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保護區系統科考成果展 首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世界首次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

  細細端詳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觀眾對來自地球第三極的野生動物標本很感興趣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羊城晚報記者 夏楊 實習生 吳大海 通訊員 宋敏

  由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牽頭組建的科考隊,對西藏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開展了為期三年的科學考察。2日,基於此次科考成果的展覽「地球第三極的生靈——珠峰地區野生動物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此後還將在全國巡展。

  系統科考歷時三年

  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範圍內有珠穆朗瑪峰等五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是世界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地球的「第三極」。其獨一無二的極高山生態系統、豐富的山地生物多樣性,及眾多的自然歷史遺蹟和歷史文化遺址,蘊藏著大量人文與自然未解之謎,令無數科學工作者和遊客神往。

  自1958年以來,珠峰地區曾開展過多次科學考察,但由於各種因素限制,野生動物資源的資料還是非常有限。2010年10月,受珠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委託,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林科院、湖南師範大學,成立科考隊,對保護區內陸生野生脊椎動物進行了系統翔實的調查。

  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所長韓日疇介紹,經過三年艱苦的科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碩成果,在該區域發現的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由原來的330種增加到491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種,國家II級保護動物64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的9種。

  發現了一批新物種

  科考隊隊長、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動物生態與恢復研發中心主任胡慧建介紹,同在一個保護區內,北坡部分和南坡部分差異明顯,「通過三年科考,我們對珠峰地區自然環境和生物分布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胡慧建說,北坡氣候寒冷乾燥,植被稀少,以半乾旱高原灌叢、草原生態系統為主。嚴酷的自然環境使北坡物種相對單一,但含有較多的高原特有物種,如雪豹、黑頸鶴等,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物種,如藏野驢、藏原羚、西藏沙蜥等。

  而南坡是高山峽谷溼潤森林區,是典型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物種異常豐富,以具有代表性的喜馬拉雅斑羚、赤麂、火尾太陽鳥等物種居多,並含有較多的喜馬拉雅特有物種,如喜山長尾葉猴、喜馬拉雅塔爾羊等。

  「這次科考中還發現一些新物種,是世界範圍內首次發現。」胡慧建說,如在南坡山溝中發現了劇毒的喜山原矛頭蝮蛇,「還是我們命名的」;另外還發現幾種山鼠類動物,「這些科考成果今年將推出兩本書,一本科普性的,一本學術性的」。

  展覽形式生動有趣

  基於這次科考成果的展覽「地球第三極的生靈」昨日下午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期至6月18日。

  省博物館館長魏峻介紹,這次展覽共展出200多件珠峰地區的野生動物標本,「多為精選出來的重點保護動物或珠峰地區特有物種」;同時展出精選的300多張實地科考照片,「都是科考隊員們三年中親手拍攝的」。這次展覽還採用了生動有趣的多媒體互動等形式,讓觀眾與來自世界之巔神秘之境的珍稀動物和美麗風景親密接觸。

  珠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曹天堂透露,「地球第三極的生靈」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首次展出後,還將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巡迴展出。

