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在巴基斯坦肆虐的蝗蟲災害,近日有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提出方案:援助10萬隻鴨子幫助巴基斯坦地區滅蝗蟲。今天,正在巴基斯坦考察的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喀拉蚩召開新聞發布會,專家組表示,從目前的考察情況來看,在巴基斯坦不適合採用這一技術,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的噴灑更有利於緊急治理巴境內的大面積蝗災。
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龍說,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的方法,但這個方法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效果有限。
荔枝新聞特約記者、新華社駐伊斯蘭瑪巴德記者蔣超已經跟隨專家組在巴基斯坦進行了三天的考察活動。在這三天中,調查組首先來到了巴基斯坦南部省份信德省的塔帕卡地區,這裡主要是一個沙漠地區。
巴基斯坦從去年以來遭受蝗災的侵害,已經給多地造成了糧食的損失。工作組的專家們表示,來自阿拉伯半島和巴基斯坦境內本地生長的沙漠蝗蟲共同造成了這次巴基斯坦的蝗災。但是目前由於缺乏此次蝗災詳細的觀測記錄,所以目前尚無法確定造成這次蝗災蝗群的數量和規模。目前工作組已根據巴方的需求,初步擬定了援助方案。有待在3月初工作組將剩下兩個地點考察完畢之後,會向巴基斯坦的政府方面提供完整的援助方案。
據悉,中國派出的蝗災防治工作組於2月24日抵達巴基斯坦喀拉蚩,並將在信德省、俾路支省和旁遮普省開展災情實地調研,為巴方提供蝗災防治技術支持。專家組將幫助巴基斯坦探索和建立巴基斯坦地區蝗蟲可持續治理的機制和應對策略。
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亞非處處長徐玉波表示,工作組帶來了支援巴基斯坦防治沙漠蝗蟲的一攬子計劃,「中國在治蝗方面很有經驗,在數字農業、現代技術、藥械、專家人才、監控平臺等方面都有可供巴基斯坦借鑑的內容,工作組在與巴基斯坦相關部門進行磋商以及實地考察後,將幫助完善巴方的防控方案,使中方的援助真正滿足對方需要。」
巴基斯坦糧食安全與研究部植物保護司糧食安全專員瓦西姆哈山說,非常感謝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中國自身也面臨著嚴重疫情的情況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組建了專業團隊來支援巴基斯坦,他們深受感動。中國幫助巴基斯坦治蝗,再一次彰顯了中巴之間的深厚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