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田亞洲龍多起碰撞事故看汽車安全誤區 眼見不一定為實

2021-01-08 牛車網

[資訊-牛車網]豐田亞洲龍,上市不久的熱門車,我們今天聊的是關於亞洲龍幾個碰撞事故。先來回顧一下N次所謂的「首撞」(以下圖片來源於網絡)。由於亞洲龍車太新,幾次事故又都是近幾個月發生的,所以每次都號稱「首撞」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一、2019年4月:某論壇有人發帖稱「我去4s店試駕,看到了這一幕,聽說是我們這裡的首提首撞,車被電動車追尾,人撞到玻璃上了,一摸破碎的玻璃好脆」。

隨之而來的是一些不負責任的自媒體言論,典型的有:「首臺亞洲龍完成全國首撞,後窗玻璃碎一地,車友:質量差到家了!」搜索發現,這倆車是山東一位消費者——孟先生的座駕。

某媒體報導:孟先生說自己有一次出遠門,為了躲避前面的行人,導致被後方的一臺電動車給追尾了,但由於慣性太大,電動車上面的物品正好砸在了後窗玻璃上面,也導致玻璃直接碎落了一地。車尾有一處凹陷,後窗玻璃全碎裂,需要更換一塊新的,不過看完撞擊結果,車友卻都說:這質量差到家了,看來豐田要在用料品質上多下功夫了!

另一個自媒體報導:亞洲龍首撞是一起追尾事故,據悉是喜愛亞洲龍的車友們在4S店試駕時,被一輛電動車追尾,事故發生時電動車車速較快。從現場圖片上可以看出亞洲龍後防撞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還是發生了形變,撞擊部位明顯內凹,漆面受損較為嚴重,底漆有可能受損。另外,亞洲龍後車窗在碰撞後整塊發生碎裂,玻璃碎裂後果非常嚴重,極易對車內乘員產生二次傷害,同時相對與其他幾面車窗,由於後車窗還具有除霧和增強接受信號的能力,因此更換成本也會更高。

牛車實驗室解讀:至於這倆車到底是孟先生的,還是店裡的試駕車,並不重要。我們只是分析碰撞後車的損傷情況。從僅有的一張圖片中可以看到,後窗玻璃粉碎、後保險槓外皮破損。總體來說事故並不慘烈,但網友普遍對玻璃粉碎有很大的意見。汽車玻璃並不是我們家裡那種普通玻璃材料,而是鋼化玻璃,在遇到撞擊後會碎成渣,也就是顆粒狀,為的就是避免傷人,所以不會像普通玻璃那樣隨機破損後傷人。所以亞洲龍這起事故,首先是玻璃破損不會傷到後面的騎電動車的人,另外就是是否會對後排的乘客造成傷害,只能說碎玻璃有可能掉落到人身上,至於大面積劃傷的可能性就不太可能了。而保險槓外皮的坑碰外傷也屬於很正常的碰撞痕跡,並無太多可以討論的地方。僅以車窗破損成渣就下定義說亞洲龍質量差,是有失偏頗的。

二、2019年4月:同樣是4月,一輛亞洲龍新車在馬路邊撞了。有媒體報導:4月13日,一輛嶄新的亞洲龍試駕車在行駛中發生事故。現場的情況可以看到,事故車一側騎上了道路中央的綠化帶,並且左前輪有明顯的斷軸情況,車輛車身並無大礙,但副駕駛座的氣囊已經爆開。細心的網友可以看到,地上流淌著疑似防凍液和剎車油等液體。事發地為欽州市白石湖附近,網友質疑斷軸、氣囊爆開位置不對。

另一媒體報導:從事故現場看,亞洲龍直接撞上了旁邊的馬路牙子,從整個車損情況上來看,第一看看上去就感覺這是斷軸了?但仔細甄別後我發現,應該是下擺臂斷了。從圖片中看這個事故現場是在市區,所以它的行駛速度應該不會太快,最多50km/每小時的速度,但從車型受傷的程度似乎並不樂觀,不少網友見到亞洲龍之衝擊事故後,也紛紛開始質疑起了亞洲龍的安全性問題,好在事故並沒人員傷亡。

