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說:「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變是聖賢。」每個人出生時,他的情緒最純粹,像一張白紙,但是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閱歷的逐漸增長,經歷了一年又一年社會這個大染缸的洗禮,情緒早已不似從前純粹。
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我們說這種情緒是好情緒或者是壞情緒往往是根據這種情緒產生的後果來定義。
我們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情緒就是那隻猛獸。或許是好情緒這隻溫順的猛獸,或許是壞情緒這只不好管控的猛獸。不管是哪一種,內心強大的人,不會敗給壞情緒!
情緒管理最常見的是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看見職場中即使身居高位,卻依舊花高價去學習情緒管理課。久居職場,你也會發現,高職位的人通常都是善於管理情緒的人。
因為這個社會是有規則的,有的人會說:「我不想逢場作戲,去迎合別人,就是想隨心所欲。」可是現實是殘酷的,社會人就應該把自己內心不符合社會規則的那一部分感情消化掉。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拿憤怒這種情緒來說吧。什麼時候會表現出憤怒?第一種是做了虧心事被別人發現惱羞成怒;第二種是別人觸碰到自己的底線;第三種是別人做了損害自己利益的事……
諸如此類,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把憤怒這種情緒當成是表達自己的態度的一種方式,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將這些憤怒緣由換到一個特定的場景中呢?比如說職場,令你憤怒的那個人恰好是你的上司。
你是願意丟掉這份工作來為你的憤怒買單,還是願意自己內部消化呢?相信大部分會選擇後者,畢竟,生活不易,沒有強大的後臺,誰也不會輕易的因為一些情緒放棄自己生存的飯碗。
內心強大的人,不會敗給壞情緒。因為他們能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情緒,出現壞情緒能及時調節。他們會將壞情緒表達出來後的所有後果以及它的利弊關係想清楚。
不會管理情緒的人是說話是不會考慮後果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當你因為情緒失控而把怒火發洩到無辜的人身上時,你是否也會因自己衝動的行為而後悔,冷靜下來後是否也會心存愧疚。世上沒有後悔藥,所以,說話做事要三思而後行。
而強大的人,是從來不會被壞情緒左右的,因為他們知道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收不回了。
有的人會說這是性格率真的表現,直言直語也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但是心直口快不是口無遮攔的理由,有個詞叫覆水難收,壞話一旦說出口,不是特別嚴重的,可能心裡就起個疙瘩,特別嚴重的,因口角而引發肢體衝突的也不在少數。
如果你現在覺得自己還不是那個內心強大的人,覺得自己還不能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壞情緒。沒關係,你也不必著急。不是每個人的內心都很強大,也不是生下來就會控制情緒。
經歷了繁華你才能說自己喜歡孤獨,週遊過世界才能說自己偏安一隅。這些能主宰情緒的佼佼者,往往是經歷了生活的起起落落,用自己的閱歷去築起心中的城牆,才能面對在一切狀況時波瀾不驚。
每個人的心裡都想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但是行為表現卻南轅北轍。人生的道路沒有對與錯,只是你走了不同的路就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生。
情緒也是如此,大致分一分無非就是喜悅和憤怒兩種,情緒能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全看你怎麼管理。
人啊,總是在吃過很多次虧以後才知道收斂。壞情緒人人都有,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學會管理和控制。
當你有了無法排解的壞情緒時,不妨這樣想:狗咬你一口,你總不至於去咬狗一口吧。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會思考這種情緒發洩之前和之後帶來的後果,而動物只會想滿足於眼前的欲望,不計後果。所以,要做一個能管理情緒的人,要不然與動物何異。
管理情緒,也不是要你把所有壞情緒都壓抑在心,不是讓你把一切事都打碎了牙和著血往肚子裡咽。畢竟,沒有人想做一個垃圾桶,壞情緒全都照收不誤,只進不出。長此以往,身心必然受損。
學會管理壞情緒,在合適的時間釋放。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是因為他們的內心足夠強大,大到能海納百川。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