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人士在瀾滄江源區首次直接拍攝到猞猁影像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生態人士在瀾滄江源區首次直接拍攝到猞猁影像

2017-07-27 15:05:55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2017年07月27日 15:05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新華社西寧7月27日電(記者李亞光)近日,在瀾滄江源頭地區開展的一項生態本底調查活動中,來自雲南的一位自然科學愛好者首次直接目擊並拍攝到當地的猞猁影像。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委書記張琨明介紹,20日,來自中、美、英、法等國的17支隊伍、共54名隊員齊聚位於瀾滄江源頭地區的囊謙縣,開展當地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生態本底調查活動。除各界相關專家外,此次調查還邀請多位民間自然科學愛好者參與其中,以探索全民共享、社會廣泛參與的公民自然科學新模式。

  21日,來自雲南的自然科學愛好者張程皓在一處高山灌木叢中目擊並拍攝到猞猁影像。參與此次調查的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呂植說,猞猁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此前,我國三江源地區尚無人類直接捕捉到猞猁影像的記錄,僅有無人紅外相機拍攝資料,數量較為匱乏。

  據了解,在數日野外調查中,隊員們在當地拍攝到猞猁、白唇鹿、藏原羚等15種獸類,其中不少都被列為瀕危物種,其間還有多次雪豹目擊記錄。此外,隊員們還在當地發現廣布紅門蘭、狹葉五加等222種植物。呂植說,一系列記錄、分析結果足以說明,瀾滄江源頭地區生態狀況良好、原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地之一。

  長期在三江源地區進行野外實地調研的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負責人趙翔告訴記者,此次調查還觀測到大鵟、金雕、紅隼、藏鵐等93種珍稀鳥類。作為瀾滄江源頭的主要林區之一,囊謙鳥類廣布從側面反映出當地植被覆蓋率較高、涵水能力較強,對整個流域的生態貢獻較大。

  趙翔說,由於不少野生動物對人類的警覺程度很低,隊員們在此次調研時可以最大限度靠近,長時間觀察它們的行為和習性,同時拍攝到清晰、珍貴而震撼的影像,對於後續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決定了動物對人類的反應,這一現象折射出當地牧民極高的生態保護意識。」中國知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說:「囊謙是瀾滄江、湄公河的孕育、發祥之地,每一位牧民對當地生態的守護都可能使下遊直接受益。」

