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弗英雨花校區Senior畢業學子
宋茜茜Kiko
座右銘
沒有誰會對優秀的自己不動心,包括我
//////////
確認過眼神,你是我想要成為的人
為什麼要學習英語?或許這也是大多數人心裡經常疑惑的一個問題。
最開始我認為英語只是一個科目,學習英語只是為了考試,拿一個好成績,我從來沒有想過英語能帶給我什麼。
但自從我遇見一個人,我的觀念就發生了改變。一個曾經跟我一樣有著厚重的廣西口音,把「吃飯」說成「次飯」、把「你熱不熱」說成「你耶不耶」,我們每次開口說話都常常會成為別人的笑點。
而現在的她,一口流利的英語加上侃侃而談的自信,讓我不禁在想「同樣是廣西人,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
確認過眼神,是我想要成為的人,隨後便開始了我的蛻變之旅。
我的口音,可以讓你懷疑人生
在學習英語的路上,口音是第一大難關。
因為我別說英語說不好,就連漢語的平舌音和翹舌音都分不清楚,所以更別說開口講英語了。
在上第一節文本課的時候,我上完課後的感覺就是懷疑人生。因為無論老師重複播放多少遍,我還是一句話都聽不出來,只能零星的聽見幾個單詞,根本不知道文本的意思是什麼。
還好老師和同學在那時給了我很多幫助,陪我一句一句的理文本,陪我一句一句的練文本。到了第一次上秀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雖然發音不是很標準,但我能完整的把文本演繹出來。
從那之後我開始對英語感興趣了。
學英語,首先你得自信
真正樹立起自己信心的是那次橘子洲出遊活動。
這次活動最難的一個地方就是我們只能用英語進行交流,而且要儘可能的找老外說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甚至都不想參加這個活動,因為我覺得根本不敢在別人面前說英語,更別說是找老外了。
後來經過內心的強烈的思想鬥爭後,最後我還是去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突破了自己膽小的性格,而且我還找了好幾個老外交流。
不是因為我膽子突然變大了,而是自己對自己有了信心。
因為我在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們說的話我能聽懂,而且他們也能明白我的意思,那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英語水平已經提升很多了,只是一直都沒有實踐我自己不知道而已。
抓住平臺,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
大二開始,我進入平臺去實踐,去提升自己的英語使用能力。
我也遇到了很多和我之前一樣不敢展現,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夥伴,那時我很想幫助他們。當我看到他們也在慢慢地成長時,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同時自己也開始嘗試主持人的平臺,記得第一次在臺上hold場的時候,雖然儘可能地控制著顫抖的雙腿,但是聲音卻停止不了顫抖,看著臺下那麼多夥伴,自己緊張得腦子空白,原本的準備都快要前功盡棄了。
當我害怕地想要尋找安慰的眼神,突然看到老師望著我,眼裡是滿滿的相信,那一刻我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好怕的,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露出熱情的笑容去帶動臺下的觀眾。
正所謂,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有三就有無限可能,自己越來越喜歡舞臺,也正因為有平臺,自己也在平臺中退去了怯懦,不斷優化。
世界很大,但我也可以變得強大
大三有幸能夠去到香港,進行金融遊學,繁華的香港,寸土寸金,真的打開了我的格局。
進入500強企業學習,跟一些老總大咖一起交流,跟夥伴們真正做一次文案策劃,分工合作,就像真的是在職場中進行工作一般,為一個小細節不斷爭論探討,知道最終一個完美的文案出現。
那時候我也發現原來自己還是那麼渺小,不懂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是這一次我不再害怕,而是更加清楚自己前進的方向。
比我優秀的人是有很多,雖然我沒有讓人優越的家庭背景,沒有從小就很棒的教育資源,但是我同樣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一群大學生眼裡脫穎而出。
英語不是一個學科,而是一種語言。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學到了更多是英語之外的東西,慢慢地自信了,更懂得交際了,也更清晰了自己大學的方向——為職場做準備。
大學的我們都是預備職員,珍惜每一次跟平臺相遇的機會,也很感謝帝弗英,讓我不斷完善自己,經歷了這麼多,但我的故事還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