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市是臺灣臺中縣的縣政府所在地,位於臺中縣中北部

2021-01-13 老王一直在路上

豐原市是臺灣臺中縣的縣政府所在地,位於臺中縣中北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攝氏22度。豐原市過去的傳統產業有稻米、木材、木材加工、漆藝、制麻紡織、菸草、糕餅、製鞋,除糕餅外大多均已式微。現在的經濟產業則以機械產業,水果種植為主,以及作為地區中心的金融、百貨產業。

豐原與鄰近的神岡地區自日治時代即以漢餅/漢式糕餅聞名全臺,加上本地師傅學習和式洋果子與西式糕餅技術,逐漸發展不同的糕餅,使得豐原有糕餅之鄉的別稱.特殊的產品舉凡,鹹蛋糕、鳳梨酥、綠豆椪;太陽餅、老婆餅等臺灣中部地區著名的糕點

也可能源自此地.\n老雪花齋由雪花齋創始人子嗣另開新灶,有不同於傳統的改良口味.\n犁記(社口張) 綠豆椪,位於神岡鄉.犁記的漢餅最為本地人士喜愛,歷史久遠,名號四散,口味為其本店最道地.\n聯翔餅店鳳梨酥

牛奶松糖.聯翔並非老店,但卻是豐原最具規模的餅店.其產品口味道地,種類多樣及大眾化而受到歡迎.\n寶泉餅行\n日式和果子、小月餅\n雪花齋\n 雪花齋的產品在當地是家喻戶曉,是一家名符其實的百年老店.著名產品為綠豆椪

鹹蛋糕、薔薇派美式派餅,以紅豆口味為經典、義華餅行鹹蛋糕\n近年來,寶泉、薔薇派兩家的糕點廣受好評.而漢餅產品,老雪花齋,聯翔餅行,犁記則為翹楚

豐原市是臺灣臺中縣的縣政府所在地,位於臺中縣中北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攝氏22度。重要農產品有。

相關焦點

  • 原臺中縣
    臺中縣位於臺灣中部,為橫向狹長形,地勢由東面的高山向西漸趨平緩,跨越平原地帶,直達海岸線。該縣面積2051平方公裡,人口112萬。  臺中縣東境為中央山脈高山地區,雪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都是赫赫有名的百嶽,而其餘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不勝枚舉,是個登山客足跡頻繁的地區。
  • 資料:大臺中市由臺中縣市合併而成 分八區
    大臺中由臺中縣市合併而成,以下為臺中市、臺中縣概況簡介:  臺中市:  臺中市是臺灣第三大城市,面積163平方公裡,人口107萬,是臺灣省中部的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歷史上曾是臺灣政治權力中心,清朝時為臺灣首府,日本侵佔臺灣後在此設州廳。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臺中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豐原市境內有屯腳、屯頭、屯身三小丘,形似葫蘆而得名。  (臺中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民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印)   2、后里  本鄉舊稱內埔鄉,早期發生聚落處稱「屯子腳」,分屯頂、屯下。後因避免與屏東縣內埔鄉同名而改稱后里鄉。乃因為本地的聚落是創建於平埔族麻薯社之背後,故稱「后里」。
  • 臺中縣市合併三年多 胡志強自評:從民眾角度看及格
    臺中縣市合併三年多,胡志強自評:從民眾眼光來看是及格的。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縣市合併三年多,市議員吳敏濟8日在總質詢中,要求市長胡志強為自己打分數,胡志強說這三年多來大小建設完工的超過九成以上,經濟維持繁榮,「從民眾眼光來看是及格的,臺中在進步中!」    據報導,吳敏濟詢問胡志強,這三年多來最大的挑戰和最不滿意的施政是什麼?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臺中市區地名由來》
    1、中區   清代臺灣(鹽務總管)所在地,舊稱(鹽館)。  2、東區   臺灣府城(南門)遺址,今位居大臺中市(東)側故稱東區。  6、西屯區   昔日平埔族祭祖所在地,有一湖潭叫(馬龍潭)  7、南屯區   拓荒時期打造墾耕用具牛(犁)鋤(頭)的(店)鋪區,故稱(犁頭店),日據時期改稱南屯。
  • 臺中縣旅遊住宿資訊
    時間:2008-11-20 14:38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中縣一客家社區把蔣介石像掛路口鎮煞:不拆!
    臺中縣東勢鎮福隆裡客家社區說,這幅蔣介石肖像鎮守這個村落三角路口30年,讓社區很平安,居民把蔣介石當成「守護神」並全力捍衛,讓肖像不受破壞。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這幅肖像長100公分、寬50公分,就掛在路口中央非常明顯。特別的,是這個社區近五百住戶並非老榮民,全都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或臺灣人。
  • 苗慄縣,隸屬於臺灣省,位於中國臺灣省西北部
    苗慄縣,隸屬於臺灣省,位於中國臺灣省西北部,東面與新竹縣相鄰,西面瀕臨臺灣海峽,南面接壤臺中市,北面毗連新竹市、新竹縣,領域範圍方整適中。面積1820.3149平方千米,2015年6月人口565704人。
  • 【輿知】臺灣地區的管理局
    「國府」遷臺後,一共成立了七個省轄管理局,先有臺灣省設立,後改隸於臺北市的陽明山(草山)管理局;再來則是位於浙江省的漁山管理局及竹嶼管理局,及臺灣省的梨山建設管理局,另外尚有專責水利的臺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曾文水庫管理局及臺北市翡翠水庫管理局,後者未負責地方行政事務。1950年代初期,曾在大陳列島(台州列島)上設立「浙江省政府」,由名將胡宗南化名秦東昌主持。
  • 1945年以後臺灣的行政區劃
    1945年以後臺灣的行政區劃 時間:2005-11-21 14:23   來源:   1945年10月臺灣正式歸還。國民黨政府接管臺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並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九市:臺北市、高雄市、屏東市、嘉義市、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彰化市、新竹市。八縣:臺北縣、高雄縣、澎湖縣、臺中縣、臺南縣、新竹縣、臺東縣、花蓮縣。
  • 【概況】臺灣地區行政區域
    臺灣的行政區域分成四級制,分別為:   A.基本資格是人口必須達  B.人口達20萬或是具有重要政治、文化、經濟地位,目前有基隆、新竹、臺中、嘉義、臺南5市;臺北、桃園、新竹、苗慄、臺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臺東15個縣;以及金門、連江兩縣(原屬福建省金門、馬祖)和位於臺灣海峽中間的澎湖縣這3座稱為「離島」的行政區。
  • 臺灣高鐵時刻表
    臺北市北平西路3號  營業時間 06:00 ~ 23:30 (詳細資訊)   高鐵臺北站與臺鐵及捷運共站,位處臺北都會區交通樞紐,已有完善的道路及大眾運輸系統,而車站周邊主要幹道為忠孝東/西路、中華路、重慶南/北路、承德路、中山南/北路、、館前路、公園路、市民大道等,透過市中心區域之棋盤式道路及聯外高快速道路系統,民眾可以快速往返臺北市各區、基隆、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