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科考調查發現保護區新紀錄物種紅胸田雞

2020-10-29 二三裡資訊阿壩

記者10月29日從四川省林科院獲悉,近日,由省林科院和九寨溝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成的秋季調查隊,在長海者查溝的圓海子發現保護區又一新紀錄物種--紅胸田雞Zaporniafusca,為四川省重點保護鳥類。IUCN官網數據顯示該種種群數量正在下降,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2015)將其列為近危種。

據資料記載,該物種分布海拔為2000m以下,棲息於沼澤、湖濱與河岸草叢與灌叢、水塘、水稻田和沿海灘涂與沼澤地帶,也出現於低山丘陵、林緣和林中沼澤。在我國分布較為廣泛,主要見於沿海地區、華中、華南各省。據文獻記載,四川目前僅成都、西昌有分布記錄。本次紅胸田雞的發現,是九寨溝縣的新紀錄,也是四川省該物種的另一新分布點。體現了四川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保護成效。

本次發現的紅胸田雞分布點海拔約為3427m,較資料記載的分布海拔高不少。目前該種的研究較少,但根據現有分布點推測其遷徙路線,九寨溝可能是其在繁殖地和越冬地遷徙路線上的一個中轉站。從目前的季節來看,應該是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時於九寨溝停留。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省林科院供圖