還有自媒體表示這起事故證明了亞洲龍質量好:說在路過一個紅綠燈路口的時候,突然對象轉過來一輛汽車,為了躲避直接撞到了旁邊的馬路牙子,而當時車速也並不算太慢,就是安全氣囊就直接被彈出來了。不過,好在最後車上的人員都沒有受傷。在下車觀看之後才發現汽車一側的車輪胎都已經被撇過去了,半軸和減震器也基本上都已經報廢了。但讓他覺得非常可惜的就是在這麼劇烈的撞擊之下居然沒有翻車,也不知道到底是汽車質量好還是自己的運氣好呢,也不得不說這輛亞洲龍的底盤穩定性確實很好。雖然說這次的事故會讓人提心弔膽,但也能夠看得出來全新一代的亞洲龍安全性確實很高。有網友表示:這臺豐田亞洲龍確實改觀了對日本汽車車皮薄的印象。

最後一個報導提出了質疑:一位豐田亞洲龍車主表示,自己在駕駛時為了躲避對向來車,車輛撞上路沿,從現場圖來看,這輛亞洲龍損壞較為嚴重,左前輪很可能發生斷軸,事實上日系車斷軸案例並不多,而作為豐田旗艦車型的亞洲龍出現斷軸確實比較出人意料,不過也有網友提出或許並不完全是質量問題引起,畢竟撞擊角度的確比較詭異。從圖中還可以看到這輛亞洲龍底盤及附近地面有液體滲出,可能是防凍液和變速箱油混合物。另外,發生碰撞後可以看到車輛副駕駛安全氣囊正常打開,但主駕駛似乎並未打開,既然已經斷軸說明車速並不慢,氣囊仍未彈開確實讓人感到疑惑。

牛車實驗室解讀:前兩個媒體評論也沒有具體結論,咱們且不提。第三個顯然是有「充值嫌疑」的,寫作的口吻都是常見的吹捧式。最後的報導提出了質疑,還是值得討論的。由於照片也是僅有一張,我們無法得知其前懸掛下面的實情,但是可以推測駕駛席一側的下擺臂斷裂,至於半軸是否也斷了其實並不重要,因為碰撞事故的力度都是不可預測的,發生事故後,只要是車內人員順利逃生,理論上講就是萬幸了,至於車的損壞程度是遠遠不能和人的生命相提並論的。很多網友一看見車輪掉了,立馬就蹦出「斷軸」這個詞,只要斷軸了就不是好車,這種過於武斷的結論當然是不科學的,遇到極端碰撞,斷軸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另外就是碰撞後的氣囊,為什麼圖中只能看到副駕駛氣囊彈出,而駕駛席沒有氣囊的影子。理論上講,這種事故理應是前排雙氣囊同時彈出,但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主駕駛的人員沒有系安全帶,那麼氣囊不彈出也是合理的。因為僅有一張照片並無其他信息,我們也只能合理的推測:假設副駕駛沒人,主駕駛的人把安全帶從身後插入了副駕駛安全帶卡槽,從而導致主駕駛氣囊失效,而副駕駛正常彈出。因為在沒系安全帶的情況下,氣囊彈出會給人的頭部臉部造成傷害,安全帶在碰撞瞬間會收緊從而把人往後拽,而氣囊是往上彈的,一緊一彈從而保護了人的頭部和面部。如果副駕駛有人且系了安全帶,副駕駛除非是使用了獨立安全帶卡扣從而逃避了系安全帶,否則不可能氣囊失效。所以說,也不排除安全氣囊故障,導致主駕駛氣囊未彈出。

三、2019年6月:也是某自媒體報導,事故中福特銳界撞上了亞洲龍車身側面,據了解當時時速大改在70km/h左右,福特右前燈破損,前格柵部分開裂但並沒有出現徹底碎裂的現象,前保險槓也保存完整。而被撞得亞洲龍右後方車門凹陷,但可以看出來並沒有嚴重凹陷,對車內影響並不厲害,車門保存完整,門框沒有出現明顯變形,就像被積壓了的易拉罐一樣。不少人都知道,日系車對於安全的理解就是不斷地加厚鐵皮,而美系車雖然更注重動力性能在油耗上有了過多的犧牲,但從此次碰撞上不難看出兩款車的受損並不嚴重,在市區超過70km的速度碰撞顯然是一次對汽車質量的嚴峻考研。但從現場情況來看車子損壞程度較低車內人員顯然有極大的安全保障。

