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母親山 探秘胡羌道|優樂野自然教育海北科考三日營

2020-12-03 優樂野自然教育

營會主題|親近母親山 探秘胡羌道 | 優樂野海北科考三日營營會時間|2020年7月29-31日 項目執行地點|青海·海北活動對象|5到14歲青少年活動人數|20人

祁連山,這座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庫,不管去過多少次,它依然能給我們新的發現和驚喜。

儘管靈秀、雋永、雄渾、陽剛是這裡的主題,但是每一處山水都各有神韻。

不管我們如何定義它,熱愛青海的「母親山」,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讓我們再次親近那裡,與祁連山對話,投入自然的懷抱裡。

致敬|崢嶸歲月

曾經的草原深處

有一處秘不外宣的秘密基地

這裡,承載了我國核工業發展的歷程

見證了科學家們

不畏強暴、艱苦創業、勇攀登高峰的"兩彈精神"和"基地精神"

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馬背|沙、海巡遊

以「騎士精神」引領

穿行於沙漠裡

這片深邃、碧藍的湖泊

從另一個角度

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採

沙與湖並存的樣貌

更讓我們明白

呵護自然環境

務必身體力行

觸摸|遊牧文明

在青海

有著廣大的草原面積

以藏族為主體的遊牧民族是草原的主人

當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像流動的雲朵

悠然自得的緩緩流動時

你可曾對它們的主人產生過好奇?

他們都住在哪裡,生活方式和我們有哪些不同?

是什麼,讓他們留戀在草原,放牧著四季?

探秘|黑河源流 峽谷成因

全長800多公裡的黑河大峽谷內有冰川800處,峽谷內景致獨特,動植物資源豐富,組成了迷人的峽谷風光。

穿越峽谷的黑河發源於八一冰川, 是全國第二大內陸河,流經青海、甘肅和內蒙三省區。河西走廊全靠黑河給養,被譽為"河西走廊的母親河"。

傾聽|呦呦鹿鳴

油葫蘆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內

有1500隻國家保護動物馬鹿.、白唇鹿.、梅花鹿生活在那裡

這是亞洲最大的半野生養鹿基地——祁連鹿場

我們一起去看望這些可愛的小鹿們

給他們餵食吧

深入|地質科考

祁連山有豐富多樣的地貌類型。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冰川了。祁連山冰川是我國冰川研究的發祥地。

冰川,是名副其實的

高山水塔和固體水庫

它阻隔了沙漠的發展

「中國溼島」因而存在

尋訪|絲路遺蹟

東晉年間,絲綢之路的河西走廊一帶(今武威等地),戰事頻繁、交通受阻,往來的商隊、使節全改從這裡通過,使這條南道變得繁榮起來,因當時羌人在祁連山以南,匈奴在祁連山以北,被稱為「胡羌道」。進出河西都要經扁都口通過峨堡,這裡便成為內地通往草原牧區的首站,也是茶馬互市和軍事要塞,留下了張騫、霍去病、林則徐等人的足跡。

優樂野自然教育日程安排

D1

籤到集合

崢嶸歲月

湖畔騎馬

沙海撒野(滑沙、皮划艇)

藏族家訪

星空營地 篝火晚會

D2

穿越林海

呦呦鹿鳴

探秘黑河大峽谷

森林裡的課堂

D3

卓爾山地質科考

拉洞峽冰川科考

探訪「胡羌道」

忙碌的蟲子

完成自然筆記

營會結束,返程

集合地點

西寧·青海賓館停車場

師資配置

Teacher configuration

配置比例:1:6配置

人員性質:專業營地指導員、專業體智能老師,安全監督員負責安全管理。

吃、住、行

Eat、live、walk

1、車輛:正規資質空調大巴,經驗豐富老司機;

2、餐食:根據兒童口味安排營養餐,水果、零點、礦泉水;

3、住:一晚星空露營、一晚祁連縣城酒店。

攜帶物品

Carrying items

學生自備:雙肩包(汗巾以及紙巾)、水杯、遮陽帽、換洗衣物。

注意事項

1、請家長給孩子做好防曬和措施,戴好遮陽帽,塗好防曬霜。

2、可以為孩子準備水壺,我們會提供熱水。

3、請根據當天溫度穿著服裝,早晚較涼,可以準備一件外套。

4、請攜帶洗漱用品和簡單的換洗衣物。

6、若孩子有特殊用餐偏好,請提前告知我們。

其他說明

安全方面:

