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小知識:智商超級高的貓咪,這些你都知道嗎不妨來了解一下吧
文/小朱愛寵物
這是紐西蘭當地的品種,部分育自緬甸貓族群。在它的故鄉擁有強大的粉絲群,不僅僅是因為它有著閃亮的外表,還有著成為伴侶寵物所應具有的活潑可愛的特質。孟買貓和曼德勒貓非常相似,但孟買貓幾乎全是黑色的,而曼德勒貓的毛色要豐富得多。品種培育的早期階段紅色型很突出,還有一些相關的變化如奶油色和玳瑁紋色,和哈瓦那棕貓同樣的巧克力色調,如今薰衣草色和藍色型的也常見了,其他還有肉桂色、淺黃褐色、杏黃色和焦糖色,以及虎斑紋色和玳瑁紋色的品種。
培育這些貓的最初方案是用緬甸貓和非純種貓配對,和緬甸貓比起來,這種做法使曼德勒貓看起來毛色更深,所以圖上的這隻烏木色的貓看上去偏黑而不是棕色,毛色甚至看不到色點;眼睛的顏色同樣也加深了,在金黃色到琥珀色之間變化;皮毛也更華麗,絲緞般的質感不怎麼需要特別護理。曼德勒貓的育成很偶然,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一次普通雜貓和緬甸貓未經計劃的雜交中產生。令人驚奇的是,儘管這種貓有著很吸引人的機靈氣質,知曉它的人卻不是很多。
曼島無尾貓屬於世界上最有名的貓種,儘管它不是很常見。這些貓被認為有很高的智商,對於有幸在家裡養了這種貓的人來說,它們是極好的伴侶寵物。曼島無尾貓的精確起源被籠罩著謎團,可以確定的是它起源於英國西海岸外的曼島,據說它們的祖先是在1588年阿瑪達戰役中一艘沉沒的西班牙帆船上,後被遺棄在荒島上的。比較靠譜的觀點是這些沒有尾巴特徵的貓是在當地貓局部小範圍的近親繁殖過程中出現的變異。這個品種有著悠久的歷史,在19世紀末的早期貓展中已經露面,它是唯一一種被允許展示的沒有尾巴的貓。
就跟威爾斯天尾貓的情況一樣,曼島無尾貓有三種基本類型:沒有尾巴的叫「無尾貓」;尾巴半長的是「殘尾貓」;有些則具有完全正常長度的尾巴。被認可的毛色基本上就是英國短毛貓認可的毛色,在斑紋樣式中,虎斑紋和白色變種比較常見。如今的曼島無尾貓有著圓圓的臉和身子,而以前的個體更高更瘦。它們是適應能力很強的貓,曾經有一隻很有名的曼島無尾貓陪同一隻鬥牛犬參加了20世紀20年代的犬展,一展風採。
暹羅貓早已家喻戶曉,而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身材苗條優雅。它們對主人極度忠誠,對於單身家庭來說,它們是特別理想的伴侶寵物。早期的暹羅貓和如今很骨感的暹羅貓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樣的外貌變化是在二戰以後才發生的,這個時期也湧現了很多的毛色,如奶油色點和紅色點的變種由於紅色基因植入暹羅貓的血統而出現。20世紀30年代將紅色虎斑長毛波斯貓作為遠交血統引入的時候曾經飽受爭議,直到30年後,暹羅貓才獲得展示機構的認可,在登記的時候還往往不總是被作為暹羅貓,有些北美機構把這些淺色的變種另稱為色點短毛貓。這些貓剛出生的時候是白色的,幾天後才開始顯現色點顏色。虎斑的形式並不罕見,腿上顯示隨機的條斑特徵。暹羅貓的眼睛總是那種典型的帶有特殊陰影的藍色。在氣質方面,這些新毛色的暹羅貓跟其他暹羅貓沒有什麼差別,它們渴望被人注意,十分外向,如果被冷落就會大聲叫。暹羅貓用它們的前爪進行探索,譬如想看看一件東西的下面有什麼,或者找回在嬉戲過程中滾到椅子底下的皮球。
世界上很多古老的貓種都起源於土耳其周邊地區,土耳其安哥拉貓本身就被認為在長毛波斯貓的育成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它如今已經很罕見了。這種貓的發源地在土耳其的中部地區,以往被稱為安哥拉(即如今的安卡拉)的附近。這種貓被認為和古埃及的貓有著直系血緣關係,在被貿易商帶到土耳其之前就已經在安納託利亞(小亞細亞)東部生活了上千年。這種貓的傳統毛色是白色,有著一藍一黃的鴛鴦眼的個體在其故鄉的價格是最貴的。在上世紀初,這些貓在其故鄉變得很稀少,於是在安卡拉動物園實施了一項旨在保護這種貓的特別繁育計劃,該計劃一直延續至今。雖說土耳其安哥拉貓在歐洲出現已有500年,但第一次來到美國還是1963年的事,而獲得展示認可則又經過了十年,並且僅限於白色的品種,但不論眼睛的顏色。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978年,才有其他的品種,如這種棕色虎斑加白色的貓首次得到認可。除了東方貓的體色,如今土耳其安哥拉貓的所有毛色和花紋樣式基本上都能被接受。
好了,這次小編就先分享到這裡了,你對這些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評論。文章為原創,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