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突降小區 救護站治療後放歸大自然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2月25日,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疑因體力不支墜落在鄭州一小區。小區居民報警後,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將這隻疣鼻天鵝帶回救護站進行治療。3月26日,野生動物救護站將這隻疣鼻天鵝放歸大自然。
-
鄭州:加強保護,讓疣鼻天鵝有個「安全的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陳慧1月15日,鄭州市林業局對新聞媒體通報了近期將加強疣鼻天鵝保護工作措施,盡最大努力給疣鼻天鵝提供安全、舒適、良好的生存環境,構建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的美麗家園。2020年下半年以來,棲息鄭州的疣鼻天鵝數起傷亡事件發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河南省環保聯合會、河南省野生鳥類觀察學會、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等社會團體近期聯合致函鄭州市政府,提出加強保護的建議。鄭州市林業局1月8日組織召開了相關局委參加的疣鼻天鵝保護工作協調會,特邀了上述社會團體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三隻疣鼻天鵝現身渭南大荔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2月10日,三隻疣鼻天鵝出現在渭南市大荔縣朝邑湖 李世居本報記者楊晶攝 本報渭南訊(李世居記者楊晶)12月10日,在渭南市大荔縣朝邑湖發現三隻罕珍稀的疣鼻天鵝,這三隻疣鼻天鵝個頭近1米長,外形和普通白天鵝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它的嘴是赤紅色的。
-
鄭州一隻疣鼻天鵝不幸去世
5月27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以《7隻天鵝寶寶誕生鄭州景觀河》為題,報導了在賈魯河景觀河區域,一對疣鼻天鵝在此安家,孵化出7隻天鵝寶寶一事。這一家子的閒適生活,吸引了綠城市民的關注,成了不少人拍照、打卡的景點。
-
向海森林公安分局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
近日,向海森林公安分局民警在工作中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幼雛,同時開展清網清套行動,確保疣鼻天鵝生存環境的絕對安全。
-
在北龍湖安家的兩隻疣鼻天鵝順利生娃 6隻「鄭州籍」天鵝寶寶首次...
天鵝夫婦帶著天鵝寶寶戲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衝文平偉攝影 本報訊5月15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鄭東新區龍湖水利風景區看到,在此處安家的兩隻「網紅」白天鵝,正帶著剛出生兩天的6 今年年初首次出現在龍湖水利風景區的兩隻疣鼻天鵝,是天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最漂亮的一種。在我國多出現在新疆、甘肅和內蒙古等地,省內僅僅是前幾年在三門峽天鵝湖出現過蹤跡,近幾年幾乎沒有觀察到。這兩隻在龍湖水利風景區安家的疣鼻天鵝,一被發現就迅速成了「網紅」,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各方的心。
-
高清圖集|鄭州北龍湖6隻天鵝寶寶半歲啦
一家在北龍湖安家,受到鄭州市民的廣泛關注,每天都有不少市民來北龍湖溼地領略天鵝之美。按正常的候鳥遷徙習性,它們應該在2月份離開鄭州,但是這一對天鵝並沒有選擇離開,而且它們還在3月陸續產下了7枚天鵝蛋,經過35天左右的孵化,5月10日前後有6隻小寶寶破殼而出,這6隻小寶寶可是土生土長的野生「鄭州天鵝」。
-
旅遊島服務中心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
經現場詳細勘察,確定該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亞成鳥。疣鼻天鵝為天鵝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遊禽,體長1.2—1.5米,脖頸細長,前額有一塊瘤疣突起,因此得名。全身羽毛潔白,嘴基有明顯的球塊,以水生植物為主要食物,包括水草的根、莖、葉、芽及種籽等;偶吃軟體動物、昆蟲及小魚。在水中遊泳時,頸部彎曲而略似「S」形,在地上行走拙笨,但極善遊泳,棲息於湖泊、江河或沼澤地帶。
-
北龍湖天鵝寶寶不孤單 7隻鵝寶誕生西郊景觀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郭致遠文圖大河報訊 10多天前,6隻天鵝寶寶誕生鄭州北龍湖,小傢伙跟隨爸爸媽媽閒適生活及萌態,吸引了數位市民圍觀;讓人沒想到的是,在鄭州市西郊一景觀河裡,遊玩市民驚訝發現,這兒又有一家子天鵝「添丁」——剛孵化出的7隻天鵝寶寶,在水中遊弋、生活頗為快活。「鄭州北龍湖發現了天鵝寶寶之後,這兒也發現了天鵝寶寶。」
-
備受關注的鄭州網紅疣鼻天鵝生存危機!你怎麼看?
