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紐西蘭2種珍稀海豚因貓傳播寄生蟲或受威脅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紐西蘭先驅報中文網報導,一項最新發布的科學研究表明,通過貓傳播的微生物寄生蟲病是造成紐西蘭兩種珍稀海豚死亡的主要(非漁業)原因。

報導稱,紐西蘭水與大氣研究所、梅西大學和Quantafish組織聯合進行了一項為期18個月的研究。研究發現,海域離岸較近增加了其他因素對海豚的威脅,包括由貓傳播的弓形蟲病,而這種病菌會沿著溪流和河水流入海洋。

雖然弓形蟲病鮮為人知,但它是是由原生動物寄生蟲(剛地弓形蟲)引起的疾病。貓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紐西蘭本土已經有兩種鳥類(幾維鳥和木鴿)死於這種病。

研究還指出,死於弓形蟲病的海豚數量很可能比商業捕魚導致的死亡數量要多得多。據悉,自2007年以來,弓形蟲病已導致9隻毛伊海豚和赫氏矮海豚死亡,超過商業捕魚造成的海豚死亡數量。

紐西蘭海產組織執行長提姆·潘克赫斯特表示,漁業方面正在努力阻止海豚死亡現象,他們對研究結果表示歡迎。

「人們已經認識到商業捕魚不再是對海豚可持續性的最大威脅。我們也得以進一步阻止海豚死亡現象」,潘克赫斯特說,「自2002年以來,沒有毛伊海豚因為商業捕魚而死亡。」

據報導,毛伊海豚是世界上種群數量最稀少的海豚,也是只生活在淺水區、紐西蘭獨有的一種黑白相間色的海豚。根據最近調查數據,毛伊海豚群體的數量只剩下63隻。由於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海豚之一,毛伊海豚還被稱為「海中霍比特人」。

赫氏海豚也是紐西蘭海域的獨有物種,它的數量相對多些,大概有1.5萬隻。赫氏海豚主要出現在紐西蘭南島附近海域。毛伊海豚和赫氏海豚都喜歡陰天在沿海水域出沒,主要食物來源是紅鱈魚和小型近海魚。

