過春節的時候,有什麼很好玩的事?可以是自己做的事情,也包括自己的觀察,有什麼特別有趣的經驗可以分享嗎?周軼君:我不能說得太無情了。節日嘛,我更多的時候是陪一陪家人,父母啊,希望你回來,聚一聚。反正我覺得沒有什麼好玩的,好玩的就不叫節日了。
  • 天氣預報準確率近乎百分之百,京津冀專家為國慶天氣起「爭論」
    這支預報團隊由來自中央氣象臺、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單位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氣象部門的資深專家組成。他們齊聚北京市氣象臺,就是為了精準提供首都地區的氣象產品,服務保障國慶相關活動順利進行。在國慶前7天,對於國慶當天是否會出現低能見度和降雨天氣,張迎新和夥伴們進行了一番「爭論」。
  • 春節假期「非必要不返鄉」應有行動指南
    原標題:「非必要不返鄉」應有行動指南元旦過後,春節假期已經離我們不遠了,但隨著多地散發病例的出現,我國的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包括北京、山東、安徽等多個省市的下轄區縣發出建議,倡議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
  • 年味 不一樣的「春節」
    春節同時也是亞洲一些國家的傳統節日。有些國家的春節和我們一樣,不管離家多遠,人們都要回去和家人團聚;在一些國家,同樣也有熱鬧的花市、廟會……   而在一些歐美地區,華人將過春節的習俗帶到當地,大家一起歡歡喜喜過個「中國年」。  「春運」  春節「民族大移動」  與公曆新年的「新正」相對,農曆春節在韓國被稱為「舊正」。
  • 南京紅山動物園客流量「報復性」恢復 遊客:像過年一樣
    2020-10-04 18:18:43 /a/20201004/eb49dbde047743c6b0727dab021c10c0.shtml   國慶小長假已經過去了一半
  • 同志們,聽我說,那兔動畫要更新了!就在國慶!
    這些年優秀的國產動漫作品真的是越來越多,好看的動畫層出不窮,像是什麼《風靈玉秀》啊、《羅小黑戰記》啊、《星遊記》啊、《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什麼的。但是,這些動畫都有一個問題,一個大問題,更新實在是太慢了,太太太太太太慢了。
  • 杭州人春節餐桌上有河豚魚!來看專家說怎麼吃
    紅燒河豚,河豚火鍋……今年,杭州人的春節家宴餐桌上,居然出現了河豚魚的身影,不少吃貨還曬上了朋友圈:味道好極啦!小夥伴們家裡的河豚,是哪裡買來的?再說河豚不是有毒嗎,咱能放心吃嗎?「春節期間,我攤位上的河豚小禮盒賣得很好,都是大家春節買回家串門送親朋好友的。」賣河豚魚的老闆姓趙,是江蘇人。他說,攤位是從春節前剛剛開始賣河豚的。河豚是廣州海水養殖的,品種是東方暗紋河豚。因為河豚的一些內臟有劇毒,市面上是不允許賣活的河豚魚的。攤位上的河豚都是現殺好、檢測無毒後,再從廣州直接發過來的。
  • DNF:春節套寵物拆包外觀流出,三款寵物或許代表三種詞條選擇
    進入到2021年之後dnf玩家們最為期待的事情就變成了春節套的信息爆料,估計明天春節套的相關信息就會呈現在大家的眼前,目前春節寵物的外觀已經被拆包出來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春節套寵物拆包外觀流出,三個小精靈或許代表三種選擇  從這次大佬們的拆包情報中我們能看到今年春節套的寵物有三種,第一種是類似於小蜜蜂,第二種像是石頭人,第三種看不出來是什麼物種
  • 「賣相」最好的一屆春節檔,能順利收穫票房新高嗎?
    這幾年的春節檔中,有西遊IP、奇幻IP、周星馳喜劇標籤的影片在映前階段佔盡熱度優勢,但最後獲得滿堂彩的卻是《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兩部「非喜劇」題材,「創新題材」和「合家歡喜劇」在春節檔已經分庭抗禮。2020年春節檔宣傳勢頭強大,卻因疫情影響全部撤檔。事後來看,原定2020年春節檔電影的實際成績中,僅有《姜子牙》在國慶檔獲得16億票房算是有些牌面。
  • 蕪湖春節剪影:五大關鍵詞帶你感受不一樣的春節
    華燈初上,伴著排山倒海的鑼鼓聲,舞龍者們身穿橘黃衫、頭系紅絲帶邁著小碎步,走進村民廣場,意氣洋洋的龍在鑼鼓聲、鞭炮聲、村民的喝彩聲中,追捕著黃色的寶珠騰 飛跳躍,忽而龍頭高聳似衝雲霄,好似蛟龍狂舞,忽而轉頭底下,像入海 破浪,昂首擺尾,這樣高低錯落,蜿蜒盤旋的精湛表演,讓全村的老少陶醉其中。   「村民玩的高興,大夥看的熱鬧,這就是我們舞龍的目的。」
  • 1951年國慶閱兵出現"騾馬拉大炮" 專家:故意的
    中國網: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舉行了14次的閱兵,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來,您能否給我們簡單地梳理一下這14次閱兵的具體情況,而且能不能給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這14次閱兵中有哪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呢?姜廷玉: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先後舉行了14次國慶閱兵,從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一直到2009年國慶60年閱兵。
  • 國慶檔票房桂冠被奪,機長單日反超,攀登者遙看神仙打架
    但機長的緊追不捨其實是意料之外,這部電影前期宣傳不多,但就像夏天的醜哪吒似的,它靠著優秀的質量給自己贏來了超強的口碑,雖然有一些明星如京圈格格、覺得教的教主夫人等的客串出演讓觀眾們不甚滿意,但這些並不能掩蓋機長本身在製作上的成功。
  • 不提倡春節串門拜年……
    要指導企事業等單位落實應檢盡檢人員出行前 7天進行核酸檢測要求,落實重點人群在春節前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任務。加強節前和節日期間的疫情防控和安全檢查,重點檢查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和整改各類隱患。各地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企事業單位根據生產、工作情況和職工意願,靈活安排休假,做好留在工作地的職工春節期間保障工作。為春節期間加班的職工依法支付加班工資和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