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繁殖的文章多了,你絕沒看這麼詳細的動圖過程!

2021-01-21 魚樂快訊

這期是我們繁殖鬥魚系列的第二期。

鬥魚的啪啪啪~超詳解!

鬥魚繁殖的成功機率,對一些朋友來說很輕鬆。而對我這樣的選手就超不友好!

一新手朋友,就因為家裡沒魚缸。他把公母丟一起,第二天跟我說魚缸裡有好多白色粒粒。。。是不是生了啊?

槽!我精心準備過好多次的繁殖計劃都失敗了。。。這個菜鳥怎麼就成了?

失敗了多次之後,自己冷靜的分析了一下。。。說不定是我懂的太多了吧!

魚房裡就三條大齡母魚。。。給我的選項不多,有啥用啥。公魚嘛,儘量選擇體型和母魚大小相當體型ok就好。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是大公小母繁殖會順利很多。

(我這裡選擇尺寸相當的公魚是因為這些母魚是我單缸養了5個月的魚,尺寸大,鬥性十足。我家裡除了巨鬥體型碾壓母之外,普通公頂多比母大個尾邊。最誇張的是有一條金銅大理石母團滅了它的男朋友們。。。)

5番車輪戰都未能徵服的母

在網上搜索繁殖類的文章很多,我要做一個和他們都不一樣的。我按照時間順序一步一步的把整個過程通過圖片和動畫呈現給大家~。~

那麼首先我們要把繁殖用的魚缸準備好,尺寸的話不用很大,我的魚缸是20*15*25的。用高錳酸鉀,把繁殖過程中要用到的工具,水草什麼的都泡一泡,然後用清水洗淨。

魚缸刷好,放入準備的水。為了方便大家了解的更細緻,我測試了下當時的水質(非必須)。PH7.0,TDS102,水位10.5cm,水溫31攝氏度。(早晚或晴雨的溫度浮動對於小育苗的影響很大),溫度影響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說到。

繁殖的時候,公,母之間的打鬥在所難免,所以我們要在水裡加些甲基藍,一是防止受傷的魚細菌感染,二是出卵或出了小魚之後換水是難度很大的工作,所以保持水質健康,穩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魚缸內放入水草,欖仁葉,和對魚用的隔離瓶。(如果有隔離盒可以用隔離盒,如果沒有就把大飲料瓶剪去瓶口和瓶底扣在魚缸內即可)

甲基藍預防細菌感染

以上我們繁殖前的魚缸準備就已經完成了。可以先將公魚放入繁殖缸,讓公魚先進入魚缸踩踩場,調整狀態。

如果公魚獨自在魚缸內不吐泡的話,首先要考慮雄魚的狀態有無問題,健康沒問題公不吐泡的情況可以把母魚放在隔離盒內,讓公魚看看它的新娘。哈哈,那就有幹勁兒了。狀態好的公魚一會就能吐好一片的泡巢,泡巢不在於面積有多大,但一定要有足夠的厚度。有厚度的泡巢更不易散開,而且附著性很好。(如果公魚就是不吐泡,也可用其他公魚進缸吐好泡巢之後換回主角)可以使用欖仁葉,漂浮的水草,漂浮的泡沫塊,或保鮮膜等等可漂浮在水面的東西方便公魚的泡巢附著和穩固。

奮力吐泡的公魚

有厚度的泡巢

泡巢完成之後呢,我們可以把母魚請入隔離瓶了。兩條魚第一次見到對方都會本能的有一些攻擊動作,狀態稍差的一方會有一些躲閃的動作,個性過於軟弱或狀態不佳的一方魚會出現從魚鰓後部貫穿到尾的雙橫線驚嚇紋,如果沒有隔離盒保護只有挨打的份,很難繁殖成功。

被金銅母魚嚇尿的公魚

一些顏色淺的母魚(這裡說的是色層淺的魚),對魚之後身體會出現豎狀的條紋表現,這個被玩家們稱呼為婚姻紋。常有些新手朋友會混淆不懂的請看下圖。

婚姻紋(感謝小黑提供圖片)

我看到有些文章裡寫對魚的時間長達一天多兩天的長度,我個人不建議太久。公魚在展示的過程中肌肉大量的運動能量消耗巨大,母魚精神狀態緊張。狀態兇猛的公魚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的攻擊母魚,這種過於亢奮的公魚往往會把母魚打的只會躲閃,沉底,鑽在水草或葉子下不出來,繁殖的可能性降低。(我的一條公魚在對魚的時候一直隔著瓶子咬母魚最終把嘴巴撞到脫臼合不上。。。非常二逼!)

