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近千年歷史的俄羅斯,一共只有兩個王朝,第二個存在到1917年

2021-01-09 多邊形的歷史

說起俄國,我們知道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當然,除了面積外,俄國的歷史也可以說非常悠久。現在的俄國前身是莫斯科公國,從那個時候開始到現在,俄國有近千年的歷史。不過和我國不同的是,俄國雖然有這麼久的歷史,卻一共只有兩個王朝。第二個存在到1917年才滅亡。我們看一下大致狀況。

1283年,莫斯科公國建立。當時的莫斯科公國統治範圍僅僅局限在現在的莫斯科及其附近。莫斯科公國之所以能夠建立和蒙古人有而很大的關係。1237年,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帝國大軍入侵歐洲東北部地區東北羅斯,攻佔梁贊,1240年攻佔基輔,建立金帳汗國。基輔當時是整個東歐最強大的國家,統治整個東歐一代。這個國家被蒙古人滅亡後,東歐地區才出現眾多的小國,其中就包含莫斯科公國。建立莫斯科公國的是留裡克王朝。

留裡克王朝統治莫斯科之後,憑藉著蒙古人的支持開始不斷壯大。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獲得替蒙古人徵稅的權利,這下莫斯科公國獲得了蒙古的金錢、軍事等支持,後來不斷吞併其他國家。金帳漢國衰落後,在伊凡三世的統治下,莫斯科公國打敗了金帳漢國。結束了蒙古人對這裡長達240年的統治。之後的莫斯科公國取代了金帳漢國,成為了這裡的霸主。伊凡四世統治期間,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加冕為沙皇,也就是俄語中的凱撒。同時,改莫斯科公國為沙俄。1598年費多爾死後絕嗣,在大家的推舉下鮑裡斯·戈都諾夫成為了新的沙皇。就這樣留裡克王朝的統治者結束了。

後來鮑裡斯·戈都諾夫父親被指控叛國,他的位子也保不住了。1613年,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被國民議會推選為沙皇,是為米哈伊爾一世。這開始了羅馬諾夫王朝統治。羅馬諾夫王朝統治後,1721年,彼得一世被俄羅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羅斯正式成為俄羅斯帝國。俄國國力不斷上升。之後在歷代沙皇的統治下,俄國的面積不斷對外擴張。最終達到了2500多萬平方千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3月,首都彼得格勒市民發動反飢餓遊行,引發二月革命。3月15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被迫在奧拉寧堡宣布退位,讓位予其弟米哈伊爾大公,但遭米哈伊爾拒絕,於是羅曼諾夫王朝滅亡。就這樣,俄國的封建王朝時代徹底結束。

從1283年到1917年,俄國六百多年的歷史,只有兩個王朝,這還是非常罕見的。當然,之前的基輔羅斯也是留裡克王朝建立的,這樣算的話,俄國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只有兩個王朝。這在我國來說都很不可思議。

