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拍到野生大熊貓

2020-08-11 中國吉林網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8月8日凌晨3點20分左右,在公園內青草坡的22號紅外相機再次拍到大熊貓,這隻熊貓似乎對相機很感興趣,不時湊近嗅聞相機。

據悉,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境內,是大熊貓虎牙和九頂山兩大種群的結合部,也是岷山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南北往來的唯一通道。

土地嶺野外監測系統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修復項目一期的建設內容之一,總投資約480萬元,建成於2018年12月,實現了對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棲息地進行24小時不間斷無障礙監控。

通過使用動態監視監測系統功能,對大熊貓棲息地中動物的遷移、活動、繁衍等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同時也可以對進出監測區域內的人、車進行監測,起到預防偷獵,保護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的目的。另外,還對監測區域進行有效的林區防火監控。

大熊貓國家公園茂縣片區面積102493公頃,目前已開展大熊貓走廊帶植被恢復和保育,新建大熊貓棲息地管護監測站、紅外監測系統及數據平臺遙感監測系統。目前公園內安裝了120臺紅外相機,實現了超短波實時傳輸。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8月10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大熊貓國家公園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並通過微波鏈路、電信4G鏈路實時傳回茂縣土地嶺監測中心數據平臺,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這是2002年啟動全國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以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新華社成都8月10日電(記者 餘裡)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生態廊道內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
    8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對外發布消息稱,位於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8月6日、8日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並通過微波鏈路、電信4G鏈路實時傳回茂縣土地嶺監測中心數據平臺。這是在全國建設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四川土地嶺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到石棉縣調研大熊貓國家公園棲息地修復和拖烏山廊道建設工作
    12月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龔繼恩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行到石棉縣調研大熊貓國家公園棲息地修復和拖烏山廊道建設工作。調研組一行實地查看了拖烏山廊道規劃建設點和孟獲城大熊貓野化適應場,聽取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石棉縣管護總站負責人的詳細講解。隨後到孟獲城管護站,與監測人員進行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最後召開專題座談會。
  • 大熊貓國家公園:太白山冰凌溝野生大熊貓首回歸
    中新網西安6月26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李圓圓)記者26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太白山管理分局的野外調查隊員在太白山海塘河冰凌溝,海拔2400米的地方布設紅外相機時,偶遇一隻亞成體野生大熊貓,這是自2015年該區域的大熊貓消失後,5年時間裡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證了大熊貓在冰凌溝的回歸。這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試點以來,加強棲息地恢復取得了明顯成效。
  • 四川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通過紅外相機拍到大熊貓身影
    央視新聞8月10日消息,近日,位於四川阿壩茂縣土地嶺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通過紅外相機兩次拍攝到大熊貓身影,時間間隔僅兩天,這也是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通過紅外線設備拍攝到大熊貓身影。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18:40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8月8日凌晨3:20左右,在公園內青草坡的22號紅外相機再次拍到大熊貓,這隻熊貓似乎對相機很感興趣,不時湊近嗅聞相機。據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兩隻大熊貓個體健康,均屬於土地嶺大熊貓AB走廊建設帶的岷山山系A種群。
  • 大熊貓國家公園:見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界貢獻
    遵循大熊貓生存繁衍習性,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整合投入資金約46億元,科學有序地實施了重要棲息地恢復、生態廊道建設、科研監測等多項工程,大熊貓棲息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棲息地面積逐步擴大。各地開展的大熊貓野生種群及棲息地動態監測,逐步構建了大熊貓種群監測評估體系,建立起大熊貓種群遺傳檔案資料庫。地處我國腹心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是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兩屏三帶」的關鍵區。
  • 四川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通過紅外相機拍到大熊貓身影
    近日,位於四川阿壩茂縣土地嶺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通過紅外相機兩次拍攝到大熊貓身影,時間間隔僅兩天,這也是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通過紅外線設備拍攝到大熊貓身影。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18:40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國家公園,國寶的家
    為讓大熊貓在一片完整、連續和更為廣闊的家域永續繁衍,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地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縱橫五大山系覆蓋大部分野生大熊貓種群及其棲息地。大熊貓國家公園是我國首批以單一物種為核心在其主要棲息地整合設立的國家公園。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國家公園範圍內棲息有約1631隻野生大熊貓。
  • 大熊貓國家公園拍到2隻野生大熊貓同框畫面,或正在求偶玩耍
    11月13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日前,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雪寶頂片區最新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多個相機點位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尤其在虎牙區域的一個相機點位上,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對雌雄大熊貓同框的畫面。
  • 國家公園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範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 作為中國的特有物種,大熊貓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川陝甘三省,活動區域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0.3%。
  • 視頻丨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
    ,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活動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資源管理科潘全任介紹,在本次收回的同一批次紅外相機影像資料中,還發現川金絲猴、羚牛、中華斑羚、黑熊、紅腹錦雞等其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有毛冠鹿、小麂等常見食草動物活動的影像。
  •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範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   作為中國的特有物種,大熊貓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川陝甘三省,活動區域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0.3%。
  • 四川茂縣土地嶺首次通過紅外相機拍到野生大熊貓
    8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對外發布,位於四川茂縣境內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據悉,這也是茂縣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四川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據了解,8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消息稱,位於四川省茂縣境內的土地嶺大熊貓被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
  • 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管理總站掛牌成立
    餘昆 四川在線記者 徐登林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管理總站在汶川縣林草局掛牌成立。經調查,汶川境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植物4000餘種,鳥類208種,獸類96種。全國第四次大熊貓野外調查汶川境內野生大熊貓48隻。
  • 茂縣首次拍攝到兩隻野生大熊貓寶寶
    前兩天,茂縣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通過紅外線設備兩次拍攝到大熊貓的身影啦兩段影像拍攝到的時間僅間隔兩天這也是茂縣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通過紅外線設備拍攝到大熊貓身影據悉,拍攝到第一段視頻的是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37號紅外感應相機,該相機位於公園茅香坪小山梁子。8月6日下午18:30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相機拍攝畫面中。8月8日凌晨3:20左右,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青草坡)22號紅外感應相機再次拍攝到大熊貓。據工作人員判定:兩隻大熊貓個體健康,可能是出來覓食,均屬於土地嶺大熊貓AB走廊建設帶的岷山山系A種群。
  • 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如何留下最後的庇護所
    為此,試點期間,原有82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打破行政區劃重新整合,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有機組成部分;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監測,掌握野生動植物種群的基本情況和變化趨勢,完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機制;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河湖和溼地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強化對國家公園範圍內自然生態系統的全面修復與保護……為改善現有大熊貓棲息地斑塊間的連通性
  • 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
    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管護站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8日電 (阿琳娜 曹慶)記者8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皇冠山片區工作人員近日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活動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