1、車輛為正規資質,選用經驗豐富的司機師傅,有安全保障。

2、保險:為每個孩子購買全程專業戶外保險。

3、所有導師與營員住在同一區域,不同性別住宿分開,可隨時處理突發情況,防止營員私自行動。

4、每天課程結束後安排宿管老師對營員進行體溫測量,並在營員就寢後定時查房,加強生活安全保障。

6、活動過程中提供專業人員保障,且無高空作業危險。

7、安全是我們設計課程的首要前提,已多次進行場地考察,保證活動安全、順利開展,導師均參加過應急救護培訓並取得相應資質。

服務方面:

1、出行前會及時給予家長關於營員穿著攜帶物的注意事項的溫馨提醒。

2、家長群每日更新營期活動狀態、活動照片、視頻等。

3、營員身體不適或有情緒時,導師會提供專業的幫助、引導,及時向家長反饋。

夏令營退改規則

夏令營成團通知發出後,因個人原因在團隊出發前取消的,按照以下標準退費:

出發前7-14日內取消,退還60%營會費用;

出發前4-6日內取消,退還50%營會費用;

出發前0-3日內取消,不退還營會費用;

優樂野保留因天氣、交通等原因對具體日程進行適當調整的權利,最終報名以繳費為準。

相關焦點

  • 「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
    當日,2020年「關注森林·探秘武夷」主題科考活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國內8家科研單位的11名生態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與武夷山國家公園、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一道,深入武夷主峰黃崗山原始地帶,開展現場考察、紅外線照相機布設和生態監測設備數據回收等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國家公園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及垂直帶譜分布狀況。
  • 人均團費15萬的南極科考不是教育
    該校是廣東省第一所組織學生遠赴南極科考的中學。(3月1日《南方都市報》)  對於這件中學生南極科考的事情,網上贊同的不多,拍磚的倒有不少。大多數人拍磚的理由似乎帶有一些羨慕嫉妒恨的色彩而缺乏一定的理性。比如有人說有15萬元為什麼不捐給災區?這麼多學生去南極會不會破壞環境?15萬元那麼貴只有有錢的孩子才能去,這是極度的教育不公平。總之,這次科考的輿論好評度不高。
  • 送孩子一次「自然之旅」——夢幻婆羅洲 • 科考夏令營!
    你的這些小遺憾,【UMI&頑主驛】夏令營幫你彌補!他注意到加裡曼丹島與蘇拉威西島、峇裡島和龍目島之間,似乎有一條隱形的界線將兩邊的生物分開;界線以西接近東南亞的生物相,界線以東則接近紐幾內亞的生物相。
  • 【雲南】恐龍谷科考營,化石挖掘復原、探秘地質學、侏羅紀公園,還有博物館的奇妙夜!
    ▲了解更多更好遊學、冬夏令營,點上方「爸媽營遊學」關注我們探索的地點鎖定於雲南祿豐世界恐龍谷
  • 趙樹叢:自然教育在滎經
    最近,滎經火了,自然教育在滎經火了。四川省在滎經召開首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研討會暨中國(四川)第四屆森林自然教育大會,國內大牌的自然教育機構來了,全國知名的自然教育專家來了,四川省的自然教育基地和學校也來了,網絡、媒體和千千萬萬的自然愛好者都把目光聚集在了滎經。
  • 鼎湖山保護區開展秋季「森林探秘」科普體驗活動
    此時的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隸屬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迎來了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23名師生,開啟了為期兩天的秋季「森林探秘」科普體驗活動。  此次秋季「森林探秘」科普體驗活動是根據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秋季野生動植物的特點特別策劃,針對不同年齡層,通過觀察自然、感受自然、體驗自然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認識自然,從而培養大家對自然的情懷,塑造熱愛環境的意識,提高大家的科學素養及興趣,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
  • 珠峰保護區系統科考成果展 首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
    原標題:世界首次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 其獨一無二的極高山生態系統、豐富的山地生物多樣性,及眾多的自然歷史遺蹟和歷史文化遺址,蘊藏著大量人文與自然未解之謎,令無數科學工作者和遊客神往。   自1958年以來,珠峰地區曾開展過多次科學考察,但由於各種因素限制,野生動物資源的資料還是非常有限。
  • 戴上口罩走進自然 小記者們探秘鷺鳥
    「廣佛小記者環保行」之鷺鳥探秘活動參與者合影。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由廣州日報與佛山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舉辦的「廣佛小記者環保行」之鷺鳥探秘活動在昨日正式舉行,通過「廣佛頭條」徵集到的11組小記者家庭共30人,一起走進禪城南莊綠島湖鷺鳥觀測基地,探秘隱藏在城市中的「鷺鳥天堂」。
