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數次「被上市」後
螞蟻集團終於官宣自己正式啟動上市計劃
事情是這樣的
。
。
。
作為大明星一樣的公司
總少不了被造謠的煩惱
從支付寶成為十幾億用戶的支付手段後
坊間總是流傳著螞蟻集團上市的傳言
彼時螞蟻科技還是螞蟻金服
每天忙著拓展業務的同時
還得分出精力闢謠
終於在今年6月
螞蟻金服給自己改了個名兒
——「螞蟻科技集團」
暗戳戳為了上市做準備
7月20號
也就是前天
螞蟻官宣啟動上市計劃
那麼
天天用花唄購物
在螞蟻森林勤勤懇懇澆水的我
是不是也無形之中參與了一個2000億美元的大工程
螞蟻何以成為大象
螞蟻集團(曾用名: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
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
支付寶一開始也只是個單純的支付寶
用來作為淘寶購物的第三方擔保帳戶存在
但是
支付寶的背後有個神奇的男人
——馬雲
馬雲於2004年將支付寶從淘寶網分拆
並獨立運營
這是支付寶後來迅速發展的奠基石
從2004—2013年
支付寶從一個支付工具
成長為一個支付平臺
加上網際網路的推動
支付寶又成為了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進入到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中
2013.3
支付寶母公司宣布將以其為主體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小微金服),這就是螞蟻金服的雛形。
2014.10
螞蟻金服正式成立。同年和天弘基金合作上線餘額寶,第二年上線芝麻信用,第三年布局保險,慢慢涵蓋網商銀行、螞蟻花唄等業務板塊。
2020.6
螞蟻金服開始使用新名字「螞蟻集團」,全稱「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不管集團業務有多少
光是一個支付寶
就擁有了11億用戶
假如每個用戶給我一塊錢
我就擁有了上億身家
但是
螞蟻集團才不是這麼沒有理想的螞蟻
在支付領域佔了超過50%的份額
還發展了其他領域
形成了包含支付、理財、微貸、保險、信用、技術輸出
等六大業務版塊的
超超超級獨角獸
簡單來說
就是我們用的花唄借唄
攢利息的餘額寶
由於餘額寶利息非常低轉為投資的基金
以及
每天樂此不疲偷能量的螞蟻森林
揍雞餵雞的螞蟻莊園
為寵物和家人上的保險
等等等等
都是螞蟻集團的業務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沒有人家做不到的
並且
螞蟻金服在行業內投資布局的力度
哪怕沒有阿里的淵源
也是中國的頂流企業了
(圖是我找的 但我沒有看
畢竟裡面沒有一個是我夠得著的[微笑.JPG])
據路透社報導
螞蟻集團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
約合1.2萬億人民幣
這是個什麼概念
反正我是想不出來
但是
可以參考一下2019年中國上市企業的市值
超萬億元的也只有十家
據小道消息
螞蟻宣布上市後
螞蟻集團整棟樓都在歡呼
仿佛聽到了財務自由的聲音。。。
帶著心酸不已
求知若渴的心情
看看螞蟻為什麼能有這麼大估值容量
其實螞蟻的三輪融資
就已經把估值推到了萬億的量級
C輪當時的資產估值就已經達到了1500億美元
按當時的匯率
已經接近了萬億級別
加上螞蟻集團有支付寶
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裡
還有每個業務板塊的盈利
阿里持33%的股權
去年第四季度就從螞蟻獲得了53.24億元收益
這樣一估計
2000億美元一點兒也不誇張
「A+H」雙通道上市
螞蟻集團是第一家在國內科創板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
選擇科創板及港交所兩個通道
可能是一個交易市場難以承載螞蟻集團的融資規模
A+H 較為穩妥
當然也不排除有馬雲的個人想法在裡面…
根據螞蟻董事長井賢棟的說法
此次上市是為了
「更透明地面對世界,面對公眾」
但從更實際的眼光來看
此次官宣
是因為目標市場成熟了,螞蟻也準備好了
科創板和港股近來發展成熟
螞蟻集團上市恰合時宜
科創板
儘管僅開板一周年,但科創板已經迎來逾130家科創企業,其中不乏中芯國際、寒武紀這樣備受矚目的明星企業,京東數科也正赴科創板上市。相對應的,科創板的國際競爭力與日俱增;
港交所
在2018年改革上市制度後,曾錯失阿里巴巴的港交所吸引來小米、美團等新經濟公司,並迎來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等知名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相比此前金融地產佔絕對上風的格局,如今港交所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
以前國內企業都要遠赴納斯達克上市
一方面因為上市制度
另一方面也有資本吸引力
但如今
各項阻礙和顧慮逐漸消散
加上近期市場熱炒
A+H的優勢足以抵消納斯達克的吸引力
並且
這兩個交易所離家更近
螞蟻集團不僅能獲得充足的流動性
還能享有更高的市值和市盈率
誰不心動呢
A+H的結構
也提供了更高的抗風險能力
螞蟻本身就是一個優質標
總的來說
螞蟻和A股及港交所的牽手
是共贏的局面
螞蟻集團上市後的具體發展如何
我們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井賢棟表示
「上市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畢竟
馬老闆手下還有好多公司排隊等著上市…
最後誠摯建議大家
在螞蟻正式上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