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2021-01-17 澎湃新聞

成都日報記者實地探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有「小區」有「法庭」

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我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入全新階段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供圖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裡,其中核心保護區1145.01平方公裡。

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範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

作為中國的特有物種,大熊貓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川陝甘三省,活動區域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0.3%。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全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僅1864隻,其中80%的大熊貓分布在四川。

為保護好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2017年以來,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面啟動,規劃範圍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其中,成都片區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裡。

放眼國內,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尚處探索階段。成都該如何把中央的部署、四川的要求與自身實際相結合,守護好大熊貓的家園?成都有目標、有章法。以大熊貓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核心,圍繞科學研究、公眾教育、國際交往、旅遊休閒等主要功能,力爭在全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城市典範。

今年8月底,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範圍內4個管護總站相繼掛牌(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並內設了28個管護站,管理觸角不斷向下延伸。以此為基礎,我市初步建立了三級管理機構體系,而這也意味著我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進入全新階段。

試點進展如何?近日,記者相繼前往了大邑、彭州等地,實地探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的建設情況。

入口社區

大邑段將打造「雪山小鎮」

彭州段基礎設施穩步推進

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是融合熊貓保育、科普教育、文化展示、後勤保障、熊貓特色旅遊等功能的核心區域。

依託西嶺雪山良好的資源,大邑縣西嶺鎮正在進行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規劃,此處將建設有特色的「雪山小鎮」。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將緊扣西嶺雪山IP品牌價值、山地聚落空間形態及山水生態特徵,兼具文化觀光和休閒度假功能,打造融合山地遊憩、親子度假、休閒娛樂、特色商業、養生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地。

大熊貓國家公園大邑片區涉及4個鎮14個村,區域內有野生大熊貓26隻,是距離成都最近的野生大熊貓種群分布區之一。以建設立體山水畫卷公園城市為目標,彭州正高標準規劃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

根據規劃,將按照一主兩副空間結構,入口社區核心區承擔熊貓主題核心功能,寶山休閒區、魚鳧康養區利用已有優勢形成配套支撐功能。彭州湔江河谷旅遊區負責人介紹,以《大熊貓國家公園彭州片區入口社區策劃》為指引,目前已包裝多個重大文旅項目。

與此同時,相關配套項目也正在推進。目前,成汶高速彭州段、湔江河谷軌道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將於年後開工建設,相關道路管網、沿河綠道步道、停車場等也在規劃之中。

保護機制

完善生態保護多元共治機制

「大熊貓法庭」構建新框架

今年7月底,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法庭正式掛牌,開啟了成都地區環境資源審判首次跨區域集中管轄的實踐。

這是一個專門為大熊貓國家公園設置的專業法庭,通過跨區域集中管轄方式,充分發揮專業審判的優勢,集中審理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所屬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四地環境資源案件,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多元共治機制,構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相關司法保護共治新框架。

除了司法,科技手段也正助力大熊貓保護。當前,轄區內已構建起全方位生態資源監測體系,完成野生動植物監測資料庫、紅外線相機監測實時傳輸系統建設,通過「天上看、地上巡、圖上比」等技術手段,實現對園區內森林、溼地、綠地、野生動植物等各類生態資源的統一監管。

共建共享

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融入社區發展治理

今年上半年,位於都江堰市的高原集體林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小區(以下簡稱「保護小區」)成立了。

在組織體系上,保護小區成立了由社區「兩委」主要領導擔任負責人的保護小區管理委員會,組建了由20名社區群眾代表參加的資源保護、社會綜合治理巡護隊。在管理制度上,完善了保護小區「巡護管理制度」「資源管理及科研監測制度」等,並建立完善了大熊貓棲息地保護聯動機制。據悉,保護小區成立以來,沒有發生一起盜獵、亂砍濫伐、森林火災等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

都江堰市的做法只是我市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融入社區發展治理的一個縮影。在公園片區範圍內,一些全新的探索已在實踐——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負責人介紹,我市還鼓勵原住居民大力發展竹子、中藥材等特色生態產業和林下經濟,支持大熊貓國家公園周邊社區適度開展農家休閒、住宿、餐飲等產業,保護區設立公益性管護服務崗位,促進當地居民就業增收,共享自然生態保護紅利。

高質量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社區協調發展,讓大熊貓安居棲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國家公園畫卷正在鋪展……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孔維睿