相關焦點

  • 珠峰劇毒喜山原矛頭蝮蛇 堪稱新物種
    最新科考成果顯示,珠峰保護區目前已鑑定出499種脊椎動物,其中還首次在世界範圍內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等新物種。 2010年10月受珠峰保護區管理局委託,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等單位組成科考隊,對珠峰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開展為期3年的科學考察。
  • 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原標題:西藏新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新物種   正在進行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日前至少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和20多個珍稀動物物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物種至此突破800種。此次在西藏吉隆和察隅兩地分別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和察隅湍蛙兩個新物種。   西藏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劉務林認為,這兩個新物種都是珍稀物種,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經濟價值。
  • 西藏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 野生脊椎動物至此突破800種
    光明日報拉薩7月12日電(記者尕瑪多吉 通訊員李鍵)正在進行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日前至少發現了兩個新物種和20多個珍稀動物物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物種至此突破800種。此次在西藏吉隆和察隅兩地分別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和察隅湍蛙兩個新物種。西藏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劉務林認為,這兩個新物種都是珍稀物種,有著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經濟價值。
  • 西藏新發現兩個新物種:喜山原矛頭蝮和察隅湍蛙
    西藏新發現兩個新物種:喜山原矛頭蝮和察隅湍蛙 王軍、劉洪明/新華網 2015-07-17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 西藏調查發現喜山原矛頭蝮察隅湍蛙等新物種
    原標題:西藏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獲新進展  今天上午,記者從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中期質量評估會上了解到,此次調查取得了階段性豐碩成果,不僅掌握了大量目標調查物種的分布棲息和種群數量、密度等第一手數據資料,還發現了喜山原矛頭蝮、察隅湍蛙等新物種,證實了國家和自治區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馬來熊在西藏的記錄,記錄了戴帽葉 猴、費氏麂
  • 原矛頭蝮屬(Protobothrops)總結
    原矛頭蝮屬目前種類:Protobothrops cornutus 角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dabieshanensis 大別山原矛頭蝮Protobothrops elegans 琉球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flavoviridis 黃綠原矛頭蝮【模式種】 Protobothrops himalayanus 喜山原矛頭蝮
  • 【東邪圖鑑】原矛頭蝮屬Protobothrops 的分類族譜(最新修訂)
    > (PAN, CHETTRI, YANG, JIANG, WANG, ZHANG & VOGEL, 2013) 中文名:喜山原矛頭蝮 06.Protobothrops jerdonii (GÜNTHER, 1875) 中文名:菜花原矛頭蝮(原「菜花烙鐵頭」) 07.Protobothrops kaulbacki
  • 網友疑似被劇毒「原矛頭蝮蛇」咬傷
    ▲網友發來的視頻▲通過仔細比對特點,我們發現該視頻裡面的蛇疑似「原矛頭蝮蛇」,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有劇毒。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對人致死量48毫克(乾重)。
  • 原矛頭蝮蛇與絞花林蛇的區分◤終極版◢
    1、《原矛蝮蛇與絞花林蛇的區分◤終極版◢》之體側花紋篇大家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雖然兩者體側都有上下兩條斑紋,相似度極高,但是原矛頭蝮的體側花紋規律排列,上下左右四塊斑紋呈現出一個長方形2、《原矛蝮蛇與絞花林蛇的區分◤終極版◢》之頭部篇 (兩側)①、作為蝰科蝮亞科原矛頭蝮屬的代表蛇種,尖鱗原矛頭蝮蛇與其他蝮亞科的蛇一樣,在兩側的眼睛和鼻孔之間有一個大大的夾窩,而遊蛇科林蛇屬的絞花林蛇則沒有
  • 大學生宿舍養毒蛇 系原矛頭蝮蛇屬有毒性蛇類
    大學生宿舍養毒蛇 系原矛頭蝮蛇屬有毒性蛇類時間:2016-11-28 21:59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學生宿舍養毒蛇 系原矛頭蝮蛇屬有毒性蛇類 蛇,有毒蛇,麻煩你們森林公安前來處理。24日中午12時,位於昆明市嵩明縣軍馬場職教基地的一學院保衛處幹部打來電話求助。