另一個媒體是這麼寫的:最近,一臺亞洲龍的車禍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而且該起車禍屬於國內首撞,經過這一起車禍讓我們對亞洲龍的質量一目了然。對此,有網友直呼:「豐田亞洲龍又一次創下國內第一撞!」接下來省略3000字吹捧之詞。

牛車實驗室解讀:關於兩車相撞的新聞,網絡上幾乎隔三差五就會有。基本都是一個車被撞憋了,另一個沒事,大家都說外殼硬的車更安全,這種誤導人的新聞層出不窮。福特銳界撞豐田亞洲龍這個事,首先從照片來看,銳界是車頭撞的亞洲龍側門,銳界本身就是個皮外傷,外皮部分脫開,屬於碰撞後的正常結果。其實焦點還是在亞洲龍身上,從照片來看,車前門部分凹陷,後面癟得比較嚴重,但是整體上倆車門都還完整的在車身上,有的自媒體就下結論開始吹捧日系車安全了,也是沒有什麼根據的。

判斷車輛側面是否安全,第一個標準首先是碰撞後,車門可以順利開啟,目的是讓車內的人員迅速逃生,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生命高於一切。而照片中的信息太少,我們無法判斷兩個車門能否順利打開,前門看上去應該沒什麼問題,後門就不太好猜測了,靠近後輪的邊緣處有可能被卡住,而即便能開啟,也有也可能呢在B柱處再次被卡上(由於門板蒙皮產生了嚴重的皺褶),為什麼照片裡沒有開門的畫面呢?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是也不要輕易給事故下結論,尤其是安全相關的,誤導了別人總是不好的。

另外,就是我們常說的車門防撞梁。其實防撞梁的作用也並不是保證車門被撞後不變形,怎麼可能不變形呢對不對?防撞梁的作用是給車門整體一個支撐力,讓車門碰撞後可以開啟,還是那句話,逃生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別的都不用去考慮。汽車本身作為一個商品而存在,發生事故後,只要人員無傷亡,車即便是報廢了也並不可惜。所以很多車的設計思維都是自身吸能性很好,碰撞行人後自己損傷大,保護了行人,同時也讓車內人員迅速逃生,這種犧牲自我的設計思維,並不能被廣大消費者理解,從而產生了很多安全誤區。