記者:王琳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國家公園丨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
  •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大熊貓國家公園都江堰管護總站供圖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裡,其中核心保護區1145.01平方公裡。
  • 實地探訪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原標題:有「小區」有「法庭」 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來源:成都日報成都市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範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作為中國的特有物種,大熊貓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川陝甘三省,活動區域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0.3%。
  • 有「小區」有「法庭」 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大熊貓國家公園 成都片區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縣(市),面積1459.48平方公裡,其中核心保護區1145.01平方公裡。
  •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法庭今日揭牌
    今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法庭在崇州法院街子旅遊環保法庭正式掛牌,開啟了成都地區環境資源審判首次跨區域集中管轄試點和實踐。佔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20177平方公裡)的7.23%,涉及崇州、都江堰、彭州、大邑4個市縣。
  • 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法庭在崇州正式揭牌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7月3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法庭在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鎮正式掛牌,開啟了成都地區環境資源審判首次跨區域集中管轄試點和實踐。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2.7134萬平方公裡,劃分為四川省岷山片區、邛崍山-大相嶺片區,陝西省秦嶺片區和甘肅省白水江片區。
  • 今年第七次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寶興片區村民拍到野生大熊貓
    央廣網成都10月29日消息(記者劉濤)10月29日,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28日寶興中崗村十五組村民羅成在回家途中,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出沒。據了解,這也是今年以來,第七次在寶興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出沒。畫面中大熊貓在樹林裡散步,慢慢悠悠地走著,後來漸漸消失在樹林裡。
  • 今年第七次: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寶興片區村民拍到野生大熊貓
    10月29日,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28日四川雅安市寶興縣的村民在回家途中,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出沒。據了解,這也是今年以來,第七次在寶興縣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出沒。經工作人員確認,這隻野生大熊貓身體健康,沒有受傷的跡象。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片區以大熊貓發現最早、出國最多、貢獻最大而著稱,被譽為「熊貓老家」。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寶興縣共向國家提供了123隻大熊貓。目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片區,正在加快「國際熊貓城」的建設步伐。新華社記者楊進成都報導。
  • 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又現萌主「大熊貓」
    中新網成都12月23日電 (安源 俞丹莉 蔡麗君)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在2020年即將收官之際,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萌主「大熊貓」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據了解,在剛剛完成的最後一個季度監測中,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摩天嶺工作人員從紅外相機收回的數據中看到了大熊貓的身影,這已經是摩天嶺區域今年第7次用紅外相機記錄大熊貓身影了,這一次,它踏著風雪而來,踩著2020年的尾巴,展現著萌主的風採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新華社成都8月10日電(記者 餘裡)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法庭在綿竹揭牌成立
    德陽觀察 薛偉光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9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法庭在綿竹法院麓棠法庭正式揭牌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面積595平方公裡,主要涉及綿竹市和什邡市,轄區內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以大熊貓為代表的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大熊貓國家公園創新示範區項目建設地址主要在綿竹市九龍鎮和原金花鎮(現廣濟鎮),旨在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會客廳」,形成生態保護、科普教育、產業發展成果展示的標誌窗口。
  • 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法庭成立
    2016年5月,國家開始實施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試點區規劃範圍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總面積為27134平方公裡,涉及3個省12個市(州)30個縣(市、區)。大熊貓國家公園德陽片區面積595平方公裡,主要涉及綿竹市和什邡市,轄區內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以大熊貓為代表的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
  • 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
    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管護站供圖中新網西安1月8日電 (阿琳娜 曹慶)記者8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皇冠山片區工作人員近日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活動影像。
  • 中國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到底有多大?
    △ 大熊貓公園體制試點。圖源:網絡 △- 1 -大熊貓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橫跨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涼山山系。△ 大熊貓國家公園觀音山。圖源:網絡岷山片區:是大熊貓分布區域最多的區域,野生熊貓數量六百多隻。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
  • 視頻丨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首次發現金錢豹
    曹慶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月11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意外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錢豹的活動影像。大熊貓國家公園皇冠山資源管理科潘全任介紹,在本次收回的同一批次紅外相機影像資料中,還發現川金絲猴、羚牛、中華斑羚、黑熊、紅腹錦雞等其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有毛冠鹿、小麂等常見食草動物活動的影像。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拍到野生大熊貓
    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第一臺拍到大熊貓活動影像的紅外相機,是位於公園內茅香坪小山梁子的37號相機,8月6日下午6點40分左右,大熊貓的身影首次出現在畫面中。
  • 大熊貓國家公園拍到2隻野生大熊貓同框畫面,或正在求偶玩耍
    11月13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日前,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雪寶頂片區最新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多個相機點位拍攝到了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尤其在虎牙區域的一個相機點位上,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對雌雄大熊貓同框的畫面。
  • 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管理總站掛牌成立
    餘昆 四川在線記者 徐登林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汶川管理總站在汶川縣林草局掛牌成立。經調查,汶川境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植物4000餘種,鳥類208種,獸類96種。全國第四次大熊貓野外調查汶川境內野生大熊貓48隻。
  • 大熊貓國家公園: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影像
    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中新網成都8月10日電 (記者 安源)記者10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大熊貓國家公園茂縣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並通過微波鏈路、電信4G鏈路實時傳回茂縣土地嶺監測中心數據平臺,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這是2002年啟動全國大熊貓生態廊道建設以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