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小型貓竟然有這麼多種類,這些你都知道嗎了解一下吧
文/寵物小話
拿破崙貓是最近才培育出的新品種之一,是用芒奇金貓和長毛波斯貓的刻意雜交育成的。波斯貓在其中起的作用不僅是讓拿破崙貓也有著長毛,兩者在脾氣上也很相似。短腿芒奇金貓的出現,改良了純種貓的血統,尤其是在這種貓的發源地北美。對於拿破崙貓的培育始於1995年,一種短腿的犬(巴吉特獵犬)的培育者受到啟發,開始一項品種貓繁育計劃。
他給貓選定這個名字是因為這些貓具有著名的法國統治者拿破崙波拿巴那樣的五短身材。在氣質方面,它表現出雙親品種的溫柔、慵懶,熱衷於陪伴主人。必須要記住,拿破崙貓是貓族中的新興品種,在外貌上要比那些很穩定的老品種有更多的變化。拿破崙貓最好要保留波斯貓那樣的圓臉,但是可能導致呼吸問題的塌鼻子就儘量不要保留;同樣,波斯貓典型的長毛特性最好不要在拿破崙貓身上體現為太長的體毛,否則就會給美容管理帶來麻煩。
這種貓在新加坡街頭被發現多年後,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小的貓。就像其他的東方貓種那樣,它沒有濃密的底毛,皮毛不怎麼需要打理。近年來關於這種貓的起源受到挑戰,圍繞著這種貓的起源,進口到美國的原始文件的內容有一些出入,最新的DNA分析表明它跟緬甸貓有著很近的關係。比較能被接受的版本是:豪和湯米麥道這一對愛貓的夫妻,在新加坡街頭收容了一些流浪貓,在1975年回美國的時候帶回了其中的四隻貓,這些形成了如今新加坡貓的血統基礎。
六年後,另一個育種者在新加坡的貓救護中心發現了一隻幾乎一樣的貓,新加坡貓被認定為一個自然品種。DNA研究確定可以分析它來源的遺傳基礎很小,在新加坡的擴大尋找也沒能發現跟30年前的貓有著類似遺傳標記的貓,這可能是當年發現這種貓的地區已經被大規模重新開發了,原生的貓群體毫無疑問就會流離失所。要發現這類貓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為它們很膽小,會在下水道裡躲過人們的視線,由於這個原因,直到如今,新加坡貓依然被稱為「下水道貓」。
肯亞貓又被稱為"非洲短毛貓"。這是一種有著斑點紋和不尋常大理石紋,為數不多的來自非洲的現代貓種。它們的行為同樣不尋常,舉例來說,這種貓的公貓會協助母貓撫育後代。1978年這些貓被兩個歐洲女性發現之前,它們的一個當地種群可能已經在肯亞沿海的阿拉布庫索可可森林生活了很多世紀(這種貓因此也被稱為索可可貓。)。當地的土著部落把它們叫做「卡德宗佐」,翻譯過來的字面意思是「像樹皮一樣」,用以形容它們獨特的身體花紋。
用DNA分析技術對它們的起源進行的深入研究揭示它們屬於亞洲貓系,是非洲野貓阿拉伯亞種)的後裔。由於發源於溫暖地區,所以它們缺乏濃密的底毛,所以針毛緊貼身體,強化了紋理的視覺效果。有兩隻這種貓被引進到丹麥,首次參加了1984年在哥本哈根舉辦的貓展示會,隨後又有三於1991年被引進。本世紀初,有一批所謂的新血統肯亞貓被進口到歐洲和美國,以壯大它們的遺傳種質庫。肯亞貓不太喜歡寒冷天氣,而且對歐洲的貓可以抵抗的很小的感染也十分敏感,由此要嚴格保證它們完全接種了疫苗,不能放任它們在外面遊蕩而接觸到別的貓。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些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