相關焦點

  • 眾多海豚死亡,因貓糞便攜帶寄生蟲且人極易感染
    根據《紐西蘭先驅報》報導,最近,科學家發現,紐西蘭很多海豚的死跟一種叫弓形蟲的寄生蟲有關。弓形蟲而且這些寄生蟲,主要都是從貓身上傳染過去的。聽到這兒你可能會納悶兒,貓和海豚,一個在陸地上,一個在水裡,平時也沒什麼交集啊,貓身上的寄生蟲怎麼能傳染到海豚身上去啊?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咱們就得先搞清楚,弓形蟲病是怎麼傳播的。弓形蟲的名字裡雖然有個蟲字,但它並不是一種昆蟲,而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單細胞生物。這種生物有兩種繁殖方法,一種是像細胞一樣直接分裂,一個變成倆,這種叫無性繁殖;還有一種是有性繁殖。
  • 貓溫柔可愛,卻是「動物殺手」,而且攜帶的寄生蟲威脅海洋生物
    當你還沉浸在貓咪的盛世美顏中時,貓已經被世界界定為「動物殺手」了。是的,請不要懷疑,無論是家貓還是野貓,它們的存在已經嚴重威脅了小型野生動物的生命。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物種之一,每年至少捕食鳥類40億隻,哺乳動物220億。
  • 貓殺死了海豚,它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毛伊海豚的重大威脅,為什麼說和貓有關係?因為,弓形蟲病是毛伊海豚的主要死亡原因,貓和人類對海豚種群造成的重大威脅。對於極度瀕危的毛伊海豚來說尤是如此。說起弓形蟲病是由弓形蟲寄生蟲引起的感染。該寄生蟲是很常見的,能夠感染許多動物,其中最容易感染的動物就是貓,當然也包括人類。
  • 威脅美國3大傳染病:接吻蟲在嘴邊傳播寄生蟲
    十月初,一名男子因在賴比瑞亞感染伊波拉而死於達拉斯市。但是,伊波拉並非那種在美國能夠引發大健康問題的熱帶疾病,至少說它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幾種熱帶疾病的威脅則更為現實。這幾種疾病都能 通過昆蟲傳播,而昆蟲又無法被人隔離。目前為止,美國發現的多數病例都是在旅行者中診斷出來的。
  • 禁航後 紐西蘭珍稀鳥類破例搭航班
    【新華社微特稿】紐西蘭停止國內非必要航班通行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卻破例動用航班將一小群珍稀鳥類送往一座離島。紐西蘭環境保護部門官員尤金妮·薩奇14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紐西蘭航空公司將5隻幼年濱鴴從南島上的克賴斯特徹奇運往馬納島,全程450公裡。
  • 寵物「貓」正在殺死大量野生動物,對瀕臨滅絕的海獺構成威脅!
    貓除了捕食小動物外,貓對大型野生動物的威脅也不那麼明顯。貓是剛地弓形蟲的最終宿主,這是一種單細胞寄生蟲,導致了被稱為弓形蟲病的奇異感染。  寄生蟲的作用因物種和個體而異,但是雖然它可以感染幾乎所有溫血宿主,但只能在貓體內繁殖,因此貓是傳播它的主要動物。弓形蟲病的一隻貓一生中可以排出數十億個感染性卵囊。
  • ...發表Letter文章 呼籲關注中華白海豚等駝海豚動物的生存威脅
    文章結合其研究團隊的相關科研成果和認識,提出中華白海豚等駝海豚屬動物正面臨滅絕的風險,呼籲關注這些動物所面臨的生存威脅,並提出了相關的保護建議以阻止該類珍稀動物的滅絕。  相關論文信息: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84/1313.2
  • 紐西蘭發現新種海豚化石 或證其與齒鯨血緣關係
    古生物學家Gabriel Aguirre博士和EwanFordyce教授在紐西蘭發現了特泰塔鋪裂孔鯨(Papahu taitapu)的化石,這是這一種類的首塊化石,據奧塔哥大學的研究者說,它可能與現代海豚和齒鯨的關係密切。
  • 專門性圖鑑出版 臺灣有五十九種鳥類生存受威脅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十一日電 臺北消息:一本首度記錄五十九種臺灣受脅鳥種的
  • 兇手可能是——貓!
    研究還通過 DNA 分析確定,這 12 只因感染直接死亡的海獺,其體內的弓形蟲都為同一種類型;這種類型的弓形蟲,同樣也能在一些貓科動物的體內找到。 夏威夷僧海豹 | N3kt0n / Wikimedia Commons類似的還有海豚。生活在紐西蘭的賀氏矮海豚(Cephalorhynchus hectori)目前也屬於瀕危物種;人們一直認為,諸如被捕魚網誤捕等人為因素,是這種海豚的主要死因。
  • 研究發現老鼠感染寄生蟲後變得一點都不怕貓,還敢與人互動
    據認為,感染這種寄生蟲會使老鼠更容易被貓捉住,在這種情況下,寄生蟲會通過貓的糞便傳染給其他動物。這種狀況還有一個更有名的名字——「瘋狂貓夫人症候群」(Crazy Cat Lady Syndrome),這是寄生蟲與人類各種精神疾病之間的一種擬議關聯。但是,各種研究還沒有發現早期感染寄生蟲會增加晚年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
  • 美教授驚人研究:養貓的人易怒或因貓糞中寄生蟲