原標題:九寨溝科考調查發現保護區新紀錄物種紅胸田雞

來源:成都全搜索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科普連結:動植物基因庫之紅胸田雞
    >
  • 【rlyl物種說】今日--紅胸田雞(Ruddy-breasted Crake)
    Rallidae屬:田雞屬 Porzana種:紅胸田雞 P. fusca物種介紹 Introduction中文名:紅胸田雞(拼音:hóng xiōng tián jī);英文名:Ruddy-breasted
  • 綏陽這個保護區蝴蝶物種調查研究的最新成果看這裡
    近日,貴州科技出版社出版《寬闊水蝴蝶》一書,記錄了貴州省科研人員近三年對遵義市綏陽縣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的專業科考,以及對蝴蝶物種調查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14個貴州新紀錄蝶種。目前,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蝴蝶5科101屬180種蝴蝶,不僅有窄斑翠鳳蝶、褐鉤鳳蝶,還有上海眉眼蝶、黑斑蔭眼蝶、白襯灑灰蝶、黑豹弄蝶等14個貴州新紀錄蝶種。
  • 珠峰保護區系統科考成果展 首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
    2010年10月,受珠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委託,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林科院、湖南師範大學,成立科考隊,對保護區內陸生野生脊椎動物進行了系統翔實的調查。   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所長韓日疇介紹,經過三年艱苦的科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碩成果,在該區域發現的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由原來的330種增加到491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種,國家II級保護動物64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的9種。
  • 首次發現14個貴州新紀錄蝶種
    近日,《寬闊水蝴蝶》一書由貴州科技出版社出版,收錄了貴州省科研人員近三年對遵義市綏陽縣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專業科考,並對蝴蝶物種調查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14個貴州新紀錄蝶種。目前,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有蝴蝶5科101屬180種蝴蝶,其中不僅包含窄斑翠鳳蝶、褐鉤鳳蝶,還有上海眉眼蝶、黑斑蔭眼蝶、白襯灑灰蝶、黑豹弄蝶等14個均是貴州的新紀錄蝶種。
  • 江西馬頭山保護區發現新物種玉帶蜻
    大江快報【江西馬頭山保護區發現新物種玉帶蜻】8月3日,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了該保護區新增物種玉帶蜻的消息。之前,工作人員在昌坪站昆蟲調查時,發現一馬頭山新物種記錄,經查對資料鑑定為玉帶蜻
  • 珠峰劇毒喜山原矛頭蝮蛇 堪稱新物種
    最新科考成果顯示,珠峰保護區目前已鑑定出499種脊椎動物,其中還首次在世界範圍內發現喜山原矛頭蝮蛇等新物種。 2010年10月受珠峰保護區管理局委託,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等單位組成科考隊,對珠峰保護區野生動植物資源開展為期3年的科學考察。
  • 安徽發現新物種
    等小型獸類尤為令人驚喜的是這次科考還發現了一個新物種科考人員從山腳海拔300米開始至1700米海拔範圍內共設置了7個樣帶,發現小型獸類465隻,包含2目4科12屬15種,分屬嚙齒類11種,食蟲類4種。其中黃山小麝鼩、安徽麝鼩、豬尾鼠為新發現種。
  • 一年14次亮相央視,龍陵小黑山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成為新晉網紅
    其實,在小黑山保護區內,精彩的不只是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植物種類,其中,去年9月24日,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在小黑山自然保護區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就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高黎貢球蘭。高黎貢球蘭的發現和命名,也刷新了中國球蘭屬物種的紀錄,讓該物種增至48種和1變種。
  • 國際野生科考發現1068種新動植物物種
    國際野生科考發現1068種新動植物物種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在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人員在稻田裡發現了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郭 準攝(中經視覺)近日,黃河溼地河南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進行日常監測過程中,發現80餘只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屬雀形目,鵐科,為小型鳴禽。
  • 安徽發現一個新物種
    等小型獸類尤為令人驚喜的是這次科考還發現了一個新物種科考人員從山腳海拔300米開始至1700米海拔範圍內共設置了7個樣帶,發現小型獸類465隻,包含2目4科12屬15種,分屬嚙齒類11種,食蟲類4種。其中黃山小麝鼩、安徽麝鼩、豬尾鼠為新發現種。
  • 廬山保護區又增物種新記錄
    廬山保護區又增物種新記錄 發布時間:2009-06-29 09:4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6月24日,廬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漢陽峰巡護時發現一條長約150釐米、直徑約
  • 1個物種和67個保護區
    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國在有大熊貓分布的川陝甘組織了第一次本底調查,隨後在四川省建立了馬邊大風頂、美姑大風頂、九寨溝 ( 原南坪) 、小寨子溝、唐家河以及蜂桶寨等6個保護區。在陝西省建立了佛坪自然保護區。1978年在甘肅原讓水河保護區的基礎上擴建了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自此川陝甘3省都建立了大熊貓保護區,總數增長到13個, 將1/4的大熊貓棲息地和36%的大熊貓個體納入保護區管理範圍。
  • 新疆今年發現8種鳥類分布新紀錄
    據新疆動物學會介紹,鳥類研究專家與觀鳥愛好者今年共發現8種鳥類在新疆分布的新紀錄,其中包括2種中國新紀錄和6種新疆新紀錄。
  • 黃河溼地發現「極危」物種黃胸鵐
    近日,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外監測時,發現國家珍稀野生鳥類黃胸鵐(wú)(俗稱「禾花雀」)。據了解,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據了解,這種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  工作人員是在保護區內進行例行監測時,在一片草叢裡發現了這28隻黃胸鵐。  「上體慄色、肚子亮黃色的是雄鳥,那隻顏色暗淡許多的是雌鳥。」
  • 驚現斑胸田雞,全國各地鳥友打「飛的」來圍觀
    繼續往前走,就是鳥友們「聚眾」等候斑胸田雞出沒的地方,這些鳥友中有來自北京、新疆、浙江等地,他們跨越半個中國,來到廣州這個原生態小島上,不辭勞苦日夜守候,只為一睹這隻本應生活在歐洲的斑胸田雞。看完關於斑胸田雞的小簡介,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它長什麼樣呢?有圖有真相哦——據介紹,大吉沙島上的斑胸田雞被發現於1月10日,是斑胸田雞出現在我國的第三筆記錄,第一筆是在新疆,第二筆在上海。
  • 黔東南州雷公山保護區發現紅翅鳳頭鵑
    黔東南州雷公山保護區發現紅翅鳳頭鵑 發布時間:2020-10-02 13:41:40      來源:黔東南日報
  • 南海科考記錄到11個鯨類物種!新發現小虎鯨等4個鯨類物種
    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組織的「2020年南海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航次」28日完成全部科考任務,順利返回三亞。這是7月20日在南海某海域拍攝的弗氏海豚與短肢領航鯨共遊場景。
  • 東天山發現新疆特有物種53種
    考察的初步結果顯示,東天山一帶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發現新疆特有物種53種,發現的動植物遠多於歷史記錄。    此次科考調查會集了來自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大學和新疆環科院等單位知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