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關太極的學術討論,長期以來有傳統的說解式、當代的科學式、最新的時空觀式(張遠山、羅廣英)及純哲學的概念辯證法式等等。能雜合多種方式,而又依託老、孔先秦道學的五行與陰陽、數符間的關係範疇論說的,還不多見。蘇學明老師此文,讓人眼前一亮。文章不長,但所涉領域甚廣,堪為一家之說。希望對熱愛太極文化的網友有所裨益。樂見不同觀點、認知的交流與碰撞。
文\聞中閣主 蘇學明 圖\除攝影圖外均為蘇學明製作 編輯\王巖林 薛英俊
太極-先秦哲學詞語
一、
無極生太極
無極和太極,皆是老子和孔子所使用的哲學名詞。無極,指【老孔五行結構基本名象】中的德。太極,指【老孔五行結構基本名象】中的道。太極和無極,是道德的極向別稱。參見【老孔五行結構基本名象圖示】和【老孔五行結構極向名象圖示】:
二、太極和大極
【太極tàijí】先秦哲學名詞。先秦時代稱謂「大極dàjí」,漢朝以後才被改寫為「太極」。清 江遠《說文釋例》有說:「古只作『大』,不作『太』。《易》之『大極』,《春秋》之『大子』、『大上』,《尚書》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漢》之『大上皇』、『大後』,後人皆讀作太。或徑改本書,作『太』及『泰』。」
三、太極的出處
孔子問老子道雕像(網絡)
【大極dàjí】大極一詞,最早出自孔子《繫辭》上第11章。辭曰:
01/上11.是故昜有大極,是生兩儀。
02/上11.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謂「昜有太極」及其卦象符號,圖示如下:
閱讀上列圖示,可以理解昜是德別稱名象,而「一」是昜爻符號。昜爻符號「一」,通常在老子和孔子經典中寫作數字正整數一。
要問「大極」本身概念是什麼?極,是一種方位極向概念,具體來說來,老孔五行結構圖有四個極向,即北極、南極、西極、東極。大極是北極的敬稱。
四、大極的生數
【老孔五行結構四正卦】擁有四種極向,分布在十字河圖上。根據極向對稱排列,即北極、南極,西極、東極。根據五行生數排列,即北極、西極、東極、南極。值得關注的是:【無極】沒有極向,在五行中央正位中國是德所居,五行生數俱全,德的生數五:【大極】在五行北極下國坎卦是道所居,道生數一;西極在五行乾卦是天所居,天生數二;東極在五行坤卦是地所居,地生數三;南極在五行離卦是人所居,生數是四。道的生數一,表明大極的生數一。圖示如下:
五行的成數是十五。關於五行的生數和成數,老子《道德經》有關章節皆有表述,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訛誤,生數僅僅見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請參閱老子第42章經)成數訛變成「十有三(請參閱老子第50章經)」的章句。孔子《繫辭》上第08章有關章節也都有所表述。由於文字被後學注釋所混淆,五行生數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如果認真清理,還可以尋得一些蛛絲馬跡。
五、大極的本質
昜在《老孔五行結構圖》之中國,居五行中央正位,
符號畫作「一」。大極,在《老孔五行結構圖》之下位,居五行四象北方下國坎位,符號畫作「
」,符號特徵:外侌內昜,即侌中有昜。相當於傳統的陰陽圖魚下位(上位表上國離位):黑色魚中白眼睛。(黑色曰侌,白色謂昜)圖示如下:
有道德論師曰:「外侌內昜是謂真昜。」真昜與真侌交媾能益生。大極,在人類命性來認識,是謂道命。道命能生和所生:乾父之精 & 坤母之血。孔子有曰:「乾坤交泰」(參閱《周易》第11卦),精血則成人(明)。這就顯現出《老孔五行結構基本名象》告訴讀者是怎麼一回事,這是先秦哲學的性命哲學標識。
六、大極就是道
如果與《老孔五行結構通俗名象圖》比較,可以理解大極是「水」的極向別稱。如果與【老孔五行結構卦名圖】比較,便可以理解大極是道。
如何認識道的功能特性?是理解大極的根本途徑。大極,對於宇宙體性來認識,是謂道體,或謂本體。道的功能特性是能生和所生,這是老子第51章經(老子閬苑校訂本)所闡明的最基本功能,即「道生之,德畜之。天地明在竝立。」孔子《繫辭》上第11章所闡明的最基本功能一樣,即「故昜有大極,是生兩儀。」老子說的所謂「天地」就是孔子所謂「兩儀」。老子說的「道、天、地、明,」就是孔子講的「四象」。孔子《繫辭》等章句是詮釋老子《道德經》章句的典範,關於「大極」只是其中一處的詮釋。了解了大極的功能特性,就知道「大極」功能非凡,她就是造物主,生就兩儀天地和人。
七、道體液態水
