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山出臺去官氣十不準:禁止幹部背手講話

2021-01-09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彭山「去官氣」十不準不準在群眾面前背著手講話

  針對部分幹部身上「官氣」,鼓勵公眾通過手機拍照、簡訊等方式舉報

  領導車來了,幹部疾步過去,彎腰開車門,滿臉堆笑;

  在田間,幹部叼著煙,一會雙手叉腰,一會用手指著老百姓,大呼小叫;

  在餐館門口,幹部吃完飯,走出來,手捏牙籤,當街剔起了牙齒……

  ——群眾聲音

  不久前的一天,彭山縣長梁磊去彭溪鎮調研,車到目的地,鎮黨委書記趙飛宇迎上來,準備幫梁磊開車門。未等趙飛宇手摸到車門,梁磊已經自己開門下車了。

  這個變化,緣於今年2月底。2月25日,彭山下發「紅頭文件」,針對部分黨員幹部身上「官氣」問題,施行「去官氣」十不準。其中有一條,即「不準在出行中讓他人提包包、端茶杯、開關車門」。

  昨日,彭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羅焱回應說,新規施行一月有餘,已發現一起違紀案例,相關人員正在接受調查,擇日將公布。

  民意調查群眾最反感「官氣」

  「推行『去官氣』新規,緣起去年的民意調查。」彭山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王仲文說。

  去年10月,該縣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先行先試活動啟動後,通過座談、調查、走訪等方式,進行了民意調查,收集問題和建議1700多條。其中,群眾反映最集中、最反感的,是一些幹部身上「官氣」較重。

  王仲文至今還記得,一次座談會上,有群眾這樣「模仿」個別幹部:領導車來了,幹部疾步過去,彎腰開車門,滿臉堆笑;在田間,幹部叼著煙,一會雙手叉腰,一會用手指著老百姓,大呼小叫;在餐館門口,幹部吃完飯,走出來,手捏牙籤,當街剔起了牙齒……

  「群眾模仿可能有誇張,不過,類似舉止確讓人大跌眼鏡。」王仲文說,這些「官氣」如不予以約束,群眾會越來越反感。

  出臺細則十不準都是「乾貨」

  今年2月25日,《彭山縣黨員幹部「去官氣」具體要求》(以下簡稱《要求》)出爐,並經縣委常委會審定,以紅頭文件形式下發給全縣。

  依照《要求》,去官氣分為思想上和行為上。」王仲文說,其中,行為上「去官氣」,則從工作中、對待群眾和個人行為等方面,細節入手作了「十不準」規定。

  工作中,不準當「原則領導」、「甩手掌柜」,不準以會議落實會議,要帶頭具體幹;不準讓他人代寫個人材料等。對待群眾,不準在群眾和服務對象面前背著手講話、用手指著群眾講話,爆粗口、說髒話;不準對基層和群眾反映的問題亂表態、放空炮,不準說「不曉得」、「別找我」等。個人行為,不準在出行中讓他人提包包、端茶杯、開關車門,不準往車窗外扔東西;不準在公眾場所叼煙、剔牙齒、衣冠不整;不準在居住小區耍霸道,拖欠物管費,亂停車等。

  王仲文透露,《要求》歷經數次討論,多次修改,由最初的數十條縮減為十條,其中最能表現官氣的「不準在出行中讓他人提包包、端茶杯、開關車門,以及不準在公共場所叼煙、剔牙齒」等被寫入。

  執行逗硬部門主動「請」監督:鼓勵公眾拍照舉報

  4月8日,在彭山縣官方網站公告公示欄,《彭山縣黨員幹部「去官氣」監督舉報方式公示》格外顯眼。公示系表格形式,集納了彭山縣所有部門、鄉鎮以及園區。這些單位不僅公開了舉報電話,還公開了舉報郵箱。

  彭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羅焱說,為讓《要求》逗硬執行,縣紀委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明察暗訪組,定期不定期對全縣黨員幹部「去官氣」情況進行巡查;同時,鼓勵公眾通過手機拍照、簡訊和電話等靈活方式舉報,聘請社會監督員監督。「執行期間,每半年,我們還將組織服務對象、工作對象和群眾代表,對幹部『去官氣』情況進行一次測評。對存在『官氣』幹部及時教育糾正,對負面影響大、教育不改的進行組織調整和紀律處理。」

  據羅焱透露,《要求》執行已有一個多月時間,其中公眾「零舉報」。不過,他們在暗訪中發現了一起,目前尚在調查核實處理中,擇日將予以公布。

  「去官氣」故事

  縣長下車拒人「開門」「包公」所長笑聲多了

  在採訪中,有這樣幾則故事引人注意。

  第一則:一天,縣長梁磊去彭溪鎮調研,剛到目的地,彭溪鎮黨委書記趙飛宇就準備上前幫忙開車門。梁磊迅速開門下車,笑著給趙飛宇「上了一課」:「你不用給我開車門。縣委要求『不準讓人提包包、端茶杯、開關車門』,我們要帶頭做好。」

