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位於青海省境內的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地,也是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近日,長期在當地進行野生動物研究的科研團隊公布了一批拍攝於今年的野生動物畫面。眾多珍稀物種紛紛亮相,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成果的見證。
在這批拍攝於今年的野生動物視頻中,包括了金錢豹、雪豹、棕熊,猞猁等眾多珍惜物種。種類繁多的動物,呈現了一個繽紛多彩的動物王國,再次印證了三江源地區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完整程度。長期在三江源地區從事野生動物研究工作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豐富的野生動物觀測結果體現出現在的三江源地區是一個非常穩定、健康、完整的生態系統。
良好的生態環境,得益於當地持續的生態保護。在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環保局的監測大廳裡正在不斷切換實施監控畫面。這些畫面來自隆寶黑頸鶴保護區、長江上源通天河峽谷等眾多生態重點監控區域。工作人員通過高新技術對環境敏感地區進行實時保護。其中僅當地環保部門的投入就超過一千九百萬。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局長多加介紹,藉助多部門視頻平臺,現在已建立五十多個視頻監督點位,「我們坐在房子裡頭,可以全流域監管這個事 。一個看野生動物有沒有什麼幹擾,有沒有被盜獵 ;另一個方面 , 我們從生態平衡的角度 ,監測玉樹的生態達到什麼水平。」
在三江源地區,除了遠程的高科技保護措施,還有踏遍山山水水的生態管護員。在瀾滄江源區域內的雜多縣昂賽鄉,管護員正騎著摩託車進山巡邏。而在車輛難行的地方,他們還要步行翻山。這些管護員每個月要巡山七八次。在盜獵已不常見的今天,撿拾垃圾、觀測並記錄下沿途遇到的巖羊和雪豹等動物出沒的位置和數量,成為他們工作的常態。每年,每個管護員可以獲得21600元的收入。這些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在為這些本地藏族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對身邊生態環境的保護熱情。
園區內的每個鄉政府同時也是管護站,在推動生態管護工作的同時,也加強了基層組織的建設 。瀾滄江源區國家公園管委會的牟永紅告訴記者,「咱們的黨建各方面 ,有了管護員工作也就有了抓手 。基層組織凝聚力起到了很大的凝聚作用。」
通過多種措施的保護,如今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正不斷擴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今年,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建設已近尾聲,正在接受國家相關部門驗收。(總臺央視記者 王寧 邵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