大極為道。液態水是道的一種形態,對於宇宙本體指初始宇宙。初始宇宙是一種液態水,因為現代科普告訴讀者,初始宇宙是超高密度的存在,是在超高溫和超高壓的存在。所謂宇宙大爆炸的現象發生,老子稱作大潰散,與霍金稱為爆炸是有所區別,表明老子認識到初始宇宙是液態水。對於人類命性的道命來說,腎水是道命液態水的特徵。老子第08章經有曰:「上善治水,善利萬物而有竫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初始宇宙呈現液態水的特徵,老子佚文《大一生水》篇章句一目了然。經曰:「大一生水。」
八、道德不二論
道德的微觀,顯現出粒子形態;道德的宏觀,顯現出粒子集合體形態。初始宇宙是典型的粒子集合體,初始宇宙潰散後的天地人萬物的生成無不是粒子集合體形態。世界的本質就是道德粒子的本質,老子有說:「奪禾,獨粒不亥。」(請參閱老子第25章經)
章句大義說:「如果要考察單元粒子,須要從集合體中強力奪取出來。被奪出來粒子就像小米一個樣子,粒子再也不能分割了,是謂單元粒子。粒子外殼是道體,粒子的內竅是孔德之智惠。」道德粒子的性質是不二的存在,道德粒子體性不二,是謂大極和無極的體性不二,於是知道這世界一切的存在都是不二的存在。所以說老子和孔子不是唯心主義,也不是唯物主義,而是體性不二,心物不二的存在。宇宙本體和宇宙本性屬於對立統一的存在,人的身體和人的精神是對立統一的存在。
九、極向互生藏
所謂極向互藏,主要指大極和無極具有互生互藏的功能特性。老子有曰:「大一生水。……是故大一藏於水。」根據大極與無極的互生互藏關係,五行四極之間亦具有互生互藏的關係。因為五行四象的排列,有生序和藏(逆)序排列。《大一生水》五行四極結構是一組生序:「一、水、天、地、神明。」老子第25章經《先天地生》五行四象結構是一組藏(逆)序:「人、地、天、道、自然。」如果反應在五行結構臟腑名象排列:「脾、腎、肺、肝、心」,其生藏排列就具有重大的醫學意義。臟腑功能的互生互藏,為中醫辨證施治提供了哲學理論基礎。三組五行名象對比圖示:
十、道德與三才
大極,道生數一。不僅僅標識是四極中最大的一極,更是值得尊重的一極。老子章句有說:「道生之,德畜之。天地明在竝立,故化其方不思相當。」章句「天地明」,即「天地人」。明是人的本質稱謂。道,能生和所生的天地明。天地人,先秦古代稱之謂三才,現在稱之謂三種存在。道德和三才構成一種新的概念「五行」,我們可以稱謂「第一結構。」(道德+天地人/五行=1)
十一、五行和侌昜
道德生成五行,侌昜生成四時。我們稱:道德五行;侌昜四時。
老子《大一生水》和孔子《昜有大極》的章句結構,先表述五行結構,再表述四時結構,其卦位名象及其符號圖示如下:
《老子大一生水名象圖示》和《孔子繫辭上第11章昜有大極圖示》比較閱讀,就明白卦位上名象不同,是章句語境根據表述內容的變化而有所不同,說明老孔五行結構內涵豐富。再看《老孔侌昜四時卦象符號》卦位相同。卦位卦名是根據老子佚文《大一生水》和孔子《說卦》章句的名象生序來設計繪製。
老子和孔子的九宮八卦,盡在上述文字中表述。圖示如下:
有說:「無極生太極」,而「無極」首先出自老子《道德經》第28章。經曰:
03/28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武。
04/28為天下武,恆德不貣復歸於無極。
無極,是「德」的極向別稱。無極,出於五行中國之央正位,無極可言所以稱之謂「無極」。孔子運用「大極」一詞,是順應老子「無極」一詞。正合乎「無極生太極」的大義。參見圖示:
大極的地位卑賤而尊貴,因為居老孔五行北方下國坎位。坎位是玄武和玄牝所居的卑位,即道位。
推測老子設計,皇家宮殿根據五行結構定位設計,天子坐北朝南。從東周開始,河洛就定位在大極之位,將洛邑雅稱謂「洛書」,以致成為後世一大公案。
十二、太極和道動
太極即道。此處道指道命。道為什麼會動?老子告訴讀者:「天下之物生於無,生於有。」(——《老子》郭店甲組第十九節,相當於今本四40章)老子有曰:「返也者道動也,溺也者道之湧也。」(——同上) 道動,即太極動。道湧,即太極湧。從北方下國坎位返到南方上國離位。道的位置在哪?老子有說:「卑道在天下也,猶小谷於江海。」道位卑下而高貴。老子有曰:「江海所以為百穀王,以其能為百穀下,是以能為百穀王。」李時珍先生說:「天下有陰蹻者為百脈之總督,此脈一開百脈皆開。」孔子有描寫道湧的章句,曰:「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夫乾確然示人昜矣!」(孔子《繫辭》下第01 章:)日,指北方下國坎位。月,指南方上國離位。天下,指南天之下,指北海。一者,孔子用侌昜四時卦的震卦表述曰:「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全侌之下,生一昜爻為震。
十三、太極藥殺人
太極為道,此處道亦指道命,或者說本命。道是人類生命的能量的源頭。要保持能量不流失,就是修行道德使能量不漏。俗語說意不漏和身不漏,指精神不被盜竊和精氣和血氣不至於泛濫,善於治水,使下元充實而堅固。這不僅僅對修行道德的行者、修行太極拳行者要善於治水,對於常人也須要治水,對青少年尤為重要,健康成長,立業成家後會獲得家庭幸福生活。
