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2020年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約有6.9億飢餓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8.9%。由於新冠疫情引起的經濟衰退,據估計,到2020年底將有額外8300萬至1.3億人面臨飢餓。
在非洲,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各國糧價上漲、失業增加,令人擔憂低收入社區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糧食安全和營養不良問題。對於衝突連年不斷、民眾無法從市場採購食物也難以務農的地區就更是如此。
近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在10個非洲國家對2400人進行了一項調查。94%的受訪者表示,自疫情暴發以來,當地市場的食品及其他基本用品價格出現上漲;8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收入或收益出現縮減;僅有7%的受訪者表示有足夠積蓄來應對長期危機。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非洲地區經濟安全分析師巴勃羅·洛扎諾表示,隨著糧價上漲、居民收入驟降,由於負擔不起足夠食物、營養不足等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在下列群體中尤為顯著:依靠零工維持生計的人員,經營小本生意的人員,以及本就因衝突或暴力而無法保障安全的社區。
(圖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繼續為非洲各地面臨衝突和暴力局勢的社區提供糧食。圖/紅十字國際委員會/Alyona Synenko)
在奈及利亞飽受衝突之苦的東北部地區,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在其支持的營養中心注意到,該地區兒童的營養不良率正在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接受營養健康門診項目治療的患兒人數增加了20%,而重度營養不良的患兒人數增加了10%。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社區外展項目通常是識別營養不良情況最高效的手段。該項目因新冠肺炎疫情暫時中止,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營養師託馬斯·恩達姆布表示:"當前的趨勢令人十分擔憂。我認為,奈及利亞紅十字會志願者重啟社區外展項目時,營養不良病例數肯定會激增。"
(圖/ICRC)
索馬利亞也出現了類似趨勢。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索馬利亞紅新月會注意到今年參加補充營養餐方案的人數有所增加。僅在2020年上半年,就有1.7萬名營養不良的五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接受了援助,而2019年全年接受援助的人數也僅為1.19萬。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索馬利亞目前仍深受暴力、衝突、洪水及蝗災的影響,因此,在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索馬利亞的營養不良人數預計仍將繼續攀升。
與此同時,在布吉納法索,儘管疫情肆虐,但暴力局勢仍在升級。根據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系統的數據,目前該國約2.8萬民眾(其中許多人被迫逃離家園)的糧食不安全程度已達到"危機"水平甚或更為嚴重的水平,較去年同期增幅超過200%。救濟與過渡的標準化監測評估倡議(SMART)在2020年8月進行了一項調查,面向11個城市開展。調查顯示,在五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中,11%患有中度急性營養不良,3%患有重度急性營養不良。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布吉納法索代表處的經濟安全協調員馬修·肯延尤伊表示:"由於民眾面臨暴力局勢,無法務農,還採取了變賣家庭財產和牲畜等'飲鴆止渴'的應對策略,布吉納法索的飢餓問題日益嚴重,情況危急。同時,該國今年還遭遇了周期性乾旱和洪水,局勢更是雪上加霜。"
在查德,2020年的局勢因各種因素而急劇惡化:部分地區局勢極為動蕩,已迫使民眾逃離家園,而且往往不止一次;另外還有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旱澇災害等氣候衝擊。據估算,查德湖地區65%的家庭每日生活費僅為2美元。
(圖說:南達爾富爾地區,ICRC的食物援助在等待發放。圖/ ICRC / Ataf Yousif)
洪災也加劇了南蘇丹本就較為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狀況。該國1100萬人口中,估計超過半數將陷入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曠日持久的衝突和武裝暴力局勢已經影響生計數十年,迫使數百萬民眾逃離家園,拋棄農田莊稼。市場也常常在武裝衝突中遭到摧毀,導致民眾無法採購食物。
另外,由於南蘇丹大部分糧食依靠進口,如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邊境關閉,該國糧食不安全水平將大幅攀升。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仍繼續為非洲各國受衝突和暴力影響的社區提供食物,並與國家紅會及地方診所、醫療機構合作,為中度和重度營養不良患者提供治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還在非洲20個國家開展經濟安全項目,為民眾提供生計、營養及生活條件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