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縣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南部大涼山區 。
又是一個把你雙眼點燃的七月,又是一個把你心靈點燃的七月,騎上你的駿馬穿上美麗的衣裳,小夥姑娘一起走進愛的火把節,帶你走進布拖,帶你走進南高原。
布拖是彝族傳統文化保存完善,以火把節、彝族十月太陽曆新年等為核心的彝族阿都特色文化在民間保留較為完整的地方。
布拖更是一塊積澱著濃厚彝族火把文化的金盆寶地,其至今是我國申報"彝族火把"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資料的主要採集地。以火把節、彝族年等為核心的彝族阿都特色文化在民間保留較為完整,以口弦、朵洛荷、銀飾、阿都高腔等民族文化入選國家級、省級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布拖火把節的民風古樸、氣氛濃鬱,蘊含著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火把節的原生態性、傳承性和群眾性,把原生態的民間火把節逐一的由區鄉一直過到縣城,那原汁原味的魅力無可抵擋。
朵洛荷的歷史久遠,它伴隨著彝族祖祖輩輩的腳步,伴隨著火的內涵日益豐富而走到了今天,在固有的形式下以其自身獨立發展而延續下來,憑藉獨特的民族特性,鮮活地反映彝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上的藝術情志,它深植於彝族人民的心靈,是彝族極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素有"火把節之鄉"美譽的布拖縣,在"朵洛荷"舞蹈的傳承上最能體現出彝族人民的非凡智慧,誰不希望朵洛荷這朵靈動的藝術之花在未來更加豔麗奪目。
千百年來,我們在南高原,在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傳說和迷人自然景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直到今天還保留著最古樸、最濃烈和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因而作為中國彝族中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徵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國內外矚目。
沉浸在族群與文化、祖先與後代、歷史與現實、神秘與莊嚴、永恆與瞬間。
有著純淨,無雕飾的自然景觀,善良,這裡是人間聖地,是淨土,它獨具的魅力,等著您來品味,在川西大涼山的高原明珠--布拖彝語譯稱吉拉布特,除了飽覽美不勝收的高原美景,還能暢享盛大而熱情的火把節。
責任編輯:楊星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