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如何留下最後的庇護所

2020-10-31 中國青年網

國寶大熊貓 周孟棋攝/光明圖片

2018年,大熊貓「琴心」被放歸大熊貓國家公園龍溪—虹口片區。何海洋攝/星球研究所/光明圖片

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社區南入口 郝立藝攝/光明圖片

翻越山脊的臥龍調查小分隊 林紅強攝/光明圖片

【生態聚焦·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大熊貓,一種至少生存在地球上800萬年的物種,數十萬年前曾遍布我國,足跡北達北京周口店,南抵越南、緬甸邊境。在度過漫長而殘酷的冰河期後,大熊貓的棲息地急劇萎縮,野生種群退蔽至邛崍山、岷山、秦嶺、大小相嶺和涼山,五大山系成為它們最後的庇護所。隨著氣候變化和人為活動影響的加劇,棲息地碎片化又在嚴重威脅大熊貓的野外生存,野生大熊貓被割裂成33個孤立種群,部分微小種群存在極高的滅絕風險。

2016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一場由國家主導,關於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最高級別的保護就此拉開序幕。

在這裡,受到保護的不只是大熊貓

保護好野生大熊貓最後的庇護所,是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初衷。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向可文介紹,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佔地約2.7萬平方公裡,地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覆蓋了大部分野生大熊貓種群及其棲息地。

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試點區內有野生大熊貓1631隻,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87.50%;大熊貓棲息地面積18056平方公裡,佔全國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的70.08%。「這裡還生活著雪豹、川金絲猴、綠尾虹雉、朱䴉、珙桐、紅豆杉等8000多種野生動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具有全球意義的保護價值。」向可文強調。

試點以加強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為基礎,旨在維護一個更大範圍的整體生態平衡。為此,試點期間,原有82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打破行政區劃重新整合,成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有機組成部分;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和監測,掌握野生動植物種群的基本情況和變化趨勢,完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機制;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河湖和溼地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強化對國家公園範圍內自然生態系統的全面修復與保護……

為改善現有大熊貓棲息地斑塊間的連通性,促進大熊貓不同種群間的基因交流,試點區整合投入近46億元,在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生態廊道、重要棲息地恢復等方面實施多項修復和治理工程,大熊貓的生存環境明顯改善,棲息地面積逐步擴大。與此同時,大熊貓的傘護效應也讓試點範圍內的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臥龍,大熊貓監測與保護的領跑者

1978年,全球首個大熊貓野外生態觀測站「五一棚」在四川臥龍建立,此後,眾多身影從這裡出發,將大熊貓保護研究的薪火擴散至大熊貓分布的所有區域。從野外追蹤研究到人工圈養繁育,從野化放歸到棲息地保護,從野外監測到個體精細化管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為大熊貓保護事業奉獻著智慧與力量,揮灑著青春和汗水。

40餘年積澱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讓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片區的工作人員訓練有素,堅韌而專業。施小剛,木江坪保護站站長,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與同事在野外巡護和監測。

2018年開始的新一輪大規模調查,涉及1032平方公裡的大熊貓棲息地,每2平方公裡設置一個調查網格,目前已經完成全部工作量的4/5,收集到野生大熊貓10天以內的新鮮糞便等樣品183份。「通過收集大熊貓新鮮糞便提取DNA,可以在分子水平識別個體,確定同一個體在不同季節、年份活動範圍的變化,了解其種群擴散機制和劃定巢域。同時,將宏觀監測與微觀分析相結合,有利於獲得野生大熊貓活動長期、精確的監測數據,確定其群體的個體數量、性別比例,從而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親子鑑定和種群遺傳結構評估等,為野化放歸個體的選擇提供指導。」施小剛介紹。

近幾年,令人欣喜的消息相繼傳來: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臥龍132平方公裡的雪豹棲息地內,至少生存著26隻雪豹,分布密度居全國之首。當地「一母帶三崽」的雪豹影像一經公布,便在國內外獲得空前關注。2018年,銷聲匿跡已久的金錢豹王者回歸,再次為臥龍這片土地增添了勃勃生機與無限希望。