鄭州市民高度關注的網紅疣鼻天鵝生存危機!怎麼辦?圖片來自網絡自從2020年2月鄭州市北龍湖上空首次飛來疣鼻天鵝,它們的美麗和生存狀況就一直牽動著眾多熱心市民的心。但是,9月14日晚上8點多,雖然經過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和鄭州市動物園成立的臨時救護專家小組進行搶救,賈魯河的天鵝媽媽還是去世了。9月18號,小天鵝又出事了。進入10月份,他們生活的賈魯河段因施工,分段停水。魚鉤魚線的威脅,再加上停水,水質變壞,這一家子該何去何從?
-
有愛,你就能過好這個冬天——北龍湖天鵝吃上「愛心糧」
,太陽的餘暉裡,廣受關注的疣鼻天鵝一家八口悠閒地從遠處遊到岸邊,因為它們知道,這個時候有著美味的玉米在等著它們,這是他們的美味晚餐。秋季到了,水草也開始枯萎、減少,作為草食動物的疣鼻天鵝,越冬的「口糧」問題也凸顯出來,如何留住天鵝,如何讓它們平安越冬,成了很多愛鳥人士考慮的問題。
-
獨家:河南鄭州北龍湖6隻天鵝寶寶半歲啦!翱翔湖面姿態翩躚
河南鄭州,在北龍湖溼地的一片水域,6隻天鵝寶寶在湖面感受飛翔的魅力。據了解,6隻天鵝寶寶經過半年的成長,個頭比肩成年天鵝的體型,並且在「父母」的帶領下成功學會飛翔。疣鼻天鵝一家在北龍湖安家,受到鄭州市民的廣泛關注,每天都有不少市民來北龍湖溼地領略天鵝之美。 黃餘洋/IC photo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現身韶關!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現身韶關! 近日,韶關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水鹿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黃河永濟段
2021-01-04 17:23:28 來源: 山西法眼 舉報 連日來,一大批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永濟段
-
網紅疣鼻天鵝的自白書——「我傲嬌而溫順,好友卻脆弱,只可遠觀不...
視頻/圖片 劉富安大河網記者 莫韶華我是來自鄭州市北龍湖的疣鼻天鵝。我很紅。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我雖然身在龍湖從未離開,但是「江湖中到處是我的傳說」,我在鄭州市民的朋友圈中很紅,我的一舉一動都能上「民間熱搜」。這不,我又有動態了,6隻小寶寶已經滿月「出街」了。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角雉現身重慶金佛山
近段時間,紅腹角雉現身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據悉,紅腹角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新華網發(瞿明斌 攝) 一對紅腹角雉雌鳥在金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漫步覓食。新華網發(瞿明斌 攝)
-
章丘村民路邊發現一隻「大白鵝」,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章丘區分局愛心救助受傷白天鵝 1月3日上午,章丘區分局刁鎮派出所民警接轄區小高村村民王先生報警求助,稱一早回家途中,從路邊林子裡發現一隻受傷的白色「大鵝」,「覺得怪可憐的,就搬到車上拉回家了,知道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就趕緊報了警——」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在王先生家中見到了一身潔白羽毛、左邊翅膀受了傷的白天鵝。
-
自然傳奇——疣鼻天鵝的中原之戀
然而對於地處中原腹地的鄭州而言,這種不平凡或許還有另外一種含義,即繁殖地和越冬地本都不應在中原地域的疣鼻天鵝居然破天荒地在鄭州已經生活了半年有餘的時光。 春寒料峭的2020年初春時節,鄭州北龍湖來了兩隻當地人難得一見的珍稀物種疣鼻天鵝,這讓當地的民眾和鳥類愛好者有了一份意外的驚喜。
-
巴彥淖爾一地成功救助兩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五原縣警民聯合成功救助兩隻受傷的鳥類,經民警仔細檢查對比,最終確認兩隻鳥類均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分別是白天鵝和紅隼幼鳥。經民警確認,這隻大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天鵝翼展長約1米,體長約90公分,是一隻白天鵝幼鳥,翅膀完好,無明顯外傷,可以展開翅膀撲騰但卻無法飛行。它的背上帶著一塊微型定位跟蹤器,頸部帶有標號為C70的環志,可能在飛翔中由於體力不支而落單,其背上所帶跟蹤器和環志應為專業環志研究機構對其遷徙軌跡進行實時監測的工具。