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惠安小吃——崇武魚卷

2021-01-09 舌尖大泉州

今天是教師節,首先祝天下所有老師節日快樂。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

我想了很久,我早上要推什麼美食。突然很想吃崇武魚卷了,給你們介紹一下來自惠安的崇武魚卷吧。

崇武魚卷是閩南一道特色食物,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

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咀嚼時齒頰留香,既沒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

去惠安的海邊遊玩時,經常能看見路邊擺攤的蒸魚卷。蒸後的魚卷是保持原汁原味,滲透著馬鮫魚的香味卻又不會讓你感到腥味十足。基本上一根5元就差不多了。

當然,爆炒同樣是非常好吃。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選擇爆炒。表面微微焦香,內餡豐富。

食用時,只須蘸取辣椒醬或番茄醬,於脆香之外又多了甜與辣的層次感。更粗樸一些的吃法,則不妨參照惠安人。可將魚卷切片與面同煮,麵湯因為融入了魚卷的香味,其湯清香甘甜。

這樣好吃的美食,你吃過嗎?

相關焦點

  • 泉州特色美食「崇武魚卷」,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你吃過嗎?
    崇武魚卷是福建傳統的漢族名小吃,屬於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其主要原料為精選優質魚,其中又以馬鮫、鰻、鯊等最佳,高質量的魚卷,入口柔潤清脆,咀嚼時齒頰留香,既沒見魚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種特有的清鮮滋味。崇武人出外探親訪友,喜歡帶上他們的特產魚卷,表達心意。
  • 崇武魚卷是最好吃的食物了,對於大多數來說它是最有味道的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平安團圓崇武魚卷是屬於泉州十大名小吃之一。有句俗話說,出門就像丟掉入門,就像撿到,說的就是討海生活的危險。以海為生的人們最重視的就是平安,順利,圓滿,團聚,所以在生活習俗中,處處可見,寄託團圓希望的心理反應。? ? ? ? ? ? ? ?
  • 美味廚房:崇武的一道美食魚卷,鹹淡適中好好吃
    辛勤出海捕撈的漁民們用他們的智慧將魚變出許多的花樣,除了常見的蒸煮煎炒,崇武地區還有崇武魚卷這一特色名吃,不知道你們嘗過了嗎?關於崇武魚卷的來源的說法多種多樣, 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崇武地區的漁民以漁為生,因而當地的男性漁民常常需要出海捕撈,可是海上捕撈作業的危險度極高,海況惡劣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對於平平安安、團團圓圓的寄望也體現在了當地的生活習俗上,所以形狀「頭圓尾圓」的魚卷也就應運而生了,它承載著漁民對於「美滿團圓」的殷切期盼。
  • 泉州人探親必帶「魚卷」,吃著滿口魚香卻不見魚,外地人慕名來買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像在福建泉州,人們探親訪友必帶的特產就是魚卷了,畢竟這崇武魚卷可是泉州十大名小吃,聲名遠揚,拿來送禮還很有面子呢。其實崇武魚卷流傳至今也有很久的歷史了,因為當地靠海,人們以海為生,經常捕撈到很多馬鮫魚,所以人們就把馬鮫魚做成魚卷,味道好,還能延長保質期,所以就流傳至今了。
  • 品味舌尖上的閩北
    吃美食、囤年貨、逛展館…17日至19日,在第四屆中國(武夷)生態食品博覽會縣域專題館、閩北好食材品鑑區、地攤經濟展示區以及友好城市展示區,閩北各地的名優特農產品琳琅滿目,讓市民品味「舌尖上的閩北
  • 惠安女服飾源自畲族鳳凰崇拜?惠安流傳蝴蝶峒傳說
    對惠安女最經典的概括,莫過於「純情的少女、忠貞的妻子、善良的母親」。而「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曾被用來勾畫老泉州人所熟悉的惠安女服飾。如果要追溯露臍裝的最早歷史,那麼蔡行健先生撰寫的《獨一無二的惠安女裝飾》(刊載於《科學與文化》1995年03期)會告訴你:女人露肚臍的服俗,我們只能在敦煌石窟裡的壁畫上才能看到,那不過是我國古代佛教中留下來的痕跡。
  • 甘州風味小吃搓魚面,舌尖上的麵食,不是魚的面魚,無刺爽口