「未來,臥龍將以『大熊貓+雪豹』雙旗艦物種地、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理想地、穩定健康的大熊貓棲息地、山地雪豹種群的核心保護地新面貌,向世界展示一個資源優勢明顯、統籌整合良好、保護卓有成效、具有世界眼光的臥龍。」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段兆剛如此勾勒臥龍的發展前景。

生態廊道,讓相互隔絕的小種群交流起來

打開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區地圖,最南端的雅安尤其引人注目,該市41.3%的行政區面積約6219平方公裡被劃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佔整個試點區的23%。其中,核心保護區4668平方公裡,一般控制區1551平方公裡,包括17個自然保護地和13個管理機構,涉及寶興、天全、蘆山、滎經、石棉5個縣和29個鄉鎮、70個行政村,可謂試點區涉及面積最大、縣份最多、佔比最大的市(州)。

更重要的是,雅安如同一條生命廊道,把「張想」等南來北往的大熊貓緊密聯繫在一起。

2011年8月20日,大熊貓「張想」出生於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的半野化環境。兩個月後,她隨媽媽搬到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參與圈養大熊貓二期野化培訓項目。2013年11月6日,「張想」在四川慄子坪自然保護區被放歸自然,成為我國野化放歸的第一隻雌性大熊貓。2016年4月,通過拖烏山生態廊道,她開始向相鄰的涼山冶勒自然保護區移動,隨後跨越108國道到達小相嶺山系石灰窯大熊貓小種群區域。紅外相機記錄表明,「張想」成功完成了兩個相對獨立局域種群間的遷徙,成為第一隻被發現跨保護區活動的放歸大熊貓。

2020年8月6日和8日,在四川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再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研究表明,偶然的個體交流就能極大地促進兩個孤立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顯然,生態廊道建設能有效降低小種群滅絕的風險。」據向可文介紹,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展以來,先後完成了黃土梁、土地嶺、拖烏山和108國道秦嶺隧道等9條大熊貓走廊帶和7處野生動物通道建設,恢復植被128.5平方公裡,為大熊貓相互隔離的小種群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

「黨老師,我們希望與您一起保護大熊貓」

在陝西漢中佛坪縣城的108國道旁,有一座秦嶺人與自然博物館。走進大門,迎面矗立著一個巨大的禿鷲標本,展翅而立,迎接八方來客。在兩層共800多平方米的博物館內,標本、展板和模擬生境活靈活現地展示著大熊貓、羚牛、金絲猴、朱䴉、紅腹錦雞等珍稀野生動物標本,以及眾多昆蟲和植物標本,可謂秦嶺地區生物資源的縮影。

2020年9月13日,來自佛坪中學的數十名同學剛步入博物館,講解老師、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高級工程師黨高弟就拋出了一個問題:「頭是最重要的部位,大多數鳥類都把最漂亮的裝飾長在頭頂,向同類展示魅力,向異類展示實力。但是,為什麼禿鷲的頭頂是光禿禿的呢?」

同學們睜大眼睛,豎起耳朵,靜靜地等待答案。

「這是一種生存的智慧。」黨高弟故意停頓了一下,賣了個關子:「禿鷲是食腐動物,經常需要把頭伸進其他動物屍體的腹腔內獲取食物,如果頭部長有羽毛或其他裝飾物,就容易將腐肉帶出來掛在頭上,導致氣味四散,引來其他搶食者。而且,這樣也容易沾染病菌,造成感染。」

「原來如此!」同學們恍然大悟。

「黨老師把深奧的科學道理講得生動易懂,其中貫穿了他幾十年的工作感悟,更飽含著他對秦嶺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課後,九年級學生何柏雅說。

今年8月,黨高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厚厚一本《行知秦嶺》,那是學生們的研學成果。扉頁上,參與研學的同學寫道:「黨老師,我們希望與您一起保護大熊貓,保護秦嶺,保護大自然」「一生銘記守護華夏父親山的這些無名英雄」……

