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12月1日,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黃崗山頂,科考人員走過中山草甸前往碳通量塔考察並收集監測數據(無人機照片)。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科考人員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黃崗山原始地帶考察,布設紅外相機。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福建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在讀博士孫俊(左)與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黃崗山進行土壤碳通量測定。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科考人員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黃崗山頂合影。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科考人員乘車前往武夷山國家公園黃崗山原始地帶考察(無人機照片)。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黃崗山頂,科考人員走過中山草甸前往碳通量塔考察並收集監測數據(無人機照片)。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科考人員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黃崗山原始地帶考察,準備布設紅外相機。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科考人員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黃崗山頂考察中山草甸植被。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12月1日,來自北京大學的生態學碩士姚剛(左)與武夷山國家公園工作人員考察黃崗山植被。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全國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之一,規劃總面積1001.41平方公裡,擁有210.7平方公裡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性森林植被,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相關焦點

  • 「武夷文化」論「武夷」諸名的來歷
    眾所周知,武夷山是中國東南名勝,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然而打開最新的地圖,會發現好幾個「武夷山」:1、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武夷山自然保護區;3、武夷山國家公園;4、武夷山脈;5、武夷山市;6、武夷新區;7、武夷街道;8、武夷山鎮。它們相鄰而並存,且都是正式地名,不免令人困惑。實際上,各「武夷」命名,多數出於20世紀之後,具體說,是1930年代「武夷山脈」命名之後。
  • 中國國家公園目錄大全
    雲南普達措國家公園普達措國家公園是中國雲南省林業廳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6年追認了其地位。該公園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境內,最高海拔4159.1米,年平均氣溫5.4℃。該公園佔地總面積1313平方公裡,其中開發旅遊的面積僅為總面積的3‰。普達措國家公園至今保持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態系統,奧運火炬香格裡拉站的傳遞就曾經在這裡進行。
  • 武夷山國家公園:生態美 猴兒樂
    七月,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短尾猴在樹上嬉戲覓食武夷山國家公園近幾年都在加大生態環境與野生動物的保護,使得野生動物生長環境越來越好,成為短尾猴的樂園,短尾猴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炯炯有神的眼珠子,靈韻的目光,短尾猴們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時而探頭探腦,時而抓耳撓腮,它們每一個動態,都那麼討人喜愛。如果你也喜歡它們,歡迎來這裡看看吧!作者:□邱汝泉/攝 木水/文
  • 在武夷山,你可以和哪些野生動物「約會」?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不僅是短尾猴的「天堂」,也是機靈可愛的小松鼠常駐之地。這裡生活著紅腹松鼠、長吻松鼠和隱紋花松鼠等幾種松鼠類動物,美化了武夷山的環境,也增添了旅遊觀光者的興趣。 鳥 武夷學院湖心島的白鷺在嬉戲覓食
  • [科技苑]中國國家森林公園(三):銅鈸山探奇(20121226)
    1000年來武夷山脈東段北麓的這塊封禁之地雲遮霧罩,鮮為人知,封禁山成了它傳播一時的稱謂。這裡真正的名字叫銅鈸山,也叫銅塘山。  從這張古地圖就能看出,山巒起伏,山高溝深,的確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所以,在朝廷看來封了它有益無弊。於是,銅鈸山成為了一處培育千年的秘境。  【採訪】江西農業大學 副教授 裘利洪:銅鈸山這個地方,在唐朝到清朝官府進行封禁。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武夷名樅之首,原產於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據傳明朝永樂年間,舉子進京趕考,途經武夷患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住持,贈此茶其飲病癒。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水仙茶樹品種屬半喬木型,葉片比普通小葉種大一倍以上,是發源於福建省陽祝山洞的茶樹良種,198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評委會認定為國家品種,編號GS13009-1985。
  • 首屆武夷巖茶「雙世遺」杯茶王賽頒獎儀式舉行
    16日,2020年武夷巖茶「雙世遺」杯茶王賽頒獎儀式在武夷山茶旅小鎮會展中心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高級顧問莊先,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星雲,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禮,南平市副市長何明星等出席頒獎儀式。本次比賽規格、權威性、評選標準等多項指標均刷新了紀錄,其中總獎金達348萬元,是歷屆茶王賽之最。
  • 武夷山國家公園的小動物們 都是如何過冬的
