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含山
關注我呦!
發布權威信息,提供服務資訊,傾聽社情民意,共建美好含山
【壯麗70年 奮鬥新含山】
為了歌頌家鄉的歷史巨變,從今年4月份開始,含山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含山縣文化館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謳歌家鄉滄桑巨變」徵文活動在全縣徵稿,並在收到的26篇稿件中評選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7名。
我們收錄了其中的優秀稿件,並將對這些作品以文字、音頻、圖片的方式進行展示。
今天就為大家推送一等獎作品
xiao yuan,ling sheng you yang
《校園,鈴聲悠揚》
作者:馬金橋
馬金橋
含山電子工程學校高級講師
含山縣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上課鈴聲又響了,只要你有過校園生活的經歷,對這個聲音是再熟悉不過了。身為教師的我,從讀書到教書,校園生活已是四十五年。四十五年來,教育哺育我一步步成長,也讓我收穫一屆又一屆學生。四十五年裡,校園鈴聲不斷變化,深深烙在我的心頭,宛如教育蹣跚而堅定的足跡,令人感懷。
七歲那年,懵懵懂懂的我走進校園。那時沒有校舍,只在自己村裡一戶人家的堂屋上課。沒有課桌凳,老師找幾塊土基碼起來擔一塊木板將就。沒有公辦老師,老師是本村的一個只有初中水平的年青人。一二年級共有十幾個孩子,複式班上課。那時上下課沒有鈴聲,只有哨聲,白色的鐵哨子就掛在老師的脖子上,小巧玲瓏,極富誘惑力。啟蒙階段的我學了什麼沒有印象,但是,只要下課的哨聲一響,老師會帶我們玩耍是有極深印象的:老鷹捉小雞、捉迷藏的遊戲,冬天在水田厚厚的冰面上滑冰,有時老師不知從哪兒弄來一輛自行車帶我們兜風,等等。因陋就簡的課外活動,著實令人開心。
二年級以後,要到鄰村上課。還是沒有教室,我們被安排在相對集中的一大間生產隊公房和幾戶人家的堂屋上課。鐵哨子變成了一塊用鐵絲掛在樹上的大鐵片,鈴音暗啞。不久,小學有了新建的校舍,大鐵片換成了一段破鋼軌,鈴聲竟變得悠揚起來。印象中,小學開的課並不多,上課時學生們的心思總在教室外,所以特別關注下課的鈴聲。鈴聲顛簸著孩子們的心緒,鈴聲挑逗著孩子們五花八門的願望。
那時小學條件艱苦。除校長是公辦教師外,其餘都是代課教師。課桌凳都是從家裡帶來的,是家長們想辦法用木料做的,於是教室裡就有了各種規格的簡易桌凳,高高低低,東倒西歪。那時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學校半天上課、半天勞動,校園後面就有紅小兵試驗田,由於經常勞動,鈴聲變得稀稀落落。
進入初中,才聽到真正的鈴聲,清脆悠揚,悅耳動聽。在這裡,校舍嚴整,桌凳齊全,老師們都是高中以上文化,雖然專業水平不高但教書勤奮,他們每天像鈴鐺一樣,提醒我督促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記得有一次,我代表鄉村中學參加學區數學競賽,考場設在鎮上的完全中學,第一次聽到「滴鈴鈴鈴—」的電鈴聲,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這一次競賽雖沒有獲得名次,卻激發了我對山外教育的嚮往,堅定了我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信念。後來到縣城讀高中,學習環境變了,讀書條件好了,面對著種種誘惑,電鈴聲是警鐘、是戰鼓,不斷敲擊著我的心弦。
大學畢業後,我成了一名高中教師。角色變化了,電鈴聲依舊,可是,我對校園鈴聲的理解卻有了新的認識。學生時代,鈴聲只是作息的信號,或者是鞭策的號角,也可能是懈怠時的警示;現在,對老師而言鈴聲意味著責任、意味著關懷、意味著奉獻。鈴聲也成為師生課上課下溝通的橋梁。上課鈴聲響起,我步履輕鬆地走入課堂,面對著同學們期待的眼神,我會充分展示自己的積累,努力引領學生徜徉於知識的海洋。下課鈴聲響起,我會和學生們繼續探討疑難問題,也會和他們到操場上打打球,散散步。
▲含山電子工程學校(圖片來源網絡)
時間一晃就是十年,學校的教學樓建起來了,標準化運動場建起來了,教師的宿舍樓開始動工了,這時我已成為學校的教務主任。一次,縣教育局組織我們到南京參加高考研討,觸動我的不是那位老師的課堂效果,而是上課下課的鈴聲——電子音樂,這種鈴聲韻味十足,回到學校,我馬上想辦法買來了電子打鈴儀,並根據作息選擇不同的音樂。終於,鄉鎮中學的大喇叭裡傳出了舒緩而悠揚的音樂,使用了十幾年的冰冷乏味的電鈴聲退休了!自此以後,每逢上下課鈴聲響起,校園內瀰漫著濃濃的人文氣息。
隨著全縣教育資源的整合,國家對於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多,多媒體教育手段已經得到普及,教育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城鄉教育平衡發展,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齊頭並進,教育內涵也逐漸回歸到人的本質。如今,我坐在職業高中的辦公室裡,耳邊又響起放學的優美的樂曲,伴著甜美親切話語,「同學們,放學了,一天緊張而有意義的生活結束了,今天你的收穫怎樣?回家後可不要忘了處理今天的作業哦,再見!」這是學校利用多媒體選擇的一套音樂系統,通過柱式音箱播放。學生們辛苦一天,聽著這樣貼心溫馨的鈴聲,怎能不感到溫暖和慰藉。我們的學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陶冶著自己,成長著自己。
回顧校園生活,時間悠遠漫長。其間有酸楚、有艱辛、有欣慰、有快樂。最是那校園的鈴聲,從單調的哨音到多媒體混響音樂,她像一束彩色的綢帶,在時代脈搏的激蕩下,串起了教育發展的足跡,一路悠揚,一路奮進,縈繞心頭,刻骨銘心!
本期節目
文章作者:馬金橋 朗讀者:水聲盈
《水聲音》·《晚播嘻》精彩回顧
水聲音 · 烈日之語——致敬高溫下的工作者
水聲音八一特別節目——我是一個兵(下)
水聲音八一特別節目——我是一個兵(上)
「水聲音」朗讀工作室《高考那年》完整版(下集)來了!
「水聲音」朗讀工作室最新一期,《高考那年》上集敬請觀看!
「水聲音」朗讀工作室再次奉獻——致敬母親
「水聲音」朗讀工作室「五一」特別奉獻——《你早,勞動者》
屋外雨紛紛,屋內熱轟轟,今天就窩在家看《晚播嘻》咯!
雙擊666,含山晚播嘻又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