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新華社成都8月10日電(記者 餘裡)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拍到野生大熊貓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生態廊道內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
8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對外發布消息稱,位於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8月6日、8日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並通過微波鏈路、電信4G鏈路實時傳回茂縣土地嶺監測中心數據平臺。這是在全國建設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四川土地嶺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茂縣首次拍攝到兩隻野生大熊貓寶寶
前兩天,茂縣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通過紅外線設備兩次拍攝到大熊貓的身影啦兩段影像拍攝到的時間僅間隔兩天這也是茂縣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通過紅外線設備拍攝到大熊貓身影據悉,拍攝到第一段視頻的是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37號紅外感應相機,該相機位於公園茅香坪小山梁子。8月6日下午18:30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相機拍攝畫面中。8月8日凌晨3:20左右,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青草坡)22號紅外感應相機再次拍攝到大熊貓。據工作人員判定:兩隻大熊貓個體健康,可能是出來覓食,均屬於土地嶺大熊貓AB走廊建設帶的岷山山系A種群。
-
大熊貓國家公園,國寶的家
為讓大熊貓在一片完整、連續和更為廣闊的家域永續繁衍,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地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縱橫五大山系覆蓋大部分野生大熊貓種群及其棲息地。大熊貓國家公園是我國首批以單一物種為核心在其主要棲息地整合設立的國家公園。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國家公園範圍內棲息有約1631隻野生大熊貓。
-
四川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據了解,8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消息稱,位於四川省茂縣境內的土地嶺大熊貓被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
-
視頻丨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
,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活動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資源管理科潘全任介紹,在本次收回的同一批次紅外相機影像資料中,還發現川金絲猴、羚牛、中華斑羚、黑熊、紅腹錦雞等其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有毛冠鹿、小麂等常見食草動物活動的影像。
-
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
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管護站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8日電 (阿琳娜 曹慶)記者8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皇冠山片區工作人員近日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活動影像。
-
大熊貓國家公園:太白山冰凌溝野生大熊貓首回歸
中新網西安6月26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李圓圓)記者26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太白山管理分局的野外調查隊員在太白山海塘河冰凌溝,海拔2400米的地方布設紅外相機時,偶遇一隻亞成體野生大熊貓,這是自2015年該區域的大熊貓消失後,5年時間裡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證了大熊貓在冰凌溝的回歸。這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試點以來,加強棲息地恢復取得了明顯成效。
-
德陽首次拍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
這是綿竹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也是德陽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視頻中,只見大熊貓屁股肥碩身材健壯,在竹林中悠然「散步」,行至半途又停下腳步左右觀察,或「欣賞」林間美景,或「品嘗」竹子美味,其憨態可掬的模樣惹人憐愛。「這是綿竹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也是德陽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說明該區域大熊貓生存狀態良好,保護區內的植被和生態環境都得到明顯改善。」
-
四川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通過紅外相機拍到大熊貓身影
央視新聞8月10日消息,近日,位於四川阿壩茂縣土地嶺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通過紅外相機兩次拍攝到大熊貓身影,時間間隔僅兩天,這也是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通過紅外線設備拍攝到大熊貓身影。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18:40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8月8日凌晨3:20左右,在公園內青草坡的22號紅外相機再次拍到大熊貓,這隻熊貓似乎對相機很感興趣,不時湊近嗅聞相機。據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兩隻大熊貓個體健康,均屬於土地嶺大熊貓AB走廊建設帶的岷山山系A種群。
-
大熊貓國家公園 綿竹管理總站掛牌
□王虹 本報記者 李鵬飛 文/圖 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綿竹管理總站掛牌成立據悉,大熊貓國家公園是由國家批准設立並主導管理,以保護大熊貓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區域。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是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於推進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德陽市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595平方公裡,綿竹市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385平方公裡。
-
四川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通過紅外相機拍到大熊貓身影
近日,位於四川阿壩茂縣土地嶺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通過紅外相機兩次拍攝到大熊貓身影,時間間隔僅兩天,這也是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通過紅外線設備拍攝到大熊貓身影。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18:40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到石棉縣調研大熊貓國家公園棲息地修復和拖烏山廊道建設工作
12月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龔繼恩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行到石棉縣調研大熊貓國家公園棲息地修復和拖烏山廊道建設工作。調研組一行實地查看了拖烏山廊道規劃建設點和孟獲城大熊貓野化適應場,聽取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石棉縣管護總站負責人的詳細講解。隨後到孟獲城管護站,與監測人員進行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最後召開專題座談會。
-
大熊貓國家公園拍到2隻野生大熊貓同框畫面,或正在求偶玩耍
11月13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日前,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雪寶頂片區最新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多個相機點位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尤其在虎牙區域的一個相機點位上,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對雌雄大熊貓同框的畫面。
-
四川茂縣土地嶺首次通過紅外相機拍到野生大熊貓
8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對外發布,位於四川茂縣境內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據悉,這也是茂縣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大熊貓國家公園:見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界貢獻
遵循大熊貓生存繁衍習性,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整合投入資金約46億元,科學有序地實施了重要棲息地恢復、生態廊道建設、科研監測等多項工程,大熊貓棲息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棲息地面積逐步擴大。各地開展的大熊貓野生種群及棲息地動態監測,逐步構建了大熊貓種群監測評估體系,建立起大熊貓種群遺傳檔案資料庫。地處我國腹心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是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兩屏三帶」的關鍵區。
-
陝西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拍到金錢豹活動影像
近日,位於陝西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管理分局皇冠管護站的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了金錢豹活動的視頻。這是在這一區域首次拍到金錢豹活動的視頻。這段畫面的拍攝時間是2020年4月23日19點55分,視頻中,一隻金錢豹背向鏡頭朝遠處走去,邊走邊四處張望,身上的銅錢斑紋非常明顯。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管理分局皇冠管護站工作人員 潘全任:從視頻和照片上看這是一隻健壯的金錢豹,從鏡頭的左後方進入相機的視野,向遠處上坡位走去,當即將走出視線時,它停下嗅聞地面或凝視。
-
陝西漢中:紅外相機再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等珍稀動物影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在陝西漢中留壩縣,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回收布設的紅外相機時,發現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羚牛、 金絲猴、 林麝等珍稀野生動物的畫面。這一段野生大熊貓的影像,是布設在陝西桑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紅外相機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