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上節,萬人空巷.看洋江龍舟競舞,這邊風景獨好..

2021-01-15 新餘文旅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喜迎端午之際,不僅能品嘗到味道鮮美的粽子,還能看到精彩絕倫的表演呢!這不就在咱新餘洋江,每逢端午佳節,龍舟競舞,鞭炮盡放,鑼鼓銘天,整一個震撼了得!



       洋江,這個始建於宋代雍熙元年的小鎮,原名楊江,後因每年汛期境內袁河、楊溪河漲水時「狀類汪洋,故名」。史載:「分宜西邑,袁水縱貫之,端陽,民競舟於其上,萬人空巷。」


        歷史脈絡走起來!!! 


當地民眾已經開始利用兩江交匯的水域環境,在端午期間賽龍舟;

洋江端午節的龍舟賽從未間斷過,先後多次舉辦全鄉龍舟賽;

市政府在洋江鎮組織8隻龍舟到新餘北湖進行龍舟表演賽,以此支持賽龍舟;


代表新餘市參加全國龍舟邀請賽,獲得第五名,在全省打開知名度;參加在國家溼地公園鄱陽湖舉行的江西龍舟大獎賽,獲得第六名;積極淨化河岸環境,龍舟大賽盛況重現,文化氣息更加濃鬱。


         如此,作為渝鈐大地唯一可以冠以「龍舟之鄉」美名的小鎮,這裡的龍舟文化是不是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呢?



         端陽節,昌山廟,「迎水神,龍下水」,這項古老的習俗已經傳承了上千年。這是洋江龍舟賽的儀式盛宴,雖為歷史流傳,但卻在現代文化的浪濤中,光輝熠熠。


        「迎水神,龍下水」六步驟  看過來!!!



    首先是龍船下水。一般為端午這日清晨7:30許,將龍船從村裡抬上車輛,運往附近水域。燃放鞭炮,迎接龍頭下水,然後劃向分宜昌山廟。



        第二是龍頭上岸。鞭炮轟鳴,鑼鼓聲鏘,吶喊歡呼聲中,由兩名龍舟隊員搬龍頭上岸(俗稱龍上水)。



    第三是龍首進廟。龍舟所有隊員喊著口號簇擁龍頭,在一名本村的族長陪護下,亦步亦趨走進昌山廟觀音殿。



    第四是朝拜觀音。將龍頭放在於條長凳上,龍舟隊員邊拜觀音,邊齊喊「劃囉、劃囉......」。在龍母娘娘面前祭拜,許下心願祈福,向神靈祭祀祈求平安、祈求一年風調雨順。



    第五是朝拜龍母。這是整個儀表重頭戲。首先龍頭朝著龍母落座於二條長凳上,由陪護長老點燃香燭,奉上香火錢,叩拜龍母。此時鑼鼓齊響,龍舟隊員振臂高呼「劃囉、劃囉......」。在吶喊聲中,由廟宇裡一位長老,給龍首系上一條紅綢緞,在龍口裡放入一個小紅包,隨後眾人抬舉著龍頭,向龍母再行三叩之禮,高舉龍頭帶著昂揚的鬥志,離開廟堂。



       最後是龍船返回。龍舟活水儀式結束,敲鑼打鼓走出觀音殿回到龍舟中,長老將龍頭裝好,龍舟沿河逆流而上回到各自村莊水域,準備端午節進行比賽。

        

       在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節奏裡,觀摩這樣一場隆重而又虔誠的傳統儀式,是否讓你喧囂於世的心靈得到了些許撫慰與安寧呢?



        「咚咚」的鑼鼓聲,震破雲霄,你聽到了嗎?這是在為龍舟大賽預熱了。據知,這樣「醍醐灌頂」的聲音會從節前三四天開始一直到初六初七結束。最壯觀的表演,當然是初五過節的這天。雖盛宴還未開始,但龍舟男兒已英姿颯爽,蓄勢待發!!!



