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範路口通行秩序,緩解交通擁堵,提升道路交通品質保障市民出行最大便利,交警萊蕪區大隊以「小改造 大暢通」為目標,在長勺路等部分路口提升通行能力的基礎上,組織施行「可變車道」交通優化,滿足實通需求,交通運行環境明顯改善。
核心提示:
最近是否發現,萊蕪的馬路上出現了一種鋸齒狀的標線,這種標線代表什麼交通法規?今天小編就給您介紹一下這種標線的交通含義!
鋸齒車道是什麼?怎麼走?
呃...
是的,就是這個地面標識
只有分道線,沒有導向箭頭,並在導線車道內畫有鋸齒形短標線
只有分道線,
沒有導向箭頭,
並在導線車道內畫有鋸齒形短標線,
這標線是什麼?
其實它的名字叫「可變車道」
也稱「潮汐車道」
什麼是可變車道?
可變導向車道 主要設置在交叉口,可依據不同時段車輛流量流向的特點,作用在於對流向進行靈活調控,變換車道的行駛方向,緩解交通壓力。尤其適用於需要採取時間性交通管理措施的交叉口。
可變導向車道有著靈活性,不同於普通的車道指示線,只要進入車道直行就是直行,左轉就是左轉。
設置的目的就是解決潮汐現象比較嚴重的路口的車輛流向。通俗一點說,就是一個路口早高峰時直行的流量比較大,而到了晚高峰時左轉的流量比較大,這種早晚高峰差異化的情況就是潮汐現象。
那麼關鍵的問題來了,
可變車道到底該怎麼走?
原是「可變車道」 直行左轉皆可
這「鋸齒」車道究竟是啥來頭?原來這「鋸齒」車道是咱們城區的首條「可變車道」,車輛在上面既可直行也可左轉。
柳家店路口(長勺路與雪湖大街交叉南口)
這條可變車道既可以直行也可以左轉,當前面左轉燈不亮燈,直行是綠燈,這條車道就是直行車道。
後面排隊的車,就可以直接進入可變車道,既可以直行也可以左轉,可以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我們在高峰期基本上一個紅綠燈可以將近把整個等紅燈的車輛全部放行完畢,通行效率提高了將近三分之一。
最後總結一下:
注意龍門架的反光導向標識,根據導向指示進入分道線 早上6時——8點40,中午11點10分——13點半,下午16點半——19點半是左轉信號,其餘時間是直行信號
「鋸齒」標線的設置,主要是解決部分尖峰時段車流集中,特別是左轉彎車輛排隊較長,車輛需要多信號周期,才能通過的路口。
來源:萊蕪交警訂閱號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