十四、太極和見明
理解大極是道,這裡道指道命,還須要理解明。見明即見性,見性即見孔德智惠。老子《道德經》第01章閬苑校訂本有曰:「請問其明,道亦其在矣。」章句大義,問道,最好先問明。見明了,道就在那兒了。孔子在《繫辭》中教授見明的章句,章句說:「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要知道太極和神明是在【老孔五行結構】中是下上對應,猶如無、有。圖示如下:
見明,即是見神明,神明的形態是空性,所以也講見性。神明是終極德性在人類精神的附著物,也名為「僕」。
十五、大極與敬辭
大極生數一,為老大,能生和所生天、地、人。所以老子第51章經有說:「萬物尊道而貴德。」
表明大極既可以作為超越講,同時可以作尊敬講。大極的超越,因為道屬於形而上的存在,而天地人則屬於形而下的存在。此項科判根據孔子章句定義所作出。孔子有曰:
01/12上XC.昜不可見。則乾坤成幾乎息矣。
02/12上XC.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此處「大極」的大,釋作敬辭,相當於佛教中「南無」一詞。為何釋作敬辭呢,老子教導讀者「尊道貴德」是也。
老子章句有曰:
04/51LY.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05/51LY.道之尊也,德之貴也。
06/51LY.夫莫之爵也,而恆自然也。
大極,是道的別稱,與道同享萬物之尊敬。尊敬,大是先秦謂大。猶如佛教敬辭「南無」。
十六、大極太極拳
大極改寫為太極後,老孔五行結構基本名象道以太極拳傳布而更廣泛被大眾所知曉。不知道大極的概念,但是知道太極拳的概念。如果想要鍛鍊好太極拳,首先要理解大極的內涵。太極拳是道拳,須要見性見道。
山西 王宗嶽《太極拳譜》一開卷就引用了張三丰先生《大道論》的引文,並且說:「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練太極這須要修行道德,須要知道老子和孔子的太極口訣。老子有曰:「天地相會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和「同謂之玄,玄之有玄。眔眇之門,天下恆也。」孔子有曰:「象曰:天地交泰,以後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摘自《周易》第11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摘自《周易》第11卦)
北極坎位是「道」所居,也是「水」所居。所以老子第08章《上善治水》有曰:「故幾於道。」
看看道的定位,是根據人類身心命性結構來定位的。人的腎水是人的身體下方,水,屬於寒性,所以說北方屬水。道的本義指囊根之器,所以用吉祥動物以龜蛇表示是謂玄武,四靈之一名曰玄武或曰玄牝,如果用以擬人化來可以稱謂道父和道母,標識道具有能生和所生的功能特性。
民間流傳一則口訣:「左青龍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其中玄武指【老孔五行結結構】北方下國坎位,即大極所居卦位。太極師傅口口相傳:演練太極拳者,不論面向地理是什麼方向,都以面向自身北方。正如老子第06章經所曰:「綿綿乎其若存,用之不覲。隱喻尊道貴德。」
【注】:
上列五行、四時圖示。皆由聞中閣主 蘇學明 根據老子《道德經》和孔子《繫辭》章句設計繪製)
問學研討團近期部分主話題預告:
一、天下與中國、文明與中華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類主題。
話題1:僅以國家看中國,夠不夠?僅以「國家」論,原來大量的蕃屬國、朝貢國該怎麼說?
話題2:「國」字,要不要打破或超越圍繞四邊的那個框?
話題3:中國與中華文明究竟是什麼關係?二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合為一體、共講一套話語?
話題4:如果以文明論,該將國家意義上的「中國」擺在中華文明與人類文明的怎樣位置上?
……
二、海外華人問題類主題。
話題1:海外華人問題,會不會是今後中國突破國家邊界的「第一份考卷」?
話題2:大道中華,此一階段應不應該包括海外的新老華人?
話題3:可不可以跳出一國國籍、「雙重國籍」的思路,搞一套新的「華夷之辨」認定系統?
……
三、新時代的大中醫改革與建設類主題。
話題1:傳統中醫,是否面臨著一種走向「大中醫」的全面變革?
話題2:新的「大中醫體系」該以怎樣的思路、如何建立?
……
四、文字、各類文化、中外文明演進史所映射出的大中華類主題。
……
設立一個「國人如何定位中國」的小小民意測驗,誠邀參與投票。結果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