         看那沖天氣勢,聽那震天嘯聲。澎湃了,沸騰了,釋放了。。。是不是還不夠盡興,那就明天約起,去現場感受吧!~



        洋江龍舟賽,一項糅合了娛樂與競技,充滿了力與美的水上運動,一場傳承了儀式與技藝,飽含了情與真的文化盛宴,不僅是頑強生存的村民在端陽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飽滿精力的宣洩和釋放,也是難能可貴的拼搏精神、團隊精神在歷經歲月長河後當地人對其的傳承與堅守。

         對於很多遠離家鄉的洋江人來說,龍舟賽是關於故鄉的最清晰的記憶,是永遠的鄉愁。如此說來,習俗之於文化,未嘗不正如文化之於記憶,是水乳交融,又飽含深情的。





相關焦點

  • 五月端陽,龍舟競渡;食古不化,粽子飄香!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幹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 【原創】老祖宗留下一片葉 憑什麼桃源這邊風景獨好
    而在美麗的湖南常德桃源,在神秘的北緯30度,在雪峰山和武陵山兩大山脈之間,生長著一片片風景這邊獨好的的茶園。一句話是最好的答案: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 但是,老祖宗留下的這些茶葉,憑什麼常德桃源這邊的風景獨好,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這個迷一般的答案。
  • 江上桃源踏浪來!卞之琳的故鄉小鎮,風景這邊獨好
    ▲《南通日報》12月12日頭版「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8日,在紀念卞之琳110周年誕辰座談會上,臨江新區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玲瓏湖「之琳橋」主題景觀設計方案,實體打造詩之意象,吸引更多的人到卞之琳故鄉看風景。在江邊長大的卞之琳不會想到,後人已經將他的「夢」變成了現實。從江堤上北眺,一幢幢具有現代氣息的建築拔地而起,一座充滿詩意與生機活力的產業生態科技人文小鎮躍然眼前。
  • 艾葉香滿堂,五娃樂端陽
    五月五, 過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五月五,過端午。端午又稱端五、重午、端陽、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近日,我園開展了「艾葉香滿堂,五娃樂端陽」系列主題活動,也引來了泉州電視臺刺桐花欄目組的關注。
  • 端午節還有一個別稱——女兒節
    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在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陽節」「粽子節」「詩人節」「龍舟節」「女兒節」等等。「端午」一名,源於古代幹支紀年,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後來人們開始使用數字計時方式,便用「重五」取代了「重午」,但是仍然保留了「端午」這一名稱。
  • 龍舟大戰!迅遊網遊加速器嗨翻劍網3端午活動
    圖1:迅遊網遊加速器——端午活動開啟   全新龍舟玩法首次登場   在端午節期間,長歌門、七秀坊、丐幫三大門派水域將召開隆重的龍舟大戰。玩家可在碼頭獲得水上坐騎龍舟參與活動。玩家收集場地中的材料,不僅能獲得積分獎勵,還可加固龍舟使其更為強大。     為了照顧各方玩家的遊戲體驗,龍舟分為「遊俠」和「隱者」兩種,其中「遊俠」主攻戰鬥,「隱者」負責釣魚、採集,為「遊俠」提供升級材料。     乘坐遊俠龍舟時,玩家可使用煙花、主炮、漁網、衝撞等多種手段互相攻擊,當然也有被擊沉的風險。此時需要返回碼頭等待修復。
  • 一萬句「端午節」祝福語,給家人愛人親戚朋友領導同事送上祝福
    裹上濃濃思念情,包上片片祝福聲。送君一串嘗個鮮,絲絲情意在心間。祝你佳節人團圓,開開心心每一天!端午節送你一個粽子,長長的線把幸福纏繞,綠綠的葉把思念包裹,甜甜的糯米褪去煩惱的苦澀,圓圓的綠豆消去夏天的暑熱!端午節快樂!粽子幾多情,包裹著端午的情結;艾葉多神秘,凝聚著端午的韻律;龍舟幾許意,刻畫著端午的精神。
  • 廈門:2019龍舟唱晚集美學村音樂節順利舉行
    2019年11月2日至3日,由廈門市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區文化和旅遊局、集美街道辦事處指導,廈門龍舟唱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聽見集美」2019龍舟唱晚集美學村音樂節在廈門市集美區南堤公園順利舉行
  • 「臺灣眼」看神農架:風景這邊獨好