相關焦點

  • 亞洲龍重新洗牌中級車市場,全面升級的豐田,搶了多少汽車的份額
    作為豐田汽車最具代表性的車型之一,亞洲的龍與雷克薩斯的命運是相同的,亞洲的龍是亞洲市場的主力車型,另外,各大中級汽車經過改革後,銷售量也一直在上升,像本田雅閣酷比一樣,大眾的MAND、日產天籟都完成了換代的工作,面對BMW3系列,奧迪A4的價格不斷調查,有什麼價值?
  • 揭秘水產飼料代加工內幕:「眼見」不一定「為實」
    揭秘水產飼料代加工內幕:「眼見」不一定「為實」2016-06-13 22: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不一定「為實」,價格也未必便宜!▼下面是在年初市場上取到的扣蟹料代加工結算單從這張配方上看,時間是2015年11月1日,當時的原料價格,按每市斤算加工費17280斤*0.1元&nbsp袋子216
  • 少女變大媽,鬥魚喬碧羅,眼見耳聽都不一定為實
    男網友用變聲器冒充女大學生騙取錢財,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大媽假扮年輕女孩,網友交智商稅也不是第一次。當我們隔著屏幕去交流,其實很難知道屏幕後面的到底是誰,在喬碧羅事件中最弔詭的,是之前並不太知道這位一姐,憑良心講道理,鬥魚一姐應該是馮提莫。而喬碧蘿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裡增長了十七萬的真實粉絲,並且鬥魚貴賓觀眾人數打破歷史記錄達到了1.5萬。
  • 開了豐田亞洲龍,28萬又換大眾CC,誰級別高呢,看完你就知道看
    如今汽車業可謂後浪推前浪,各大廠商不遺餘力地推出了王牌車型。《國產顏值王》WEIVV7,不斷超越自我,取得新的突破。《越野王》中的吉普牧馬人,也是聲名狼藉,發展的勢如破竹,如日中天。汽車世界中的各種豪車都是勢不可擋的,只有找到正確的位置,汽車才能獲得成功。亞洲龍和一汽-大眾CC。
  • ALLION、凌尚雙管齊下 豐田汽車的保值秘訣僅有5釐米?
    一個大膽且不負責任的推測:ALLION的車型售價恐怕會卡在15-19萬之間,低配車型與高配卡羅拉重疊,高配車型與低配亞洲龍相接。(微信公號:CNWAUTO)本屆廣州車展上,一汽豐田ALLION和廣汽豐田凌尚正式亮相。從車型定位和具體參數來看,兩款車的核心本質基本相同,無疑是豐田汽車雙車戰略的又一延伸。
  • 預算23萬,DS5和豐田亞洲龍檔次誰高?車主說了心裡話
    汽車已然不可或缺,剛需讓汽車界猛烈角逐,各有閃光點特點的好車被紛紛推陳出新。「最美轎跑」大眾CC,很多車友對其情有獨鍾。「成功人士」標配的奔馳S級,堪稱同等級車型的典範。在高質量車型比比皆是的今天,只有真正懂得車主需求的車型才能屹立不倒。正如DS 5和亞洲龍。
  • 開不壞的豐田恐怕要被打問號了!雷克薩斯ES、亞洲龍到底怎麼了呢
    開不壞的豐田恐怕要被打問號了!雷克薩斯ES、榮放、亞洲龍到底怎麼了呢?繼大眾帕薩特之後,豐田汽車也被大家再次廣泛關注,號稱開不壞的豐田汽車的發動機出現問題了,日系車為啥機油增多、乳化呢?本田1.5T地球夢動力事件才平息,為何豐田不長記性呢?
  • 一汽豐田亞洲龍TNGA財智之選論壇成都站,聚焦「穩健投資」
    8月1日,一汽豐田亞洲龍TNGA財智之選論壇活動的第三站——成都站,在成都萬達瑞華酒店順利舉辦。「無論是人車生活,還是投資理財,在當前經濟和市場環境之下,如何理智穩健地投資和消費,如何讓每一分錢都花得物有所值,相信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這也是一汽豐田舉辦其旗艦產品亞洲龍TNGA『財智之選』論壇活動的初衷」,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西南大區高級總監李湘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同時,他也進一步闡明「在TNGA架構和QDR標準的雙重賦能下,以亞洲龍為代表的一汽豐田產品在高品質和高價值追求上做到了極致
  • 開了大眾CC,再換豐田亞洲龍,誰檔次高?車主:差距明顯
    在許多廠商的鼎力爭奪下,汽車行業的發展正在與時俱進,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汽車品牌將不能獲得成功。正如一汽-大眾CC和亞洲龍。今天請到的駕車者是小李,為了有面子,借了兄弟的大眾CC開了一段時間,最近自己買了新車,正是豐田亞洲龍,現在為止他提車已有5個月,跑了8500公裡,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了豐田亞洲龍?豐田亞洲龍比大眾CC好在哪些地方呢?下面就把分享時間交給駕駛者。
  • 深陷「機油門」,二手豐田亞洲龍還能買嗎?車商:我們也是受害者
    細看內容,發現問題大多是發生在豐田的2.5L混合動力系統,涉及到的車型包括亞洲龍、RAV4榮放雙擎、凱美瑞雙擎和雷克薩斯ES300h,而投訴亞洲龍機油增多的車主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亞洲龍儼然成為這次豐田「機油門」的主力。
  • 提車兩個月,來說說男友力MAX的亞洲龍
    霸氣外漏的高顏值、超凡脫俗的氣質、柔軟豪華的內飾、跑起來不「墨跡」的爽快加速、最有安全感的保護系統……這都是對「霸道總裁」型號汽車的要求。縱觀車市,能滿足如此苛刻要求的,一汽豐田亞洲龍算一個。從亞洲龍上市3個月的表現與車主的評價來看,它確實沒讓人失望,是一款男友力爆表的車。在四川時尚雜誌編輯顧小姐的眼裡,亞洲龍內外兼修,像極了走國際T颱風的超模。