合不上嘴。。。

正常的劇情發展是,公魚會跑去母魚的身邊展示,然後迅速的遊回泡巢之下,或者在泡巢之下撒歡,還有就是豎立在泡巢之下搖擺身體。所有的這些展示動作都是以泡巢為起點,返回泡巢為結束的。這些表演都是為了引起母魚的注意,來到泡巢下...撩妹的標準套路~。

套路1 裝完逼就跑

套路2 來啊,快活啊。。。

套路3 打滾兒求關注

公魚表演過後,觀察公母彼此對立情緒變弱了,我們就可以放開親魚讓它們開始愛的抱抱了。公魚會變得非常亢奮。不斷的展示吸引母魚,母魚多以躲閃在角落不予回應。打鬥一觸即發,這是鬥魚繁殖的必然過程玩家不必過於擔心。繁殖的順利與否取決母魚是否願意配合,有經驗的母魚會很快進入狀態。

然而。。。我這是第一次抱抱的母魚。。。體型和公魚相仿。。。而且灰常灰常矜持。。。真的是難為這個厚臉皮的公了。。。

公魚:面子?我不要面子的啊...

以我個人經驗來看,如果母魚躲在水草裡,樹葉下或者趴在缸底,只要肚皮朝下公魚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聰明的公魚不會一直給母魚施加壓力,多是遊到母魚前面晃晃,驅趕下母魚,然後會跑回泡巢之下守家。補一會房子之後繼續過去騷擾,如果母魚就是不起來這個過程會持續一到兩天。玩家不用心急,只要泡巢還在雙方沒有到最後撕破臉皮一方受傷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繼續繁殖。期間正常投餵食物(但減量,繁殖的母魚吃太多,不好抱,激動的時候也容易把卵擠出來),吃完東西雙方狀態會好很多。如一方受傷嚴重,泡巢破損嚴重還不肯交配的情況下可以視作失敗,撈出受傷一方有要有請接盤俠了。


母魚進入狀態之後,會緩慢遊動在魚缸中部。試探性的遊到公魚泡巢之下巡視,公魚則不斷的展示,或用頭部輕觸母魚身體測試母魚反應。母魚不再躲閃,身體豎立或傾斜,說明距離成功不遠了耐心等待就好。

只要母魚離開缸底一切都好說,公魚慢慢的靠近母魚,輕輕觸碰母魚,母魚則豎立或傾斜身體懸停在水中。這說明公母都已經進入繁殖狀態。此時公魚會配合母魚的姿態進行嘗試擁抱,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抱不住,或者包住了母魚發現體位不對。哈哈 這都是生物本能 讓它們自行摸索吧。(抱抱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動作,母魚不會出卵,這很正常。)

旋轉跳躍我閉著眼。。。

每次擁抱產卵後母魚會有短暫的呆滯狀態,公魚則隨著卵下沉缸底將排出的魚卵含在嘴中,上浮後吐在泡巢之下。這一系列動作結束之後下一輪的抱抱繼續進行,有的時候母魚也會幫忙撿卵。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自然~

親魚互相配合撿孩子。。。

母魚產卵的多少和母魚的體型呈正比,繁殖的過程大概2-3個小時左右。大母的時間會久一些,如果發現公魚只專注於守護魚卵並驅趕母魚,或者母魚沉在角落不再上浮,公魚新的邀請不予理會可視為繁殖結束。可將母魚撈出,用甲基藍或黃粉進行消毒之後送回魚缸恢復身體。(繁殖後的母魚可多補充一些脂肪和蛋白質,食物可以選擇豐年蝦,線蟲,血蟲之類活食。少食多餐)半個月後可以再次繁殖了。

雖然筋疲力盡,滿身傷痕,但公魚的任務還遠未結束,它還要繼續守護它下一代。父愛如山的最好寫照!