陝西佛坪地處大熊貓國家公園秦嶺片區,是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地。這裡被列為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秦嶺大熊貓野外研究基地和陝西師範大學野外教學實驗基地,每年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研學團隊五六十場次。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辦公室的牆上,醒目地掛著2020年的任務清單:組織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相關知識、政策、法律進社區活動,繼續探索社區共建共管和生態脫貧幫扶機制,接待自然體驗和生態探秘活動不得少於1500人……顯然,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一部分,佛坪在自然教育中將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建設入口社區,消除「富饒的貧困」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涵蓋的152個鄉鎮12.08萬常住人口,現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對自然資源依賴度較高,經濟產業結構單一,社區收入水平總體偏低,普遍存在「富饒的貧困」現象。打造公園與社區利益共同體,建設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既是地方發展的現實需求,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社區建設的主要任務,更是破解「保護與發展」難題的關鍵。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自然教育、生態遊憩、生態體驗,將基礎服務設施布局在公園外,形成『園內遊、園外住』模式,不僅有利於原住民產業轉型增加收入,更有利於地方政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向可文指出。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發展村曾是「靠山吃山」的典型。這裡森林覆蓋率為97.5%,原大相嶺自然保護區、原龍蒼溝國家森林公園環抱村莊,劃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區域不僅是大熊貓等野生動物的家園,還有很多原住居民,公園外圍的臨界區域也分布有不少村莊,村民的生產生活半徑時常深入到國家公園腹地。2017年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後,滎經縣近50%的土地被劃入試點區,其中不乏礦山和水電項目。「礦山和水電紛紛退出後,必須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剛好成為產業轉型的一大契機,我們決定通過打造南入口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業。」滎經縣副縣長黃雄說。

像滎經縣一樣,結合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各級政府積極開展退耕還林,認真落實生態補償,大力發展特色林產業,鼓勵社區居民利用現有生產生活設施發展餐飲住宿等服務業,吸納社區居民參與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產業發展,努力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位於甘肅與四川交界處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分局李子壩社區,現有的政策性收入比例不斷提高,居民生活不再依賴傳統的農業和林下採集,對薪柴的依賴程度顯著降低。白水江片區的森林覆蓋率由2010年的67.9%增至2018年的87.3%,森林植被總碳儲量2556.63萬噸,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向可文舉例道。