相關焦點

  • 新疆阿爾泰山首次拍攝到猞猁一家三口活動影像
    近日,新疆阿爾泰山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畫面中兩隻小猞猁一前一後在山間行走,很快猞猁媽媽出現在鏡頭中,它不時抬頭張望,最後朝山林深處走去。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福海分局森林保護科幹部 楊文超:猞猁是一種白天休息,晚上出去覓食的動物,所以兩次都是夜間拍攝到的。猞猁還是一種離群獨居的動物,所以我們這次能拍到三隻猞猁在一起是比較罕見的。
  • 首次!紅外像機在南甕河溼地拍到猞猁狩獵狍子影像
    【原標題】「中國最北溼地」:首次發現猞猁狩獵狍子影像11月18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發現猞猁狩獵狍子影像
    「中國最北溼地」裡首次拍到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劉曙光供圖中新網大興安嶺11月18日電(劉曙光 霍超 姜輝)18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遠紅外攝像機首次在「中國最北溼地」拍到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
  • 中國首次成功拍攝到猞猁捕食獵物的圖像
    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23日電(記者於嘉)中國野生動物學專家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內的賽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功拍攝到兩隻猞猁在野外捕食獵物的圖像。據介紹,這是中國首次利用自動照相設備拍攝到的猞猁野外生存的影像資料。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來源:中國新聞網紅外監測相機拍攝到的大熊貓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8月10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大熊貓國家公園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並通過微波鏈路、電信4G鏈路實時傳回茂縣土地嶺監測中心數據平臺,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這是2002年啟動全國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以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攝到猞猁捕食狍子畫面
    11月18日,黑龍江省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狩獵狍子的影像。  據工作人員介紹,影像中的猞猁體長將近一米,正在進食狍子,狍子的頭部已經被咬斷。猞猁屬於貓科,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屬於中型的猛獸。
  • 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西安10月24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24日從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悉,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今年8月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這是該保護區建立十六年來首次,也是鎮安轄區內近四十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卜書海鑑定,今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金錢豹的身影。
  • 雪豹、棕熊、黑頸鶴……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公布大批珍稀動物影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位於青海省境內的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地,也是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近日,長期在當地進行野生動物研究的科研團隊公布了一批拍攝於今年的野生動物畫面。眾多珍稀物種紛紛亮相,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見證。
  • 吉林大興溝林區首次拍攝到野生東北虎實體影像
    視頻來源:新華社(00:05)新華社12月3日消息,記者從吉林長白山森工集團了解到,這是大興溝林區首次拍攝到的野生東北虎實體影像,也是該林區第二次發現東北虎蹤跡。據該視頻顯示,拍攝時間為2020年11月30日3時19分,拍攝地點為託盤林場17林班11小班與16林班18小班交界處,距離場部約1200米。
  • 40年來首次!陝西一自然保護區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陝西省鷹嘴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視頻影像中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這是陝西省鎮安縣轄區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 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員拍攝到雪豹活動影像
    劉雨珊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9日電 (殷琳 劉雨珊 徐俊泉)9日,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員整理最近出外巡山拍攝的資料時,發現無意中拍攝到大量珍稀野生動物的視頻資料。劉雨珊 攝監測員的紅外攝像機拍攝的影像資料裡,視頻裡一隻雪豹正在活動範圍內巡視,並時不時在巖石上留下標記,一對豺正在通過嗅聞的方式進行覓食,一隻在夜間出沒的猞猁正在追蹤獵物的蹤跡。另外在雪峰上,一群巖羊正在雪中進行覓食。這些動物沒有被驚擾到,看似悠閒自然。
  • 陝西一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劉彤)▲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中新網西安10月24日電陝西省鷹嘴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視頻影像中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這是陝西省鎮安縣轄區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 四川白玉縣:紅外相機拍到猞猁活動影像
    紅外相機拍到的猞猁。白玉縣自然保護區提供中新網成都4月17日電 (劉忠俊 徐平波 鄭天才)記者17日從四川省白玉縣自然保護區管理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近期對火龍溝保護區收回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整理時,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以及多種動物活動清晰影像,保護地生物多樣性價值進一步體現。
  • 商洛鎮安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近日,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今年8月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這是該保護區建立16年來首次,也是鎮安轄區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卜書海鑑定,今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金錢豹的身影。從照片上顯示,這是一隻成年健康的金錢豹,拍攝地點在保護區核心區鷹嘴石,海拔2500米左右。金錢豹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帶。它形狀似虎,但是體形比虎略小,全身布滿圓形或橢圓形的黑色斑點。金錢豹作為頂級掠食者,是生態質量的指示性物種,它們的遷移、定居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地區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
  • 青海西寧首次監測到雪豹怎麼回事 雪豹長什麼樣子
    中新社西寧4月1日電 (孫睿)「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崑崙山脈一直是雪豹潛在的分布區,但由於目前調查的力度不夠,所以這一次茫崖市攝影家協會在崑崙山脈祁曼塔格山地區首次記錄到雪豹活動畫面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對於後期調查研究雪豹分布也是很有意義的。」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連新明4月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 四川甘孜拍到猞猁活動清晰影像,性情兇猛狡猾
    4月17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甘孜州白玉縣政府新聞辦獲悉,該縣自然保護區管理服務中心近期取回2019年10月在火龍溝保護區內紅外相機監測數據,發現多種動物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活動清晰影像。↑猞猁在雪地上據圖像初步分析顯示,該地區野生動物分布密集,種類較多,除常見的林麝、馬麝、巖羊、鬣羚、水鹿、豹貓、白馬雞、血雉、黃喉雉鶉、雪鶉、黃喉貂、高原兔、松鼠等品種外,金錢豹、猞猁、狼(群)的活動都比較頻繁,據周圍群眾介紹,還發現雪豹繁殖的窩點,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極高。
  • 陝西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朱䴉影像
    中新網西安12月20日電 (記者 阿琳娜 通訊員 曹慶)記者2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獲悉,近日在佛坪縣城以北校場壩附近的椒溪河道,有市民拍攝到三隻朱䴉活動的影像,這是佛坪縣城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朱䴉停留的影像,這也是佛坪境內連續三年發現朱䴉,實證了近年野化放歸的朱䴉已逐步擴大棲息範圍
  • 白玉縣紅外相機拍到猞猁清晰影像 外表溫順實際性情兇猛
    4月17日,記者從白玉縣火龍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服務中心獲悉,管理服務中心近期取回2019年10月在火龍溝保護區內紅外相機監測數據,發現多種動物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活動清晰影像,保護地生物多樣性價值得到進一步體現。
  • 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近日,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今年8月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這是該保護區建立十六年來首次,也是陝西商洛鎮安轄區內近四十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卜書海鑑定,今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金錢豹的身影。從照片上顯示,這是一隻成年健康的金錢豹,拍攝地點在保護區核心區鷹嘴石,海拔2500米左右。金錢豹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帶。它形狀似虎,但是體型比虎略小,全身布滿圓形或橢圓形的黑色斑點。金錢豹作為頂級掠食者,是生態質量的指示性物種,它們的遷移、定居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地區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
  • 甘肅阿克塞境內首次拍攝到四隻野生雪豹同框畫面
    新京報訊甘肅省阿克塞縣自然資源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此前安放在祁連山末端的紅外相機於近日收回,首次拍攝到4隻雪豹同框的的珍貴畫面,世界自然基金會雪豹項目負責人表示,這是在保護區外第一次拍攝數量最多的雪豹同框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