  • 來一場雨林探秘之旅!信息時報小記者零距離親近大自然
    走進植物園,小記者就被這個極具生物多樣性的「自然生態圈」激發了滿滿的求知慾,對所看到的動植物充滿好奇心。在講解老師的帶領下,小記者們一一探秘植物園的森林奇遇、溼地秘境、雨林探險、昆蟲學習營、沙漠暢想、多肉森林等多個景點,開啟了他們的雨林探秘之旅。
  • 探秘軍山鳥類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軍山景區早已成了鳥兒們的天堂,戴勝、黃鸝、雀鷹以及其他多種鳥兒都來軍山做過客,甚至安過家。
  • 2019夏 · 臺灣 | 人文與生態深度體驗營(全網獨家定製)
    前往「臺北教育 111 標竿學校金獎」獲得者——臺北新雅小學進行教學觀摩,體驗新奇有趣的能源教育和臺北學童日常的學習生活。這到底是因為山高水深還是有其它神秘原因?主 題:營前集訓日下午:團建、入營安全和禮儀培訓集合地:南昌市(成團後另行通知集合的地址)
  • 學校自然教育 如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推廣自然教育?
    第二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在此開幕,本屆論壇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阿拉善SEE基金會資助,設置了涵蓋自然教育各方面的12個專業性分論壇、著重分享與腦力激蕩PKN之夜和源創空間,以及提升從業者技能與內修的培訓工作坊。   自然教育近年來在中國大陸迅速興起,各類組織和機構都在開展相關課程和活動。
  • 探訪| 鳥獸蟲木:用自然教育推動生態保育
    賴芸認為,自然教育或許是一個突破口,因為普通人願意參與。2014年,他離開國際環保組織,在廣州註冊了一家公益機構——鳥獸蟲木自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鳥獸」),全職投入自然教育和生態保護的工作。「一個自然教育機構能夠傳遞的信息終歸有限,因此要想清楚你要傳遞什麼,教他這些是為了什麼。」賴芸說。
  • 呼喚"乘風破浪的少年",一起探秘海洋!
    2021年寒假  萬舜匯·誠毅科技探索中心  精心為孩子們打造  主題為  「乘風破浪的少年們」  三天兩夜科學營會活動  本次科學營會活動將以孩子們最喜歡的「海洋」為切入點,通過三天兩夜的科學營會活動,帶領孩子們暢遊科技世界與海洋王國
  • 「花樣團」探秘半世紀前南極科考站
    本周,「花樣團」即將與南極作別,臨行之前,他們將踏上半世紀前留下的南極科考站,探尋南極科考站一夜之間全部離開的世紀秘密。   在南極大陸,除了大自然創造的神奇萌物外,還有人類跨越幾輩人留下的南極科考站。但如今南極科考站卻了無人煙,科考站內全部保持著半世紀前的面貌,紋絲未動。當你踏進這座科考站時,會以為主人剛剛有急事離開,桌子上的茶杯,似乎還在等待著主人回來將茶水喝完。
  • 「羅布泊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考」5年成果出爐
    12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羅布泊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全國學術研討會上,羅布泊地區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的科考人員公布的成果,對上述懸念進行了「解密」。  發現上萬年前細石器和灰坑遺蹟  據了解,羅布泊地區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學考察,由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牽頭,聯合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所、新疆文物考古所和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共同承擔的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科考調查項目,5年來開展過多次大規模綜合科學考察,截至目前,已採集了一批寶貴的樣品材料,獲得了大量全新的科考發現,並首次建立了羅布泊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序列
  • 「自然夥伴」探索營 寒假系列之(三)丨臺灣深度「生態、人文、自然」之旅 限額召集中...
    自然生態沒有國界,環境也不分兩岸;這些海外華人生態保育組織,需要一個跨地域性的組織或團體來統合,才能發揮華人世界的力量。而成立基金會就是不二的選擇。基金會成為華人世界的自然生態教育推廣平臺。生於臺灣新竹,在芎林鄉下度過與大自然親密相處的童年生活。成年之後,向臺灣的高山與深谷探進,也到世界各地冒險旅行。70年代,臺灣的大自然開始受到嚴重破壞時,率先呼籲保護大自然生態。同時,也從事自然教育,寫文章、出書、演講、辦展覽,帶學生與孩子做自然觀察與體驗。1995年發起成立荒野保護協會,匯聚更多的力量來保護大自然。
  • 【「讀書行路」寒假親子實踐之旅】臺灣人文自然主題科考
    【「讀書行路」寒假親子實踐之旅】臺灣人文自然主題科考
  • 興奮、期待、挑戰……一位6歲寶媽的科考自述
    自然名:長戟大兜蟲就讀於幼兒園大班石探記博物科學館優秀學員愛好昆蟲和閱讀:目前至少2000本繪本的閱讀量;喜歡採集各種昆蟲,尤其喜歡甲蟲(看自然名就知道啦)。有時候長大了想當自由職業者,有時候想當昆蟲學老師,去各地科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