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自殺的蜜蜂

2020-09-04 苗澍昌

蜜蜂很常見,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大家對它的認識其實依然很膚淺。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在蜜蜂身上遇到的兩件事。

第一件事:蜜蜂會自殺。每年的7-8月份,蜜蜂分家。蜜蜂按分工分為三類: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就是蜂巢中的女王,一生只與雄蜂交尾一次,就能源源不斷地產卵,繁殖後代;她分泌的信息素能控制幾乎所有成員的行為。雄蜂在完成交尾以後幾乎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工蜂本質上是雌性,但沒有生育能力,是典型的「尼姑」或女僕,承擔從採集花粉,釀蜜,照料蜂王的生活,照料幼蟲,其清潔工作到築巢,包圍蜂巢的所有工作。剛產下的蟲卵性質是相同的,但由於投餵的食物不同而長成上述三種不同的蜜蜂。投餵蜂王漿就會長成蜂王,其6邊形的蜂孔比其它蜂孔高出一截。蜂王發現及時的話,會把未來的女王殺死在「王臺」裡,因為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原有蜂王年老體衰,工蜂會在暗地裡偷偷培養新的女王來接替原來的蜂王。每年7-8月份,數量過分擁擠的蜂巢裡,新出現的蜂王會帶領一些追隨者,另立門戶,到外面去尋找新的築巢地。一旦發現分巢出來的蜜蜂,蜂農會用噴煙的辦法,把外層負責保衛工作的工蜂燻開,找到裡面的蜂王,用一根細線拴住蜂王,將其固定在新的空蜂桶內,過一會兒,所有蜜蜂都會集中到指定的蜂桶裡,帶回家,置於被風向陽的地方。有一次父親操作時不小心,把蜂王弄死了,所有蜜蜂像神風敢死隊員一樣,紛紛跳水自殺。我們剛用漏勺撈起來,它們又去自殺,擋也擋不住。

第二件事:剛離開蜜蜂身體的蜂刺也會蜇人。蜜蜂嗅覺非常靈敏,因此最討厭異味。洗臉時用過香皂或擦過護膚品的人,一旦走近蜂巢都會被蟄。有一次,為了仔細觀察蜜蜂的尾刺,我光著腳丫做在地上,把剛蟄過我的一隻蜜蜂的尾刺放在大腳趾上,用放大鏡看蜂刺的細節。蜂刺鋒利的一端朝我的皮膚,用手指抬起連接蜜蜂腹部的細細的腸子觀察。剛開始沒問題,但就在我輕輕扶正蜂刺的一剎那,蜂刺尾部朝外,突然自旋起來,蜂刺直往我皮膚裡鑽。我連忙一把將其拔了出來。沒有這次意外遭遇事故的話,我永遠也不會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到目前為止,我依然不明白一個事實:蜜蜂已死,蜂刺的的動力從何而來?希望蜜蜂專家給予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動物真的會自殺嗎?
    我的答案是,有一些觀察發現,某些會讓人類想要自殺的情況似乎也確實會讓一些動物走上自我毀滅之路。譬如說,患病的大象為了不讓自己長期受痛苦折磨,會從懸崖上跳下去,或是因為地震而過度緊張的貓咪也會自殺。不過,人們對這個話題的觀點大相逕庭。有些人會說,動物根本沒有和我們一樣的對死亡的概念,當它們做出一些會讓自己停止呼吸的舉動時,它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因此死亡。
  •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策略?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存策略? 說起蜜蜂,人們除了會想到它們的勤勞之外,提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它們蜇人的防禦手段,但是我們也知道,蜜蜂在用毒針進攻完成之後,沒有多久就會死去,那麼為什麼蜜蜂會在蜇人之後死亡呢?
  • 狗狗跳樓,旅鼠集體跳崖,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其他動物會自殺嗎?
    在生物學和心理學領域,動物自殺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儘管在很多記載中,出現有些動物似乎故意結束自己生命的事例,但沒有人能確定這些案例在技術上是否可以歸類為自殺。,當它們遷徙時,會出現集體從懸崖上跳下去的現象。
  • 為什麼蜜蜂在蜇人後自己會死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防禦機制?
    不幸被蜜蜂蟄中的我們可能會想,蜜蜂一定是大獲全勝,出了口惡氣凱旋歸去了吧,但事實是,它不久後就會死去。依靠毒刺成功擊退了敵人,自己不久後卻要喪命,這些蜜蜂簡直就是敢死隊!蜜蜂為什麼會有這種防禦機制,其中有什麼奧秘呢?
  • 黑蜜蜂多會影響整箱蜜蜂嗎?