相關焦點

  • 作為存在時間較長的王朝,為何晉朝在歷史上沒有存在感?
    在華夏文明的歷史上一共經歷過二十個朝代的變遷,但真正做到大一統的卻在少數,歷朝歷代中有這樣一個朝代,雖然它完成了亂世之後大一統的豐功偉績但卻總是被人們遺忘在歷史的角落當中。說到這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起到底是誰,這就是被人們稱為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朝代——晉朝。
  • 英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書不會教任何一個,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介紹了法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比如法國歷史第一個朝代是墨洛溫王朝,法國歷史有七個朝代,法國歷史國祚最短的朝代是只有18年的奧爾良王朝,等等,這些在歷史教科書是不會教到的,只有自己去讀過法國歷史才知道。
  • 歷史塵封的中俄茶葉之路:繁榮近200年的國際商道
    (貢北供圖)   劉再起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和中亞、歐洲之間有一條古絲綢之路,它曾經是中西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通道;卻很少有人知道,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在我國的北方草原曾有一條縱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腹地並且能直抵歐洲的駝道。那是一條已經被歷史塵封湮沒,幾乎被世人遺忘的中俄茶葉貿易之路。這條茶葉之路繁榮了近200年,是當時重要的國際商道。
  • 電影《1917》中的歷史背景
    畢竟,一共死了1000多萬人,卻沒打明白,沒留下任何可歌可泣的東西,那屆戰爭不行。。。 然而《1917》卻是反其道行之,居然用一個「偽」一鏡到底的方式,講了一個《絕地求生》的故事。 電影開篇就給出了時間背景,是1917年4月6日,那是美國參加一戰的日子。
  • 法媒:俄羅斯人對前者褒貶不一
    在他結束了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統治100年後,這位末代沙皇仍然是各方熱議的話題。尼古拉二世於1917年3月15日在俄羅斯西北部城鎮普斯科夫的皇家列車上簽署了退位聲明。聖彼得堡歐洲大學的歷史學教授鮑裡斯·科洛尼茨基說:「社會上和歷史學家對尼古拉二世有著迥然相異的看法。」獨立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2月的數據顯示,幾乎半數的俄羅斯人對尼古拉二世有著積極的看法。
  • 【微評】強悍的「北極熊」:俄羅斯歷史與文化漫談
    15世紀下半葉,俄羅斯人終於武力推翻蒙古人的統治,由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帝國的雛形,就此誕生。而幾乎同時,歐洲發生了劃時代的歷史事件——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更名伊斯坦堡;延續了一千年的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宣告滅亡,漫長的中世紀終於接近尾聲。
  • 世界壽命最長的王朝,歷經2680年傳126位皇帝,至今保留深受尊重
    隨著清朝滅亡,中國的王朝史已經結束,而且王室什麼的都沒有保留,無論歷史上那些皇帝如何有名,也只是過去的輝煌。 但在世界範圍內卻有一個特殊的王朝,壽命極其地長,歷經2680年仍然不倒,至今保留且深受國民尊重,就延續時間來看堪稱一個「奇蹟」。
  • 俄羅斯等國國徽上的雙頭鷹源自何處
    雙頭鷹標誌在現在的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黑山、俄羅斯、亞美尼亞等國家的國徽上,甚至出現阿爾巴尼亞和黑山等國的國旗上。那麼,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鳥類雛形是什麼?最早是在什麼時候被使用的?這種符號的歷史演變是怎樣的?
  • 歐洲五個最強朝代:波旁、哈布斯堡、羅曼諾夫、霍亨索倫、漢諾瓦
    有些人對朝代和改朝換代有誤解,以為朝代和改朝換代是中國歷史特有,實際上在世界歷史,只要實行過君主制的國家就有朝代,有朝代就會有改朝換代,這是世界歷史發展必須遵循的規律,當然有特殊情況:美國歷史就沒有實行過君主制而沒有朝代、日本歷史只有菊花王朝一個朝代而沒有改朝換代。
  • 羅曼諾夫家族統治下的「帝政俄羅斯」
    原創 土肥恆之 理想國imaginist今天推薦的是百年前羅曼諾夫家族統治下的「帝政俄羅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王朝末日(1914—1917)。略可交代之後歷史: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廢除帝制,臨時政府成立;十月革命,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取得政權。
  • 歷史的輪迴:幾乎每個強盛的王朝,都有一個短命王朝做墊背
    縱觀中國悠悠數千年歷史,我們會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幾乎每個強盛的王朝,其前一個朝代存在的時間都特別短。西漢王朝經歷了兩百一十年的風雨,而它之前的大秦帝國卻只存在了十五年,歷經二世而亡;王莽的新朝也僅僅存活了十五年,緊隨其後的東漢卻有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大隋只存在了三十八年,就被跨越了整整二百八十九年的盛唐所取代;五代十國總共也就五十三年,其中後周只佔了其中十年,再其後的大宋卻是持續了三百一十九年;哪怕是強如將版圖開拓到歐洲的大元帝國,其九十八年的壽命也遠不及之後兩百七十六年的明朝。
