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羚網訊(記者 祁宗珠)6月18日、19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管護員在海拔4500多米的雅達湖附近拍攝到兩隻中白鷺活動的影像。鳥類學專家分析,中白鷺在三江源腹地的長江源園區活動屬首次記錄,這也是中白鷺這一物種分布的最高海拔紀錄。
6月18日一大早,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勒池村牧民才仁加,把家裡的200多頭犛牛放到了牧草豐茂的雅達湖附近。當天中午,當他回到牛群附近時,突然看到一隻白色水鳥在藏羚羊、斑頭雁等動物周邊走動。
「是白鶴嗎?」為了不打擾它們,才仁加坐在草地上開始觀察拍照。只見一隻「白鶴」從眼前兩三百米遠的一處高坡上緩緩走下。不多時,它走進淺水區的多個水塘覓食。
次日上午,雅達湖附近天氣變陰,視線模糊,但這樣的天氣絲毫不影響「白鶴」活動。「它們站在水裡拍打翅膀,快中午的時候,還站在水裡低著頭捕魚。」才仁加說,前一天,他只看到一隻「大鶴」,而19日上午,他看到了兩隻。
20日下午,才仁加再次趕到雅達湖附近,準備觀察記錄更多關於這兩隻水鳥的特徵時,它們已經離開了。此後,他再也沒觀測到兩隻「白鶴」的蹤跡。
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局長尕塔說,生態管護員在長江源園區拍攝的兩隻白色水鳥在當地比較少見,很多生態管護員在當地只見過黑頸鶴,所以會把白色的兩隻較大的水鳥當做「白鶴」,但很多生態管護員表示,這種水鳥之前從未見過。
6月23日,青藏高原鳥類學專家、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副研究員李來興介紹,生態管護員在長江源園區拍攝到的兩隻水鳥,與大白鷺相似,但有別於大白鷺,它的嘴比大白鷺短,眼先裸露部分呈綠黃色,不是大白鷺的藍綠色,所以是中白鷺。
中白鷺在秦嶺以南,特別是長江流域分布較多,在青藏高原一般屬於迷鳥(因為一些惡劣的天氣原因而改變路線迷路的鳥),所以不常見到。李來興判斷,這兩隻中白鷺應該是沿著通天河逆行而上,深入到青藏高原三江源區的。
中白鷺在青藏高原的觀測記錄十分稀少(青海祁連、青海湖曾有記錄),這也是生態管護員極少觀測到的原因。李來興說,此次在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觀察記錄中白鷺活動影像屬於首次,這也是中白鷺這一物種分布的最高海拔紀錄。
【來源:青海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