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鬥魚的習性和繁殖方法,幾乎相同,不是難在繁殖而是小魚餵養

2020-12-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只要一提到鬥魚,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泰國鬥魚,一種是中國鬥魚,我們也不用管它是馬尾、半月、將軍還是叉尾、圓尾的,在飼養手法和繁殖方法上都大致相同。

很多魚友一直認為泰國鬥魚就是不可以混養,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的魚缸不夠大,造景或者障礙物不夠多罷了,很多魚友都以為中國鬥魚可以低溫飼養,事實是如果我們想把它們養出狀態,水溫至少也要在20度以上,否則它們的發色和狀態肯定不會太好。

而無論是泰國鬥魚還是中國鬥魚,單缸單養都是最好的飼養方法。

會繁殖藍曼龍的魚友,都會繁殖鬥魚的

鬥魚科的觀賞魚品種雖然不多,但是近似於鬥魚的繁殖方式的觀賞魚卻有很多,最普通、比較常見的就是藍曼龍,大部分魚友都可以很輕鬆的讓它們繁殖,其他的品種有珍珠馬甲、麗麗等。

它們的繁殖方法都一樣,都是雄魚構築泡巢繁殖,由雄魚看護魚卵,雌魚產浮性卵,產卵數量很多,小魚苗的孵化率也很高,但是個體很小很小。

鬥魚繁殖需要的水溫和水質

鬥魚大部分都是半年以上就可以達到性成熟了,對於水質的要求並沒有什麼特殊,中性上下的水質都可以,當然了,弱酸性的軟水稍微能好一些,養魚老道以前繁殖鬥魚或者藍曼龍的時候,使用到的都是普通的自來水,從來也沒有測試過水質,都可以成功繁殖,水溫一般的都在26度上下。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能把鬥魚飼養到半年以上,能夠分辨出個雌雄來,都是可以正常繁殖的。

而鬥魚的雌雄分辨,根本就不是什麼難題,雄魚的各鰭稍長、顏色豔麗、腹部扁平,而雌魚的魚鰭較短、到了繁殖期以後,腹部就會明顯的鼓脹,看起來和待產的孔雀魚雌魚一樣大的腹部,我們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我們要選擇比較雄壯的、或者經常在魚缸裡吐泡泡的雄魚和一個魚缸裡腹部最大的雌魚來進行繁殖即可。

鬥魚的雌雄魚是否可以長期混養?

很多魚友近期問到了鬥魚的雌雄魚是否可以長期混養的問題,它們在幼魚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一旦體長超過了兩三釐米以上,它們的鬥性就會展現出來,泰國鬥魚打鬥會更加的兇猛,中國鬥魚性格稍微溫順,但是若論戰鬥力,由於中國鬥魚體型的問題,泰國鬥魚就不是它們的對手了。

按照正理來講,一旦鬥魚的雄魚到了發情期,就會瘋狂的追逐雌魚,對於雌魚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傷,即使是雌魚和雌魚之間,也會時有戰鬥發生,所以說,我們能不混養就不要去混養,除非是上文中的那個條件,魚缸夠大或者障礙物夠多,才可以把它們適當混養。

繁殖缸多大,先放雌魚還是雄魚?

還有一些魚友,糾結於鬥魚繁殖的時候我們是先放雌魚入缸還是先放雄魚入缸?

