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上的情況複雜多變,也有各種各樣尖銳的物品,比如像釘子之類的物品,這些物品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讓你的愛車「動胎氣」!如果輪胎被軋那麼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補胎,不過目前補胎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像熱補、蘑菇釘、冷補和外膠條補,那麼到底哪種補胎方式會更加安全呢?那麼這些有哪些優缺點呢?
首先就是膠條補胎,膠條補胎是在原來被扎的基礎上適當的擴大原來的孔洞,然後將沾滿膠水的膠條塞進孔洞,這種修補方式比較簡單,不需要拆卸輪胎。但是,這種補胎方式很容易出現漏氣,同時還會對輪胎造成傷害,縮短輪胎的壽命,甚至影響到車輛的動平衡。不夠這種補胎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了,現在很少使用這種方法進行補胎。
其次就是貼片補胎,貼片補胎是目前較為常用的補胎方式,輪胎經過打磨然後塗上專用膠水,再將貼片貼上去,最後用碾壓工具將壓片壓緊。這種補胎方式適合比較小的創面,操作也是比較方便的。但是會出現漏氣情況,如果是高溫或是低溫天氣,則容易出現膠皮脫落。
然後就是熱補胎,將專用的生膠片貼附於被扎的洞口,然後進行烘烤,使生膠片與輪胎完全貼合在一起,烘烤會對轎車的胎冠造成傷害,而且還不能保證強度,因此轎車輪胎熱補是非常危險的。大家一定要謹慎選擇,這種補胎方法適合創面比較大的輪胎,特別適用一些重型卡車。
再次就是蘑菇釘補胎,蘑菇釘是目前最為先進的一種補胎方法,飛機也是採用的這種補胎方式。這種適合比較破損比較小的損傷,這種補胎方式結實耐用不傷輪胎,並且修補後的輪胎壽命比較長。
最後就是自動補胎液,自動補胎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如果輪胎發生損傷,通過輪胎的滾動自動進行修補,傷口表面會形成覆蓋防止胎壓繼續降低。這種補胎方式不需要操作,非常簡單,但是耐用性比較差,只適合臨時救濟使用。
輪胎最多修補幾次呢?其實對於這個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過建議最好不要長期使用修補過多次的輪胎。另外對創面比較大的輪胎就不要進行修補了,即使能夠修補也存在很大的隱患。還有就是輪胎的胎肩受損、輪胎鼓包等均應該進行更換。車輛在補胎以後還需要進行動平衡調試,很多人都會忽略掉這一點,補胎會影響到車輛的動平衡。
補胎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選擇補胎一定要選擇安全性能可靠的補胎方式,這不僅僅是涉及到輪胎壽命和使用的問題,輪胎更是涉及到車輛和人員安全問題。選錯補胎方式輪胎報廢是小事,造成事故則是大事情了。當然,在一些突發緊急情況下採取一些應急措施也是必須的,不過還是不要因小失大,出現問題及時修復或是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