PS:如果公魚在繁殖過程中有吃卵的情況,可在繁殖結束後將公魚撈出。交給母魚照顧。如果母的也不爭氣那就用人工孵化來處理。

又是早上6:21了,文章就寫到這裡吧。下一期的內容是魚卵的發育過程,各位敬請期待~


原創不易 大家多多關注和點讚分享哈 !在這裡謝謝各位了。




--大鵝敬上。


                        往期大鵝的經典文章~

關於我知道的豐年蝦的一切。。。

鬥魚繁殖的親魚選擇與注意事項。全程高能!內含多圖...

假裝女粉絲很多的我如何為她們排憂解難-夾尾的治療方法!

鬥魚「整形」!想學麼?我教你啊。

腹水,豎鱗病最全治療手冊!血薦此文!

鬥魚的疾病預防和營養性疾病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請記得點讚、分享、加關注 別猶豫!



相關焦點

  • 鬥魚繁殖過程及新手們可能遇到的問題
    看了很多遍大神們寫的經驗貼,也看了很多魚友分享的繁殖鬥魚的圖片,最近趁著奇溢自然鬥魚2.75元包郵搞活動,也試著繁殖鬥魚了,繁殖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是經驗貼裡沒有的,或者說每個經驗貼只有一部分內容,於是不得不摸索著、試驗著前進,下面把我繁殖鬥魚的過程和遇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分享出來。
  • 泰國鬥魚繁殖過程介紹
    泰國鬥魚繁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話題,但有些朋友可能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所以在這說泰國鬥魚繁殖之前小編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它。泰國鬥魚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知道,起源於泰國,喜歡生活在淺溪中,稻田裡,以蝦或者水蚤為主食,因其有著華麗的外表,所以受到很多漁友們的歡迎。
  • 泰國鬥魚繁殖過程介紹
    ,但有些朋友可能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所以在這說泰國鬥魚繁殖之前小編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它。    泰國鬥魚繁殖第一步:挑選好繁殖種魚,兩者之間體型相差不要太大,而且最好是同種鬥魚之間進行繁殖,保證品質的優良。
  • 鬥魚繁殖全過程-高清視頻.mp4
    在挑選上建議選4-6個月的魚來做繁殖,體型大小較適合且也較趨於性成熟。另外公魚的挑選上,除了體型要比母魚稍大外,主動且兇一點的公魚在繁殖成功的機率上好像也會容易一點。泰國鬥魚品種的選擇最好相近。         泰國鬥魚繁殖環境其實並無很多限制,比較適合的繁殖溫度大概在26-30度左右,夏天又較冬天較容易繁殖(公魚在夏天較容易吐泡巢),在冬天天氣冷時,要用加溫器維持水溫28~30度左右,因天冷時,公魚是不會發情吐泡泡的。 公母魚要放入繁殖缸,開始前先透過隔板分開或將母魚放在透明杯中,讓公魚看的到母魚!用意在促使公魚發情,也讓母魚熟悉公魚!
  • 鬥魚仔苗常用開口餌料介紹和飼養建議
    輪蟲,袋型動物門輪蟲綱,新的系統分類把它歸入原腔動物門。鮮嫩多汁說的是它不?草履蟲可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自然水域中獲得,稻田,水坑,池塘(不流動的水體),草履蟲以單細胞藻類為食,繁殖速度快。,即使種群崩潰,只要還有倖存者應該還有恢復的可能性。
  • 動不動就刷上億禮物,鬥魚直播這麼多「神豪」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我最開始是因為看馮提莫在知道的鬥魚的,之前的主播很少有公開叫喊送禮物的,但是如今直播間動不動就是叫分手辦卡嗎辦卡我們一起玩,還有什麼火箭飛機兩小時的,而且居然還有很多粉絲爭搶的打賞的?為什麼直播的時候打賞的「神豪」這麼多呢?
