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的非洲:失業增加、衝突激化,飢餓問題恐日益加劇

2020-11-29 騰訊網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2020年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約有6.9億飢餓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8.9%。由於新冠疫情引起的經濟衰退,據估計,到2020年底將有額外8300萬至1.3億人面臨飢餓。

在非洲,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各國糧價上漲、失業增加,令人擔憂低收入社區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糧食安全和營養不良問題。對於衝突連年不斷、民眾無法從市場採購食物也難以務農的地區就更是如此。

近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在10個非洲國家對2400人進行了一項調查。94%的受訪者表示,自疫情暴發以來,當地市場的食品及其他基本用品價格出現上漲;8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收入或收益出現縮減;僅有7%的受訪者表示有足夠積蓄來應對長期危機。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非洲地區經濟安全分析師巴勃羅·洛扎諾表示,隨著糧價上漲、居民收入驟降,由於負擔不起足夠食物、營養不足等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在下列群體中尤為顯著:依靠零工維持生計的人員,經營小本生意的人員,以及本就因衝突或暴力而無法保障安全的社區。

(圖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繼續為非洲各地面臨衝突和暴力局勢的社區提供糧食。圖/紅十字國際委員會/Alyona Synenko)

在奈及利亞飽受衝突之苦的東北部地區,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在其支持的營養中心注意到,該地區兒童的營養不良率正在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接受營養健康門診項目治療的患兒人數增加了20%,而重度營養不良的患兒人數增加了10%。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社區外展項目通常是識別營養不良情況最高效的手段。該項目因新冠肺炎疫情暫時中止,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營養師託馬斯·恩達姆布表示:"當前的趨勢令人十分擔憂。我認為,奈及利亞紅十字會志願者重啟社區外展項目時,營養不良病例數肯定會激增。"

(圖/ICRC)

索馬利亞也出現了類似趨勢。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和索馬利亞紅新月會注意到今年參加補充營養餐方案的人數有所增加。僅在2020年上半年,就有1.7萬名營養不良的五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接受了援助,而2019年全年接受援助的人數也僅為1.19萬。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索馬利亞目前仍深受暴力、衝突、洪水及蝗災的影響,因此,在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索馬利亞的營養不良人數預計仍將繼續攀升。

與此同時,在布吉納法索,儘管疫情肆虐,但暴力局勢仍在升級。根據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系統的數據,目前該國約2.8萬民眾(其中許多人被迫逃離家園)的糧食不安全程度已達到"危機"水平甚或更為嚴重的水平,較去年同期增幅超過200%。救濟與過渡的標準化監測評估倡議(SMART)在2020年8月進行了一項調查,面向11個城市開展。調查顯示,在五歲以下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中,11%患有中度急性營養不良,3%患有重度急性營養不良。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布吉納法索代表處的經濟安全協調員馬修·肯延尤伊表示:"由於民眾面臨暴力局勢,無法務農,還採取了變賣家庭財產和牲畜等'飲鴆止渴'的應對策略,布吉納法索的飢餓問題日益嚴重,情況危急。同時,該國今年還遭遇了周期性乾旱和洪水,局勢更是雪上加霜。"

在查德,2020年的局勢因各種因素而急劇惡化:部分地區局勢極為動蕩,已迫使民眾逃離家園,而且往往不止一次;另外還有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旱澇災害等氣候衝擊。據估算,查德湖地區65%的家庭每日生活費僅為2美元。

(圖說:南達爾富爾地區,ICRC的食物援助在等待發放。圖/ ICRC / Ataf Yousif)

洪災也加劇了南蘇丹本就較為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狀況。該國1100萬人口中,估計超過半數將陷入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曠日持久的衝突和武裝暴力局勢已經影響生計數十年,迫使數百萬民眾逃離家園,拋棄農田莊稼。市場也常常在武裝衝突中遭到摧毀,導致民眾無法採購食物。