其實這並不是應該我們糾結的問題,先放哪條都一樣,只要不打架能夠成功配對就行,如果我們選擇的雌魚腹部足夠大,基本上就可以直接進入繁殖,也可以設置一個小隔離板事先觀察一下雌雄魚的動態,然後再去合缸,不管怎麼說,不可能一點打鬥情況也不發生的,那都是正常的現象。

而雄魚只要是進入到繁殖缸見到水草之後,再加上雌魚的刺激,它們就會開始在水面構築泡巢,我們都是可以觀察到的,這就是雄魚發情的表現,有些鬥魚雄魚在密度不大的混養缸裡,也會自行建造泡巢的,需要我們仔細觀察。

再者就是繁殖缸的大小,這個問題其實要看我們之後的魚苗飼養情況。

如果我們就想讓魚苗在這個魚缸裡待著,一直生長到可以分缸的階段,那麼我們的繁殖缸最好應該在60釐米到80釐米之間,如果我們沒有過多的魚飼料餵養,就是自己繁殖點玩玩,讓它們優勝劣汰,或者是長到一定大小就可以及時予以分缸,那麼繁殖魚缸的大小可以隨意,30釐米左右就合適。

產卵時間不會很長,雌魚腹部沒了就是產卵結束

最好是在鬥魚的繁殖缸裡放置一些浮性水草,因為它們是產浮性卵,雄魚的泡巢如果有浮性水草加以輔助,泡巢的質量和堅固性會更好。

之後我們就會看到雄魚瘋狂的追逐雌魚,不斷把雌魚往泡巢下吸引或者驅趕,然後它們就會進入正常的繁殖過程中,雄魚會把身體彎曲擠壓雌魚腹部,並把雌魚翻轉腹部朝天,受精後的魚卵會自動上浮到魚缸水面,由雄魚收集到泡巢下。

這個過程不會持續時間太長,但是會有間歇,分為幾波來進行,快的話一個小時就可以結束,慢的話也兩三個小時也足夠了。

我們會發現雌魚產卵的數量越來越少,開始到處撿拾魚卵吃,而雄魚則是忙於收集魚卵和整理泡巢,並且主動驅逐雌魚,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雌魚撈出來了,再者也可以根據雌魚的腹部大小來決定,即使它們的繁殖並未結束,我們把雌魚撈出來也是沒有問題的,這個並不算是什麼太過需要注意的細節。

自己多觀察幾次也就明白了。

最難的就是小魚苗的餵養,如果想要全部養活,洄水是必備之物

所以說,鬥魚類的觀賞魚繁殖並不難,不像是七彩之類的那麼難侍候,需要刻意調水,也不是羅漢魚那麼難以配對,關鍵就是一個繁殖後小魚苗的餵養問題。

只要是大魚體質強健,水溫、水質合適,鬥魚卵的孵化率是很高的,一旦小魚苗孵化出殼以後,我們就可以把雄魚也撈出來,或者是不用雄魚孵化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的,省的小魚苗出生之後,雄魚把它們含來含去的,直接讓它也去休息就可以了。

只需要三四天的時間,小魚苗就差不多可以水平遊動了,但是由於它們的個體太小,我們需要提前貯備小魚苗的開口食物,最好還是活的洄水,也就是草履蟲,網上也都可以買得到,如果買不到,綠水或者蛋黃水也可以,不過可能會有些損失罷了,有些小魚苗的搶食能力強悍,很快超過其他魚苗,反過頭來就會對弱小者發起攻擊,假以時日生長緩慢的魚苗就會死去。