  • 鬥魚的繁殖方法!
    大家好,我是魚友小毅,本篇文章將會教會大家如何繁殖鬥魚。泰國半月鬥魚鬥魚:它是一種觀賞魚在鬥魚中有分為很多品種,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原生鬥魚和泰國鬥魚的繁殖方法。鬥魚又稱為水肺魚,因為它們的身體內部有一個未成熟的肺。所以他們能透過水麵呼吸到空氣中的氧氣,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它們浮上水面,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鬥魚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他非常好逗,在成年期只要不是繁殖期,你要是將兩雄或兩雌放在一起的話,他們會互相攻擊,不是發情期的話,一公一母的話也會是相互攻擊的。我個人覺得鬥魚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 鬥魚的繁殖過程及注意事項
    鬥魚生活習性鬥魚體型偏小,身長6~7釐米,是一種十分有趣的魚種,因好鬥而得名。鬥魚屬雜食性魚類,主要攝食浮遊動物、昆蟲幼蟲,也食絲狀藻類。喜歡生活在安靜的水環境中,鬥魚有輔助的呼吸器官,可以利用空氣進行體內交換,對含氧量較低的水環境也可以生存,並且離開水,也能存活一段時間。鬥魚性情粗暴,公魚兇猛善鬥,天生的戰士,在繁殖期間,戰鬥更加激烈不死不休 。一、修築愛巢繁殖缸可以選擇裸缸安靜的水體,水溫28度左右恆溫。公魚進入發情期會在水面吹空氣形成氣泡鑄造巢穴。
  • 泰國鬥魚如何繁殖?鬥魚在家庭魚缸繁殖攻略在此,中國鬥魚也適用
    這些品種現在已經在市面上存在很久了,而且價格還是非常的便宜,一隻最普通的馬尾鬥魚3-10塊錢就可以到手。一些剛剛入坑鬥魚的新手玩家經過慢慢的修煉打磨已經可以將鬥魚養成極品。這時,光養就已經不是鬥魚玩家們的目標了,他們會開始挑戰如何繁殖鬥魚。但是雖然鬥魚繁殖技巧很簡單,不過失敗的案例還是非常多的。
  • 分享個人的母鬥魚繁殖前的表現
    鬥魚性成熟後生殖孔會突出一小白點,公魚母魚都有,母魚比公魚更加突出也更好分辨。注意(有白點不代表可以繁殖,這隻代表它像外界宣布它已經性成熟了,前提是必須有卵)。泰國之鬥(www.betta5.com)回復以下「關鍵詞」獲取攻略回復"繁殖":泰國鬥魚繁殖教程-超詳細-高清視頻回復"搏擊":搏擊鬥魚深度介紹
  • 鬥魚魚苗經驗來了:國鬥鬥魚如何分公母?繁殖小鬥魚應該注意啥?
    顏色越來越多,拉絲越來越長,觀賞性越來越好,人們對它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改良過的中國鬥魚,也不遜於泰國鬥魚了。但是,鬥魚繁殖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很多新手在飼養鬥魚魚花時,往往死傷慘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解鬥魚應該如何繁殖,如何帶苗吧。
  • 鬥魚魚苗經驗來了:國鬥鬥魚如何分公母?繁殖小鬥魚應該注意啥?
    中國鬥魚,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不少人小時候的寵物。但是,中國鬥魚只是一個統稱,它們的種類繁多,如黑叉、普叉、圓尾鬥魚等,隨著改良技術的飛速發展,還出現了蛇紋鬥魚、奧火鬥魚、藍叉、白化普叉等。顏色越來越多,拉絲越來越長,觀賞性越來越好,人們對它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改良過的中國鬥魚,也不遜於泰國鬥魚了。
  • 所有鬥魚的習性和繁殖方法,幾乎相同,不是難在繁殖而是小魚餵養
