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沒有永恆,首次與銷冠無緣的奧迪,角色已經悄然改變。
儘管現任一汽-大眾華南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張強將重回一汽-大眾奧迪的消息尚未對外公布,但早已經成為行業「人盡皆知」的秘密。這也是自去年11月初孫惠斌接替荊青春,調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後,一汽-大眾奧迪在辭別2019年之際再次迎來新的人事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5日,「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再次出現在「市場監管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中,顯示其已經申報公司設立信息。這也意味著,奧迪品牌未來將從一汽-大眾體系下獨立,並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對奧迪品牌未來發展也將起到關鍵作用。
與此同時,有關上汽奧迪項目也再現動態。中國招標採購網的信息顯示,上汽大眾於2019年12月3日發布了《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CP3AudiA7L自動螺柱焊項目國際招標公告》,文件顯示,招標文件領購時間為2019年12月2日至2019年12月9日,共招標31套CP3 Audi A7L自動螺柱焊項目,顯然,上汽-大眾奧迪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且,這不僅意味著奧迪A7L要國產,居然沒有一汽-大眾的事。或許,更鬧心的是奧迪從今往後再無「一家獨大」的局面。數據顯示,奧迪品牌(包括進口車)2019年在華銷量達688888輛,同比增長4.2%,在12月的銷量達到70292輛。其中,2019年奧迪國產車銷量為630800輛,較去年同期增長5.0%。
當落後成為習慣,「事不過三」的諺語必將得到驗證。從2001年奧迪100進入中國市場成為「公務車」後,奧迪成為了豪華車市場的銷量霸主,並在王座上凝視這片新生市場長達16年之久。而2017年開始,奧迪的「寶座」已有了不穩跡象。在奔馳和寶馬夾擊的2017年、2018年兩年上半年奧迪都無緣半程冠軍,只能依靠著下半程擴大終端優惠幅度來捍衛搖搖欲墜的冠軍之位。僅僅是2018年下半年,急於奪回銷冠的奧迪,選擇擴大A6L的終端優惠幅度,和上代Q5L一起,10萬元以上的優惠幅度比比皆是。
大幅讓利銷售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奔馳、寶馬最新的銷量數據暫未出爐,截至2019年11月,寶馬累計銷量為655783輛,彼時的奧迪為618596輛,兩者有著近40000輛的差距。如果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的奧迪基本上已經奪冠無望了。
無疑,從引領者到追趕者,失去了高溢價的優勢,奧迪就只能以價換量。可惜的是,從給經銷商打「雞血」瘋狂「補作業」的那一刻,奧迪20年來所積累的產品數量和質量優勢就註定消耗殆盡。不僅如此,隨著去年3月,奧迪「白血病門」的發酵,其在消費者心中道德層面的形象也已嚴重損傷。
那麼,如何贏得消費者的尊重乃至敬佩,挽救在其心目中已有裂隙的品牌力,並給既有品牌形象注入新活力,這些銷量與品牌力之間的平衡,將成為奧迪今年或未來數年內所面對的最大挑戰。
□新京報汽車評論員
編輯 張冰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