    一路上,她不停拍攝著,紅豆杉、小葉黃楊、毛肋杜鵑、金絲猴……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說,神農架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擁有高等植物3684種、445科,同時擁有脊椎動物544種、45科,昆蟲4358種、1120科,她連聲說:「好贊!」飛雲渡橋是一座橫亙在燕子埡壑口上空的全鋼結構的觀景橋,因懸空高、跨度大又被稱作「彩虹橋」。
  • 長沙巨型龍舟靜躺9年,端午節渴望下水
    它曾參加過2010年長沙端午節龍舟賽,並以每米6秒的速度奪得當年比賽的冠軍。他的設計者叫楊奇輝,今年66歲。他希望這艘巨型龍舟能夠在今年端午節下水,重振當年風採。 結緣:因為熱愛,製作龍舟成為理想「還在7、8歲的時候,每到龍舟賽,我就跟著父輩們在水邊加油吶喊,當時多想去龍舟上劃一划槳。」回憶起往事,楊奇輝面帶微笑,那時候,成為槳手的夢想就在他心裡發了芽。
  • 彭州市婦聯「愛成都.迎大運」社區廣場舞(排舞)展示暨「鄰裡競舞...
    彭州市婦聯「愛成都.迎大運」社區廣場舞(排舞)展示暨「鄰裡競舞.秀我家風」鄰裡節活動太精彩了!01愛成都·迎大運彭州市婦聯2020年「愛成都.迎大運」社區廣場舞(排舞)展示暨「鄰裡競舞.秀我家風」鄰裡節活動開始啦!
  • 端午節給老師的祝福語簡短一句話 2020最新端午節送給老師的吉祥...
    願看祝福的你,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吃粽子,得甜蜜;看龍舟,好運收;飲雄黃,逐小人;系彩縷,好運勢。     15) 萬水千山「粽」是情,屈原說聲謝謝您,端午齊齊看龍舟,親情維繫無遠近。祝端午節快樂,永遠幸福。   1) 落日餘輝,映著彩霞,迎著微風,向著天際。絲絲柔柔的微風,傳去了節日的祝辭,飄向遠方的你,願你度過這美好的一切,祝你端午節快樂。
  • 臺灣七星潭感覺舒服,風景獨好,擺拍絕佳
    出發去七星潭吧七星潭感覺,風景獨好,擺拍絕佳。就是光腳走在鵝卵石上面硌得慌。暴走一天,終於到我心心念念的夜市時間啦,自強夜市,走起!棺材板,兩個110臺幣,不是我的菜,老公吃的風生水起,直贊好吃。在我看來就是吐司加點東西嘛,沒感覺。大熱的燒烤,我們買了烤魷魚,100臺幣,人實在多,起碼等半個小時,建議先拿號,然後到別處逛逛,然後再回來拿。
  • 為龍舟技術改進提供借鑑 五人龍從廣東走向世界
    看點多多的五人龍舟比賽,可以說是中國競技民俗的代表,憑藉自身的魅力,近些年來得到越來越多龍舟人的喜愛,也逐步從廣東走向世界,為中國龍舟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參考。  據了解,五人龍舟比賽一直是廣東特有的龍舟比賽形式,和標準龍舟、傳統龍舟明顯不同的是。顧名思義,五人龍舟是由五名劃手組成,隊員依靠耐力和精湛技術獲取勝利。
  • 端午節手工,很酷的紙箱龍舟
    端午節有一項重要的活動,龍舟競渡。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這個傳說後來就演變成為各地民間一項重要的端午節活動。
  • 你知道龍舟,可知道珠三角的這種「網紅」五人龍舟嗎?
    而今年,因為疫情、出於安全考慮,許多文化活動取消,龍舟賽事也暫時休賽。幾個小時後,夕陽的餘暉下,小鎮的大叔們坐上輕巧的五人龍舟,開始了揮汗如雨的日常划龍舟練習。這是這個位於佛山市順德區的小鎮不尋常和常見的畫面,寧靜而充滿生機,平靜而激情澎湃。清澈的沙良河上,清潔船和龍舟擦肩而過,美好的環境為體育運動奠定了基礎。
  • 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內容資料 端午節黑板報資料端午節的詩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手抄報圖片內容資料 端午節黑板報資料端午節的詩句 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大街小巷隨處可以嗅到粽子的氣息,商家將五花八門粽子禮品做成海報,張貼在櫥窗外;小胡同裡,爺爺奶奶都在親手包製粽子等著孩子們回家品嘗;就連網絡上也開始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南   原標題
  • 明清端午節俗:北方避毒與遊賞 南方避瘟與競渡
    南方端午的避瘟與競渡  明清南方端午節俗主要有避瘟與競渡。首先看端午避瘟去毒的節俗,明代南京,五月五日,同樣有各種避毒措施,家家庭院懸道士朱符,人人佩戴五色絨線符牌,門戶上用絲縷系一個獨蒜,並用彩帛、通草製作五毒物:虎、蛇、蠍、蜘蛛、蜈蚣,然後連綴於大艾葉上,懸掛於門。
  • 風景這邊獨好!成群紅嘴鷗伊通河畔「歇腳」
    每年的深秋時節長春市伊通河的水面上都會有一群紅嘴鷗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