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病就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總覺得什麼事情都與自己有關,並猜疑他人的言行,以證實自己的想法。疑心病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具有疑心病的低情商的人,總是虛構一些因果關係去解釋別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止言談,比如,有的人在看到附近的兩個同事小聲交談,就認為是在議論自己。疑心病根源於心理學上的暗示,暗示可以分為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積極暗示可以使人增強自信心,精神更加振奮;相反,消極的暗示可以使人憂心多慮,嚴重者會疑神疑鬼。
疑心病則源於後者,似「無病疑病」,所以,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疑心病者,整天疑心重重、無中生有,認為每個人都不可信、不可交。比如,看見幾個人背著自己講話,就懷疑他們是講自己的壞話;老闆有時候對自己態度冷淡了一點,就覺得老闆對自己有了不好的看法,或者懷疑有同事在老闆面前說了自己的壞話;父母對自己稍有批評,就無端地懷疑父母是否不愛自己了,甚至延伸出「我難道不是爸媽親生的」這樣荒誕的想法。由猜疑心理導致的心理問題,會慢慢損害自己的身心健康。那麼,如何消除內心的猜疑心理呢?
1.培養自信心
我們應該看到自己的優點與長處,逐漸培養起自信心,相信自己會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會給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比如,相信自己的言行在同學面前是沒有挑剔的,相信自己在老師面前是一名懂得乖巧的好學生,從而打破自己虛構的因果關係。當我們充滿信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時,就不會擔心自己的行為,也不會隨便懷疑對方是否會挑剔、為難自己了。
2.以理智戰勝疑心病
當發現自己開始懷疑別人的時候,應該及時找出自己產生疑心病的原因,在沒有形成思維之前,瓦解懷疑心理。比如,懷疑同桌偷了自己的鋼筆,我們可以冷靜地想一想,會不會是自己做完作業忘了帶回家,或者在放學路上丟了。這樣一來,那些胡亂的猜疑就會被逐漸瓦解。其實,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懷疑是可笑的,對此,冷靜地思考一番是很有必要的。
3.學會自我安慰
有時候,我們在學校遭到了同學的非議與流言,或者與同學發生了誤會,這都是很正常的,沒有必要去斤斤計較,你計較越多,疑心病就越重,給自己帶來的煩惱就越多。假如自己覺得同學在懷疑自己,學會安慰自己沒有必要為別人的閒言碎語所糾纏,不要在意對方的議論,這樣就會使自己從疑心病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同時,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情商。
4.主動溝通,消除懷疑心理
事實上,懷疑是誤會的升級版,當彼此之間的誤會沒有得到及時解除,就會發展為猜疑;當猜疑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導致疑心病加重。因此,我們應該主動、及時地與「懷疑」對象開誠布公地溝通,弄清事情的真相,消除誤會,消除疑心病。如果是誤會,通過溝通可以消除;如果是意見有了分歧,適當的溝通對雙方也有好處;如果猜疑是真實的,雙方經過平靜地討論,也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
對於想要身心健康的我們來說,疑心病不是該有的,它會威脅到我們的心理健康。因此,當自己有了疑心病的徵兆之後,就要努力去克制住這一不健康心理,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並有效提升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