    寒風在呼叫,寒冬已至,小動物們也要開始過冬,在武夷山國家公園青龍景區裡的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呢?看它們各出奇招。武夷山國家公園是「蛇的王國」「鳥的天堂」「昆蟲的世界」這裡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儼然是一個「動物王國」。冬眠是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
  • 在4600米高地探秘三江源國家公園
    參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綜合考察的科考人員。葉文娟 攝隨著第10個飛行架次成功降落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五道梁兵站,為期9天的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綜合科考,首次利用直升機搭載可見光、中波紅外、偏振光、雷射雷達、高光譜等載荷,輔助無人機、地面調查等方式開展了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草地生態、微生物、湖泊河流等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科考範圍覆蓋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到五道梁、勒池草原等區域約3000平方公裡。
  • 親近母親山 探秘胡羌道|優樂野自然教育海北科考三日營
    營會主題|親近母親山 探秘胡羌道 | 優樂野海北科考三日營營會時間|2020年7月29-31日 項目執行地點|青海·海北活動對象|5到14歲青少年儘管靈秀、雋永、雄渾、陽剛是這裡的主題,但是每一處山水都各有神韻。不管我們如何定義它,熱愛青海的「母親山」,是永恆不變的主題。讓我們再次親近那裡,與祁連山對話,投入自然的懷抱裡。
  • 杭州9名遊客福建武夷山探險迷路 當地警方營救
    新華網福州10月8日電(記者沈汝發 熊慎端)8日中午,在福建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探險迷路的9名浙江杭州遊客,經當地森林派出所警察的全力搜索被救回。目前,這批遊客已於當晚返回杭州。
  • 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科考完成
    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研究院組織相關研究單位,聯合開展2020年冬季三江源國家公園勒池草原等區域綜合科學考察,為新時代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本次科考首次利用直升機搭載可見光、中波紅外、雷射雷達等設備,重點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有蹄類動物種群總量調查與驗證,全面摸清勒池草原約3000平方公裡區域內的動物及植被分布情況。經過約20小時的飛行,從空中獲取大型食草動物、植被、河流、地質地貌等高清影像超過3萬餘張,取得高光譜、偏振光等科學數據資料T級以上。
  • ...秀美新化」2019年帳篷文化節將在新化縣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7月24日訊(通訊員 劉明)7月24日,筆者從中共新化縣委宣傳部了解到,「傳奇婁底·秀美新化」2019年大熊山帳篷文化節將於7月27日至28日在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舉行,活動旨在增進省內外戶外旅遊愛好者對梅山文旅資源的了解,增強新化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市場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品牌度。
  • 武夷盛宴,何以讓世界茶人為之傾倒?! - 綜合 - 大眾新聞網—大眾...
    1、最美武夷水墨丹青武夷山,奇秀俊美甲江南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武夷山的每座山、每個洞都有其獨特氣質和動人傳說。3、精彩茶事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以茶文化為主線圍繞「茶」這一主題深挖武夷山特色文化魅力大力發掘武夷山特色精品活動於精彩紛呈的茶事活動中展現武夷山深厚的茶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茶資源優勢產業聯動,共促武夷發展中國有機30年大會以傳承中國五千年有機農業遺產
  • 此肉桂非彼肉桂,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武夷肉桂!
    今天介紹的這款烏龍茶,就是武夷肉桂,聽這名字,確定是茶嗎?這不是平時燉肉所放的香料,怎麼變成茶了呢?此肉桂非彼肉桂,只是同字同音,武夷肉桂是武夷非常著名的一款巖茶,而不是吃的香料。兩者有何關係,下面給大家慢慢道來。
  • 中國十大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都在哪兒?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選址於吉林、黑龍江兩省交界的廣大區域。  【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神農架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擁有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泥炭蘚溼地生態系統,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種避難所,被譽為北緯31°的綠色奇蹟。
  • 武夷山發現又一罕見蝶類——斯斯黛眼蝶
    近日,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科考小組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內發現一隻罕見的斯斯黛眼蝶,這是繼去年武夷山青龍景區工作人員發現金斑喙鳳蝶後,又一珍稀蝶類在武夷山被發現,據專家介紹,它在國內極少記錄,很是罕見,此次發現為武夷山又增添了一新蝶種,對武夷山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中國武夷山世界遺產節簡介(三)
    武夷賞心快意 --中國武夷山世界遺產節簡介(三)   武夷山風景區是1982年11月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位於武夷山市西南部,方圓70平方公裡,屬典型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於東南」的美譽。
  • 貴州省國家森林公園:赤水千裡竹海
    公園總體規劃經營面積1.12萬公頃,劃分為野竹坪、金沙溝、後槽、么站溝原生性科考4個主景區和多個獨立景點,各景區之間由於地域及森林植被差異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觀。聞名於世的赤水河穿行於公園峽谷之中,蜿蜒曲折。兩岸青山疊翠、竹徑清幽,風光十分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