  • 手握24萬,大眾CC和豐田亞洲龍老司機選哪輛,車主:平分秋色
    現在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水平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各種「神車」琳琅滿目。「兼顧運動與家用」的豐田凱美瑞,在市場力壓群雄。「檔次不輸賓利的豪車」瑪薩拉蒂總裁,逐漸成為市場的領頭羊地位。在「神車」不可勝舉的汽車世界裡,汽車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才能取得成功。正如一汽-大眾CC和亞洲龍。
  • 上市不久的亞洲龍優惠居然走降價策略,豐田怎麼了?
    眾所周知一直都有對於豐田汽車一直都有「開不壞的豐田」這一說法,但與之對應的便是豐田「倒加價」在豐田的許多熱銷車型裡一直有加價購車的這麼一說法。但是這次剛剛上市的亞洲龍居然走降價策略了(具體優惠幅度根據地區差異而不同)。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款降價銷售的亞洲龍究竟如何。
  • 開過豐田亞洲龍,再提奔馳B級,誰層次高,車主:它倆都挺好
    在很多廠商的鼎力爭奪下,汽車行業的發展正在與時俱進,汽車品牌想要取得成功,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正如亞洲龍和奔馳B級。陽先生是我的知心朋友,也是一名用車者,他曾開過朋友的豐田亞洲龍,因為想換車,入手奔馳B級,到目前他提車已有5個月,跑了6500公裡,奔馳B級的確是一款好車嗎?與豐田亞洲龍相比有什麼不同?接下來,就請他為我們講解!
  • 豐田亞洲龍實拍,內飾被噴慘,到底是亞洲龍還是「亞洲蟲」
    今天我要說的是散布在網絡朋友身上的比較令人痛心的豐田車——亞洲之龍,其實亞洲的龍在20多年前,第一代亞洲的龍是以進口方式來國內的,另外,這輛車的價格比皇冠還高,這次新一代的亞洲龍,似乎打算在國產方面代替豐田皇冠成為豐田的「新王牌」,下一代亞洲的龍怎麼樣?
  • 廣州車展|攜手亞洲龍 全球首發的一汽豐田亞洲獅河東開吼
    封面新聞記者李思靜11月20日,第十八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於11月20日開幕。一汽豐田在車展現場發布了三款基於TNGA架構的全新車型,其中最搶眼的莫過於全球首發車型ALLION。ALLION寓意「ALL IN ONE」,意指集所有優勢於一身,傾盡全力,給用戶帶來超越期待的優質體驗,實現「無限可能」;ALLION融合了豐田TNGA平臺的全部優勢,可謂豐田歷史上第一款真正「ALL IN」中國消費者的全球戰略車型,也是豐田汽車承諾「中國最重要」的代表之作。
  • 豐田混動被本田混動打敗了?亞洲龍對比雅閣,看完答案一目了然!
    2019年3月22日,一汽豐田終於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亞洲之龍,這輛車在北美市場賣了20多年,被日系車迷認為是豐田真正的旗艦車,但來到中國後,其位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汽豐田亞洲龍的發售不僅取代王冠佔據了中國旗艦的地位,而且在6種車型的配置車型中,只有2種車型的汽油車,其他4種車型都是雙扶版本,雙扶是亞洲龍的主推版本。
  • 豐田終於升級亞洲龍,車主談使用感受:同級別標杆車型!_易車網
    亞洲龍自上市以來,人氣與口碑都有著明顯增長,尤其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亞洲龍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吸引力。新車前臉的設計配備多邊形前進氣格柵,運動感明顯增強,兩側車燈造型頗為非常小,分體式前大燈點亮後顯得很有精神氣。流線型的側身腰線來看,新車採用了車身側面的腰線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拉長了該車的視覺效果,前端採用18直徑車輪,有助於突出亞洲龍的造型。
  • 被譽為亞洲獅 一汽豐田全新車型ALLION正式亮相
    日前,網通社從官方獲悉,一汽豐田旗下被譽為亞洲獅的ALLION車型於2020廣州車展正式發布。新車基於TNGA架構打造,車身軸距為2750mm,後排空間為980mm,定位在卡羅拉與亞洲龍之間,動力將使用2.0L自然吸氣發動機。
  • 先開大眾CC,再換了豐田亞洲龍,問及檔次,車主:差距不言而喻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汽車行業的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諸多「高品質車型」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日產誠意之作」日產奇駿,地位日漸昌盛,很多用戶付錢提車。「日系新秀」豐田奕澤,外表內飾皆是特點。在「眼花繚亂」汽車觀園裡,只有真正懂得車主需求的車型才能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