這就要看我們個人所提供的水體、食物是否適當,還有我們自己的想法了,是要把它們全部養活,還是任其自行優勝劣汰。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斑鬥魚和蓋斑鬥魚的介紹,它們的生活習性是怎麼樣的?
    導語:斑鬥魚和蓋斑鬥魚的介紹,它們的生活習性是怎麼樣的?魚類宿介蓋斑鬥魚是一種勇敢、健壯且豔的鬥魚,據說在歐洲.它是第一種作為觀賞魚餵養的熱帶淡水魚,也以作為冷水魚來餵養,很容易存活,一的缺點是對同種類和其他種類的魚有攻擊性。魚體尺寸雄魚9釐米,雌魚8釐米。
  • 新手魚:用嘴巴把小魚孵化出的觀賞魚,和鬥魚一樣簡單好養好繁殖
    雷龍魚和鬥魚,曼龍一樣都是迷鰓科的魚類。但是雷龍魚的體質習性卻和其他迷鰓魚大不相同。所以雷龍魚的繁殖方法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並且在家庭中想要讓雷龍魚繁殖產卵孵化出小魚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雷龍要繁殖的話需要管理的條件比鬥魚要多出很多。不過雖然看上去很繁瑣,只要每一步都慢慢來,仔細的去做好,雷龍繁殖成功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 鬥魚的繁殖方法!
    泰國半月鬥魚鬥魚:它是一種觀賞魚在鬥魚中有分為很多品種,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原生鬥魚和泰國鬥魚的繁殖方法。鬥魚又稱為水肺魚,因為它們的身體內部有一個未成熟的肺。所以他們能透過水麵呼吸到空氣中的氧氣,我們也可以經常看到,它們浮上水面,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鬥魚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他非常好逗,在成年期只要不是繁殖期,你要是將兩雄或兩雌放在一起的話,他們會互相攻擊,不是發情期的話,一公一母的話也會是相互攻擊的。我個人覺得鬥魚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 【繁殖技巧】鬥魚繁殖要點講解
    公母魚應該在準備繁殖的前一天傍晚同時放入繁殖缸內,並放入一些活的魚蟲,如水蚯蚓、血蟲等,這是仿生態繁殖方法的另一個重點,很多人認為繁殖泰國鬥魚的時候不能餵食,怕母魚吃飽了難產,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野生環境下,泰國鬥魚都是選擇食物最充沛的季節繁殖後代,這樣才能保證小魚出來的時候能找到足夠的食物成長,因此在繁殖缸內放些水蚯蚓是可以促進種魚的繁殖。
  • 盯住魚友送給我的小鬥魚,這個也是可以繁殖的,繁殖方法如下
    正如今天和一位魚友聊天,說是他朋友飼養的金魚,就是類似於草金魚的身形,金魚的尾展,還不是什麼合金,具體啥名,人家也不知道,但是已經繁殖了一批又一批,還是無燈光、無過濾飼養的。 鬥魚這類的小型觀賞魚,大部分都是半歲達到性成熟,之後就可以進入繁殖階段。 至於說繁殖中的雌雄魚打鬥問題,那個是要看觀察的,不好就隔離,就是這麼簡單。 繁殖缸也不必太大,三四十釐米的也不是不可以,關鍵問題是怕繁殖後,小魚數量過多,倒缸不易,那麼,還是需要50釐米左右的魚缸為好。
  • 泰國鬥魚如何繁殖?鬥魚在家庭魚缸繁殖攻略在此,中國鬥魚也適用
    這些品種現在已經在市面上存在很久了,而且價格還是非常的便宜,一隻最普通的馬尾鬥魚3-10塊錢就可以到手。一些剛剛入坑鬥魚的新手玩家經過慢慢的修煉打磨已經可以將鬥魚養成極品。這時,光養就已經不是鬥魚玩家們的目標了,他們會開始挑戰如何繁殖鬥魚。但是雖然鬥魚繁殖技巧很簡單,不過失敗的案例還是非常多的。
  • 雷龍魚如何繁殖,魚缸裡繁殖攻略來了,養魚新手也可簡單完成