    中國網4月11日訊 據外媒4月9日報導,近日美國芝加哥大學Emil Coccaro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公布了一項驚人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平時溫厚老實的人,若無特殊原因卻突然暴怒,很有可能是「寄生蟲」所致。這種情況在養貓的人身上尤為常見,因為貓糞中存在有大量致人暴怒的寄生蟲。
  • 零距離接觸億萬年化石森林,海灘邊追海豚,紐西蘭野生動物體驗
    ,跟我們平時在動物園排隊跟動物合照不同,這裡的野生海豚是可以近距離觀看的,我們走到的海灘上,就能看到海豚乘浪而來。 紐西蘭在億萬年前由岡瓦納大陸分裂而來,島上除了三種蝙蝠外沒有其他原生哺乳動物,爬行動物也僅有幾種蜥蜴壁虎
  • 日本進入「捕殺海豚季」 漁民獵捕珍稀海豚(圖)
    原標題:日本進入「捕殺海豚季」 漁民獵捕珍稀海豚(圖) 太地町漁民正在圍捕稀有白色灰海豚。 日本和歌山縣漁民開展新的「海豚捕殺季」。   中新網11月28日電 據外媒28日報導,反捕鯨團體「SS」(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發布消息稱,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日前實施了一場圍捕海豚的活動,並捕獲一頭通體發白的稀有海豚。   據稱,這隻海豚屬灰海豚品種,因為嚴重缺乏色素,所以才通體呈現白色。因反對殺害海豚、向水族館兜售等,該反捕鯨團體曾向太地町派遣監視小組。
  • 知否|可怕寄生蟲!鑽入十億生物大腦 還讓老鼠不怕貓
    無論是感冒時打噴嚏,還是感染了狂犬病時咬人,這都是因為細菌正在從前宿主身上轉移到人類宿主身上所致,並在這個過程中改變我們的行為,進而幫助病原體傳播擴散。舉例來說,狂犬病會導致受感染的動物瘋狂地咬人,因為病毒需要通過唾液傳播。但有些微生物的行為更為微妙,比如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這種寄生蟲只在貓身上進行有性繁殖,但卻可以感染任何動物,劫持大腦並影響宿主的行為。
  • 【紐西蘭發生7.2級地震 澳鐵礦石運輸暫不受影響】中國地震臺網...
    文 / Family2019-06-17 09:51:03來源:FX168財經網 【紐西蘭發生7.2級地震 澳鐵礦石運輸暫不受影響】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6月16日06時55分在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南緯30.80度,西經178.10度)
  • 紐西蘭:珍稀鳥類放歸自然
    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舉行的放歸儀式上,護林員抱著一隻歐加裡託幾維鳥。 紐西蘭環境保護部與毛利部落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放生了13隻紐西蘭最珍稀的歐加裡託幾維鳥。新華社發(楊柳 攝)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護林員抱著一隻即將放歸自然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紐西蘭環境保護部與毛利部落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放生了13隻紐西蘭最珍稀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新華社發(楊柳 攝)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護林員抱著一隻即將放歸自然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 紐西蘭約100頭領航鯨和海豚擱淺死亡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25日,紐西蘭官員說,在距離紐西蘭東海岸約800公裡的查塔姆群島,發生大規模擱淺事件,約有100頭領航鯨和海豚死亡。  據報導,多數鯨魚和海豚是在周末被困,總共97頭領航鯨和3隻海豚死亡。紐西蘭環保官員表示,他們在22日才接到相關通知。由於查塔姆群島位置偏遠,救援工作受到阻礙。
  • 貓的寄生蟲會控制人類的思維?貓奴們別太擔心
    在研究期間,弗萊格能夠檢查受感染的個體以及寄生蟲的生命周期。從本質上說,寄生蟲唯一能繁殖的地方就是在貓的體內。一旦它離開了貓的身體,它就需要重新回去,否則就會死去。因為人類通常不是貓的獵物,所以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弓形蟲的「死胡同」宿主,它們無法再重新回到貓身上。
  • 貓的寄生蟲會控制人類的思維?不過貓奴們別太擔心
    在研究期間,弗萊格能夠檢查受感染的個體以及寄生蟲的生命周期。從本質上說,寄生蟲唯一能繁殖的地方就是在貓的體內。在2016年,加彭的研究人員將被感染的黑猩猩和未感染的黑猩猩都帶到有它們天敵——豹子氣味的環境中。受感染的黑猩猩始終在研究這種氣味,而非感染的黑猩猩卻不那麼熱衷,但當科學家把它們暴露在獅子和老虎的氣味中時,它們之間似乎沒有區別。結論很奇怪:貓寄生蟲正在改變宿主的行為,使宿主更有可能被貓科捕食者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