    會繁殖藍曼龍的魚友,都會繁殖鬥魚的鬥魚科的觀賞魚品種雖然不多,但是近似於鬥魚的繁殖方式的觀賞魚卻有很多,最普通、比較常見的就是藍曼龍,大部分魚友都可以很輕鬆的讓它們繁殖,其他的品種有珍珠馬甲、麗麗等。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把鬥魚飼養到半年以上,能夠分辨出個雌雄來,都是可以正常繁殖的。而鬥魚的雌雄分辨,根本就不是什麼難題,雄魚的各鰭稍長、顏色豔麗、腹部扁平,而雌魚的魚鰭較短、到了繁殖期以後,腹部就會明顯的鼓脹,看起來和待產的孔雀魚雌魚一樣大的腹部,我們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 鬥魚大媽主播喬碧蘿殿下 沒見過前後長相差這麼大的網紅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鬥魚大媽主播喬碧蘿殿下 沒見過前後長相差這麼大的網紅 今天給大家講個女主播的八卦,看完整個人尷尬到飛起的那種。事情說起來簡單:有個不露臉的鬥魚女主播,因為系統的BUG沒有擋住自己的臉,沒想到出現大型事故現   原標題:鬥魚大媽主播喬碧蘿殿下 沒見過前後長相差這麼大的網紅     今天給大家講個女主播的八卦,看完整個人尷尬到飛起的那種。
  • 原來泰國鬥魚品系能分14個這麼多?鬥魚品系大全與飼養1
    隨著前面孔雀魚系列文章的結束,我們迎來了新的篇章:泰國鬥魚系列。不知道各位朋友,喜不喜歡泰國鬥魚,讀文章的你,之前有沒有養過,或者接觸過呢?瘋瘋人第一次看到,就深深喜愛上這種靈性的小型熱帶觀賞魚了!將軍,這個名字很霸氣,大意是,這種泰國鬥魚的身形比較粗壯,主要是打架比較厲害,所以美名叫將軍。因為泰國鬥魚的原產地有「賭魚」的習俗,就是看哪條魚打得厲害,下注壓它贏。這種身形粗壯,魚鰭沒那麼長的魚,自然身手比較靈活,也比較耐打,所以就叫將軍。
  • 鬥魚不是因為能打過其他魚才稱為鬥魚的,其實它們經常受欺負
    我們可以記住一個原則,不能和孔雀魚混養的一切小型觀賞魚,或者中大型觀賞魚,都不可以和鬥魚混養,記住這一點就足夠了。但是,由於孔雀魚的顏色也很亮麗,有可能在和鬥魚混養的過程中,二者互為假想敵,到底是誰能咬過誰?那要看雙方的魚鰭舒展度和行動力是否迅速了。
  • 泰國鬥魚飼養之換水簡述
    泰國鬥魚換水要注意什麼,換水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換水技巧,是很容易導致魚兒生病或發生意外的,泰國鬥魚的換水也是非常重要的
  • 泰國鬥魚怎麼養?「養魚說」3分鐘掌握飼養繁殖+治病技巧
    我是養魚老船長-瘋瘋人,從本月11號開始,瘋瘋人開設了專欄《9種小型熱帶觀賞魚》,每天保持一篇文章更新,大概是在傍晚5-6點就發布。主要給各位朋友整理出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小型熱帶觀賞魚的資料(包括原產地、對水質水溫的要求、飼養和繁殖技巧等),簡單明了的讓各位朋友更直觀地了解自己身邊的觀賞魚,也可以給準備養魚或者正在養魚的朋友一些科普和指南。
  • 鬥魚繁殖成功率100%秘笈大公開
    很多魚友在繁殖鬥魚的時候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一些問題,雖說鬥魚繁殖難度不大,但想取得較高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卻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今天賣藝的老青年就根據自己繁育鬥魚的經歷結合魚場的繁殖經驗,總結出六大注意事項,把鬥魚繁殖成功率100%的秘笈分享給大家。
  • 泰國鬥魚什麼時候繁殖?它繁殖需注意什麼?
    泰國鬥魚繁殖的環境是非常重要,建議大家先想想要寧靜而帶柔光的地方能夠放置繁殖的魚缸,免得在繁殖的過程中令繁殖中的魚受到騷擾。一般泰國鬥魚會在什麼時候繁殖?那它繁殖需注意什麼?想要清楚地知道這些疑問,不妨可以參考以下它繁殖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