    雷龍魚和鬥魚,曼龍一樣都是迷鰓科的魚類。但是雷龍魚的體質習性卻和其他迷鰓魚大不相同。所以雷龍魚的繁殖方法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並且在家庭中想要讓雷龍魚繁殖產卵孵化出小魚也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雷龍要繁殖的話需要管理的條件比鬥魚要多出很多。
  • 鬥魚魚苗經驗來了:國鬥鬥魚如何分公母?繁殖小鬥魚應該注意啥?
    顏色越來越多,拉絲越來越長,觀賞性越來越好,人們對它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改良過的中國鬥魚,也不遜於泰國鬥魚了。但是,鬥魚繁殖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很多新手在飼養鬥魚魚花時,往往死傷慘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解鬥魚應該如何繁殖,如何帶苗吧。
  • 鬥魚魚苗經驗來了:國鬥鬥魚如何分公母?繁殖小鬥魚應該注意啥?
    但是,鬥魚繁殖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很多新手在飼養鬥魚魚花時,往往死傷慘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解鬥魚應該如何繁殖,如何帶苗吧。 鬥魚如何分辨公母 鬥魚如何分公母也是一項技術活,那麼今天我給大家講講,首先,公魚魚鰭寬長,身材纖細,顏色較鮮豔,肚子上沒有肚臍。而母魚魚鰭短小,體色較暗,身體較圓潤,肚子上有明顯的肚臍,肚子較凸。
  • 敢於魚類的生長繁殖、繁殖方式、繁殖習性,你都了解過嗎?
    魚類的繁殖掌握魚類的繁殖規律,對飼養觀賞魚有重要的實際意義。魚類中的絕大多數是雌維異體,只有少數種類雌雄同體,既有卵巢,又有睪丸,但是這一類魚往往卵巢和睪丸泮不同時性成熟,所以多數也不是自體進行受精,而是形成生殖群體,先成熟睪丸的擔任「雄體群」,先成熟卵巢的擔任「雌體群」,輪流進行。
  • 孔雀魚繁殖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母子平安,直到小魚順利長大!
    一、飼養方法順其自然關於飼養方法怎麼順其自然?養魚老道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經全部總結了,無非就是要提供適應它們的水體、水質、水溫和食物而已,到了正常的繁殖年齡,它們就會自然地生產了。3、繁殖缸裡需要放什麼繁殖缸底部鋪設小石子、底沙、水草都可以,但是水草一定不要過多,把雌魚擠的在草堆裡亂竄,它們同樣會有緊迫感,這樣子很容易跳缸和撞缸。最好的建議就是用以前的金絲草或者金魚藻為好,如果我們不能夠擺平水質,底沙和石子就不要放了。
  • 夏季可以繁殖爆缸的小熱帶魚有哪些,選購鬥魚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實際上不是的,袋子中的水色都不會一樣,這是第一點,也就是說,有些鬥魚開始患病,袋子中的水色一定會起變化,要麼渾濁、要麼發黃,我們一定要仔細觀察,還有就是袋中的的糞便和雜質是否較多,包括了裝在小瓶子中售賣的鬥魚,都是一個道理。
  • 鬥魚的繁殖過程及注意事項
    鬥魚生活習性鬥魚體型偏小,身長6~7釐米,是一種十分有趣的魚種,因好鬥而得名。鬥魚屬雜食性魚類,主要攝食浮遊動物、昆蟲幼蟲,也食絲狀藻類。喜歡生活在安靜的水環境中,鬥魚有輔助的呼吸器官,可以利用空氣進行體內交換,對含氧量較低的水環境也可以生存,並且離開水,也能存活一段時間。鬥魚性情粗暴,公魚兇猛善鬥,天生的戰士,在繁殖期間,戰鬥更加激烈不死不休 。一、修築愛巢繁殖缸可以選擇裸缸安靜的水體,水溫28度左右恆溫。公魚進入發情期會在水面吹空氣形成氣泡鑄造巢穴。
  • 鬥魚繁殖過程及新手們可能遇到的問題