  • 瀘州村民被原矛頭蝮蛇咬傷 從成都到瀘州緊急送藥
    6月30日上午,瀘州市古藺縣馬蹄鎮果園村村民陳大姐因為被一條原矛頭蝮蛇咬傷,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救治時,因抗蝮蛇毒血清注射無效,急需五步蛇毒血清。接到報告以後,上藥控股四川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緊急送藥。該公司瀘州區經理張曉忠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公司每周星期三會常規性地向瀘州配送藥品,但這幾支抗蛇毒血清耽擱不得。
  • 《荒野大鏢客2》粗鱗矛頭蝮蛇在哪 粗鱗矛頭蝮蛇分布位置一覽
    其中就有粗鱗矛頭蝮蛇,它是肉食性動物,它可以產出皮,小編為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粗鱗矛頭蝮蛇圖鑑一覽,一起來看吧! 粗鱗矛頭蝮蛇... 在《荒野大鏢客2》遊戲中,出現了很多動物,玩家可以擊殺或者馴服它們。
  • 南海深潛鯨類科考取得成果:在南海發現抹香鯨等動物群體
    南海深潛鯨類科考取得成果:在南海發現抹香鯨等動物群體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11日 09:12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
  • 九寨溝科考調查發現保護區新紀錄物種紅胸田雞
    記者10月29日從四川省林科院獲悉,近日,由省林科院和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成的秋季調查隊,在長海者查溝的圓海子發現保護區又一新紀錄物種--紅胸田雞Zaporniafusca,為四川省重點保護鳥類本次紅胸田雞的發現,是九寨溝縣的新紀錄,也是四川省該物種的另一新分布點。體現了四川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保護成效。本次發現的紅胸田雞分布點海拔約為3427m,較資料記載的分布海拔高不少。目前該種的研究較少,但根據現有分布點推測其遷徙路線,九寨溝可能是其在繁殖地和越冬地遷徙路線上的一個中轉站。從目前的季節來看,應該是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時於九寨溝停留。
  • 旅順蛇島蝮蛇數量超過兩萬條 將申報世界保護區
    旅順蛇島蝮蛇數量超過兩萬條 將申報世界保護區 2012年07月14日14:39 來源:中國廣播網
  • 綏陽這個保護區蝴蝶物種調查研究的最新成果看這裡
    近日,貴州科技出版社出版《寬闊水蝴蝶》一書,記錄了貴州省科研人員近三年對遵義市綏陽縣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的專業科考,以及對蝴蝶物種調查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14個貴州新紀錄蝶種。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黔北山地大樓山山脈東側斜坡地帶,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旺草鎮、黃楊鎮和寬闊鎮的交界處,是以原生性亮葉水青岡為主體的典型中亞熱帶常綠葉閣葉混交林、黑葉猴、紅腹錦雞種群及自然生境以及大量野生珍稀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區域,也是中國有名的觀鳥基地之一。
  • 珠峰新身高8848.86,那年齡呢?4.7億歲!
    我國曾兩次測得珠峰「身高」。1975年,中國登山隊首次測得珠峰海拔高度8848.13米。2005年,我國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這次公布的新高度,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那你知道珠峰的年齡嗎?珠峰又是如何隆起的?在漫長的歲月中,神秘的珠峰都演繹過哪些故事?12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相關領域的科研專家。珠峰年齡?
  • 海南鸚哥嶺27名大學生五年深山科考成果豐碩
    海南鸚哥嶺27名大學生五年深山科考成果豐碩   中新網海口10月12日電(記者張茜翼)27名大學生,堅守海南中部大山鸚哥嶺,五年裡進行「地毯式」科學調查,歷經艱辛,取得大量科考成果。
  • 三江源最新科考成果:長江黃河發現新源頭(圖)
    資料照片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成果日前通過專家組評審,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地理坐標被正式確定。據考察,根據以河源為遠的原則,當曲的且曲源頭應為長江源頭;卡日曲的那扎隴查河源頭為黃河源頭;扎阿曲源頭應為瀾滄江源頭。這些科考成果在通過評審後,還要經過法定程序審核批准。
  • 「羅布泊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考」5年成果出爐
    12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羅布泊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全國學術研討會上,羅布泊地區自然與文化遺產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的科考人員公布的成果,對上述懸念進行了「解密」。,還發現了上萬年前和元明時期人類活動遺蹟;而在羅布泊以東的阿奇克谷地北岸和白龍堆,科考人員發現了一條寬8至9米、延綿200公裡的古道和傍道而建的古城,這條古道遺蹟後被確認是絲綢之路古道「樓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