根據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到2020年,建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包括大熊貓國家公園在內的一批國家公園即將正式設立——這意味著,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發展建設也將邁入一個嶄新階段。「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未來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將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世界自然教育和生態展示的樣板區,為世界生態保護創造中國模式、提供中國經驗、書寫中國奇蹟。」向可文對此充滿信心。(記者 張蕾 周洪雙 李曉東 通訊員 龍婷婷)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如何為野生大熊貓留下最後的庇護所
    【生態聚焦·探秘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周洪雙 李曉東 通訊員 龍婷婷大熊貓,一種至少生存在地球上800萬年的物種,數十萬年前曾遍布我國,足跡北達北京周口店,南抵越南、緬甸邊境。2016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一場由國家主導,關於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最高級別的保護就此拉開序幕。
  • 衢州傳媒網丨如何為野生大熊貓留下最後的庇護所
    2016年12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一場由國家主導,關於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最高級別的保護就此拉開序幕。在這裡,受到保護的不只是大熊貓保護好野生大熊貓最後的庇護所,是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初衷。
  • 國家林草局發布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
    國家林草局發布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各項工作有序推進10月1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情況。
  • 讓大熊貓棲息地變成生態天堂 ——寶興積極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寶興縣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自然景觀保護價值的區域已盡數納入了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佔全縣幅員面積86%,佔比居全國第一,經過近四年試點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更加美麗。,多次組織考察國內國家公園建設情況,邀請國際管理人才到寶培訓,重點培育、引進本土人才,整合各級各類資金17100萬元,積極宣傳引導,樹立先進 ,持續為公園建設營造濃厚氛圍。
  • 中國十大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都在哪兒?
    中國十大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都在哪兒?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題:新聞連結:中國十大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都在哪兒?  新華社記者高敬、安蓓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26日正式公布。我國目前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我們要留給子孫後代的珍貴自然遺產。一起來看看,這10處「寶地」都在哪兒吧!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三江源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地區。
  • 一起來認識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旗艦物種|大美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建立,使一個個珍稀物種得以被保護。今天,一起來盤點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域旗艦物種,你都認識嗎? 下圖: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藏原羚(圖片來源: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 03 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大熊貓 顧名思義,這個試點就是為保護「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而設立
  • 東北虎豹等三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展情況公布
    新華網北京10月11日電(郭香玉)10月1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了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了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展情況。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以來,我國啟動了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
  • 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入倒計時 國家林草局已啟動10個試點區評估驗收...
    中國日報8月15日電 記者8月1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展順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在組織第三方對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任務完成情況開展評估驗收,預計10月底前完成,年底將提出正式設立國家公園的建議名單。
  • 大熊貓國家公園:見證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世界貢獻
    一場由國家主導,關於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最高級別的保護就此拉開序幕。大熊貓,一種已知至少生存在地球上800萬年的物種,數十萬年前曾遍布我國,其足跡北達北京周口店,南抵越南緬甸邊境。在度過漫長殘酷的冰河期後,大熊貓棲息地急劇萎縮,其野生種群退蔽至邛崍山、岷山、秦嶺、大小相嶺和涼山……六大山系成為它們最後的「庇護所」。
  • 大熊貓國家公園,國寶的家
    體制試點方案》。一場由國家主導,關於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最高級別的保護就此拉開序幕。國寶大熊貓是中國的象徵,也是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友好交流的使者。保護好野生大熊貓最後的「庇護地」,是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初衷。
  • 林草局: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張建龍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推進座談會上強調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7月2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前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調研,聽取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推進情況匯報
  • 國家公園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我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入全新階段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供圖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僅1864隻,其中80%的大熊貓分布在四川。 為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2017年以來,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面啟動,規劃範圍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其中,成都片區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裡。
  • 「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 四年試點 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更加美麗
    川金絲猴、林麝、四川羚牛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山林間嬉戲,綠尾虹雉人工繁育科研項目成績亮眼,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1.24%,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98.1%……四年體制試點,寶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研先行、優先保護生態、社區協調發展,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更加美麗。
  •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我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入全新階段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供圖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裡,其中核心保護區1145.01平方公裡。
  • 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管理總站掛牌成立
    餘昆 四川在線記者 徐登林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管理總站在汶川縣林草局掛牌成立。經調查,汶川境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植物4000餘種,鳥類208種,獸類96種。全國第四次大熊貓野外調查汶川境內野生大熊貓48隻。
  •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出臺《大熊貓國家公園野外巡護管理辦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今天(21日)發布, 為進一步規範和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野外巡護工作,促進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管理效能。近日,經徵求四川、陝西、甘肅相關單位意見及專家評審,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印發了《大熊貓國家公園野外巡護管理辦法(試行)》。
  • 剛剛,大熊貓國家公園平武管理總站掛牌成立
    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管理分局平武管理總站掛牌成立,標誌著我縣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又邁出了重大的嶄新一步,將進一步推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改革試點在平武的各項工作落地落實。管理總站的功能主要是:負責轄區內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維護生態安全,負責轄區內以大熊貓為核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環境綜合執法工作;負責開展巡護監測、科學研究、生態體驗和科普教育,實施生態工程、保護設施建設;負責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履行轄區內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內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協調、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職責。
  •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總規劃師王鴻加來滎調研大熊貓保護工作
    9月4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總規劃師王鴻加到滎經縣調研保護地優化整合和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大熊貓國家公園調研組實地到泥巴山大熊貓走廊帶,重點了解了野外監測巡護、科研宣教等工作推進情況。王鴻加指出,泥巴山走廊帶是連接邛崍山系和大相嶺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紐帶的重要區域,加強該區域調查監測及保護管理對大相嶺大熊貓孤立小種群復壯有重要意義,保護區要加強監測該區域活動的大熊貓和棲息地狀況及其他同域動物,調查該路段及相應範圍內的人為幹擾種類、強度,通過調查數據分析評價該區域大熊貓及其他野生動物對廊道的利用情況及幹擾情況
  • 實地探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體制試點進入全新階段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供圖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裡,其中核心保護區1145.01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