另外,由於南蘇丹大部分糧食依靠進口,如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邊境關閉,該國糧食不安全水平將大幅攀升。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仍繼續為非洲各國受衝突和暴力影響的社區提供食物,並與國家紅會及地方診所、醫療機構合作,為中度和重度營養不良患者提供治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還在非洲20個國家開展經濟安全項目,為民眾提供生計、營養及生活條件方面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疫情致美國糧食不安全問題日益加劇:近1/6人口面臨飢餓
    疫情致美國糧食不安全問題日益加劇:近1/6人口面臨飢餓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26日消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5日報導,據美國最大的飢餓救濟組織「餵養美國」公布的一項報告估計,2020年共有5000多萬美國人面臨飢餓問題
  • 疫情觀察丨疫情影響旅遊業加劇糧食短缺 非洲各國仍在尋找經濟發展...
    疫情觀察丨疫情影響旅遊業加劇糧食短缺 非洲各國仍在尋找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平衡 原標題: 截止到非洲東部時間5月8日下午6點,非洲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非洲目前有53個國家報告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4434例。分地區來看,北非、西非的情況最嚴峻。
  • 美國正在經歷一個「飢餓新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數以千萬計的美國民眾在剛過去的新年假期遭遇了生存危機。「我們太感恩了,因為領到這盒節日餐,我終於可以在新年前擠出錢給女兒買件冬衣、買雙鞋子。」從食物救濟點走出的特蕾卡,看著身旁7歲的女兒阿拉亞哈,激動不已,她終於暫時不用在給孩子買食物還是買冬衣的問題上糾結了。手捧一盒節日火雞套餐的阿拉亞哈對著鏡頭笑了。
  • ...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攻防戰再度開打 大批失業者恐墜「救助...
    但包括法案規模在內的老大難問題,仍是橫亙在兩黨之間的巨大障礙。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面臨長期失業的人不再具備常規失業救濟領取資格,一旦這次國會再無進展,他們恐將墜入「救助懸崖」,什麼救濟都領不到了。△彭博社報導,姆努欽和麥康奈爾希望將剩餘的美聯儲救助資金用於新刺激計劃利用美聯儲多餘資金紓困?
  • 新冠疫情凸顯東南亞外籍勞工多重困境
    【導語】在當前全球深陷新冠疫情影響,中美關係惡化的背景下,鞏固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顯重要。截至6月底,多數東南亞國家的新冠疫情已得到較好控制,各國政府開始將主要精力轉向繼續管控疫情和刺激經濟重啟的雙重目標。但是,由於近半年來各國根據防控疫情需要採取包括加強邊境管理、實施大規模社交隔離等措施,以及疫情導致的經濟停滯、就業率下降等問題,東南亞龐大的外籍勞工群體遭遇一系列困難,增加了地區內的不穩定因素。一些中國海外務工人員也遭受了不公平待遇。
  • 非洲驚現神秘病毒,排除新冠和伊波拉,專家警告:或比新冠更致命
    新冠疫情還沒解決,近日全球再次曝出重大消息,據外媒12月23日報導,非洲驚現神秘病毒,現在排除新冠和伊波拉,專家發出警告,該病毒或比新冠更致命。據悉,非洲剛果一名女性出現與伊波拉出血熱類似的症狀,但其伊波拉病毒檢測為陰性,當地醫生懷疑她是神秘疾病的「零號患者」。現在全球疫情形勢非常不樂觀,連續多天確診病例超過50萬,英國還曝出變種病毒,感染率增加70%,現在已經有大量民眾陷入恐慌。
  • 北美觀察丨亟需奶粉、哄搶雞肉,美國飢餓人口井噴式增長
    隨著新冠疫情形勢的不斷嚴峻,美國失業率和食品短缺率不斷攀升。據美國廣播公司當地時間1月7日報導,美國多個地區目前都已增加緊急食物領取通道,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飢餓人口。然而,面對要靠食物救濟過活的5000萬美國人,食物救濟量已經遠跟不上飢餓人口的井噴式增長,而且,一部分中產階級正在走向貧困。
  • ...新冠疫情對全球超10億學生造成影響,學習機會不平等進一步加劇
    新冠疫情對全球超10億學生造成影響,學習機會不平等進一步加劇  olivia chan • 2020-08-05 15:40:16 來源:前瞻網