    看了很多遍大神們寫的經驗貼,也看了很多魚友分享的繁殖鬥魚的圖片,最近趁著奇溢自然鬥魚2.75元包郵搞活動,也試著繁殖鬥魚了,繁殖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是經驗貼裡沒有的,或者說每個經驗貼只有一部分內容,於是不得不摸索著、試驗著前進,下面把我繁殖鬥魚的過程和遇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分享出來。
  • 雷龍怎麼繁殖?我說的是一種魚,不是恐龍哦!
    雷龍,我們講的還是那個外國黑魚,不是恐龍的雷龍哦!先交代一下,雷龍老闆我還真的沒有繁殖過哦,所以也都是找一些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有說錯也莫怪我哦!在上海我觀察過黑魚的繁殖,它們會在茂密的水草中弄一個缺口然後吐泡沫築巢,完工後會產出具有浮力的魚卵,親魚也會在魚巢下方保護魚卵,直到魚卵孵化、小魚能自己覓食,親魚們都會寸步不離的保護其左右,這個階段的親魚也非常具有攻擊性,我那時候就會「長竿短線」掛上小青蛙去釣黑魚,有點扯遠了,哈哈!
  • 盤點一下本人繁殖過的觀賞魚,大約十幾種吧!
    這裡邊最好繁殖的出魚率比較高的就是紅尾皇冠和地圖魚,一窩小魚可達千隻以上的高產,燕魚、七彩現在一般的採用產卵筒繁殖,其他的品種的產卵板可用石板、鵝卵石代替。這裡邊相對來講比較難繁殖的就是七彩神仙和羅漢,我那時候繁殖的還是五彩神仙,只要飼養適當、食物跟得上去繁殖並不是太難,關鍵問題是此魚病多,一般的魚友養不到繁殖期就已經拜拜了,現在的七彩已經適應了相當長的人類養殖環境,繁殖起來就更沒有以前那麼難了,當然野彩除外,有時間養魚老道單獨為大家詳細講講。
  • 鬥魚繁殖成功率100%秘笈大公開
    很多魚友在繁殖鬥魚的時候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一些問題,雖說鬥魚繁殖難度不大,但想取得較高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卻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今天賣藝的老青年就根據自己繁育鬥魚的經歷結合魚場的繁殖經驗,總結出六大注意事項,把鬥魚繁殖成功率100%的秘笈分享給大家。
  • 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1、珠頸斑鳩主要是以植物的種子為食的,一般主要是農作物的種子,比如 有稻穀,玉米,小麥,豌豆, 黃豆, 菜豆,油菜,芝麻,高粱以及綠豆等等。2、珠頸斑鳩是常見的留鳥。喜歡在村落以及農田的附近來進行活動。每年的5月至7月他們就會開始繁殖了。用小樹的 樹枝在準備好的樹杈上來搭建一個非常簡單 得平臺巢。每窩一般會產卵月2至3枚。
  • 鬥魚繁殖全過程-高清視頻.mp4
    在挑選上建議選4-6個月的魚來做繁殖,體型大小較適合且也較趨於性成熟。另外公魚的挑選上,除了體型要比母魚稍大外,主動且兇一點的公魚在繁殖成功的機率上好像也會容易一點。泰國鬥魚品種的選擇最好相近。建議布置鬥魚繁殖缸時,水位大約在15公分上下較為適當,也不宜有水流或是水妖精打氣最好是靜水的狀態,然後放置一些水草,形成可以躲避的空間,讓母鬥魚遇到較兇的公鬥魚強烈追求時,可有緩衝空間,不至於被咬傷,如果公魚不兇就不需要放太多的東西在裡面,這樣會降低繁殖的成功率,為了防止繁殖時公母魚追逐時,將公魚所築的泡巢弄散,可以將保利龍杯切一半放在水面上讓公魚在裡面築泡巢,便可以防止這種情形的發生。
  • 錦鯉的繁殖時間是什麼時候,繁殖方法是什麼
    繁殖錦鯉要選擇體質健壯、鱗片完整並且品種的特徵比較明顯的親魚。雌性魚和雄性魚的比例可在1:3。之後,將它們放進專門的產卵池中,每個池中放進2-3組,它們就可以自行繁殖。授精之後,若是出現雄魚一直追逐雌魚、雌魚搖動尾部的現象,就說明它們即將生產了。產卵後將沾滿授精卵的魚巢取出放進孵化池中孵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