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黑綿羊
12月21日-27日,大家即將吃到的布拖生態羊肉,全部來自涼山州布拖縣洛作村。這些高原黑精靈,助力當地精準脫貧,所以大家吃羊肉也就是在扶貧。但在吃羊肉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布拖黑綿羊比普通羊肉好在哪裡!
四川手機報 秦菲 劉瑞強 | 採寫
布拖縣農牧局局長嘿哈比智介紹,布拖全縣可利用的天然草場在100萬畝以上,而布拖黑綿羊屬於終年原生態放養,享藍天白雲、住烏科高原、賞索瑪花海,「簡直比人還要幸福」。布拖黑綿羊中心產區都是國家無公害肉羊產區,可以說「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山泉水」。
彝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相傳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國西北青海地區的古氐羌族,由於居住環境逐漸惡劣,加上部落間常年戰亂紛爭,人們開始向四面遷徙。其中一支向西南方向遊弋,發現這裡山清水秀,非常適宜居住,便與當地的土著民族相融合,後來形成了西昌地區的邛蕃和雲南地區的滇蕃。
在遷徙過程中,綿羊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肉可以裹腹、皮毛可以禦寒,羊奶可以為老人、婦女、兒童提供所需的營養,所以一路隨行,來到布拖繁衍生息。
通過性能測定,9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在黑綿羊鮮肉樣品及蛋白質中佔比達8.6%和37.1%;其中組胺基酸和賴氨酸含量均高於國際標準的理想蛋白質,這是其他品種的綿羊無法匹敵的。更加可貴的是,布拖黑綿羊長年生長在高山草場,羊肉中磷、鈣、鐵、鎂、鈉、鐵、銅的含量均比其它羊肉高,這說明布拖黑綿羊礦物質含量豐富,是理想的微量元素來源。
布拖黑綿羊生性好鬥,常年奔跑嬉戲在高原上,肉質細膩、羶味小,口感綿軟細滑,堪稱美味佳餚!
「讓布拖黑綿羊走出去,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布拖縣委常委、農辦主任柳子色看著滿山坡的黑綿羊,意味深長地說。他介紹,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羊肉越來越受歡迎,而價格也是逐年上漲。布拖全縣190個村,村村有黑綿羊,養殖黑綿羊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
目前,布拖全縣存欄黑綿羊16.33萬隻。發展黑綿羊產業,不僅有「量」,更要保證「質」。布拖黑綿羊已通過國家地理標識產品認證,並在國家商標總局註冊了「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布拖黑綿羊」商標。通過品牌認證,更好地保護布拖黑綿羊品種,也更好地保障羊肉品質。
四川手機報 實習編輯 | 李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