  第二則:「絕不公車私用,我帶頭,我們組工幹部都要帶頭。」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寧武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每天堅持步行上下班。

  第三則:牧馬派出所所長王東因面部表情嚴肅,被人們戲稱「包公」,不了解他的人,難免會對他敬而遠之,可他自己卻沒意識到。最近,有同事給他提建議,希望他能增加點親和力,不要老是把臉繃得緊緊的,讓群眾看了害怕。同事建議後,「王包公」臉上還真添了不少笑容,遇到老百姓主動打招呼,笑聲也多了。

相關焦點

  • 去「官氣」易,接地氣難
    —分享—   今年2月底,四川省彭山縣下發「紅頭文件」,針對部分黨員幹部身上
  • 新華網:學生幹部的"官氣"要不得 會滋生出以權謀私
    最近,一些高校學生幹部抖「官威」的現象引發熱議
  • 毛主席這幾段話,將官氣、官架子和官僚作風揭露得淋漓盡致!
    ——《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1958年1月)【《毛澤東文集》第七卷】「我們有些幹部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資格吃飯,做了官,特別是做了大官,就不願意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這是一種很惡劣的現象。如果大多數幹部能夠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那麼這少數幹部就會被孤立,就可以改變官僚主義的習氣。靠做大官吃飯,靠資格吃飯,妨礙了創造性的發揮。因此,要破除官氣,要掃掉官氣,要在幹部當中掃掉這種官氣。
  • 湖南省紀委出臺規定:黨員幹部上網這10件事不能做
    近年來,個別黨員幹部熱衷傳播網絡謠言,網上違規行為時有發生。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黨員幹部的網絡行為必須受到紀律的嚴格約束。為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省紀委監委就規範我省黨員幹部網絡行為制定「十條戒律」。
  • 讓「官氣」少一點
    羅榮桓同志在擔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時告誡機關幹部:「不要以為你高,這種高是因為你騎的馬高,下了馬該多高還多高。」時下,某些官員處處擺官威,說官話,態度傲慢霸道,對上諂媚,對下趾高氣揚。一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一句「一打(電話)就打局長,局長是不是很不值錢?」
  • 沒「官氣」,才能有「民氣」
    眼下,舉國上下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多到群眾中去接些民氣、地氣,才能把「官氣」去掉,重塑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烏紗略戴心情變,黃閣旋登面目新。」幹部本是人民公僕,乃是服務於人民的,但部分幹部總喜歡高高在上,說官話、擺官譜,高看自己,把自己當「老爺」,要範耍酷,低看群眾,把群眾視為「下人」,一言一行擺架子,一舉一動講排場,頤指氣使,對下屬呼來喝去,作威作福,品足了官味、過足了官癮、長足了官氣,卻失了「民氣」、缺了「地氣」、丟了民心。
  • 湖南省紀委出臺黨員幹部網絡行為「十條戒律」
    近年來,個別黨員幹部熱衷傳播網絡謠言,網上違規行為時有發生。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黨員幹部的網絡行為必須受到紀律的嚴格約束。為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省紀委監委就規範我省黨員幹部網絡行為制定「十條戒律」。
  • 大學生的「官氣」,跟誰學的?
    幾乎同一時間,四川理工學院也有學生發微博稱,學校社聯要求社團成員過節必須給「主席」發祝福簡訊,發錯名字被要求「抄名字50遍,開大會檢查」。嘴裡透出的「官氣」,或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一個個十八九歲的大學生,是從哪學到的這些「官威」?今年7月19日,中山大學學生會發布了《中山大學學生會2018—2019學年度幹部選拔公告》,公告中按照三個層級公示了200多個學生幹部崗位。
  • 毛澤東: 官氣是一種低級趣味
    在1958年1月28日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做官問題時指出,我們是做官,官是得做,但是官風或者是官氣要慢慢地打掉一些,最好是把它根絕,就像消滅「四害」一樣。如果大多數幹部能夠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那麼這少數幹部就會被孤立,就可以改變官僚主義的習氣。靠做大官吃飯,靠資格吃飯,妨礙了創造性的發揮。因此,要破除官氣,要掃掉官氣,要在幹部當中掃掉這種官氣。
  • 年輕幹部如何健康成長?組織部長:要遠離稚氣、傲氣、官氣和庸氣