  • 全球新冠疫情影響野生動物保護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趙丹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和生態旅遊業正面臨著新的威脅,對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影響正在顯現,預計影響深遠。  由於多國採取關閉邊境、限制籤證等疫情防控措施,世界上大多數旅遊目的地都被迫關停,包括非洲、亞洲和其他地區的國家公園、禁獵區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導致野生動物旅遊業收入大幅下降,支持野生動物保護的項目資金被迫縮減。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估計,到2020年底,國際旅遊業收入將損失數萬億美元,同比下降60%至80%,使數百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 疫情、飢餓、強姦……破700萬後的印度還在持續「淪陷」
    昨天,印度以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再次引發世人關注:單日新增新冠確診74000餘例,累計確診正式超過700萬。 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數據。疫情下的印度有太多令人不解的故事:比如,似乎有一種謎之淡定,不僅要繼續推進城市解封,還對本國所謂不到2%的「低死亡率」頗為自得。
  • 今日疫情匯總:特斯拉CEO馬斯克確診新冠、香港疫情恐現大反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鍾書毓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目前已超過25萬例,這一數字超過了美國一年因車禍、自殺和中風死亡人數的總和。
  • 新冠疫情形勢日益嚴峻,美國加州宣布最新居家令
    新冠疫情形勢日益嚴峻,美國加州宣布最新居家令 據央視新聞12月4日消息,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宣布了一項最新的居家令。
  • 南極洲現首例新冠確診!全球七大陸淪陷,人類還要自食惡果多久?
    2020馬上要過去了,但全球疫情卻似乎看不到終點。 據美國abc新聞報導,智利軍方位於南極州的一座基地出現疫情。 目前,共有36人感染新冠病毒。
  • 泰國千頭大象因疫情「失業」返鄉
    泰國千頭大象因疫情「失業」返鄉陳丹泰國不少景點以大象招攬遊客。新冠疫情導致景點關門,泰國北部大約1000頭大象隨馴象人長途跋涉回「老家」,避免因「失業」在外挨餓。【紛紛「回老家」】泰國北部會帕庫村的克倫族人世代馴養大象。
  • 南高加索三國新冠疫情急劇反彈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等原因,歐洲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地處歐亞交界位置的南高加索地區,也未能倖免於疫情形勢反彈。除了與歐美類似的一些共性原因之外,南高加索地區疫情反彈還有一些自身特殊原因。
  • 新冠疫情下,非洲國家公園關閉,偷獵者瞄上空蕩蕩的大草原
    在眾人紛紛調侃國家公園因新冠疫情關閉而使野生動物獲得更多自由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意識到,異常嚴重的危機正在襲擊非洲大陸。景點和國家公園關閉,酒店無人入住,這使得本來在經濟上就非常依賴旅遊業的非洲多國陷入困境。更糟的是,偷獵者也變得更肆無忌憚。在波札那,至少有6隻犀牛被盜獵,南非西北部則有9隻犀牛被殺。
  • 聯合衛理公會非洲教會幫助緩解大流行病期間的飢餓
    ,為面臨飢餓和新冠狀病毒雙重打擊的教會成員及社區提供支持,因為這場疫情導致整塊非洲大陸進行了全面封鎖。4月21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屬執行負責人戴維·比斯利(David Beasley)向聯合國安理會表示,儘管全世界正在應對這場全球大流行,但它也正處於飢餓大流行的邊緣。比斯利稱,對於包括很多婦女和兒童在內的生活在充滿衝突國家中的數百萬人,飢餓是非常現實且具危險可能的。
  • 疫情下的非洲「大象王國」發生了什麼?
    非洲南部國家波札那有「大象王國」之稱,雖然人口不到230萬,卻生活著大約13萬頭大象,差不多佔非洲大象總量的三分之一。 這個平時在國際新聞中鮮有報導的國家,最近卻引起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
  • 新冠疫情導致'女性衰退'(雙語新聞)
    下面是新冠疫情導致'女性衰退'(雙語新聞)的內容。  >Coronavirus harms gender equality  新冠疫情導致'女性衰退'  Economic and domestic turmoil caused by the COVID-19 pandemic could wipe out 25 years of increasing
  • 疫情帶來壓力和焦慮,日本上月死於自殺的人數比全年死於新冠的人數...
    除了要與「第三波」新冠疫情作鬥爭,日本近日飆升的自殺率,成為又一個困擾社會的棘手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發布數據顯示,該國10月自殺人數為2158人,同比增加40.2%,女性增幅尤為嚴重。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日本全年因疫情病亡的人數——截至28日,日本累計病亡2110人。 厚生勞動省分析,自殺死亡率上升原因之一可能關聯新冠疫情。失業、減薪以及育兒和看護老人負擔加重生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