    這裡有一種小吃叫「搓魚子」,是當地特有傳統的麵食小吃。所有的麵食都是現場製作,麵點師傅們用右手在面板上加麵條,然後分段搓成一寸長、兩頭尖尖的面魚。只因為它的形狀兩頭尖中間粗,在水裡特別像一隻小魚在遊動而得名。這種面可以拌著吃,也可以炒著吃,當然還可以這甜湯魚來吃,總之吃法多種多樣,可以選擇隨緣的吃法。
  • 崇武五峰風動石……
    說起崇武,人們首先想到的會是勤勞樸實的惠安女、巍峨挺立的古城,又或者是風景如畫的沙灘海岸、匠心獨具的石雕。其實在崇武,還有許多風景,雖然沒有古城沙灘聞名,卻也是個不錯的去處,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五峰風動石。
  • 崇武五峰風動石
    說起崇武,人們首先想到的會是勤勞樸實的惠安女、巍峨挺立的古城
  • 福建惠安石雕的種類及常見使用場所
    早期的惠安石雕品類還是比較單一的,以古宅、古建築場所使用的石雕產品為主,比如石獅子、抱鼓石、佛像、龍柱、浮雕壁堵等等。然而,隨著社會及科學的不斷進步發展,石雕加工機械、加工技術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樣化的石雕產品出現在我們面前。
  • 【海口美食推薦】舌尖上的海口丨大馬風情舌尖之旅
    特色小吃、滋味燒烤,重磅熱菜、貓山王榴槤甜品,現場製作飛餅和喇沙等經典美食站點等!  馬來西亞美食節在海口香格裡拉開啟  特邀廣州香格裡拉大酒店的馬來西亞大廚,為海口食客打造地道的馬來西亞風味美食  讓廣大食客不出國門,便可享受一次舌尖上的馬來西亞之旅。  為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魅力
  • 四川小吃被《舌尖》帶火後就膨脹,如今10塊一個,卻無人問津
    現在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建立在溫飽的基礎上,開始追求更加新穎的網紅美食和地方小吃,很多地方小吃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也成為了當地著名的特色,像北京烤鴨,長沙臭豆腐以及東北的烤毛蛋等等,都是當地出了名的小吃,而作為一個行走江湖的專業吃貨,肯定要嘗嘗這些地道美食,但日前飲食行業的不斷壯大,很多老以前的地道小吃都被掩埋。
  • 舌尖上的山東:食在聊城,品味這些特色的美食小吃,真是百吃不厭
    每一種小吃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今天就帶你細數舌尖上的山東:食在聊城,品味這些特色的美食小吃,真的是百吃不厭,讓我們邊聽故事,邊品美味。說到聊城美食,不得不提到臨清。臨清素有「小天津」的美名,飲食薈萃,小吃集錦,這些皆來源於一條河。自元朝末年,京杭運河會通河段開挖,臨清地處要塞,成了北上進京、南下蘇杭的必經之地,作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榮興盛500年之久。
  • 「舌尖上的都市」 中國頂級小吃之都大排名
    3.西安小吃 西安著名小吃很多,比如羊肉泡饃,葫蘆頭,肉加饃,涼皮等等,泡饃要吃老孫家或者同盛祥的,葫蘆頭要吃春發生的,肉加饃要吃樊記,涼皮都基本一樣,另外鐘樓西邊鼓樓巷子裡,是西安回民小吃一條街24小時營業,最著名的有賈三灌湯包子和紅紅酸菜肉絲炒米飯
  • 舌尖上的翔安 大嶝小鎮美食榜介紹
    既然「薄餅」是李夫人首創,不難推測,當時「薄餅」用於膳食,應是把飯菜作成飯菜卷,便於邊吃邊工作,但取名「飯菜卷」太俗,就以麵皮薄如紙而得名「薄餅」。爾後,蔡復一不但自己吃,還用於招待客人,從而流傳於民間。當然,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改良,「薄餅」已成為名小吃,人們就美其名曰「夫人薄餅」或「美人薄餅」。現閩南一帶,甚至東南亞華僑也鍾愛風味小吃——薄餅。
  • 舌尖上的廈門:廈門超火「能喝湯的酸菜魚」,3條魚只熬一鍋湯
    菜品上錯?免費吃!20分鐘菜品沒上齊?6 大 承 諾 還有:帳單有誤就免單!等位超過29分鐘即享2次菜品7.9折!3元套餐費享受乾果蜜餞、新疆雪菊茶、米飯無限量供應!就是這家服務一流的重慶網紅「九鍋一堂」能喝湯的酸菜魚鎮店招牌:可以喝湯的酸菜魚來自重慶的廚師團隊,把重慶的招牌直接帶來了,嫻熟的廚藝,對油溫和時間的把控就可以看出來。作為他們家鼎鼎大名的招牌菜酸菜魚,前期的用料也十分用心。選用新鮮烏魚,並且每鍋的魚肉分量精準控制在400g。
  • 釣跳跳魚絕技 來重溫一下舌尖上三門灣的好味道
    近日,《舌尖上的中國》在哈薩克斯坦播映,引來外國觀眾的好評。其中的主角之一「三門小海鮮」再次成為關注點。三門的白蟹、跳跳魚、望潮等小海鮮和傳統小吃麥焦一起亮相螢屏,向全世界的美食愛好者「展示」來自三門灣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