    年輕幹部要想不受妨礙地健康成長,思想上有四大「硍節」亟需打通,或者說思想上還有「四氣」需盡力避免,如果不慎沾染了則要亟待祛除。這「四氣」就是:未脫的稚氣、可笑的傲氣、多餘的官氣、該祛的庸氣。所謂「多餘的官氣」,年輕幹部,就像小孩,抵抗力弱。幾年機關工作下來,比較容易沾染不好的舊習。一是唯長官意志。領導說啥就是啥,領導說東絕不西,自己不動腦子、不做判斷、不假思索、不搞創新。凡是都聽長官的話、隨大流走。二是唯自己意志。「嚴於律人,寬以待己。」有時會任性,以我劃線、天馬行空,唯我獨尊、頤指氣使。三是唯別人是非。遇到問題,錯都在別人,首先想到的是保護自己、撇清干係。
  • 去官氣接地氣沾土氣
    牡丹江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幹部深入基層走訪。 張樹永攝 牡丹江市國稅局黨員幹部到居民家中走訪。張樹永攝 □於林波本報記者孫昊 走到群眾之中了解訴求,在群眾身邊解決問題,切實把「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融入黨員幹部的血脈,成為生活常態,這是牡丹江市委今年開展「大走訪、解民憂、惠民生」活動的初衷,成為牡丹江市新型幹群關係的寫照。
  • 易會滿點名監管幹部問題:官氣重、「推」字當頭,要加大反腐...
    4、監管幹部隊伍中也存在一些不願、不善、不會擔當作為的現象,有的幹部「推」字當頭,有的擔當作風不實,習慣「朝南坐」、官氣重,喜歡坐而論道,調查研究不深入、不細緻,不接地氣。辦好資本市場的事情,一靠站位和情懷,二靠改革,三靠良好生態和文化的塑造。這些都必須久久為功、常抓不懈。5、加強資本市場改革頂層設計,成熟一項推出一項。
  • 應「有操守而無官氣」
    他曾說,「天下大事當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而且特別憎恨官氣,他自稱「餘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氣習」。在湘軍中,他選人用人也把「有操守而無官氣」作為一條標準。他常告誡家人:「傲為兇德,驕為敗徵。」  官氣的本質是自視高明、高傲自大、目空一切。
  • 學生幹部沾染「官氣」引關注 團中央回應
    的現象,學生組織「官僚化」、學生幹部沾染「官氣」的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6日,北大清華等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幹部自律公約》,表示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團中央回應稱:要繼續完善學生代表大會制度,推進學生會改革。
  • 小班長家長會「官氣十足」訓家長,打臉了誰?
    視頻中小幹部「官氣十足」的表現,會令在場的家長們倍感不舒服。家長們當面不說什麼,既然把視頻傳到網上,那麼不滿不言而喻。小幹部「官氣十足」地訓家長,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事。爺爺去世時我剛剛上小學三年級,跟視頻中的小學生幹部差不多大吧。那時候村裡人去世後,一般在家裡停屍兩天,第三天出殯。
  • 《幹部任用條例》新修訂 擬任幹部考察須過這"五關"
    時隔五年修訂的《幹部任用條例》對諸多事項進行了明確,充分吸收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選人用人工作中探索形成的新經驗新成果,有效銜接了近年來出臺的相關新政策新法規,積極回應了幹部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帶您一覽其中看點。
  • 戒「官氣」才能接地氣
    反觀今日,縱使「做官不可太像官」的告誡不絕於耳,臉難看、話難聽的霸氣,拉圈子、擴勢力的躁氣,講排場、擺架子的闊氣卻始終未滅,以致百姓對於官氣之感,古今竟無太大差別,值得警惕。 話說官氣,一個頤指氣使的模樣便浮於眼前、一聲吆五喝六的腔調即繞於耳邊、一副前呼後擁的姿態亦深入人心,無不令人詬病。的確,一朝權在手,是腳沾泥土埋頭苦幹,抑或呼風喚雨盡顯威風,選擇有所不同,格局自然有異。
  • 四川彭山老人發明新式滅鼠器欲申國家專利(圖)
    劉樹軍 攝  中新網彭山12月12日電(劉剛 盛萍華)12日,四川彭山縣委宣傳部透露:該縣觀音鎮觀音村9組61歲老農民詹鳳全發明了不同類型的新式滅鼠器並準備申請國家專利。當天,記者慕名來到詹鳳全的家,一個個式樣不同的滅鼠器便展現在眼前。
  • 幹部愛當老大官氣匪氣十足 貪戀錢財"醉倒"在酒局
    醉倒在酒局裡的一把手——北京市門頭溝區龍泉鎮原黨委書記索寶柱嚴重違紀違法案剖析本報通訊員 李夢佳索寶柱是土生土長的基層幹部加之他說話幽默,樂於助人,善於做幹部思想工作,所以口碑一直都不錯。>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個多才多藝,既能幹事又會做人的領導,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他喜好喝酒,工作在酒桌上談,決策在酒桌上定;他貪戀錢財,禮品越收越貴,禮金越收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他愛當「老大」,任單位一把手14年,「官氣
  • 焦作1562名紀檢監察幹部敲響自律警鐘
    紀檢監察幹部到焦作市溫縣番田鎮走訪貧困戶這是由該市紀委監委為全市紀檢監察幹部制定的行為規範「十嚴禁」承諾書。今年以來,該市專門出臺了《焦作市紀檢監察幹部行為規範「十嚴禁」》,制定了針對全市紀檢監察幹部的行為規範「十嚴禁」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