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駛在路上,午時,烈日當空,地表溫度很熱,風也很大,把窗戶搖下來拍照,差點把頭上的帽子吹走,只要不把我相機吹走算是阿尼陀佛。
藍天白雲之下,空曠荒蕪的原野,連綿起伏的山脈,零星灑落枯黃的野草,完全進入了與眾不同的大千世界。
獅泉河流域處於半荒漠和荒漠地帶,氣候乾旱少雨,以牧業為主。
荒涼原野中,風沙很大,沿著G219國道行進,很久才看得到一輛車的出現。
從路牌看到昆莎鄉指示,便知道即將要經過昆莎機場。
阿里昆莎機場,位於被稱作「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鎮西南45公裡處的噶爾縣昆莎鄉,海拔高度4274米,於2010年7月1日正式通航,這將是繼拉薩貢嘎機場、昌都邦達機場、林芝米林機場後又一重要進出西藏空中通道。
阿里昆莎機場海拔高度4274米,僅次於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海拔4334米的昌都邦達機場和海拔4280米的四川康定機場,屬於高高原機場。
可滿足空客A319等高原機型的起降要求,設計年旅客吞吐量12萬人次。
有飛往拉薩、成都、西安、烏魯木齊等地的航班,誰受不了的可以直接打飛的走人。
阿里機場地處喜馬拉雅山脈與岡底斯山脈圍成的山谷地帶,加上天氣複雜多變,每年8級以上大風時間累計長達120天,增加了阿里機場的飛行難度。
同時,由於阿里地區植被稀少,機場白天升溫迅速,溫度高和海拔高會導致飛行性能雙重衰減,飛機載量受限,飛機只能利用上午起降,機場全年累計適航時間不足平原機場的一半。
而阿里機場距最近的新疆和田機場550公裡、距拉薩機場1100公裡,可供選擇的備降機場航距遠、條件複雜。
這些綜合難度係數相加,使得阿里機場無疑成為目前最難飛的高原機場。
飛馳在國道G219新藏線,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上。
一路平坦開闊的柏油路,一望無際的荒原中,一條天路直達天際。
扎西崗鄉,按照路牌指示大概走三四十公裡可到,它不是我們此行要到達之地。
據說和印度交界,海拔約4450米,人煙稀少,全鄉人口只有900多人。
鄉裡共有三個村子,扎西崗村、魯瑪村、典角村。
扎西崗鄉典角村境西部的巴裡加斯東南部碟木綽克一帶約450平方公裡領土,現被印度侵佔並實控。
獅泉河鎮,位於獅泉河與噶爾藏布交匯處,海拔4255米,坐落在荒野戈壁灘上,是阿里地區行政公署和噶爾縣政府所在地,也是交通樞紐、經濟文化中心和邊貿中心。
是通往新疆的必經之路,是新藏線的交通樞紐,離印度邊境大約三四十公裡。
獅泉河東離拉薩1500多公裡,北距新疆葉城1100公裡,方圓2000多公裡人煙稀少的荒原中,卻是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
50年前連鬼都沒有的地方,至今已經發展成人口超過2萬,阿里高原上規模最大的城鎮。
到達獅泉河,我們的行程也接近一半,隨後進入的將是人煙稀少的藏北高原、羌塘自然保護區以及無人區的邊緣。
獅泉河,作為阿里南線的終點,也是我們行程中阿里南線轉到北線的拐點。
穿過這個牌坊,便來到了獅泉河鎮。
眼前看到的首先是風沙襲擊,在沙化嚴重的阿里,這還是經過多年治理的後果,如果沒有治理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據說,從1998年起,阿里地區先後投資2400萬元用於治理沙漠,先後在獅泉河鎮郊區種植新疆棗樹、班公柳等樹木達2100畝,植樹造林140多萬株,種植牧草,有效地改善了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
進入獅泉河鎮時,可見獅泉河城北山坡上「毛主席萬歲」五個巨字,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萬歲山」。
追溯巨字產生的歷史,距今有50年的時間。
「毛主席萬歲」五個巨字是在1967年5月阿里人民為表達對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英明領導和熱愛之心所鑄。
當時,阿里百姓幹部職工和阿里軍分區廣大官兵等近千人自願參加了鑄巨字工程。
據了解,「毛主席萬歲」五個巨字長為23013cm,寬為5640cm,面積,字體高度為53cm。
2005年7月6日,阿里地區文化局申報的"毛主席萬歲"基尼斯之最取得成功,獲得了紅色巖石堆石砌漢字基尼斯之最證書,成為阿里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基尼斯之最的瑰寶。
(你們沒看錯,是基尼斯之最,而不是吉尼斯之最。
兩者有區別,吉尼斯是世界的,基尼斯是中國的)
來到獅泉河,第一件事就是加油。
在西藏,只要看到有加油站,就儘量加滿油,因為不知道下一個加油站相隔多遠。
趁著加油時間,上了個洗手間。
這真是個獨特的地域,獨特得連廁所都不一般。
加油站的公廁裡,雖然分男女,但一進入就是個大開間,在整塊地板上鑿兩個坑,沒門沒隔板,更別談有水了。
把紙丟進坑裡,一股濃烈刺鼻刺骨的廁所風還從坑底由下往上把紙吹上來,果然很原生態而且環保。
在西藏加油,需要帶齊三證(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沒有三證在檢查站不能通行,甚至不能加油,在阿里一些嚴格的油站,還需要自駕者出示證明才能加到油。
92號當天油價/升。
KOKO在辦理加油手續,我和大哥、小弟在一旁閒聊。
大哥摸著自己的臉說他出來幾天變得更黑了,我和小弟笑著調侃說「回到家嫂子肯定認不出來了,哈哈哈」。
大哥神情淡定地說那樣才安全。
獅泉河街道兩旁,每顆樹木都被薄膜包圍起來保暖,樹木在獅泉河得到了最高級的保護和待遇。
獅泉河,藏名叫「森格藏布」,發源於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北麓的冰川湖,是阿里地區最大的河流,由東南向西北方向流去(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轉向西流,經革吉在扎西崗附近與噶爾藏布相匯合轉向西北,流入克什米爾地區)。
在中國的扎西崗邊防附近與另一條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面的重要支流匯合後水量大增,然後流入印度,是印度河的上遊。
在中國境內長405公裡,流域面積。
由源頭到革吉為上遊段,長約152公裡,落差646米;流經森格卡巴,右岸有終年不斷流的泉河補給,因泉水所在山體形同獅子,故名獅泉河。
《西遊記》中出現過的大名鼎鼎的通天河,實際上描述的就是獅泉河。
獅泉河發源於神山岡仁波齊,因此在藏民心中,它不僅是一條使他們生命得以繼續的河,更是一條滋潤心靈的神河,由此可見,它是藏民心中通往佛界的最後一站。
獅泉河,河水碧綠得像一塊翡翠。
獅泉河恐怕是陽光最寵愛的地方,要晚上22:00才天黑,可惜我們為了遷就另個一輛車趕去下一目的地革吉,遺憾沒能在這裡入住。
獅泉河曲折延伸,兩岸的遠山包圍著平坦的河谷、草原。
前方,還有很遠的路等著我們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