  • 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王朝,史學家不想寫它的歷史,不是清朝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國家擁有的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和繁榮歷史。從曾經的原始社會再到奴隸社會,最後進入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國社會一直在前進,從來沒有停止。封建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如今留下來的很多傳統文化及一些遺址,也大都是封建社會所留下來的。
  • 全球壽命最長的王朝,傳承2680年共126個皇帝,如今依然昌盛不衰
    在我國悠久漫長的歷史上,經歷了無數王朝的更迭興衰,他們也曾在歷史上留下了屬於各自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在我們古時的這些王朝都已經成為了過去的故事,他們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可在世界上還存在著一個全球壽命最長的王朝,歷經2680年傳126位皇帝,至今仍然保留受到國民的尊重,依然昌盛不衰。
  • 歷史上並「不存在」的三個名人,家喻戶曉,真實性卻鮮為人知
    我國有上千年歷史,擁有了很多的王朝,在這些王朝裡面湧現了非常多的名人,他們的事跡被一代一代的流傳至今,大家心目中肯定有很多自己非常喜歡的人物,其中很多名人的故事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都受到觀眾們的喜愛,在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更是把他的事跡又加深一些,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歷史上是有三個名人不存在的,可他們已經家喻戶曉,都不知道他們是假的
  • 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歷史沿革
    自1900年以來,陸續有近四十個國家的20多萬外國人僑居,使哈爾濱成為中國少有的多國家、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種文化共存的城市,先後有20多個國家在哈爾濱設立了領事館、總領館。1907年1月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成為首個駐哈領事館。
  • 《1917》一鏡到底
    我把2020年度個人最佳電影給了《1917》(雖然是2019年的電影),該片最大的亮點就是給觀眾呈現了一個一個半小時的,從頭到尾只有一個長鏡頭的神奇電影。其實在《1917》拍攝過程,並不是真的一個鏡頭拍到底(也不可能),而是運用了巧妙的運鏡和特效,把22個鏡頭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
  • 羅馬教皇和俄東正教大牧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
    美聯社: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相關報導彌合千年分歧 羅馬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將舉行歷史性會晤據法新社5日報導,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將於下周在古巴進行歷史性會晤,這將是自11世紀基督教分裂後,東西兩個分支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中東和非洲基督教徒受到的迫害將是他們談論的中心議題。這兩間教會於1054年分裂,並因教皇正統之爭等一系列問題而相互疏遠。
  • 羅馬教皇和俄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圖)
    美聯社:天主教教皇和俄羅斯東正教領袖近千年來首次會面。  相關報導  彌合千年分歧 羅馬教皇與俄東正教大牧首將舉行歷史性會晤  據法新社5日報導,羅馬天主教教皇方濟各和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裡爾將於下周在古巴進行歷史性會晤,這將是自11世紀基督教分裂後,東西兩個分支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中東和非洲基督教徒受到的迫害將是他們談論的中心議題。
  • 俄羅斯國歌的變遷,曾10年沒有歌詞!
    俄羅斯這個國家與我們有著深厚的淵源,最早由於明代朱元璋擊潰蒙古軍隊主力,使得蒙古國力衰退,俄羅斯作為一個小部落得到解放,才逐步成長到今天。1917年由於蘇聯的成立,俄羅斯70多年裡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在1944年之前,蘇聯的國歌是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作詞,皮埃爾·狄蓋特於1888年譜曲而成的《國際歌》。《國際歌》原本為歌頌巴黎公社而創立,表現了無產階級的豪邁。隨著共產主義事業的發展,《國際歌》被應用在全世界眾多場合。可是如果有蘇聯人在場他就不得不起立合唱他的國歌,很不方便。
  • 土耳其與軍力世界第二的俄羅斯差多遠?看這幾個站隊的國家就知道
    從2019年後半年至今,土耳其的名字就頻繁與俄羅斯聯繫在一起,從不顧美國反對堅持採購俄羅斯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到作為敘利亞反對派背後的支持者在敘西北部伊德利卜與俄敘聯軍交戰,其與俄羅斯的戰略關係也隨著美國「放棄」幹預敘利亞的舉動而逐漸發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