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山西日報2010年03月11日08:05
一位外地人說:剛到太原時,看見一些宣傳冊上印有「文明市民十大守則」,第一條便是不準隨地便溺,當時覺得好笑極了,好歹也是省會城市,怎麼可能呢……
旁若無人方便 難見如此猖狂
一位外地人在其博文中說,剛到太原時,看見一些宣傳冊上有「文明市民十大守則」,第一條便是不準隨地便溺,看到這條時覺得好笑極了,好歹也是省會城市,怎麼可能有人隨地小便呢?一些偏僻處還經常能見到「此處嚴禁便溺」的告示。但在半年時間裡,他發現迎澤西大街太原理工大學的圍牆邊,幾乎成為開放式公廁。一些人以為低下頭別人就看不到了,事實上,過往行人隨時都能目睹這些醜陋行為。更為誇張的是,一個穿著時髦的年輕男子,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緊挨著人行道上的電線桿,竟然當眾拉開褲子,旁若無人的譁譁起來,從來沒在其他地方見過如此猖狂的舉動……
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的晨霞指責說,很多男同胞行為太糟糕。有些人,不遠的地方有廁所也不去,輕鬆地就地解決。一方面沒人監管,另一方面文明意識太差,社會輿論沒有更多的譴責,時間長了都習以為常了,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久而久之就成了正常的事了。她說,遮羞是人之本能,怎麼現在那麼多人不知羞恥了呢?從女性來說,看見了都覺得不自在,可又沒法躲。關鍵是得自覺,希望相關部門發起一個活動,喚起人們怕羞的本能,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有讀者舉報說,太原火車站對面郵政大樓的圍牆,一段時間竟成了臭不可聞的「尿牆」。一些人為了自己方便,不惜隨意糟蹋。許多外地人途經此地除了躲不過難聞的臊臭味,還陡然對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留下不好的印象。某報社編輯王俊清說,這些人的素質怎麼這麼差呀?真給太原市丟臉!
太原市城市衛生管理行政執法局迎澤區辦公室主任王光明說起一些人的行為時,顯得十分氣憤。他說,晚上人少之時這種現象人們看不見,可一些人大白天隨處小便,如入無人之地。新聞媒體應當加大宣傳、監督力度,教育人們關愛健康,關愛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影響生存環境 傳播病菌場所
國人領教了SARS和甲流的厲害,對一些影響環境的現象更是深惡痛絕。但省城的許多廁所汙水橫流,臭氣燻天,有的甚至到了無法如廁的地步。
廁所是滋生病菌、蚊蠅的地方。春暖花開之際,誰不想擁有一個健康的環境?解決廁所問題已成為處理公共事物的一件大事。太原作為省會城市,有必要也有能力對公共廁所進行改造,為率先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一位醫生告訴記者,公共廁所是許多細菌寄生的地方。如門把手上往往沾有大腸桿菌,水龍頭等處有染上腸道或呼吸病菌的可能,衝水按鈕等處也經常會沾有皮膚乳頭瘤等病毒,如果皮膚上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損傷,容易引起皮炎、溼疹等皮膚病。因此,在公共廁所裡應避免直接接觸門把、按鈕等,防止交叉感染。廁所不衛生,最大的威脅就是通過糞便、尿液傳播霍亂和痢疾。
廁所關係到人類的衛生與健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專家指出,簡陋的廁所汙水排放系統每年導致數百萬人死於水源傳播的疾病,諸如腹瀉,每年約有160萬兒童受害。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衛生專家帕塔克博士說:「世界上所有的醫生都表示,改善健康的重要因素便是有良好的衛生設施以及提高公眾對衛生的意識。」
公共廁所太少 建時不被歡迎
擁有330萬人口的省城,原有公廁701座,由於近幾年拆建、道路拓寬等原因,目前僅有551座,與建設部標準相比還差510座,根本不能滿足城市管理的需要。
阻礙廁所選址建設的原因很多,有的單位認為公廁建在自己單位附近不雅,有的則不願意讓公廁佔用自己土地。一方面人們反映廁所少,可一旦確定位置公示時,居民又紛紛阻攔,致使建設工作無法開展。另外更重要的問題是,現有的廁所布局不太合理,有的地段較集中,而有的繁華地段,雖然人流量很大,廁所卻很難尋到。長約4公裡的長風街兩邊,尋找個廁所實在困難。太原市最漂亮的迎澤大街也僅有幾個公廁。而在商業區的柳巷、開化寺等地段,人們只能在商場購物時順便解決。
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李紅巖院長指出,一個城市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求,公共設施數量少,造成市民如廁難問題,並不能成為一些隨處便溺者的理由。作為一個公民,要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應當從自己做起,努力做文明人,共同維護良好的生存環境,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不能因為廁所少就隨地大小便,這太讓人受不了!」市民趙女士稱,她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隨處便溺,尤其是一些人晚上在公園、背街小巷隨處便溺,讓人感覺特別不舒服。現在全社會都在創建衛生城市,可總有一些人缺少公德心,應當狠狠處罰這種人。
高樓大廈林立,道路不斷擴展,本應配套建設的廁所卻漸漸落後,一位業內人士道出原因,一方面是沒有將公廁的規劃、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另一方面是一些部門將廁所挪作他用,像并州路上,就有一間廁所變成了小賣部,另外一間改作飯店。
一間小小廁所 嚴重影響客源
廁所是供人方便的環衛設施,是體現城市完整功能的基礎設施。它小到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大到影響城市旅遊環境、投資環境和現代化建設進程,是反映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
一位朋友說:「遊客到一個地方,可以不住賓館不用餐,可以不購物不娛樂,但不可以不用廁所。」有人說,觀察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從廁所開始,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來到一個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到處找不著廁所,好不容易找到了卻因為沒零錢硬是被憋在門外,能說這個城市文明嗎?
旅遊部門的人告訴記者:一個小小廁所,已嚴重影響到入境旅遊客源。長期以來,大多數公廁既髒又臭,人們不得不上廁所,又怕上廁所。廁所之所以臭氣燻天,其原因是多數人完事後不放水衝,「棄物」留下來釋放出臭氣。著名導演張繼鋼在奧運會期間曾說過一句話:「如果每個市民上廁所後能主動衝掉,他就為北京奧運會做了貢獻。」
一些臺灣客人喜歡到閻錫山故居旅遊,可那兒的廁所一地狼藉不說,氣味還十分嗆人,導遊就此投訴。廁所雖小,已成為影響入境山西旅遊的大事,使我省旅遊外宣效果大打折扣。一位旅行社負責人說:「這樣的地方,連最基本的設施都不完備,向外地遊客推介時自己感覺都心虛。」
在旅遊業「吃、住、行、遊、購、娛」6要素中,旅遊廁所的方便程度和衛生情況成為直接影響旅行全過程感受和旅遊服務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旅遊部門對海外遊客抽查顯示,國內廁所不滿意率高達49%。
「不文明現象還包括人行道上寵物大小便,亂丟垃圾,亂塗、亂貼小廣告,隨地吐痰等等。保持整潔的市容市貌,還需民眾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根除這些陋習,要從全民入手,通過長期且全面的人性化引導和教化出來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永恆的文明。」李紅巖強調說。
本報記者王玉賓
上網從搜狗開始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