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生活習性
鬥魚體型偏小,身長6~7釐米,是一種十分有趣的魚種,因好鬥而得名。鬥魚屬雜食性魚類,主要攝食浮遊動物、昆蟲幼蟲,也食絲狀藻類。喜歡生活在安靜的水環境中,鬥魚有輔助的呼吸器官,可以利用空氣進行體內交換,對含氧量較低的水環境也可以生存,並且離開水,也能存活一段時間。鬥魚性情粗暴,公魚兇猛善鬥,天生的戰士,在繁殖期間,戰鬥更加激烈不死不休 。
一、修築愛巢
繁殖缸可以選擇裸缸安靜的水體,水溫28度左右恆溫。公魚進入發情期會在水面吹空氣形成氣泡鑄造巢穴。然後向母魚求愛,鬥魚對配偶的要求嚴格,如果其中一方不喜歡,很難配對成功,公魚會持續對母魚發起攻勢,在母魚的周圍遊來遊去翩翩起舞。在求愛過程中,公魚的顏色變得鮮豔,口張得很大,鰓膜突出,情緒極度興奮。母魚對公魚表現出不感興趣,公魚就會惱羞成怒,開始追逐打鬥,若發生打鬥,應該及時更換公魚或者隔離幾天在嘗試配對。如果沒有出現打鬥的現象,並且公魚總是圍繞著母魚遊動,基本就可以配對成功。
二、產卵孵化
母魚接受公魚的求愛,會先接近公魚,接著母魚身體倒轉,腹部朝上開始排卵,公魚也會同時授精,鬥魚產卵是非常熱情的,產卵的數量每次由幾粒到十幾粒不等,受精後的魚卵會慢慢沉到缸底,公魚則用嘴把魚卵送回到泡巢裡。產卵完畢公魚會攻擊母魚,不讓靠近泡巢,需儘快把母魚撈走,單獨飼養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讓其儘快恢復體力。母魚在調理得當2-3周左右可以繼續抱卵。接下來給公魚少量的食物,餵食過多殘渣和排洩物會滋生有害細菌破壞水質,公魚會把氣泡中未受精卵吃掉防止發黴影響其他魚卵。一般2~3天小魚就會成功孵化,此時小魚還不具備遊動的能力,會掉落沉到缸底,公魚會用嘴含住小魚送回到氣泡中,防止小魚缺氧死掉。
三、幼魚起飛及開口
一般小魚孵化後2~3天左右就會慢慢遊動。這時可以把公魚撈走,大多數公魚會把遊動的小魚吃掉。孵化幼魚期間公魚體力消耗較大,準備一些高蛋白餌料補一下,一般2到4周左右還能繁殖。小魚正常遊動後可以投放水妖精增強水中氧氣及硝化細菌養成,及時換少量的新水保持水質。
剛剛孵化的小魚開口食物建議選擇豐年蝦、草履蟲、水蚤開口。米湯、蛋黃水也可以作為備選開口食物,但是需要注意容易渾水破壞水質。隨著小魚快速成長,可以使用小型的過濾器並且增加換水量改善水質,當鬥魚長到2-3個月,好鬥的天性就會暴露出來,這時根據情況進行隔離飼養,每天餵食2-4次,水溫控制在28度左右即可。
四、種魚購買
公魚選擇:活力充沛、尾柄粗壯有力,尾鰭展開接近180度的年輕公魚,體型上公魚要比母魚大,否則公魚容易被母魚追咬,配對失敗。
母魚選擇:肚子大圓潤、腹部明顯凸起弧度誇張抱卵,肛門處有白管,回家就可以準備待產。
下期預告:孔雀魚飼養及注意事項
如果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請點個讚,謝謝各位老闆;我是小小魚,了解更多觀賞魚問題請關注我,謝謝!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