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足浴盆僅一個型號過關
記者了解到,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的重點是電動足浴盆的安全和性能兩大方面,其中安全標準是依據《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全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兩大國標,而性能標準則是依據《注水式足部按摩器》(GB/T 26206-2010)這一國家推薦性標準。檢測人員在對標誌和說明、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功率和電流、工作溫度下的洩漏電流和電氣強度、耐潮溼、洩漏電流和電氣強度、穩定性和機械危險、機械強度、結構、接地措施10個項目進行檢測後,發現共有4款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分別是「佳愛特FBM-968豪華型」的「標誌和說明」項目、「凱仕樂KSR2018A」的 「輸入功率和電流」項目、「佳朗GL-6389」、「凱仕樂SX806」的「結構」項目。
而在性能方面,檢測人員對電動足浴盆的水溫控制誤差、額定容量、熱效率、堵塞保護、防幹燒等項目進行檢測,結果本次進行比較試驗的25個型號電動足浴盆中,性能項目全部符合的只有2個型號,但這2個型號中又有1個型號安全不符合規定。從檢測結果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生產企業並沒有依據性能標準進行生產。兩大項檢測下來,既符合安全標準,又符合性能標準的電動足浴盆只有1款。
消費者投訴:
足浴盆變「噪音機」
北京的檢測結果讓人揪心,島城銷售的電動足浴盆也是消費者投訴的一個重點。「我重陽節的時候給老人買了一款電動足浴盆,結果生了一肚子氣。」1日上午,家住四方實驗小區的劉先生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投訴說。
在重陽節前,他和媳婦一起到人民路上一家家電超市為老人選禮物,結果某電動足浴盆廠家正在搞活動,促銷員演示了足浴盆的各種功能,劉先生覺得挺好,600多元的售價也能接受,當即就掏錢買了一個。一家人吃完晚飯後,劉先生為老人倒上水,並且演示足浴盆的使用方法,結果剛剛開機,足浴盆就發出「嗡、嗡」的噪音聲,樓下鄰居上來抗議,患有心臟病的老母親也受不了。劉先生第二天拿回去退,商家雙手一攤表示足浴盆都會有噪音,這根本不算是質量問題,所以不能退換貨,這讓劉先生很鬱悶。無奈之下,他又給老母親買了兩塊厚厚的毯子墊在洗腳盆底下,才勉強解決了這一問題。
除了島城消費者在使用電動足浴盆時遇到麻煩事外,全國各地因為電動足浴盆引發的消費糾紛也是逐年增加。記者通過百度搜索「足浴盆漏電」的關鍵詞發現,共有13.6萬條相關新聞連結。其中最為嚴重的安全事故發生在北京,2009年12月24日,消費者焦老漢在使用該足浴盆時卻觸電身亡。警方經現場測試證實,該足浴盆在正常使用的狀態下存在漏電現象。那麼,島城電動足浴盆銷售情況如何?記者就此展開了探訪。
質監人員>>
標準非強制但也很重要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電動足浴盆的生產廠家大多集中在廣東、浙江等地,島城生產廠家極少,記者從市質監局質檢所了解到,目前我市也沒有對電動足浴盆進行過專項檢測。
市質監局監督與法制處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電動足浴盆執行的是推薦性國家標準,質檢總局並未強制要求相關產品必須符合該要求。即使不滿足推薦性國家標準要求的產品,也是可以上市銷售的。「滿足了標準要求的產品,性能會更好,消費者的實際使用效果和舒適度會更好。所以消費者在購買足浴盆時還是應該儘量選擇符合國標的產品。」市質監局監督與法制處的工作人員建議說。消費者在選擇電動足浴盆時除了要認清「GB」標誌並進行查詢外,還要看清產品是否有CCC或CQC的國家認證、合格證、保修證和發票,儘量選擇有質量保證的產品。
市場探訪:
島城難見「國標」盆
昨天上午10時,記者首先來到臺東三路上一家知名超市探訪,兩家足浴盆銷售商佔據了家電賣場入口處的黃金位置,價格從四五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當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詢問安全問題時,「XX尓」品牌銷售員表示安全絕對沒問題。「咱這是正規廠家的產品,安全自然是放在第一位的。」銷售人員說,該品牌的足浴盆是兩層的,水和電分別在兩個層面上,這一設計保證安全。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X庭」牌的足浴盆面前,該品牌的足浴盆也同樣有按摩、衝浪、加熱等功能,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品牌的足浴盆的用電功率不大,而且該品牌有一款足浴盆具有自動隔斷的功能,就只要有漏電情況,電源會立刻停止工作,這一設計可以讓消費者放心使用。聽完商家的介紹後,記者希望查閱一下足浴盆的質量認證資料,而導購員都提供不了書面材料。
隨後,記者又到國內知名的家電賣場和3家國際連鎖超市探訪發現,足浴盆的品牌雖然不一樣,但是商家的賣點和價格大體相同,在探訪中記者沒有發現中消協在北京市場上查出存在安全隱患的4款產品。除了使用絕緣材料和斷電保護外,許多高端產品的生產商還為足浴盆買了保險。「我們都給開正規發票,只要因為足浴盆引發意外,都是由保險公司賠償。」一名銷售人員說。
對於這「浴盆險」,消費者孫先生反而產生了一絲擔心。「為什麼商家要買保險,我認為就是這問題多了,商家才想起通過保險這種方式分擔風險,買足浴盆是為了放鬆的,一旦出了事,賠錢有什麼用。」孫先生說。昨天,記者在5家賣場中探訪了6個品牌的足浴盆,結果沒有一家銷售人員明確表示或通過證書證明他們的足浴盆是按照國標生產的。
網店低價隱患卻多
除了實體店外,還有很多網店銷售電動足浴盆。記者調查發現,存在安全問題的4款足浴盆有兩款在網上熱賣。其中一款足浴盆的月銷量達到了133個,所以當記者詢問其質量問題時,店家也是底氣十足。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網店經營者都把明星大幅代言照片作為商品的宣傳圖片,而且價格也比商場中低50元到200元不等,但相關的質量檢測證書和產品合格報告卻並沒有貼在網店中。「親,你看看我的銷量好了,很多都是回頭客,如果質量不好能賣得這麼火嗎?」當記者問及質量問題時,一網店商家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