    關於蜂群中黑蜂多會不會影響整箱蜜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要看從什麼角度考慮,並不是說只要蜂群中黑蜂多就會對整群蜜蜂產生影響。蜂群中為什麼黑蜂多?一個蜂群中蜂王變老了,接下來就是蜂王的交替,這個過程中蜂群中雄蜂會增多,而且工蜂會照顧好這些雄蜂,主要就是為了這些雄蜂能夠與新王交尾。第二: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一個蜂群中的增殖行為,這種情況未必是蜂群中的蜂王老了,而是蜂群已經容不下了,需要分蜂,這個時候蜂群中也會產生蜂王,所以蜂群中仍然需要雄蜂,在這個時候蜂群中的雄蜂也會增多,出現我們看到的蜂群中黑蜂增多的現象。
  • 攻擊是為生存,蜜蜂的攻擊卻會丟命,螫針為何非要連著腸子?
    綜上所述,動物的攻擊性無一不與生存相關,但偏偏有一些動物,它們的攻擊似乎並不是為了生存,非但不是為了生存,反而還會因攻擊而丟掉性命,比如蜜蜂。蜜蜂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小昆蟲,它們終日辛勤勞作,我們的餐桌也因此變得更為豐盛,同時,蜜蜂也是一種不好惹的小昆蟲,如果要是不小心招惹了它們,很可能迎來的就是一頓螫針。
  • 蝨蟎脲對蜜蜂安全嗎?會不會引發蜜蜂中毒?
    導讀:關於蝨蟎脲對蜜蜂是不是安全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不是很安全。蜜蜂養殖中也沒有養蜂人把蝨蟎脲用在蜜蜂病蟲害防治上。蝨蟎脲在蜜蜂養殖上的用途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其實蜂部落最想知道的是,我們究竟是想要把蝨蟎脲用在蜜蜂養殖的哪個地方?相信很多養蜂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 為什麼蜜蜂會出現反常行為?其實是蜜蜂特殊「預感能力」的表現
    我們經常會說這一句話「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反常的事情超出了我們的認知,我們就會覺得這是有某種未知因素造成的,因此我們都會不自覺的認為要有什麼大事發生。在很多事發生前,我們似乎都能隱隱約約的預感到,而且還會看到反常的事物發生。動物的預感能力是很強的,就比如家裡養的狗,在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時就會悄無聲息的離開家 。當動物預感到自然災害的到來就會有異常焦躁不安的表現。
  • 如何避免蜜蜂淋到雨,蜜蜂淋雨會生病嗎?
    剛剛看到有一位蜂友在我的文章留言,如何避免蜜蜂淋到雨,淋雨會不會造成蜜蜂生病,這兩個問題。現在就來說一下。蜂箱一般我們都是放在外面,下雨難免會淋到蜂箱,那如何才能避免蜂箱內的蜜蜂淋到雨呢?這位留言的朋友可能是養殖蜜蜂的新手。
  • 農藥會傷害蜜蜂,我們應該儘量減少農藥的使用保護蜜蜂
    蜜蜂為社會性昆蟲,由蜂王、雄蜂、工蜂等個體組成。蜜蜂種類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蘇拉威西蜂、綠奴蜂、西方蜜蜂與東方蜜蜂九大種類。 自上世紀以來農藥,加上氣候危機和棲息地的減少,都因蜜蜂數量的減少。 通過掃描蜜蜂的大腦並測試其學習能力,準確地檢查了蜜蜂如何受到農藥的影響。小蜜蜂可以感覺到工蜂帶回殖民地的農藥汙染的食物的影響。 蜂群是超級生物,因此,當任何毒素進入該菌群時,都有可能對其中的小蜜蜂的發育造成問題。
  • 糞便退敵,蜜蜂也會使用工具?
    攝影:SATOSHI KURIBAYASHI, MINDEN撰文:DOUGLAS MAIN  在東亞地區,蜜蜂與強大的敵人胡蜂的鬥爭永無止境。胡蜂不僅會捕食蜜蜂個體,還會一步步侵佔蜂巢。攻擊場面非常殘酷:它們首先把遇到的每一隻蜜蜂「斬首」,然後佔領蜂巢,不慌不忙地吞食蜜蜂的幼蟲。
  • 蜜蜂會怕冷嗎?養蜂人專業解讀,讓你知道蜜蜂如何過冬
    導讀:同和區域的不同怕冷程度不一樣而已,關於這點其實養蜂人是最清楚的,只要是養蜂的人都知道,蜜蜂日常管理中有兩個季節比較難管理,其中就包含了冬季,因為冬季要給蜜蜂越冬,這也充分說明了一點,蜜蜂是怕冷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蜜蜂會怕冷。
  • 這些蜂會吃蜜蜂,一隻就能殺死一箱蜜蜂,怎麼回事?
    這年頭很多農民都會養蜜蜂,靠著蜂蜜也能夠養家餬口。不過養蜂也是不容易了,除了要擔心有病死掉之外,還是需要預防同類之間的殘害,因為蜜蜂屬於弱勢蜂,其它的蜂種是會吃掉蜜蜂的,一旦被它們發現蜜蜂的老巢的話,沒人為的幹預,直接整巢的蜜蜂都會玩完的。
  • 蜂類的戰爭:大黃蜂是蜜蜂天敵,而上千蜜蜂卻會群起抱住悶殺黃蜂
    在蜜蜂養殖業中,養蜂人是最害怕蜂場附近有大黃蜂出現的,因為一隻大黃蜂可以在幾分鐘獵食幾十隻蜜蜂,養殖的蜜蜂在野生大黃蜂前,是毫沒有反擊之力,讓蜜蜂養殖業損失巨大的。在食物鏈中,大黃蜂是蜜蜂的天敵之一,但在野外情況之下,大黃蜂雖兇猛,野生蜜蜂也能反殺大黃蜂,而且招式非常奇特:就是一群蜜蜂,群起抱住大黃蜂,讓大黃蜂溫度升高,悶殺大黃蜂。在昆蟲世界中,大黃蜂的體長一般有45毫米,翼展75毫米,毒刺有6毫米長,相對於其它蜂類來說,是體大身長毒性也大,所以大黃蜂是一種兇猛獵食的昆蟲,以蜜蜂、其它昆蟲等為食。
  • 蜜蜂在什麼情況下會變得兇猛易蜇人?
    蜜蜂何時會變得兇猛?蜜蜂突然變得兇猛一定是有原因的,它是一種信號的傳遞,養蜂人應該注意這些突然變兇猛的蜂群。當然我們檢查蜂群也有講究,挑選晴暖的日子,小心提脾。下面針對蜜蜂在什麼狀態下會變得兇猛易蜇人給蜂友們做了總結與分析,一起來了解下!
  • 四川蜂農因蜜蜂大量死亡自縊:追蜂二十多年,一直居無定所遷徙生活
    有網絡消息稱,「劉德成因疫情封山封路,蜜蜂不能順利轉場自殺。」真相是如此嗎?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據劉德成的家屬稱,離世前,劉德成在自己的手機裡寫下一段未發出的遺言,大致內容為:治蜜蜂蟎蟲用藥過量,加上當地的一些油菜花打藥,導致大部分蜜蜂中毒死亡……其父認為,「蜜蜂死亡至少造成十多萬元損失,兒子可能壓力大想不開,才走了極端。」
  • 農村養蜜蜂,每天會出現蜜蜂逃跑的現象,是這四個問題沒處理好!
    養殖蜜蜂是比較有經濟效益的事情,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從事這一行業,但是剛開始養蜜蜂的時候,會出現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新手在養殖蜜蜂的時候,喜歡養野生抓捕回來的蜜蜂,這樣的蜜蜂我生命力和活躍度都比較強,就會出現蜜蜂逃跑的現象。這點是很多養蜜蜂的人的苦惱。想要解決這個的煩惱,需要處理這四個問題。
  • 為什麼蜜蜂會變得很兇,愛蟄人
    養蜂人經常需要檢查蜜蜂,為什麼蜜蜂有時候就很溫順,有時候卻有很兇,喜歡蟄人呢?圖片來源於網絡3.缺粉缺蜜時。養蜂的朋友都知道,在粉蜜源充足的時候。蜜蜂就特別溫順,有的養蜂人在粉蜜源充足時檢查蜜蜂,甚至不用做任何防護措施。但是在蜜蜂缺蜜缺粉時,又特別愛蟄人。4.檢查蜜蜂的時候,把巢框放回去時。經常不注意就會壓死蜂,這時候死蜂就會傳達出信息。蜜蜂就變得特別兇。我常常因為這個被蟄。5.打開蜂箱的時候,動作過大,振動到了蜂箱,這樣也會讓蜜蜂愛蟄人。有次我檢查蜜蜂,打開蜂箱不小心震動到了蜂箱。
  • 蜇了人的蜜蜂會掉尾針會死去怎樣的人容易引起蜜蜂不顧死亡攻擊呢?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點難度,7月13日的問題是蜇了人的蜜蜂會掉尾針會死去,怎樣的人容易引起蜜蜂不顧死亡攻擊呢?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森林驛站7月13日森林小課堂答案,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那麼就一起來看看吧。
  • 被蜜蜂蜇會死人?不是完全沒可能!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春暖花開、群蜂漫飛,京郊遊的時候,蜜蜂總是和遊人不期而遇,不少人都曾經被蜜蜂蟄過。近日,微博上流傳著「被蜜蜂蜇了可能致命」的帖子,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帖子中講述了一名男子因被蜜蜂蟄後並未在意,險些喪命;還有一名五歲女童因被蜜蜂所蟄,未及時就醫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